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摺紙在教育上的運用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摺紙在教育上的運用

摺紙不僅是一種遊戲或藝術,運用在教學上,是一種實際且取得便利的教學 輔具,對於學生而言更是理論與生活化的連結,甚至對創造力的啟發具有潛移默 化之功效。本節將從摺紙融入教學活動的相關研究進行探討,並整理其研究成果,

作為本研究之理論依據。

一、摺紙教育的開端

幼兒教育之父福祿貝爾(Friedrich Froebel,1782~1852)是推動幼兒教育的 始祖,在其教育理念中提到可以利用摺紙來訓練幼兒,發展幼兒各項本能(李園

17

會,1997)。福祿貝爾認為幼兒透過活動表現出自己的創造本性,因此幼兒應培 養內在的自我本質,透過遊戲、作業等方面使其充份發展。為了實現他的教育理 想與目的,他設計出來適合幼兒教育的遊具,並且將遊具命名為恩物(Froebel Gifts)。恩物又分為遊戲恩物與綜合恩物,摺紙屬於綜合恩物之一,綜合恩物是 以手工教材操作、感覺、訓練為主,福祿貝爾認為幼兒們接觸到任何事物都會去 觀察、觸摸,這乃是他們的本能,如果給予紙張,他們便會嘗試去撕、揉、摺等 等,他認為透過正確的指導便可以訓練幼兒對於指令的接收,以及手眼的協調性,

甚至對於創造力的發展亦有所助益(林盛蕊,2006)。

在亞洲最早推動福祿貝爾運動的國家是日本,日本主要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 影響,在明治維新的改革運動之下,以西方國家為學習的對象,幼稚園成為學習 歐美教育制度和內容的一部分(李園會,1997)。從福祿貝爾運動的推行來看日 本摺紙教育的發展,可以發現日本對於摺紙教育的重視,在明治維新推動期間,

政府規定以摺紙作為全國兒童基礎造形教育的養成,目前摺紙在日本國內已成為 一種風行的生活藝術(洪新富,2003)。綜觀日本中小學的視覺藝術教育,課程目 標著重於實作表現與鑑賞活動,以培養造形的創造能力為基礎能力,將藝術豐富 於生活中,從此點不難發現,日本無論在各項創意思考或創造力表現上始終名列 世界前茅的原因(黃壬來,2006)。

摺紙在教育上的應用,除了在藝術上形成發展的趨勢,在數學教育的運用上 更逐漸受到重視。1970 年,日本人阿部恆(Hisashi Abe)以摺紙方法解決歐幾里 得三大幾何作圖難題中的「三等分角」;1991 年,日裔義大利人藤田文章(Humiaki Huzita)提出著名的六個摺紙數學公設,說明了數學中尺規作圖的步驟與摺紙的 對應方法;2001 年,日本人羽鳥公士郎(Koshiro Hatori)提出第七公設,之後 美國人 Robert J. Lang 更進一步證明這七個摺紙數學公設,使其更完備(劉柏宏,

2010)。

18

有趣的摺紙遊戲 Flexagons 它的發明人 Arthur Stone 是英國的著名數學家,

他利用多個連續的等邊三角形,翻摺出正六邊形(如圖 2-1),並且在後續的研究 中更設計出多種不同的變化(Jones,1966)。從 Flexagons 遊戲中,可以使學生 透過移動、翻轉紙片,清楚的瞭解手中的紙模型如何產生變化,無論在色彩或是 造形上皆是自我創造性的表現,相當適合學生作為啟發性的數學摺紙遊戲

(Swarthout,2003)。

正面 反面

1 2 3 4

圖 2-1 Flexagons 摺紙遊戲

二、摺紙與創造力啟發

蘋果公司創辦人 Steve Jobs 於 2005 年在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上提到:「創造 力就是將事物連結起來的能力。」他將看似毫不相關的物品功能相互連結在一起,

於是常常激發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創新思考。如同 Robert J. Lang 結合本身對於摺 紙的興趣,以及物理學、工程數學的基礎, 設計了一套名為 TreeMaker

