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澄清 情境

第五節 提升研究品質的方式

你並不需要去找到最下面的烏龜,才能得到具有效度的結論,你只要 找到一隻能讓你安穩地站著的烏龜就行了。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131)

信度與效度是傳統實證主義量化研究的判定標準,在實證主義觀點下所發展 出的信度與效度概念,是否適用於不同的研究方法或派典,引起相當多學者的關 注與討論29。至於行動研究的效度判斷標準到目前為止,尚未見到由教師團體自 行發展或與學術界達成共識後所呈現的效標理論(陳惠邦,1998;Anderson, Herr

& Nihlen, 1994)。

惟本研究所採取蒐集及分析資料的策略比較偏向質性研究,由於行動研究強 調教師在教學情境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擬定行動策略來解決問題,讓教師在 行動之中不斷反覆進行反省、檢討,進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因此本研究參考 陳惠邦(1998)對於行動研究所建立效度的標準,以提高本研究的品質。

壹、倫理標準

倫理標準指的是研究者的專業信念與教育價值視其為教育行動的藍圖,研究

29 其中以建構主義研究派典為例(郭至和,2002a),Guba 及 Lincoln(1984)早期對信度與效度觀點,

認為信度是可重複性(replication),效度則是可靠性(dependability)、穩定性(stability)、一致性

(consistency)、可預測性(predictability)與正確性(accuracy);Guba 和 Lincoln 是首先用新的詞彙取代

「信度」與「效度」的用字,但這些詞彙仍會對照實證主義之「信度」與「效度」的概念,因此,也就 引起 Smith & Heshusius(1986)的批評,因為建構主義研究在進行評估程序與標準時,採取平行對應

(parallelism)於實證主義的方式,忽略了派典之間的差異性,似乎僅是在同一派典下量化研究程序上的 變形(procedural variation)(高敬文,1996;Smith & Heshusius,1986)。

者能否重組知識與信念體系,並且在重新審視教育現實時轉化為實際行動(陳惠 邦,1998:228)。所以研究者必須經常反省澄清其價值,尋找個人與組織及其他 社群份子之間的關連,選擇行動策略以實踐其價值,並克服價值固著、偏見與意 識型態等問題。

本研究問題開始於研究者本身對於過去社會科教學到目前社會領域課程的 內容、全球化趨勢的影響、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間辯證關係等之反省,所以本研究 首先要釐清自己教學哲學觀及其轉變,另外也針對研究者的學歷、服務經歷等個 人資料作深入剖析,表明研究者與現場的關係。其次,說明研究者重視全球化議 題的理由,並且省視全球化課程融入社會領域限制的問題,深入分析並反省對於 全球化課程的覺知與關懷,將研究者對於全球化課程的設計轉化修改為可以實踐 的行動策略。

貳、邏輯標準

邏輯標準包括三個方面(陳惠邦,1998:229-231):(一)研究者對「教育企 圖」(educational intention)的闡釋,也就是研究者尋求進步與革新的企圖心。(二)

「可概化性」—行動研究歷程的透明化以及研究結論被供認的可靠程度。(三)

反省與辯證批判— 研究者不但要反省自己的實踐行動,也要進行反省的反省,促 使教育理論不斷獲得建構與重構。

首先,研究者在對教育企圖的闡釋方面,主要是判斷此全球化課程研究問題 的產生,檢視課程綱要的架構問題,加上研究者自己長期觀察教育趨勢及實務教 學的反省,將自己的價值觀在研究脈絡中呈現。

其次,在可概化性方面,研究者將研究歷程透明化,所作任何結論與所蒐集 資料間必須要有關連性,換句話說,要有明確的證據來支持結論。因此,研究者

有以下的策略:

一、研究者對於研究的過程、計劃,及對參與者(課程實施之學校及班級)

的特質與背景加以描述,並說明選用教學對象的原因與過程。

二、詳細說明本研究資料分析的方法,資料蒐集的策略與整理,並清楚描述 資料記錄與分析的做法。

三、本研究盡量多用現場原始札記或訪談逐字稿,並作詳細的教室觀察記 錄,少作推論的描述。在訪談之前,經受訪者同意的情況下,用錄音筆 輔助記錄訪談內容,並作成逐字稿,逐字稿儘可能經由受訪者確認;在 教室教學部分,運用數位錄影機錄下研究者的教學情形,並立即完成逐 字稿及處理現場所做的札記,力求資料記錄的完整性。

四、在訪談逐字稿編碼完成之後,研究者將其影印,邀請受訪者進行資料檢 核的工作,此外,亦將受訪者在資料檢核後所反應的意見及言行記錄下 來,澄清並比較其他相關資料。

五、以觀察、訪談及文件分析等資料蒐集方法,進行資料的三角校正。

最後,在反省與辯證批判方面,也正是公開呈現所有正反訊息與處理過程,

在經研究者辯證、反省之後,及時修正教學行動策略,以降低偏見影響。研究者 自我的反省能力亦相當重要(Ely, Anzul, Friedman, Garner & Steinmetz, 1991),

所以從教室情境觀察的逐字稿,研究者會從這些資料中作自我反省的功夫,以求 下次進入教室中,不會再重蹈覆轍,也使自己不會陷入自我詮釋的框架之中。

參、實用標準

實用標準指的是行動研究的策略、所使用的研究工具以及研究歷程是否符合

實際,以及是否盡可能與教室情境、教師的工作條件相符等加以判斷(陳惠邦,

1998:232)。

研究者在本研究中,主要是解決在九年一貫課程社會領域中發展及實施全球 化課程的實際問題,也就是行動策略、所使用的研究工具以及研究歷程是否符合 實際的情境和教師的條件。也就是說,盡可能擬出行動策略使現場問題獲得解 決。其次,針對研究歷程所產生的知識及其效用詳加描述,而本研究全球化課程 的建構結果,期望對實際推動教育的進步及增進人群的福祉有所助益。

肆、審美標準

審美標準是依據「我—你」人際關係的品質來判斷,在「我—你」的溝通關 係中透過共同的理解而獲得成長之分享與共鳴(陳惠邦,1998:233-234)。

研究者除了和指導教授相互討論,交換彼此的心得,從不同的立場來看研究 者的報告,幫助自己澄清許多的盲點之外,研究者也與服務學校的教師交換本研 究教學的意見及心得。此外,研究者和他人進行省思性的對話,也就是說,尋求 同儕間的批判(Anderson, Herr & Nihlen, 1994),例如佑甫老師。

此外,研究者必須提供完整的資訊來協助讀者判斷是否可以轉化為適合自己 的情境脈絡(Guba & Lincoln, 1989:242),並能促進與其他教師同仁間的經驗 交換,將此行動研究的經驗透過各種媒介、人際互動傳播出去,相互學習與引起 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