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第二節 老人整體的健康狀態

「老化」是每個個體必然的過程,包含身體、心理、社會及環境 等層面的相互影響,老化現象也各有差異。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養護 機構的老人,居住在機構的老人多是生理器官遭受疾病的損害導致在 某些生活自理方面必須依賴他人的協助。尤其是患慢性病或局部生理 器官損害的老人,導致老年人身心功能衰退之原因,可以是老化,或 可以是疾病所造成,彼此間常交互影響,關係複雜不明,不易判別或 區隔(李世代,1998)。雖然兩者分界點不明朗化,但疾病的罹病率,

可隨著年齡累增。

另外,Rolland(1987)認為慢性病發病型態、病程長短、結果和疾 病所造成的損傷等四個層面,皆會對個體或家庭之影響。因此,對老 年人而言,老化與疾病,彼此促動與加速著健康的改變。慢性病對個 體的身、心、社會皆有既深且廣的影響(Lambert & Lambert, 1987)。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的定義為:「健康是一種身體上、心 理上及社會上的安適狀態,而非僅僅是免於疾病或虛弱而已」。而在 第二章的文獻探討中可發現,對老人而言,以造成生理層面衝擊最 大,其次依序為心理、社會與日常活動層面。因此本研究就老人其目 前整體的健康狀態來探討,包括生理層面、心理層面、靈性層面、社 會層面四大層面分別敘述。

(一)生理層面

Anderson(1998)提出活動功能狀態轉變的預測性指標,強調活動功 能並非單方面變化。以活動功能作為老人健康動態變化的研究,也發 現老人隨著年齡增加,移轉至較差健康狀況的比率愈高,以及年齡愈 長回流到較佳健康情形的可能性愈少(Arber & Cooper ,1999)。面對身

體產生的殘疾與衰退,每個人注重外表及形象(body image)的程度。

幾乎所有訪問到的老人,皆受到相當程度的老年生理與心理失調的影 響。不同的族群對健康的定義及期待會有所不同。

1.自我調適的平衡

誠如受訪者A01、A05雖因高血壓的症狀需長期服藥,但仍表示覺 得自己的身體狀況普通。而受訪者A02雖目前須長期服用骨質疏鬆症 的藥物,依然覺得很有精神;受訪者A04則是從外表看上去,就希望 可以給予他人好印象,讓自己感覺依舊很年輕;受訪者A07覺得自己 目前的身體狀況比進住機構前進步許多;受訪者A10對於身體活動不 如從前的情況,是欣然接受生理的退化;六位受訪者皆表示覺得自己 的目前的健康狀態「良好」。

「我身體現在是攏平平啊!沒感覺什麼問題啊!」(A01-01)

「現在身體安呢是會使囉!攏平平,沒卡壞就好。」(A05-01)

「不管今日是好天抑是壞天,我攏曖家己整理得緊清氣(乾淨)、整齊,

不倘因為身體越來越退化,也要讓家己看起來跟卡早(以前)同款很有精神,

人也卡清爽。」(A02-03)

「有當時仔走路攏走袂穩,我就想講最多走幾步路而已。身體好歹攏是家 己的代誌,人若無艱苦病痛的時陣,至少曖讓人看起來要有精神。我年歲這麼 大九十幾歲囉!有時陣外面的人來這參觀,攏講我看起來也是很少年。一點攏 看不出來我已經這麼多歲啊!」(A04-04)

「現在跟之前比起來好很多了,身體活動比以前多,自己都會慢慢地訓練 自己要活動,身體狀況算是不錯的了!」(A07-03)

「我起床、走路都有困難,甚至需要別人幫忙,剛開始讓我實在感到很羞 愧。但是現在我已經不再覺得不好意思了,我現在反而能欣然接受這個情況,

也慶幸自己還可以梳梳頭,把自己打扮得和以往一樣。」(A10-02)

2. 習以為常的不安

慢性病的導因極為複雜,症狀表現也不明確,通常潛伏期及持續 期間較長。這一類型的老人對自己多年的慢性疾病症狀多為「不確 定」。如受訪者A03由於罹患多重慢性疾病須長期服用多種藥物,仍 表示不知道自己身體狀況是好抑是不好;受訪者A08及A09因病情時 好時壞,對身體的症狀已習以為常,對自己目前的整體身體狀態皆表 示「不知道」。

「我家己也瞴知影有卡好抑是沒好,祙感覺兜位(哪裡)在艱苦!」

(A03-01)

「有時陣人會感覺頭暈暈啦!不一定時陣,我也無知影,我攏常常安呢,

若瞴要緊就好!慣習就好!」(A08-02)

「之前去看醫生的時陣,醫生有講身體是攏好好,有時陣也是再去住院,

時好時壞,我家己也無知影是算好,還是算壞的!」(A09-01)

3.反覆罹病的打擊

受訪者A06則是覺得自己身體十分虛弱,從事日常生活活動會很 喘、心臟較無力;受訪者A11及A12一直相信自己的身體狀況出了問 題,兩人皆認為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好。

「現在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床上,比較少下床,因為常常會覺得喘,心 臟不是很好啊!身體比較沒有以前那麼好了!」(A06-02)

「我就常常覺得肚子脹脹,人緊不爽快,也無知影是安怎?身體有卡沒 好一點啦!有時是胃腸、有時是肚子遮。」(A11-03)

