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探索個案的社交技巧能力

下學期開學的前兩週為研究的探索階段。主要的工作有:

壹、確定個案社交技巧的起點能力

個案的語言能力方面,除了會叫同學的名字,以及「沒有」、「給我」、「好」、

「借我」等簡短的字句之外,與同學之間少有口語的互動。個案口語表達能力不 佳的原因,主要是會說的語彙不多,另一方面就是他說的話,對方聽不懂,以及 與人說話或聽話時的態度,常迴避對方眼神的接觸,所以,個案在班上幾乎不以 口語與人交談。因此,個案的社交技巧能力最多的是非口語溝通,與同學之間的 互動多半是被動的。在下課時間,個案通常是獨自一人閒晃,有時會走到同學的 身旁觀看人家在做什麼,但不會使用口語與人溝通,也不會參與他們的遊戲,僅 在一旁看人家怎麼玩。偶而會走過來研究者或實習老師的身旁,看看兩位老師在 做什麼?注視一會兒後,會轉移注意力。無論是看看同學在玩些什麼或是看看教 師在做些什麼,個案都是被動在一旁看,並不會主動去加入或與人談話。個案的 個性害羞,不大喜歡與同學互動,但如果同學主動去接近他,他也不會排斥。一 年級的時候,因為對整個學校環境比較陌生,所以研究者請一些較能幹的小幫手 幫助個案,帶他去上資源班、提醒他去上廁所。

個案常常自己單獨一個人,自己玩自己的,不會主動與同學一起玩。跟同學 之間的互動雖然不高,但是同學並不排斥他。有時同學找他一起玩,但是因為他 的能力不夠,不會遵守遊戲規則,再加上個案的耐心不足,專注力無法持久,所 以常常玩了一會兒後,就會自己離開或不想玩。

個案會以打人、推人、踢人來表示自己的意思。情緒行為方面,專注力短、

易受身旁事物的影響而轉移目光。精細動作方面,精細的手部動作不佳,不會拿 筷子,午餐都以湯匙進食,但常常吃的滿桌都是飯菜。握筆姿勢不佳,字體很大

且筆劃歪斜。

貳、突破個案不在眾人面前說話的口語瓶頸

個案的媽媽在寒假期間開刀,因此,開學這幾天,便由個案的爸爸帶他來上 學。94 年 2 月 17 日(星期四)這天早上,個案來上學時,竟然是一手揪住爸爸 的耳朵,另一手扯著爸爸的頭髮,被爸爸抱進教室裡。原來個案不願意進教室,

與爸爸在門外僵持了許久,爸爸迫於無奈,只好強行將個案抱進教室。

個案的爸爸離開後,個案便從書包中拿出聯絡簿丟向組長小良的桌上,意思 是要小良幫他抄聯絡簿。這一幕被研究者親眼目睹,研究者深覺個案這樣與同學 應對的方式,實在極為不妥,便立即給予個案機會教育,要個案跟著研究者仿說:

「小良請幫我抄聯絡簿」,然而,不論研究者如何要求個案跟著仿說,個案始終 不願開口,這跟研究者去個案家做家訪,個案在家裡跟媽媽說話的情形,以及跟 著研究者口語仿說的表現,是大相逕庭的。(研究者於 93 年 12 月 15 日當天下午 至個案家訪談媽媽,訪談結束後,因個案的媽媽急著要去接個案的姊姊回家,於 是,研究者便在個案家中幫忙看著個案,利用這時間,研究者與個案交談。個案 拿著課本東翻西找,研究者很好奇個案是否真的能認得書上的字,便指著書上的 字要個案唸,沒想到個案真的會認字,有些他不懂的,還會回答我:「不知道」。 研究者告訴個案答案後,個案也能跟著仿說。這種情形是平常在大班級的教室 中,個案不曾有過的行為。因此,研究者心想,個案的確具有口語能力,只是該 如何引導他說話、強迫他說話,是個極待挑戰的難題。)

個案在學校不說話的形象,彷彿成了個案的保護傘,讓個案可以躲在這傘下 安靜的默不作聲。研究者不死心,因為若不突破其心防,往後的社交技巧教學方 案就無從實施了。當下研究者收起笑臉,以嚴肅的態度要求個案跟著仿說「小良 請幫我抄聯絡簿」數次,但個案仍然不為所動,於是研究者決定:今天一定要徹 底執行叫個案開口說話的要求。研究者將個案帶至教室外面的走廊,告知他願意 說話才能進教室。然而第一節課是個案上資源班的時間,研究者便打電話給個案 的媽媽,徵得她的同意後,再打電話向資源班的珍珍(化名)老師請假,告知她 今天研究者準備強力執行要求個案開口說話。

第一節上課了,個案站在教室外面無所事事,且因在教室外頭,研究者無法 即時觀察個案的反應,於是,研究者拿著粉筆,在教室後方的地板上掛了一個圈 圈,要個案站立於圈圈中,不准越界,直到願意開口了,才准許回座位。一剛開 始,個案臉上的表情完全無所謂,不過,倒也能乖乖的站立於圈圈之內,偶而累 了便坐下休息。中間多次研究者詢問個案願不願意開口說話,他仍舊不回答,研 究者要個案仿說:「抄聯絡簿」(「小良請幫我抄聯絡簿」的縮短句),他仍然置之 不理。到了第二節下課,此時已經十點十分了,研究者發現個案想要去上廁所,

