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程序

第三節 研究者的背景與角色

派典間的差異問題似乎已經漸漸沒入台面下,越來越多學者由實用面、普遍 面去看這個世界(引自張芬芬譯,2005:11)。因此,派典的選擇就取決於研究 者本身的世界觀,主導研究者所採用資料蒐集與分析的方法,將研究發現導向其 所關注的焦點和脈絡,以產生能達成其特定研究目的之結果(吳芝儀,廖梅花譯,

2001)。也就是說,如果從事教育的研究者從未探究或省視自己的世界觀及哲學 觀,而僅以「方法技術決定研究問題」,這樣的研究結果究竟達成什麼樣的目的 呢?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所扮演的角色是多元的,除了是教學者之外,亦是觀察 者、資料蒐集者和分析者。因為研究者本身就是主要研究工具,研究者不可避免 的存在研究情境之中,因此,研究者有必要針對自己的背景、角色、在方法論的 訓練以及研究者的課程意識進行分析。

壹、研究者的背景

研究者於 1993 年國立台東師範學院(現改制為國立台東大學)社會科教育 學系畢業,隨即至目前台中市所任教的全球國民小學服務,在學校曾擔任中年級 導師兩年、高年級導師四年、社會科科任教師六年、教務主任一年,目前擔任全 球國小高年級導師。這段期間,並於 1998 年 8 月開始擔任台中市國民教育輔導 團鄉土教學活動科輔導員(1998 年 8 月至 2002 年 7 月)、社會領域輔導員(2002 年 8 月至 2005 年 7 月)、九年一貫課程社會領域深耕種子教師(2004 年 8 月至 2005 年 7 月),在擔任台中市國民教育輔導團鄉土教學活動科輔導員時,參與台 中市四至六年級鄉土教材編輯的工作。研究者本身有國民小學社會領域實際教學 的經驗,加上擔任輔導員期間,在台中市內的相關研習活動或各國小巡迴輔導 時,與基層教師密切的座談,了解社會領域教學問題及其困境,使得研究者在國 小社會領域的認識及教材編輯的能力提升,對於本研究的課程設計有一定程度的 助益。

此外,研究者自 1997 年 8 月至今,於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現為國立台中教 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班及博士班進修,修習課程包括課程與教學理論專題 研究、多元文化課程、課程統整、課程改革等科目,厚實本身在課程與教學方面 的理論基礎。在全球化概念及議題的研討上,除了不定期與指導教授研讀相關文 獻資料及討論之外,並參加相關的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藉以提昇研究的知能及 多元思考的空間。

貳、研究者的角色

在此次研究中,本人除了是研究者之外,並同時扮演課程的設計者、教學者

及觀察者,並在課程實施後進行教學反省。

一、課程設計者:透過相關文獻及現有教材之分析,將全球化、全球教育及 社會領域的核心概念及議題納入全球化課程目標及架構之中,並設計教 學活動設計及教學流程。

二、教學者:本人也同時是該課程的實施者,在整個行動研究的歷程中擔任 教學,期許自己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課程實施的忠實 觀),更是課程建構的經營者,引導學生共同學習及成長。

三、觀察者:在整個教學之後,本人會立即記錄課堂上所觀察到的現象、學 生的反應等,並在課後觀看錄影帶反思教學歷程。

四、研究者:每次上完課之後撰寫省思札記與觀察心得,隨時做教學活動設 計的訂正與修改,分析教師與學生學習所遭遇的各種問題、歷程記錄與 討論。

參、在方法論上的訓練

研究者除了在研究所進修階段曾研修質性研究、個案研究、教育學方法論、

研究設計等課程,閱讀國內外方法論相關的文獻之外,並多次在不同大專院校及 學術機構所舉辦學術研討會,發表多篇行動研究的論文,而於 2004 年 12 月 18 日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現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所主辦「課程研究與教師」學術 研究會中,發表自己過去所從事的行動研究的歷程及相關議題探討,作為自己在 行動研究方法論上的後設反省25。該文分析的主要文本是以自己所正式發表過的

