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摺紙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摺紙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章、文獻探討

本研究之目的在進行多媒體動畫輔助摺紙教學之探討,進行實驗教學,探究 其學習成效。根據研究目的,本章透過文獻分析,探討本研究之理論架構。第一 節先說明摺紙文化的起源與發展脈絡;第二節為摺紙在教育上運用的相關理論;

第三節則探討摺紙步驟與三維視覺化能力的運用;第四節從動畫融入教學活動的 相關研究中討論學習成效,並且探討運用動畫融入摺紙教學之優勢。以下分別詳 述之。

第一節 摺紙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摺紙文化的形成與紙張的使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造紙術的發明對於人類 文明有著極大的貢獻與影響。在過去,紙張是文字、書畫的載具,在造紙術不斷 的改良、創新之後,紙張有了更廣泛的使用,甚至成為藝術作品的創作媒材。本 節將先就摺紙文化的起源之說作說明,再將摺紙文化於世界各地發展之脈絡逐一 描述。

一、摺紙文化的起源

(一)造紙術

紙,乃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在過去,一般人大多根據《後漢書》所記載,

認為紙是由蔡倫所發明的。范曄《後漢書.宦者列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

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

10

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 侯紙』。」但是在 1933 年,中國考古學家黃文弼在羅布泊附近挖掘出一片古紙和 木簡,木簡上刻有黃龍元年(西元前 49 年)字樣,古紙材質粗糙,專家斷定是一 張麻紙;而在 1957 年,陝西省西安市灞橋附近石墓中挖掘出一疊古紙,專家鑑定 為漢武帝時期(西元前 140~前 87 年),比蔡倫造紙早約二百年,材質同樣為麻類 纖維。在灞橋紙出土之後,陸續有考古團隊挖掘出土關於紙張的古物,時間上也 約莫在西漢時期,因此可以證明紙張早在西漢時便已出現,而蔡倫則是造紙術的 改良者(張大偉、曹江紅,2003)。

造紙術的改良,使得「紙」重新被定義。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紙,絮—

簀也,從糸氏聲。」其中對於紙的定義乃是絲棉紙;西漢時期以麻類纖維造紙,

因為質地粗糙而不易書寫;蔡倫使用樹皮、麻頭、破布、魚網等原料造紙,不僅 降低造紙成本,更改良了不易書寫的缺點。綜觀來說,改良後的紙張必須符合下 列條件:一、原料為植物纖維。二、需經漂洗、蒸煮、成漿、抄造及乾燥成形等 順序處理。三、表面平滑、柔韌耐折,呈薄片狀。四、適用於書寫、印刷、包裝 等。造紙術重大的突破,不僅使紙張的使用更為普及,亦影響了後世各地文化的 發展(張大偉等,2003)。

(二)摺紙起源之說

由於造紙術源自於中國,紙張的運用當以中國最為普及、廣泛,一般相傳摺 紙的起源應來自於中國,首先應用於奏章或書冊的裝裱以及書信的摺疊(宜蘭縣 文化局,2001),但是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有摺紙的文化?從目前已發掘的考古 文獻中,最古老的摺紙作品,是近年來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北朝古墓中所發現 的一件六角形的摺紙,乃是以黃土紙所摺成。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資料 顯示,在古墓中所發現的古物,除了六角形的摺紙,另外也發現了部份的剪紙及 其他紙片。除此之外,有四張紙拼合後,發現上面書有「……章和十一年辛酉歲

11

□(正)月十一日……」等字樣,按「章和」為高晶趜堅之名號,大約是在西魏 文帝(寶炬)大統七年(西元 541 年)之後(洪新富,2003)。

除了中國之外,在世界各地亦有部份國家發現其他摺紙技術的傳承,如鄰近 的日本及西班牙的摩爾人,但是不管從考古文獻,或是紙張使用的文化來看,發 展的時間仍以中國最早。日本自唐代漢化運動之後,紙張的使用才較為普及;而 摩爾人的阿拉伯文化亦是在唐代之後才有造紙術的傳入,因此摺紙文化的起源當 以中國屬之。

二、摺紙文化的發展

(一)中國的摺紙文化

從歷代考古文獻中發現,中國摺紙的起源雖早,運用種類相當多元,但其中 大部分與宗教習俗及生活使用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且自唐代之後的運用越為廣 泛。佛教大約在漢代自印度傳入,至唐代達到高峰,在唐代時期佛像坐於蓮花座 上的形態才較為普及,當時的佛教信眾在祭拜時,以載有經文的紙張摺成蓮花狀 並排列成蓮花座,供奉於佛座之前,並於祭祀結束之後予以火化,以祈求平安、

祥和(洪新富,2003)。

在摺紙的運用上,宋祁《新唐書.卷一一三》記載:「商表處山東寬鄉,置 備征軍凡千人,襞紙為鎧,勁矢不能洞。」乃是在寫唐宣宗年間(西元 850 年),

徐商任職河中節度使,在山東招募士兵,抵抗突厥;「襞」字讀音為「ㄅ|ˋ」,

其釋義乃為「摺疊」,而「襞紙為鎧」是將紙層層摺疊後製成鎧甲來抵擋弓箭的 攻擊,其最大的優點則是「紙甲」提供了輕便性(宋祈,1978 版本)。

書冊裝訂方式之一的「經摺裝」源自於唐代末期,唐代以前的書冊大多以卷 軸形式收藏,文人有鑑於卷軸必須完全攤開方能觀看之不便,因此仿效印度佛經 中常使用的「梵夾裝」。「梵夾裝」乃是將許多的書頁以木板加以穿孔綑綁,於

