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探討波依斯藝術觀念文獻彙整

在文檔中 波依斯社會雕塑之研究 (頁 22-2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探討波依斯藝術觀念文獻彙整

國內外眾多研究波依斯相關文獻中,提及關於波依斯「社會雕塑」理念,可 經文獻分析初步歸納出波依斯社會雕塑的三大內涵,即:藝術等同於生活參閱(表 2)、人人都是藝術家參閱(表 3)、擴展的藝術觀念參閱(表 4)。而第三章的研究過 程即從此三大面向持續進行。

(表 2) 藝術等於生活

作者 藝術等同於生活

尤爾根.希林 (Jürgen Schilling)

波依斯比任何福魯克薩斯行動者更嚴格,更一貫堅持擴展 的藝術觀念,更寬廣、毫不妥協企圖打破藝術與生活之間 鴻溝。

本傑明.布克羅 (Benjiamin h.d.

Buchloh)

波依斯試著將雕塑定義為包含一切活動,甚至在審美作品 中包含日常生活的結構。

伯納德·拉馬爾-維 德爾(Bernard Lamarche-Vaclel)

波依斯的社會雕塑能將生活中壓抑的東西重新給予價值。

海涅.史塔赫豪斯 (Heiner Stachelhaus)

波依斯所在,是藝術、是生活、是雕塑,是社會雕塑。

亞瑟.丹托 (Arthur C. Danto)

一切皆為藝術,所有生活中的觀念可被視為創作。

馬丁‧達姆斯 (Martin Damus)

波依斯藝術創造過程,本身就是在塑造生活,而過去只視

「結果」為藝術。

(來源:本研究整理)

21

(表 3) 人人都是藝術家

作者 人人都是藝術家

本傑明.布克羅 (Benjiamin h.d.

Buchloh)

波依斯的雕塑是一個開放過程,人人都是藝術家的定 義。就如同照相寫實主義(Photo-surrealist)的格言:詩歌 人人可做。

吉恩.雷 (Gene Ray)

波依斯天賦:「廣泛地發動民眾去完成他們應該做的事 業」。

海涅.史塔赫豪斯 (Heiner Stachelhaus)

人的思想也是雕塑,一切人的問題,只是塑造的問題。

杜曦雲 在背負沉重歷史包袱的德國,波依斯用激情的言行倡導 人人都是藝術家,用行動來塑造社會。

亞瑟.丹托 (Arthur C. Danto)

只要能具備創作的意識,人人都是藝術家,這是波依斯 曾說過最著名的聲明。

曾曬淑 波依斯社會雕塑的本體即為活生生的人,且以所有的人 類為實質;所有經由人所造型、開發、生產的東西,以 及具有發展能力,能帶給人們生活好處的,連同已發展 的思想等皆是社會雕塑。

(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 4) 擴展的藝術觀念

作者 擴展的藝術觀念

牛津布魯克斯大學 社會雕塑研究單位

社會雕塑是一個概念,是一種以思想和語言為核心的材 料,在此概念之下,人人都是藝術家,有責任塑造一個 我們可接受的社會秩序下之民主型態,呼籲尋找新的可 行方法,開發能力和塑造新的世界。

尤爾根.希林 (Jürgen Schilling)

波依斯的藝術、他的全部,他的演說,都以社會政治為 依歸。

本傑明.布克羅 (Benjiamin h.d.

Buchloh)

社會雕塑是波依斯將藝術、科學、政治融為一體的計畫。

22

(表 4) 擴展的藝術觀念(續 1)

作者 擴展的藝術觀念

吉恩.雷 (Gene Ray)

波依斯發展出一種將語言與觀念結合在一起的雕塑理 念,因為這能產生出「指引未來的形象」,為社會變革 而奮鬥。波依斯主張藝術改變社會,以及世界是各種材 料共同構成的總體藝術。

杜曦雲 關於藝術的領域,在波依斯這裡被擴展到每個人的行動 中。他認為人人都是藝術家,一切行動都可以成為藝 術,重要的是激發出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生命力、創造 力,塑造出更美好的社會—他稱之為「社會雕塑」。

呂清夫 波依斯曾主張要「將政治變成藝術」,並以語言及思考 力量來取代黏土或鑿子,以創作他所謂的「社會雕塑」,

可視為一種烏托邦的計畫。

海涅.史塔赫豪斯 (Heiner Stachelhaus)

波依斯社會雕塑超越杜象現成物,興趣是在人類學上的 關連而非美術館的關連。「社會雕塑」本身也是種責任,

談的是社會軀體的改造,不只每個人能夠,還必須參 與,如此能促成社會快速轉型。

約翰安東尼.思韋茨 (John Anthony

Thwaites)

波依斯身為學院老師的自我認知,使人想到拿撒人和前 拉斐爾主義者的理想世界。學生像信徒,學校是祭堂,

對任何人開放,藝術則是宗教的替代,派系是聯盟,行 動則是總體藝術作品。

基姆.列文

(Kim Levin)

波依斯已將他的遺產作為一種慈悲治療手段,傳給整個 藝術世界,這些遺產包括:他的教導、行動和那些在社 會和人類學雕刻和藝術裡反應出的精美想像力。

培德.布爾格 (Peter Bürger)

波依斯在接受林布魯克獎的致詞當中,說明他關懷的是 社會整體更新的基本想法,他會引導至社會雕塑。這計 畫是創造一個「人最終得以居住的理想世界」。

涂真瑜 社會雕塑為社會有機體,並將此認為是一種完美原型。

為避免成為文化工業的後遺,波依斯提出了解決之道。

23

(表 4) 擴展的藝術觀念(續 2)

作者 擴展的藝術觀念

曾曬淑 波依斯「擴展的藝術觀念」以「塑造的理論」為基礎,

將藝術創造延伸到社會的整體,即形成波依斯所謂的

「社會的雕塑」。

傅鵬錦 「社會雕塑」並非塑造出一個具體的「藝術品」,對於 波依斯而言,以「社會的熱能」即「博愛」來說明此一 觀念,無疑是更貼切的……

楊孝鴻 波依斯認為語言是雕塑、歷史是雕塑、行為也是雕塑,

思想也是雕塑,所有一切都可成為雕塑,人類一切知識 源自藝術,只有藝術家才能創造歷史意義,只有這樣,

我們才能儘快實現社會變革。

謝東山 波依斯「社會雕塑」的觀念,把藝術版圖延伸到直接的 社會現實領域。

盧卡斯.貝克曼 (Lukas Beckmann)

波依斯確信:政治必須被征服,社會雕塑;一種經由人 之創造,涵蓋整個社會設計程序,則會取代政治。

瓊.羅思弗斯 (Joan Rothfuss)

波依斯揭示語言和聲音所固有雕塑般的形式,波依斯所 探詢的,似乎就是創造一種新的語言,藉助這個語言與 德國歷史、文化和母語的緊密關係,就可以使他的國家 獲得康復。

(來源:本研究整理)

24

在文檔中 波依斯社會雕塑之研究 (頁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