便詢問個案:想去尿尿對不對?研究者要求個案說:「尿尿」,就讓他去廁所,沒 想到固執的個案仍然不開口,用手拉著褲子、或坐或蹲,想辦法把尿憋住,就是 不說話。研究者再度打電話給個案的媽媽,告知個案抗拒的態度,以及商議是否 繼續與個案堅持下去。之後,研究者抱著破釜沉舟的心態,以及個案可能會尿褲 子的心理準備,繼續貫徹實施。

到了大約十一點半左右,此時坐在粉筆所畫圈圈之內的個案,突然臉色有異 的站起來。研究者於是中斷上課,將個案帶至教室外面的走廊,詢問個案是否想 去尿尿,個案點點頭,研究者說:「用說的,我要尿尿。」此時個案終於才不再 堅持,跟著小聲的說:「尿尿」。研究者立刻大加讚揚,並將個案帶至教室裡面,

跟全班同學宣佈,剛剛個案開口說話了,他說:「尿尿」,所以,他現在可以離開 圈圈去廁所尿尿,於是研究者指派一位同學帶個案至廁所尿尿。

個案上完廁所回來,研究者掌握契機,要求個案跟著仿說:「抄聯絡簿」,沒 想到這時生理需求已滿足的個案又再度閉口不言,研究者突然想到,是否個案在 眾人的壓力之下,所以害羞不敢說話,如果只在一位同學面前說話,是否他就願 意了呢?於是,研究者將小良也請出教室外面,只讓個案當著他面說:「抄聯絡 簿」,果然,這一次個案就肯說了。

於是,研究者讓兩人回到教室,跟全班同學宣佈:個案終於肯說話了,他剛 剛跟小良說:「抄聯絡簿」,我們大家給個案掌聲鼓勵。接著,研究者又在全班同 學面前,要個案跟著仿說:「抄聯絡簿」,又逐次將句子說完整:「小良-請幫我

-抄聯絡簿」,這樣逐次漸增的仿說句子,個案均配合跟著研究者仿說,當然,

也得到全班同學熱烈的掌聲。然而,此時個案臉上的表情竟然是掩面欲哭,是否 是因為羞於在眾人面前得到讚美,或是從今之後,「不說話」的保護傘被老師收 掉了呢?不管如何,今天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個案終於願意在全班同學面前開 口說話,而研究者預定要實施的社交技巧教學方案可以如期實施了。

叁、實施「同儕教導模式」的試驗性教學活動

合宜的教學模式能提供師生雙贏的學習機會,學生能在有效的師生互動方式 下滿足個別需求,良好的同儕互動有助於學生學習、人際關係與社會能力及認知 發展的提昇,是奠定友誼關係的基礎。

因為社交技巧教學方案實施在即,研究者便於 94 年 2 月 24 日(星期四)這 天早上,利用中、高年級升旗朝會的時間,先行進行「全班性的同儕教導模式」

試驗性的教學活動。研究者設計了配合國語科的「練習打電話」教學活動,先讓 全班學生聆聽打電話的三個情境:

一、忘了功課,打電話問同學。

二、想到同學家玩,打電話問爸爸。

三、忘了帶雨傘,打電話回家求救。

教學 CD 播放結束後,研究者詢問同學有沒有打過電話,並請同學發表打電 話的內容。接著,研究者將每一組各自兩兩配對,再細分成三個小組。研究者讓 每組的第一小組組員先開始示範情境一:「忘了功課,打電話問同學」。小組中其 他的成員先當評量者,注意聽打電話的兩人,他們的應對是否合宜,有沒有禮貌?

詢問的事情是否能表達清楚?做為評定「練習打電話」的標準。

研究者宣佈開始練習時,就到個案那一組觀察,而此時其他組別的聲量很 大,研究者數度開口要他們聲量小一些,但是,吵雜依然如故。終於,練習結束,

研究者一組一組詢問剛剛「練習打電話」各小組的談話內容,從影帶中發現,還 沒被詢問到的組別,此時意興闌跚,研究者猜想:可能是因為沒有聽到別組的練

習內容,所以除了自己那一組之外,似乎引不起聆聽的興趣。

接著開始情境二的練習:「想到同學家玩,打電話問爸爸。」也是由各組中 的第二小組組員兩兩練習,而同組的其他人當評量者,注意聽練習的人交談的內 容。這一次個案那一組由個案當爸爸,研究者在一旁教導個案適當的回話,要個 案跟著研究者仿說。在此,因為個案不在眾人面前說話的口語瓶頸已突破,所以 個案很配合的跟著研究者仿說,甚至,偶而一兩句還會依照情境說出適當的回 答。此時,個案這一組的其他成員,每一位均極有興趣的關注個案的回應,甚至 提供回答意見的也不少。只是,其他組別的吵雜聲量過大,全班鬧哄哄的亂成一 團,幾乎不可收拾。因此,情境三的「練習打電話」,研究者便沒有再讓第三小

接著開始情境二的練習:「想到同學家玩,打電話問爸爸。」也是由各組中 的第二小組組員兩兩練習,而同組的其他人當評量者,注意聽練習的人交談的內 容。這一次個案那一組由個案當爸爸,研究者在一旁教導個案適當的回話,要個 案跟著研究者仿說。在此,因為個案不在眾人面前說話的口語瓶頸已突破,所以 個案很配合的跟著研究者仿說,甚至,偶而一兩句還會依照情境說出適當的回 答。此時,個案這一組的其他成員,每一位均極有興趣的關注個案的回應,甚至 提供回答意見的也不少。只是,其他組別的吵雜聲量過大,全班鬧哄哄的亂成一 團,幾乎不可收拾。因此,情境三的「練習打電話」,研究者便沒有再讓第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