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藝術等同於生活

在文檔中 波依斯社會雕塑之研究 (頁 29-53)

第三章 波依斯社會雕塑之成形

第二節 藝術等同於生活

杜象的現成物直至普普藝術一出,模糊了藝術與生活分際,接續一九六 O 年代中期,「環境藝術」雖已走出封閉展場,擁抱那自然的開闊空間,在理念上 他們支持生態運動,但藝術家走向大地卻未融入其中,仍然帶著侵略者的態度來 利用地形地物或改變自然,諸如克理斯多(Christo)的作品〈飛籬〉(Running Fence);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著名的〈螺旋堤〉(Spiral Jetty),藝術 家的角色仍獨立於社會與自然環境之中,企圖展現藝術開放性和社會力量,但觀 眾仍以欣賞一件在戶外「浩大開闊」的藝術品呼應之;藝術仍不全然等同於生活。

到了行動主義,藝術家關注的議題極廣,從精神的、美學的到社會政治的層 面皆有,他們要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線,卻絕對並不單純只用生活中現成物來填 充藝術內容,或倒退成表演式的舞台劇,而產生與觀眾本身及或其生活形態的距 離;他們是要走向「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徹底打破藝術與生活之間界線,

這樣的概念,可以從研究偶發藝術與福魯克薩斯的過程獲得理解。

一、約翰.凱吉

一九七 O 左右主要的藝術潮流,都源自「行動主義」中「偶發藝術」和「福 魯克薩斯」運動;這是當代尋找新內容、形式和美學所經過的重要階段,而其重 要導師便是約翰.凱吉。

四 O 年代中期的凱吉經歷失業及離婚的打擊,生活的低潮讓他開始接觸印 度文化及鈴木大拙的禪修。五○年代是凱吉創作的關鍵階段,這時候接觸到中國 的《易經》。六 O 年代凱吉是美國前衛藝術團體「福魯克薩斯」的一員,凱吉於 一九五六~五八年在紐約的「社會研究新學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教實驗音樂作曲;其中著名的錄像藝術家白南準(Nam June Paik)34是凱吉最重要 的學生之一,重要的偶發與福魯克薩斯藝術家都出自凱吉的班上。

(一) 禪

凱吉接觸鈴木大拙的課之後,「禪」的思想開始在凱吉的思想中扎了根,禪 的基本目標是什麼?用鈴木大拙的話來說:

「禪就其本質而言,是看入自己生命本性的藝術,它指出從枷鎖到自由到道

34 白南準(Nam June Paik,백남준 1932-2006),錄像藝術之父,1963 年在烏波塔帕納斯藝廊,首次將黑白 電視機作為藝術素材,開了影像藝術之先河。

28

路……我們可以說禪把儲藏於我們之內的所有精力,做了適當而自然的解放,這 些精力在通常的環境之中是被擠壓扭曲的,因此他們找不到適當的通渠來活 動……因此禪的目標乃是要救我們免於瘋狂或殘廢。這就是我所意謂的自由,是 把秉聚在我們心中一切創造性與有益的衝動自由展示出來,我們都擁有快樂和互 愛的能力,但我們一般對這些能力視而不見。」35

禪的重心是悟的獲得,而鈴木大拙也說明,開悟絕非意識的分裂(dissociation) 或恍惚狀態,絕非在自己沉睡之際,自以為覺醒。所以,「禪」的精神就是實際 的行動、實際的生活、實際的體驗。因此,「禪即平常心」生活本身就是禪,問 題在於能否體會到安定自然;禪宗所講之修行,指日常生活每個時間都很穩定,

很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走路時一步步往前走,腳下踏得很自在,吃飯每一口 都咬著,挖土每一鋤都掘著,上課每一句都聽著,和人談話時專注對談、發問與 解答,不是只有天南地北問東問西,認真的生活就是種修行。鈴木大拙又說道:

「在本質上,禪就是看見自身本性的藝術,它指出了從束縛走向自由的道 路。」而開悟的意思是「整個人格對於真實的充分覺醒」。36

禪宗思想驅動凱吉創造出驚人音樂、啟發無數人的全盤蛻變,在整個一九五 O 年代,凱吉都在對一些很年輕的藝術家進行「點撥」和「傳教」,他的學生圈 和盟友後來成為世人所知的普普藝術、偶發藝術、福魯克薩斯、表演藝術

(Performance Art)、裝置藝術(Installation art)、過程藝術(Process Art)、低限 主義(Minimalism)。他成了藝術前鋒的先驅人物。甘恩(Kyle Gann)稱許:「凱 吉是一條河,有十幾條前衛藝術的支流流入或由此流出」。禪的力量調和了凱吉 的混亂思緒,使他得以從個人生活危機中解放出來。他也透過禪宗,從一位邊緣 化的音樂家,成為前衛藝術核心要角,受到禪的影響,進而成就「生活就是藝術」, 若能認真的體驗及感受生活,人人都是藝術家。凱吉對禪的追求,突顯在他在音 樂極限上的挑戰。

(二) 凱吉代表作品《四分三十三秒》

一九五二年八月,凱吉陪著大衛.都鐸(David Tudor)37,到了紐約州胡士 托(Woodstock)的一處小穀倉,交給他一份樂譜,譜上給鋼琴家的指示是靜靜

35 鈴木大拙、佛洛姆,孟祥森譯《禪與心理分析》(Zen Buddhism and Psychoanalysis),台北:志文出版社,

1986,頁 176。

36 同上註,頁 177。

37 大衛.都鐸(David Tudor,1926-1996),美國鋼琴家、實驗音樂作曲家。

29

坐在鋼琴前四分三十三秒。這首作品名為《四分三十三秒》(圖 1)。凱吉曾述:

……在哈佛大學一間沒有回音的房間中聽到寂靜,寂靜不是沒有聲音,而是 我的神經系統和血液循環無意志地運作。這次經驗還有勞申堡的白畫促使我創作 了《四分三十三秒》。38

(圖 1) John Cage ,4' 33",1952

《四分三十三秒》,整部作品並無使用任何音符,除了休止符外。整首曲子

「無聲」(除了場所的背景聲)的表現,凱吉想表達的是:任何所作所為的一切都 是音樂,生活隨時都在表演,他認為作曲家應該放棄控制音樂的欲望,維持聲音 的本質。《四分三十三秒》把「發聲」的權力給了台下聽眾,同時宣告音樂表演 中「場所」部分的功能性消失,凱吉說:「當表演者建構的越少、表演愈近於隨 機生活場景,觀眾建構能力就會被刺激出來。」

打破藝術家和觀眾僵化的關係,把觀眾也拉進藝術創作過程裡,想祛除大眾 面對藝術家,或藝術家面對大眾時的彼此羞怯;我們在宗教的精神裡感受到,人 和每一件事物都是相關聯的…這就是寂靜的經驗。39寂靜不是聽覺的,關於人心 的改變,徹底的轉換,也影響後來「人人都是藝術家」的概念。

《四分三十三秒》抹平藝術與生活的區別,這部份很顯然受到當時流行於西 方的禪學影響,鼓吹生活中的噪音即音樂:以噪音的時間延續或沈默,取代和諧 與作曲結構,演奏台上沒有聲音並不代表安靜,因為此時,觀眾仍清楚聽見如演

38 凱‧拉森(Key Larsin) ,吳家恆譯《心動之處 先鋒派音樂宗師約翰.凱吉與禪的相遇》,台北:麥田出版,

2017,頁 372。

39 同上註,頁 383。

30

出空間外的雜音、觀眾的動作聲、輕聲咳嗽和低語。沒有音樂,但卻是世界的音 樂。凱吉曾說:

「我要人們在音樂會上,感覺到他們通常在街上或鄉下聽到的聲音。」40 我不斷把它用在我的生活經驗中,我在生活中、在作品中沒有一天不用到這 首作品,我每天都聽這首作品。……我的注意力越來越放在上面,它尤其是我享 受生活的來源……但是,當然完成這首作品的重要性在於,它把藝術的世界引入 生活的整體之中,我寫作品的時候,會試著不讓它干擾到其他已經在進行的作 品。41

可以想見當時《四分三十三秒》掀起的觀眾與聽眾怒火……我們預期會經 歷一趟雖有爭議卻真誠的音樂探險,結果我們得到什麼?很糟的喜劇表演,無聊 到地老天荒令人作嘔。

騙人的音樂達達主義透過喧騰一時的宣傳,把觀眾嚇得不敢聽我們這時代真 正的音樂。其虛無詭辯所流露出的目中無人,或許會讓大部分人覺得好笑,但今 天在打一場對抗過去常識的心理戰,尤其是在藝術的各個領域。如果我們任這些 無趣的蘑菇生長侵蝕我們大眾常識的話,他們的破壞力將會日漸增長損害文明的 健康活力。42

凱吉在一九八四年跟安達拉斯(Balint Andras)說到《四分三十三秒》是怎麼 來的:

我想我早該開始把生活和藝術融為一體,以及我跟鈴木學習禪的時候,就已 經有這樣的想法了…我沒有在想到立刻付諸實行,是因為意識到許多人把它當作 玩笑,不會認真看待。43

凱吉作為荀伯克(Arnold Schönberg1874-1951)的學生,荀伯克曾說凱吉不是 音樂家,而是天才的發明家。凱吉曾說:「我不明白為什麼大家會害怕新點子,

我怕的是舊觀念。」

在過去,藝術家們或多或少都曾經有個前提—即「以生活的角度」去反應或 關心這個真實世界的特質,他們寫實地描述生活、反諷社會,從藝術品當中,觀 眾可以看到藝術家的生活與對自身生活的反應;而且在過去,一位藝術家去藝術

40 尤爾根.希林(Jürgen Schilling) ,吳瑪悧譯,《行動藝術》,台北:遠流,1993,頁 86。

41 凱‧拉森,吳家恆譯,前揭書,頁 382。

42 同上註,頁 379 43 同上註,頁 420

31

學校學習藝術,不是在跟生活學習,六 O 年代開始,這種程序似乎要逆轉了;

當我們有所察覺,日常生活比慶典還有趣,那個「當」就是在我們沒有意向的時 候,突然之間,你注意到世界的神奇。44如果人們不去感知生活、瞭解生活,將 無法得知藝術之真諦。倪斯可(Wes Nisker)說明: 約翰凱吉或許比任何人都清楚地 表達了二十世紀那場重要的藝術革命,那是一場有佛教觀點的革命,過程與呈 現,生活與藝術彼此之間並沒有區別。45

杜象說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藝術品;凱吉說任何聲音都是音樂。凱吉及其《四 分三十三秒》在藝術史上的地位早已經超越它作為「音樂」的本身。

二、偶發藝術

(一) 艾倫.卡布羅

卡布羅發明了「偶發藝術」一詞,把許多事物結合為一體,並讓觀眾也介入 藝術,將參與的觀眾行為視為藝術的ㄧ部分,使藝術成為一種「事件」。

1.藝術即經驗

約翰.杜威(John Dewey)三 O 年代最有影響的一點,在於他看到未來的重心 是「以一般的生活方式來延續美學經驗」,經驗認知中蘊藏連貫性,使美學的藝 術變得純淨,而其根源即是從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物質衍生;杜威在將藝術定義為

約翰.杜威(John Dewey)三 O 年代最有影響的一點,在於他看到未來的重心 是「以一般的生活方式來延續美學經驗」,經驗認知中蘊藏連貫性,使美學的藝 術變得純淨,而其根源即是從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物質衍生;杜威在將藝術定義為

在文檔中 波依斯社會雕塑之研究 (頁 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