「身體經常都這樣,有一點毛病、一點不舒服的地方,以前比較好一點,

現在就經常是這樣!我自己是覺得身體狀況變的很不好了!」(A12-03)

參與本研究的受訪者從六十幾歲到九十幾歲,可以說是都已邁入

了老年。養護老人過去的疾病資料大多有高血壓、糖尿病或曾經中風 等多重疾病;許多慢性「狀態」(condition)並不會有感覺疲勞、發燒、

無精打采、疼痛或是不舒服等「疾病」(illness)的徵狀。因此,老人 在自覺目前生理狀況的題目中,會因目前面臨身體狀況逐漸衰退的情 況來陳述自己的症狀。

(二)心理層面

由於人一旦邁入老年,在地位、角色及身體功能等各方面皆有明 顯的失落及退化,尤其養護型老人皆為行動不便、生活無法自理者;

另一方面,由於年紀老邁,接近人生終站,其心理方面常需要更多的 調適去面對老化及生命即將結束的事實。

Erikson認為老人對老年無力及生活整體無能的這份特有害怕,在 晚年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說,這些受訪者除了必須接受「不 能再享有長期以來所擁有的外貌與活動」的事情,他們又是如何看待 自己的這些感覺。

而撤退理論中提及人一旦步入老年,與外界的接觸無論頻率、性 質、變異性等方面均告萎縮;由於社會生活空間的狹窄化,其互動機 會亦隨之減少,為要彌補此部份的損失,老人必需持續活動以在社會 與心理方面維持精神健康,反之則可能出現憂鬱情緒。研究進行中,

幾乎訪問到的老人,皆受到相當程度的老年生理與心理失調的影響,

這些普遍的現象,老人如何調整面對自己整體的表現所發展出的心理 社會功能。

1.自我強化的循環

老人因身體功能逐漸衰退和容易罹患各種疾病,加上退休及社會

角色之改變或缺乏自我獨立、經濟自主等壓力加上各方面的失落,很 容易發生情緒上的調適不良。為了避免屈服於衰退的身體,如受訪者 A01提到自己感覺身體還是很好,自己都可以照顧自己,會精力充沛 的過著平常的日子;受訪者A04則是認為自己從以前就很會照顧、保 養自己的身體,即使年歲已高,但是身體狀況不輸給其他人;受訪者 A07雖然需要長時間臥床,無法自行下床,還是努力融入較樂觀、肯 定的想法中。

「我的身體狀況目前是攏平平啊!我也是攏推輪椅下來中庭走走,每天 習慣都曖下來樓腳(樓下)遮,已經是習慣啦!身體…好也是這樣,較壞也 是這樣。」(A01-01)

「我自卡早就很注重吃的物件,太鹹抑是太油,我攏會家己控制,一工

(一天)吃的物件多少攏會注重講要吃啥卡好、對身體卡沒毛病的。現在也 是同款,有時遮準備的中餐、晚餐,太油抑是太多樣,我也是攏無啥吃啦!

我會叫阮查囝幫我準備一些卡清淡的物件來吃。」(A04-05)

「你不要看我現在這樣都躺著,現在這樣有比較好了,之前情況更糟糕,

一天當中,我幾乎都在這,但還不至於動彈不得啦!我會自己抬起一點腳來,

很吃力,可是身體有在進步!」(A07-03)

2.隨遇而安的信念

接受我們研究的受訪者都注意到了,隨著老年時期必須要傾向放 棄某些早年可以進行的活動、目的。如受訪者A02依舊對生活中每件 事物感到興趣,雖然沒有辦法像以前一樣可以親自去做任何事情,但 她仍熱衷參與任何有興趣的事物;

「人攏麥會對每件代誌有興趣還是有想法,但是身體就卡不好啊!無法 度講每件代誌攏去作啦,卡早我什麼工款攏麥親自去作、去學,自少年作到 人老了,也是安呢作,現在就是有一些代誌要放棄啦!作我家己有法度的代誌

啊!你沒聽人講,吃老要認老,有倘安呢就好啦!我攏會去忙這個、忙那個,

工款緊多,就看你自己要作抑是不作!」(A02-04)

但受訪者A06雖然身體愈來愈不好,但她仍盡其所能地多活動,她 認為如果因生理的衰退而停止了活動,他們的生命很快就會告終的。

但另一位受訪者A03則是取得了協調的信念,他相信女兒可以為他作 出最好的決定來建構他自己的滿意感。

「只要你保持參加活動,保持心思的忙碌,讓自己沒有時間去多想或多 擔憂,就像小孩子一樣啊!身體不方便,還是一樣可以什麼東西都摸一摸、

聞一聞、看一看,不要去想不好的事情,我是覺得人都是這樣啦!心情放開 就好,老了就是這樣,會有很多需要別人的地方,但是別去想,別去管就好!」

(A06-03)

「我就瞹惦惦在遮,身體不倘擱壞下去,阮查某囝會替我找醫生看,乎 我趕緊好起來,伊跟醫生攏有講,我要減重,不倘吃這麼多,身體就會卡好 一點,我家己是覺得安呢就好啦!」(A03-05)

3.對立形成的張力

相較之下,有些老人就無法放下身段,認為身體狀況日趨嚴重,

相較之下,有些老人就無法放下身段,認為身體狀況日趨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