•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採訪安全與資源不足的應變之道

一、 颱風新聞現場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第肆章 颱風特殊報導情境─侷限、應變與專業意理

本章分為三節回應本研究提出的問題。第一節回應研究問題:電視新聞攝影 記者報導颱風的「環境資源侷限」與在「個人生命安全與新聞價值」間的權衡、

判斷涉險決定的採訪應變;第二節是攝影記者在創傷情境中「新聞專業與情緒價 值」的選擇與拍攝方式、調適之道及採訪應變;第三節討論攝影記者採訪報導颱 風新聞的專業意理發展及變化。

第一節 採訪安全與資源不足的應變之道

一、 颱風新聞現場

電視新聞攝影記者在颱風新聞報導工作裡,環境限制來源有二:其一為「新 聞現場」的颱風自然環境,如:地理環境遭受颱風破壞,空間阻絕與交通不便、

生理需求不足等;其二為「編輯室內控壓力」滲入新聞現場,如:截稿時間壓力、

新聞畫面的即時、衝擊性競爭等。兩種類型的限制會交互參雜地影響攝影記者採 訪、拍攝選擇與應變環境不足的方法。同時反映環境限制內生成出不安全的新聞 情境,使攝影記者陷入權衡報導風險的涉入與否過程。

攝影記者經常陷入該不該往前涉險與獲得新聞畫面的矛盾中,有時矛盾與猶 豫不會發生,因為他們別無選擇、或者他們會巧妙地避開危險、或有明哲保身兼 顧新聞畫面的折衷辦法。權衡冒險拍攝的判斷與選擇,沒有判準原則。訪談發現,

有些攝影記者明確表態生命重於新聞報導的價值觀,但再細問他們的報導經驗後,

在某些情境他們仍然會犯險;有些記者受過傷後仍然很有「衝勁」,而這股衝勁 是透過不同的選擇、思量後產生。

研究者回歸到颱風報導情境,檢視電視新聞攝影記者面臨環境資源不足之處,

與在侷限下如何衡量危險及新聞影像價值,哪些考量因素作用在決策過程中、他 們為了避開危險有哪些採訪應變?

首先,受訪攝影記者認為,颱風新聞現場侷限在「生理需求」、「設備」、「交 通、挺進困難與地理環境不熟悉」及「災難初期資訊模糊」。與 Puente 等人(2013)

研究結果相同,新聞記者在智利大地震報導環境裡,承受著編輯室內、外環境與 設備的報導運作困難及資訊層面挑戰,在報導運作困難時會產生緊急性策略以克 服困境。在這些侷限下也衍伸攝影記者採訪報導的傷害問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6

(一) 生理需求限制

攝影記者經常得挺進到核心災害區域,以獲取新聞影像畫面。挺進路程並非 一路順遂,時而經過大、小不一的落石與坍方路段、渡過湍急溪水、甚至是攀爬 岩壁或挑戰從懸崖處垂降至地面,從白天徒步、攀爬到天黑,挺進時間經常耗費 數小時到十幾個小時。加上被雨淋過後的身體、衣服潮濕,重則背著七、八公斤 的大型攝影機器,或是小型較為輕便的 HDV 攝影機,長途跋涉對攝影記者而言,

「體力」是很大的負荷。

體力當然是一大負荷,所以那時候我跟一個文字記者下去,還好救難 員有幫忙拿一些器材,因為那時候還是大機器的時候,還有腳架的時 候……(受訪者 B)

我們去的時候通常都兩班制,兩班制的結果就是六點(早上)、六點(晚 上)。可是那時間都很長,12 個小時,而且我們是一直再更新,工作量 變得比平常要大,還有一個是說我們都在外面淋雨,所以基本上體力負 荷非常大。(受訪者 C)

密集的工作壓力與延長的工作時間,長途跋涉後所造成的體力耗盡,卻往往 在採訪報導期間無法獲得足夠的休息與睡眠。受訪者 B 的經驗,在災區採訪頂 多小睡一、二個小時便得繼續工作;受訪者 C 曾形容自己跑颱風新聞時,過得 跟「野狗」一樣。如同 McMahon 與 McLellan(2008, p. 103)研究南亞大海嘯過 後,新聞記者採訪報導面臨「安全不足」的環境,缺少食物、水和棲身空間。受 訪者 C 曾在八八風災時因迷路受困於深山中,耗費近兩天時間試圖往小林村挺 進,最後卻無功而返,他深刻地體驗到基本生理需求:水與住宿的不足,在如此 情況底下想辦法蒐集雨水解渴。

最後的結果當天就迷路,手電筒又不夠。後來找到一個鐵皮屋,只有鐵 皮跟柱子而已,三十幾個人窩在那個底下睡覺,……找那種很大片的植 物,把它拆一段下來捲一捲,套在寶特瓶的瓶口接雨水,我還喝了一個 黃黃的水,那是屋簷流下來蒐集的……(受訪者 C)

研究者所接觸的受訪攝影記者皆為男性,體力負荷上多半是「挺得過去」。

研究中並未實際遇到女性攝影記者,對於「性別差異」遇到的生理侷限經驗較為 缺乏,可說是研究限制之一。但研究者在一次訪談機會下,恰巧受訪攝影記者 H 的妻子在旁,兩人共同採訪報導八八風災。她向研究者坦言對於女記者來說,她 們無法像男性一樣,可以即刻找地方解決如廁需求,因而導致她至今仍有很困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的尿道炎問題。