12

東漢時期由印度傳入;而「經摺裝」則是將長幅的紙條以重複正反摺疊方式來收 藏,兩面皆印有文字,在閱讀上極為方便。除了經書之外,後來更發展為朝政奏 章之用。

此外,紙傘的發明也與摺紙的運用有關。傘的發明時間很早,相傳為魯班的 妻子雲氏所發明,但紙傘的使用卻到了唐宋以後才有相關文獻的記載,在明末清 初始達鼎盛。紙傘原產於中國江南地區,由於當地氣候多雨且盛產竹,因此以竹 為支架,將紙張糊於竹架上,並在表面刷上桐油即可防水。由於紙張與竹架皆為 輕便的素材,且能透過紙張的摺褶來撐收傘面,因此廣為江南地區百姓所使用。

(二)日本的摺紙文化

在說明日本的摺紙文化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日本使用紙張的文化,其淵源 來自於鄰近的中國與朝鮮。朝鮮比鄰中國,大約在漢末到魏晉南北朝之間便有中 國紙傳入,而中國紙最初傳入日本則是透過朝鮮為媒介。根據日本最古老的史書

《日本書紀》記載,西元 285 年,百濟博士王仁將《論語》等紙本書卷帶入日本,

此時日本已開始接觸到紙的文化。其後,在日本推古天皇十八年(西元 610 年),

高麗國王派遣高僧曇征渡海赴日,曇征除了弘揚佛法、宗教書畫,亦在日本大力 宣傳紙張的好處,而當時的攝政王聖德太子對造紙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派 人向曇征學習造紙術,並且陸續在日本各地開始建立了造紙工廠,至今,曇征仍 為日本人稱為「紙神」(張大偉等,2003)。

造紙術在曇征傳入日本之後不久,日本推行改革,史稱「大化革新」。日本 陸續派使節團前往唐朝學習中國文明,首批「遣唐使」最早從西元 630 年開始,

直到西元 849 年因唐朝內亂才結束派遣(教育部,2004),期間中國造紙術也因 文化交流而傳至日本。此後,日本不僅學習中國造紙術,自己更不斷改良、創新 造紙技術,也發展出屬於日本的紙藝文化。

13

在造紙術引進日本之初,造紙作坊規模小、設備簡陋,因此紙張的使用不甚 普及。後來到了平安時代(西元 794 年至 1192 年)成立了官辦的「紙屋院」,於 是各地紙鋪開始出售各式的和紙,使得紙張的使用更為普及化(張大偉等,2003)。

朝倉直巳(2001/2007)認為紙張的發明與普及對於日本摺紙的發展有顯著的 影響,因為純白的紙張會令人引發潔白神聖之感,而日文中,「紙」的讀音

「KAMI」與「神」的讀音「KAMI」相同,更容易使人產生連結。

日本運用紙張摺褶之初也如同中國一般,以宗教儀式較為常見,日本對 於慶典祭祀的禮法相當講究,為了表示敬意,在供品之外都會利用紙張摺疊 包裹,但是早期所流傳的摺紙方法大多是口耳之間相傳,並未見於文獻資料 之中,直到了江戶時代中期,伊勢貞丈擔任幕府的禮法顧問期間,於西元 1764 年撰寫了《包結記》一書,書中講解了如何透過摺形技術來以紙包物,以及繫結 方法等(大橋皓也,2007)。而後來,這樣的摺紙禮法也成為了一般人們在饋 贈物品時表達敬意的包裝禮節;朝倉直巳(2001/2007)指出,依據傳統禮法,

包裝的物品種類不同,紙張皆有不同的摺法,而牢記這些摺法乃是當時婦女 所必備的家常技藝。

日本民俗文化中,女兒節運用到摺紙祈福的儀式亦相當著名,女兒節是 日本女孩子的節日,又稱為人偶節、上巳、雛祭,原本是在農曆的三月初三,

在明治維新後改為西曆的三月三日,是日本五大節日之一。上巳節源自於中 國,在西周時期,以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為上巳。《周禮.春官.女巫》:

「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鄭玄注疏中解釋:「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 上之類。以香熏草藥沐浴。」也就是說,古人在這個最有生命力的季節裡,

相約出遊修禊,也就是在臨水之處作洗濯祓除的活動,藉以洗去汙垢,滌除 身上不祥的病惡,因此又稱為「修禊日」。而在《詩經.鄭風.溱洧》中也記載: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蘭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

14

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內容所描述的正是春秋 鄭國時期男女在此節日出遊的情形(喬繼堂,1993)。此外,在後漢書中亦有對 上巳節的描述,《後漢書.禮儀志》:「是 月 上 巳,官 民 皆 絜 於 東 流 水 上, 曰 洗 濯 祓 除 去 宿 垢 疢 為 大 絜 。 絜 者 , 言 陽 氣 布 暢 , 萬 物 訖 出 , 始 絜 之 矣 。」

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內容所描述的正是春秋 鄭國時期男女在此節日出遊的情形(喬繼堂,1993)。此外,在後漢書中亦有對 上巳節的描述,《後漢書.禮儀志》:「是 月 上 巳,官 民 皆 絜 於 東 流 水 上, 曰 洗 濯 祓 除 去 宿 垢 疢 為 大 絜 。 絜 者 , 言 陽 氣 布 暢 , 萬 物 訖 出 , 始 絜 之 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