的程式,透過此系統可以先在電腦中設計出複雜的摺紙設計圖,並利用機器打印、

切割出摺痕以方便摺疊,雖然這些經過精密計算的摺紙設計圖(圖 2-2)並非人人 都有能力設計出來,卻打破了傳統摺紙的思維。

19

圖 2-2 摺紙龍蝦模型草圖 圖 2-3 摺紙龍蝦成品圖

(圖片取自 http://theiff.org/oexhibits/paper01.html)

我們經常認為天才的頭腦與創造力是與生俱來的,或許有些基因是在一出生 便已決定,但有絕大部分可以透過經驗學習。人類的大腦是人體最複雜的器官,

大腦構造可分為 4 個腦葉,其中有許多的皮質區域,各自分掌不同的功能,此外 大腦皮質內有 1011個神經元,神經元就像網路一般,負責傳遞腦內的訊息,透過神 經元末端的突觸(synapse)作為傳送或接受訊息的聯繫點,每個神經元中大約有 1000~10000 個突觸,突觸的增加或減少取決於環境的刺激與事物接觸的經驗

(Andreasen,2005/2007),因此,在多樣化的經驗與知識學習之下,我們便能產 生更多的創意聯想。

從現代腦科學的角度來看,福祿貝爾以綜合恩物作為訓練幼兒雙手的操作教 材,符合訓練大腦前額葉皮質區(Prefrontal Cortex)功能的觀點。前額葉大約 佔大腦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此區域主要的功能是控制記憶、動作、專注力及人格 等。人類之所以能夠成為較高等的生物,主因便是人類擁有較大區域的前額葉

(Stirling,2000/2003)。日本腦科學專家,東北大學教授川島隆太指出,前額 葉除了能感受情緒之外,也能作出決策,且與人的創造力表現有極大的關係;他

20

並且認為,在幼童時期如果透過大量閱讀、書寫、計算,及經常性運用雙手來操 作活動,如摺紙、料理,都有助於活化前額葉皮質區(朱芷君,2007)。

創造力的表現不僅是一個人知識、經驗的表徵,更是一個先進國家強盛與否 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先進國家皆以發展學生的創造、思考能力為目的,紛紛推動 教育政策的改革;我國在 2002 年完成《創造力教育白皮書》,分別從個人、學校、

社會、產業與文化等五大主體,分為不同層面來推動(葉玉珠,2006)。近年來 由於神經科學的發展,使我們得以瞭解創造力與大腦學習區域之間的關係,透過 相關研究,我們應當從教育為出發點,透過教學活動啟發學生的創造力。

三、摺紙活動融入教學之相關研究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Jean Piaget提出「認知發展論」,他認為認知發展分為四 個階段:感覺動作期、前運思期、具體運思期、形式運思期。其中,具體運思期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正是七至十一歲的兒童認知發展階段,此階段 的學生會根據自己的具體經驗思維來解決問題,也就是當他們面臨問題時,其推 理思維能力只限於眼見的具體情境或熟悉的經驗(張春興,1996)。因此,在教 學活動的安排與設計時,可以運用具體化的教學輔助工具,使學生在學習時得以 透過具體的操作來幫助其思考,進而解決問題。摺紙活動融入於教學活動中,學 生可藉由具體的摺紙操作配合相關原理的運用,提高學習成效。

加拿大心理學家Paivio提出了「雙重編碼理論」(dual coding theory),

雙重編碼理論主張人類在腦中處理認知編碼時,應分為語文(verbal system)和 非語文(non-verbal system)兩種記憶處理系統。語文相關的記憶包含:寫作、

演說等,由語文系統編碼管理;而非語文相關的記憶:圖像、音效等,則由非語 文系統編碼管理;他並且認為如果同時使用兩種編碼系統來學習與記憶,將會比 只使用單一編碼系統更有效率(Paivio,1990)。

21

透過各種教學設備與資源的使用,配合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方面的感官吸 收,能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增進學習效果(吳清山,1997)。且研究顯示,人 類對於外在資訊來源的記憶程度有所不同,分別是:聽覺獲得的資訊,大約可以 記住10%;閱讀獲得的資訊,大約可以記住20%;視覺與動手獲得的資訊,大約可 以記住80%(Gordon & Berger,2003/2005)。

在教學上以摺紙活動作為輔助教具,因有別於一般制式化的教學形態,學生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