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接受機構式照護老年人口特質

高齡人口比率增高,伴隨而來的是衰老及慢性疾病造成的照護需 求增多。機構式照護提供老人全天候的住宿服務,服務內容包含醫 療、護理、復健、個人與生活照護等。凡病情嚴重危急、依賴度高、

或無家庭照護資源並無法以社區或居家方式照護的老人,均為機構式 照護的主要服務對象。

一、基本人口學資料

目前接受機構式照護主要服務對象中,以下就性別、年齡、婚姻 狀況方面、罹病種類來探討。

(一)性別方面

在接受機構式照護老人中,根據相關研究顯示並無一致之趨勢,

其中男性比率佔多數者(胡幼慧等人,1996;楊克平等,1999)及女性

比率佔多數者(葉莉莉等,2000),各有文獻支持,可能是研究的方法 或調查之對象不同造成之差異,就平均餘命而言,世界各國都以女性 高於男性,然而因台灣歷史文化的影響,居住在機構的住民還是以男 性較為居多。

(二)年齡方面

一般而言,年紀愈大,罹患慢性病的比例愈高。當疾病是慢性且 需要多方面照顧時(如中風癱瘓病患),生活照護依賴的程度愈高,選 擇機構式照護的可能性較高,接受機構照護老人的年齡多在70-84歲 之間(楊瑞珍等,1995;胡幼慧等,1996)。由此可見接受機構式的老 人年紀較大。

(三)婚姻狀況方面

根據過去的研究指出,接受機構照護的老人主要以喪偶者居大多 數;可能的原因為利用機構式照護的老人年齡大多偏高。加上中國傳 統的觀念,結婚年齡男性大於女性,而平均壽命女性卻高於男性,女 性比男性容易喪失配偶(邱黎明,2000;Gee & Kimball,1987;曾榮傑,

2001)。因此,接受機構式照護的老人,多數以喪偶者居多。

(四)罹病種類

根據許多研究指出,接受機構式照護的老人有72-90%患有慢性 病,罹病種類以中風(10-60%)、高血壓(28-42%)及糖尿病(11-28%)為 主(邱黎明,2000)。而內政部(1999)台閩地區老人福利機構需求概況 調查也發現,有病且行動不便者佔12.45%,而臥並在床無自我照顧能 力者佔2.2%。

綜合上述,目前接受機構式照護的老人,根據相關研究顯示,性 別方面並無一致之趨勢,男女各有文獻支持,其平均年齡均在65歲以 上,多數以喪偶者居多,罹病種類均為慢性疾病且為生活無法自理者。

二、生理及心理層面反應

過去的許多研究結果發現,老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其發生年齡 與屆於老年期的年齡並不相同。影響老化的速度乃致於達到老年期階 段,也可能因人而異(江哲超,2003)。多位學者的研究指出:高血壓、

糖尿病、腦中風這三種疾病互為關聯且為危險因素之一,腦中風更是 多種慢性疾病中,造成殘障失能主要疾病之一(引自王美治,2004)。

造成老化現象不同的因素包括生理面與非生理面、內部基因或外部環 境等等。

就老年期的生理特色來看,Miller(1992)從幾個有關老化的生物理 論,歸納出以下七點結論:(1)生理的老化是發生在所有有機的生命 中;(2)生理的老化是自然、不可避免的、無法逆轉的、以及與時俱 進的;(3)每個人老化的過程都不太一樣;(4)人體內的器官與組織的 老化速率也不盡相同;(5)生理面的老化會受到非生理面因素的影響;

(6)生理的老化過程是不同於病理的老化過程;(7)生理的老化易使個 人較無法抵抗疾病的影響。因此,老年人的疾病本質雖然和成人的疾 病相差不遠,但由於年齡的問題,會產生一些其他特殊需考慮的因 素,對於疾病的對抗亦會隨著老化的過程而受到影響。

在生理方面的老化易使個人較無法抵抗疾病的影響,與年齡相關 的疾病便可能出現,且的確會發生在一些特定的身體系統,例如骨 骼、肌肉、腦部與神經、感官、循環、呼吸與表皮等。且老人最常見 的疾病包括:關節炎、風濕症、骨質疏鬆症、長期糖尿病引發的失明,

