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的探討

壹、社交技巧的意義

社交技巧(social skills)也稱為社會技巧。個人的社會技巧被認為是影 響個人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Bellack,1983)。Herber(1986)

指出,社交技巧是社會能力的基礎,缺乏社交技巧會產生許多社會行為問題。換 句話說,社交技巧是良好社會行為的條件,也是決定個體是否適應社會的重要因 素。

對於社交技巧的定義,學者們看法不一。早期社交技巧較偏重外顯行為,將 社交技巧定義為依循社會規範,以適當方式與策略,有效與他人溝通與交往,維 持人際關係的能力(Kelly,1982)。王志全(民 84)認為社交技巧是透過行為模 式,與他人產生互動時,能明確清楚、有效的表達個體的感覺及本身的需求,使 自我的行為符合所處的環境需求,為社會所接受,進而幫助個體達到人際互動的 目的。社交技巧從最基本的眼神接觸、傾聽,到最複雜的人際交往、情緒管理等,

舉凡能夠促進人與環境和諧、增進個人身體與心理健康的技巧都可稱之為社交技 巧(鈕文英,民 90)。

Conger 和 Conger(1986)亦認為社交技巧應包含行為與認知,所謂社交技 巧是指:個體在社會情境中有效運作所必須的一切行為和認知現象(引自蔡麗 芳,民 81)。社交技巧常被界定為對社會情境的特定反應,尤其是強調人際適應 的功能,且是一種能被社會接納的行為方式及與他人交往的能力(薑錢珠,民 82)。在學校情境中,社交技巧所強調的乃是個人被同儕接納的程度,以及與人 際相處的互動關係(Oden & Asher,1977;Walker & Golden,1983)。

McFall(1982)認為社交技巧是社會互動中,所包含的特定、可觀察的行為 表現,如兒童與同伴分享玩具時的一連串口語、非口語行為。Gresham 與 Reschly

(1986)則認為社交技巧是個人在一特定情境中,可獲得增強或減少懲罰之最大 可能性的社會行為,對國小學童而言,社交技巧需包含合作、同理心、肯定行為

及自我控制。而 Clyde 與 Scott(1988)則認為社交技巧可以是一種表現在外的 技巧,也可以是一種內在的能力;如能夠分辨請求或邀請,是一種外在社交技巧;

能夠注意情境中的線索、辨識主要特徵、決定行動方向、預估行為後果等,則屬 於內在社交技巧(引自蔡麗芳,民 81)。

國內學者黃德祥(民 79)則認為社交技巧是指個人在社會情境中,能依循社 會規範,有效地與人溝通及交往,維持人際關係的能力。具有良好社交技巧的人,

在語言、非語言及動作與姿態上都能表現較積極正向,且能依循社會規範,密切 與他人來往,容易受人接納。由此可知,具備良好社交技巧的兒童,不僅較容易 適應學校生活,將來也較能適應社會生活。

綜合各家說法,社交技巧被定義為個體整合內在認知與外顯行為的能力,為 一整體的行動,此行動是朝向社會接受的目標,或與人互動的目標。因此,研究 者認為社交技巧就是在某些特別的情境中,個人能夠表現出適宜的社會行為,或 以適當的方式與他人互動,而這些社交技巧主要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習得或改 變的。

貳、社交技巧的分類

關於社交技巧的分類,各家學者各有其不同的看法:Trower, Bryant, Argyle, 與 Marzillier (1978)認為社交技巧包含的範圍和類別有四種,一是非口語行為

(nonverbal behavior),如表情、姿勢、動作等;二是口語行為(verbal behavior),如提問題、交談、問候等;三是情意行為(affective behavior), 如態度、感受、情意等;四是認知技巧,如問題解決、認識規則與規範、角色取 向等。

Smith(1982)認為社交技巧包含了五種要素,一是因應能力:是一種自我 管理的行為能力,如應付讚美、應付挫折等;二是決策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 力;三是社會效應:指被人接納的行為;四是社會互動:指透過眼神、表情、語 調、姿勢等,來表達答覆、順從等行為;五是社會認知:指透過角色取向(role taking)及社會知覺(social perception)去瞭解他人的情緒、觀點及感受。

Gresham (1986)認為社交技巧是社會能力(social competence)的一部份,

而且社交技巧包含了人際的行為、自我有關的行為及和工作有關的行為。但在 1998 年時 Gresham(1998)對社交技巧的定義是個體能表現出社會可接納的行為 或是避免不被社會所接受的行為。

而 Walker 等(1988)的社交技巧課程則有教室技巧(包含聽老師說話、服從 教師指令、盡力完成工作、遵守教室規則等)、基本溝通技巧(包含眼神接觸、

適當的音量、如何開始交談、傾聽、回答、對同一件事表達感受、輪流發言、問 問題、繼續談話)、相處的技巧(包含使用禮貌的字眼、分享、遵守規則、協助 他人、正當的碰觸他人)、交朋友(包含道早安、微笑、稱讚他人、維持友誼)、 應付的技巧(包含別人說「不」時如何表達生氣、面對嘲笑、應付別人對自己的 傷害、如何拒絕別人、覺得事情不對時的處理)。