生理需求侷限環境下,很多時候攝影記者只能順應環境趨勢,未必可以突破 困境找到應變之道。受訪者 C 就地取材蒐集雨水解渴的方法,便是一種因地制 宜的應變方式,但有時候食物與水的補給,是透過當地居民熱心提供、或是跟隨 救難隊吃著雜糧伙食,亦有台北新聞台總部會將便當運送至新聞記者所在的報導 區域。但是經由受訪者 K 得知,目前僅有一家新聞台有如此的需求補給,新聞 記者在報導現場的生理需求與食物補給,通常得「靠自己」。

(二) 設備限制

出差採訪颱風新聞,除了人力資源外,硬體設備包含:SNG 車、攝影器材、

及保護新聞記者挺進與採訪安全的設備和工具。新聞畫面得以傳遞於眾,SNG 車作為運送傳輸設備進入災害區域的功能重要。它不僅讓記者獲得影像畫面後透 過衛星接收、傳送畫面回新聞台,SNG 車更是新聞記者的臨時產製中心,停放 於災害區域中間點或是入口處,讓記者輪流傳帶使用。然而,由於地理環境侷限 與 SNG 車體過大、重量較大與不適於渡河等因素,記者僅能來回步行於災害區 域及 SNG 車定點停留處。若在途中遇到溪水高漲、地形阻礙等臨時情況,挺進 距離經常趕不及截稿時間。

我們拍到土石流、坍方、有人受困什麼,我們都拍到了,因為 SNG 上 不去,……問題現在帶子沒有辦法傳回去,SNG 在某個點,我們沒辦 法丟過去、人也走不過去,因為水流太急深度多少也不知道,只能聽從 救難隊說要我們等……(受訪者 B)

我們走不出來,裡面都是很深的水,我們的車(記者當時搭乘水陸兩棲 救援車)被漁網絞住了,車子怎麼發都動不了,早上國軍才派民間的搜 救艇把我們救出去,……我們該拍都拍,文字也有做 stand,可是就出 不來。(受訪者 H)

受訪者 B 脫困後,馬上抓緊時間衝到 SNG 車處傳送畫面;受訪者 H 則在經 歷一夜受困後,隔天清晨便有支援的人力接手送帶。當新聞記者變成急需救援的 災民,他們僅能在脫困後將影像傳輸回去。王彤勻(2010)提到國外通訊社的新 聞記者,在八八風災時配備衛星電話與筆記型電腦,以利即時傳輸影像。受訪者 D 的經驗是,電視台配給的衛星電話多是用來通訊、打電話。對於影像傳遞仍依 賴 SNG 車為主。

新聞組織提供的後勤設備除了拍攝與傳送影像的硬體外,協助、保護新聞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者安全報導的配備更為侷限。如:欠缺足夠的救生衣,受訪者 F 僅著公司發的 輕便雨衣上陣,搭乘橡皮艇進到災害區域;受訪者 D 會自行準備手電筒、頭燈、

手套等應變包以克服困境。這些後端產製新聞的個人保護工具,很多時候是記者 與所屬公司欠缺的安全配備,在電視螢幕出現的文字記者也多半僅穿著簡單的輕 便雨衣。

不僅新聞記者的「家裡」缺少提供報導風災的安全配備,另一項因素為新聞 記者對於危險與傷害的漠視和未知。工作經驗豐富的攝影記者會自行準備應變背 包,但對新手攝影記者而言,採訪風災新聞的「技術層面」考量,如:該怎麼拍 才拍得好?機器壞掉該怎麼辦?是他們先於安全的顧慮,受訪者 F 便是如此。

或是記者尚未累積基本與足夠的採訪智識,如:受訪者 K 回憶菜鳥記者時候,

僅穿拖鞋和短褲進到颱風新聞現場,他透過數次經驗才習得安全的採訪衣著。

然而,在另一次落水意外裡,受訪者 K 體悟工具限制有時更大於環境風險,

道出攝影機是攝影記者必要的工作設備,是獲取畫面的最佳工具,卻是記者遇到 危險的最大負荷。反觀出攝影器材在危急時成為逃命限制的可能,報導資源侷限 有時並不是「少」或「欠缺」,而是對攝影記者來說過「多」的重量負擔。相似 經驗在受訪者 C 遇到突發的山崩時,扛著攝影機逃命卻趕不及文字記者的速度。

我要背著大概一台七、八公斤的攝影機,很累,那就不小心滑倒被沖 走,沖了大概兩百公尺。事實上我那時候有試圖要站起來,因為水只 有到腰而已,沒有很深,可就是站不起來,因為被攝影機拖住,……

那時候還有一個中視的文字,他沒有被沖走,我被沖走,因為他有拉 著線,我沒有,抓不住啊!因為我被機器拖著。(受訪者 K)

攝影記者必須與攝影機成為一體,配合工具的特性習得拍攝方式,如:閉起 左眼攝錄眼前目標,是攝影記者不言而喻的默會知識,但是如此的專業在高風險 環境裡,僅用睜開的右眼專注拍攝,對四周環境的風險感知會減弱:

攝影記者必須與攝影機成為一體,配合工具的特性習得拍攝方式,如:閉起 左眼攝錄眼前目標,是攝影記者不言而喻的默會知識,但是如此的專業在高風險 環境裡,僅用睜開的右眼專注拍攝,對四周環境的風險感知會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