因脊椎損傷的慢性呼吸問題等。上述這些老年期的生理改變會對老人 造成程度不一的影響,例如眼睛無法順利聚焦、步伐與平衡感不佳、

聽力嚴重受到影響。而有一些人則會發生所謂的「二度障礙」

(secondary impairments),此導因於原先的障礙或是醫療處遇與復健的

長期影響(孫健忠等人,2003);尤其在養護機構中的老人,身體功能 障礙的程度因其很多的器官會耗損,伴隨著老化,其疾病更容易發生。

老化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一直以來,「老化」總是容易令人聯想 到生理功能的退化,如:動作遲緩、重聽、視力減退、健忘、各種疾 病纏身等。許多學者描述老化所產生的衝擊代表著「二度失能」

(secondary disability)的開始(Priestley, 2003;孫健忠等人,2003),讓 原本生活環境中熟悉的事物,對老人而言形成新的挑戰(Chenitz,

1983)。因此,不管老人的生理年齡為何,伴隨著年齡的老化可能需 要個人照顧協助(personal care),若仍有其他疾病或障礙,則照顧的需 求會更加迫切。

在研究老化與環境適應的各項理論中,生態理論(ecology theory) 是最常被用來解釋因老化所帶來在人與環境相處上的變化。生態理論 重視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與交換,主張人會受到環境影響,而人也會 影響環境(引自葛雅琴,2002)。以這個架構來看待老年人與環境之間 的互動,則老化對環境適應最明顯的衝擊就是:老年人可能因為生、

心理功能的衰退或經濟上的匱乏,而減低了主動改變環境的能力環境 (引自葉莉莉等人,2000)。此外,精神狀況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

老人的反應通常較慢,新事物的接收情形也較差,或許有些短期記憶 的受損,導致容易健忘,其對於老年人所產生的種種限制將變得更為 明顯。

而在 Erikson 界定的老年期發展的特色為「統整相對於絕望」

(Integrity v.s Despair),亦即在此一階段人們會回顧其過去的一生與成 就,若他們相信他們的生命是有意義且多彩多姿的,他們會體驗到一 種整合的滿足(周伶俐譯,2000)。但若他們因為一些逝去的機會或無

法解決的危機而感到失望,則會感到後悔乃至於絕望(Ashford 等人, 1997: 454)。老人面對之危機即是老年時期之損失頻繁(Many Loses),

且在老年期,許多不可預期之損失,時常發生或同時發生,例如損失 配偶、親友、健康等。故老年期最大的問題即在於如何調適自我的心 理與腳步,以配合年紀老去的狀況,及不可避免的體能衰退。

隨著人性品質的照護日趨重要,對於老人精神與物質生活的照 護,都應得到最安適的保障,使老人的生活都能過的很安穩。但根據 許多研究結果指出,老人剛進住長期照護機構時,因居住環境上的改 變及遷移上的適應,會使他們面臨許多適應問題(葛雅琴,2002)。在 Lieberman(1961)的研究曾也發現:老年人入住機構後的第一年(特別 是前三個月),有相當高的死亡率。而Holzapfel等人(1992)以醫院中五 十位老年人為研究對象,測量並記錄其在搬遷前及搬遷後的各種身、

心理反應發現,這些老年人在搬遷後出現適應障礙或問題行為者有很 高的比例,如:絕食、拒絕按照醫囑服藥、退縮、甚至是攻擊性的行 為等。為此,在老人的機構生活適應過程及影響老人在機構生活適應 之因素探討,實需多加關注及給予適當的協助。

生活適應會因著重的問題核心不同,在問題的解除上,有不一樣 衡量的標準。Chenitz(1983)的研究並指出,接受機構式照護的老人會 發生食慾下降、睡眠改變、倦怠、身體活動功能降低、大小便失禁、

健康情形惡化等,造成罹病率或死亡率上升。但對於本來沒有固定居 所的人入住機構後,老人覺得三餐有人準備,又有自己的房間可以遮 風避雨,是故覺得搬遷到護理之家是非常好的(Nay,1995)。在針對不 同遷移因素的老人,往往在探討其生理、心理層面的影響時,應強調 考量老人對於適應環境改變的調整,並應主動持續的評估遷居對老人 所產生的變化。

從上述討論的結果得知,接受機構式照護服務的老人,當他們年 歲日增的同時,其身體機能相對退化。而老人的身體狀況是一種動態 性的變化,在有疾病時,醫療照護的需求較高;在一般病情穩定時,

生活照顧的需求較高,且不可否認的是,當社會提供了大量的醫療設 備、安養設施及醫護人員來照顧老人,健康就成為老人最首要的需 求,因此,應該正視老人在醫療、社會心理等層面需求之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