25 我會想要撰寫這一篇文章的另一個原因,是自己參加 2003 年 4 月 19 及 20 日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 研究中心所舉辦「教育研究方法論學術研討會」,其中蕭昭君發表一篇對於國內教育行動研究推動的批 判,引起與會人士相當大的迴響;而另外在 2003 年 12 月 25 日由台中市國民教育輔導團所舉辦的台中市 國民中小學教師行動研究論文發表會,會中邀請陳惠邦演講「教育行動研究簡介」,一開始的演說內容之 中,說明哪些不是行動研究的類型(有行動無研究、有研究無行動、無行動無研究、有行動有研究),造

行動研究論文為主。潘世尊(2004:138)認為反省自身所從事過的行動研究,

包含了:(一)回顧本身是如何想、如何做;(二)分析本身為什麼要如此想、如 此做;(三)揭露本身想法和行動中的問題所在,並試著提出解決或避免之道。

研究者之所以開始進入行動研究之門,主要是因為研究者在 2001 年「帶一個實 習教師,…實習老師其中有一項作業要交一篇行動研究報告,因為現在的大學生 對行動研究都沒有概念,所以我為了她的作業需求,特別在學校開了個讀書會,

專門就是討論行動研究,然後再順便帶我們學校的其他老師,…我就把我自己身 為一個實習輔導教師的這樣一個角色寫成那篇行動研究。」(訪 TM-23)在那之 前,其實研究者對於行動研究的相關知能也是不足,雖然過去曾經進行過台中市 國小鄉土教學活動實施的問卷調查研究(屬於量化研究)、以及觀察學校一位老 師為期一年鄉土教學活動的個案研究(屬於質性研究),但對於行動研究的基本 概念也只是閱讀過相關的文獻資料,於是當時研究者和實習老師兩人就計畫每週 按章節讀完兩本有關行動研究的書籍26,並各自完成我們生平的第一篇行動研究

27

行動研究其實是一個繼續循環不已的過程(蔡清田,2003:140),在研究者 從事不同行動研究的歷程當中亦是如此,從圖 3-4 所揭示研究者所完成的七篇行 動研究之中,雖然〈彩色世界真奇妙— 一個生活課程統整方案規劃與實施之協同

成當天許多發表者(均是國民中小學教師)才開始懷疑:到底自己做的是不是行動研究?

26 這原本是我和實習老師兩人的讀書計畫,後來經由學校行政人員的推動,演變為全校性的讀書會活動,

這個讀書會的進度及內容部分,我大多依照台中師院國教所(現為台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郭玉霞 教授在碩士班所開的行動研究這一門課的授課大綱擬定,第一版的進度內容和郭教授的進度是相同的,

而這也是我預定和實習老師的進度,但後來由兩人的讀書計畫變成全校性的讀書會組織,我不得不修改 其中的進度與內容,例如書目的改變,恰好濤石文化新出版吳美枝、何禮恩譯(McNiff, Lomax & Whitehead 著)(2001)的《行動研究— 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這一本書,我就決定改用這一本,這一 本翻譯的文字蠻淺顯易懂,也比較偏向實作導向。至於內容進度方面,第二版我也刪除比較艱深、理論 性的主題,因為許多老師沒有這樣的學術背景,某些主題似乎太難了,怕老師們讀不下去。

27 我所完成的第一篇行動研究論文就是〈當老鳥與菜鳥相遇的那一刻起-一位國小實習輔導教師教學反 省之行動研究〉,並於 2002 年 10 月 11 日發表於國立台東師範學院(現為國立台東大學)所舉辦的行動 研究研討會;後來我又根據實習老師所描寫自身的故事,共同完成〈從一則實習教師的成長故事探討反

行動研究〉與〈我們都是一家人— 一個多元文化課程設計與實施之行動研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