Elksnin 與 Elksnin (1998)將社交技巧分成了 1.人與人之間的技能:如介紹 自己、提供協助、給予和接受稱讚、道歉等。2.與同儕有關的社交技巧:如在遊 戲中合作、尋求或接受資訊、正確的評估他人的情感狀態。3.老師滿意的社交技 巧:如遵照指令、盡力完成工作、專心聽老師說話。4.與自我相關的技巧:如評 量適當情境、選擇適當的技巧、決定使用何種技巧、處理壓力、瞭解自己的情感、

控制情緒等。5.表現決斷力:表現自己的需求、勇敢的接受或拒絕。6.溝通的技 巧:傾聽的技巧、專心注意、給予適當的回饋等。

國內學者黃月霞(民 82)將社交技巧分為情感和認知兩大類,許多基本的情 緒,如:有趣、興奮、討厭、輕視、害羞,再加上複雜的情緒,如:焦慮、消沈、

愛、恨…等等,都需要適當的社交技巧,以適度的、可接受的方式表達。延伸出 來的就是教導自我表達、自我認同、自尊的發展,和覺察他人的感覺。與認知有 關的社交技巧,則有社會知覺、問題解決、自我控制、自我教導等。

洪儷瑜、黃裕惠與許尤芬(民 88)對國中生所擬定的社交技巧包括:傾聽、

表達、發問、辨別他人情緒、表達自己的感覺、表達對他人的好感、處理自己的 憤怒、處理他人的憤怒、處理自己的緊張、獎勵自己、如何抱怨、協商、處理嘲

弄、避免麻煩、處理別人打我的小報告、處理團體壓力等,所涵蓋的範圍包括溝 通、情緒處理、衝突處理。

從以上國內外關於一般社交技巧內涵的文獻,可看出各個學者因其研究所 需,而有不同的分類方式。

叁、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的相關研究 一、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課程的發展

1. 課程發展的理論

關於課程發展,各家學者有其不同的看法,以下提出兩個較著名學者的論 點。

(1)Tyler 的課程設計模式

Tyler(1949)的著作「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 是課程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他指出課程發展的四個基本要素是:目標、學習經驗、

學習經驗之選擇與組織、評價。Tyler 的模式主張,在建立學習目標後,接著選 擇、組織學習經驗,提供學生學習,並評鑑教育目標是否達成。所謂的「學習經 驗」,是指學習者與外在環境間的交互作用。Tyler 並主張,學習經驗可組成單元,

組織原則有:統整性(integration)、順序性(sequence)和繼續性(continuity)

(引自黃政傑,民 80)。

(2)Taba 的課程設計模式

在 Tyler 的理論提出後,之後的學者所提出的模式,幾乎都是 Tyler 模式的 補充,因此以下以 Taba 的模式做說明。Taba 的課程模式主要在說明課程設計者 的首要工作在確定學生的需求,瞭解學生的不足、缺陷及其背景上的差異,在學 生需求診斷完畢後,課程設計者應建立所要達成的目標,選擇所應學習的題材或 主題(引自黃政傑,民 80),此論點與設計智能障礙學生的課程需求頗為吻合。

Taba 課程理論中的基本要素也是四個:目標、學科、組織與方法,Taba 的 課程發展架構,最主要是期望縮短課程的理論與實際之間的鴻溝,他的課程設計

包含了課程組織的類型和課程設計概念。在課程組織的類型方面,Taba 提出的 有本位課程、廣域課程、活動課程和核心課程,其模式主要是用來發展各學科的 教學單元,在單元設計完成後,應加以試用,以考驗其效度和可教性,然後依學 生需要和能力、可用資源和各種教學方式,加以修正,使其符合各個教室的需要。

Tyler 和 Taba 的課程設計模式,應用於智能障礙學生的社交技巧課程的發 展上,要先診斷學生對課程的需求,並診斷出學生哪方面的表現不足,在設計課 程時,應配合學生的學習經驗敘寫合適的教育目標,並根據學生的需求調整教學 單元及內容。

2.社交技巧課程的相關內容

社交技巧課程的相關內容應建立在學生所欠缺而且亟待建立的部分,所以教 學前應藉由評量表、觀察、訪談等方式,先診斷學生社交技巧缺陷的類型,評量 其起點行為,然後設定目標,據以編擬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案。以下依據黃慈 愛(民 91)與鈕文英(民 90)對社交技巧課程內容的歸納整理如下:

Begun(1995)為小學階段的學生設計的社交技巧教學方案,包括 23 項社交 技巧,如傾聽、遵守規則、遵循指示、尊重他人、分享、接受結果、自我控制、

問題解決、完成作業、處理憤怒、接受改變、處理情緒、與人相處等。

Walker,McConnell,Holmes,Todis,Walker 與 Golden(1983)為國小中 低年級學生所設計的 ACCEPS 社交技巧課程,包括:

(1)教室技巧:聽老師的話、盡力把被告知的工作做好、服從班級規定等。

(2)基本的互動技巧:眼神接觸、主動與人交談、傾聽、回答、輪流發言、問 問題等。

(3)與人相處的技巧:使用有禮貌的話語、分享、助人、使用正確的方式接觸 等。

(4)交友技巧:說早安、微笑、稱讚等。

(5)應對技巧:當別人說不時、當你表達生氣時、當別人嘲笑你時、當事情不

(5)應對技巧:當別人說不時、當你表達生氣時、當別人嘲笑你時、當事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