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擬題意義與相關研究

一、擬題的意義

擬題的教學活動與研究,近幾年來逐漸受到重視,國內外有許多專家 學者、數學教育工作者將「擬題」視為重要的數學教育方法(Moses, Bjork,

& Goldenberg, 1993; NCTM, 1989, 1991, 2000)。廣義來說,problem posing 是指所有的出題行為 (陶惠昭,1997)。梁淑坤 (1994)認為擬題是依自己 的想法擬出一個數學題目來。楊惠如 (2000) 認為擬題是學習者根據所學 的數學經驗,創造一個個人化的數學題目。Silver(1994) 指出擬題包含產 生新的問題和探究給定的問題情境,在解題的過程中同時形成一個新的問 題。王素幸 (2010) 認為無論是小組或個人活動,學生擬題活動是一種以 學生為主、教師從旁輔助的學習策略,也是一種學習者主動的學習過程 綜合上述研究者對擬題的看法:所謂的擬題,就是學生根據個人的生 活經驗和數學知識,在擬題的過程中,以「數學的觀點」出發,透過個人 化的思考過程來創造數學題目。

二、擬題的類型

擬題是一種表徵的轉換,依據擬題的素材 (圖片、文字、實物)、研究 方式與結果,而有不同的分類:

(一) Tsubota 以解題後擬題為主,也就是「從問題中出問題」,Tsubota 說明 出問題方法共有七個。(引自梁淑坤,1994)

1.模仿法或類題法:學習某個問題後,做出和此同樣的題目。

2.算式法:提出一個公式,再做出適用此公式的問題。

3.原理法:給與四則演算法和通分等原理,做出和此相對的題目。

4.訂正法:出一個題目,其中故意漏掉必要的條件,或是給予其他不必 要的條件,或做出矛盾而需訂正的方法。

5.實驗法:實驗或以具體東西的操作,再以此事項為根基做出問題。

6.自由法:以自由的題材,做成自由型式的問題。

7.題材法:給定題材來做問題。

22

(二) Silver & Cai (1996) 認為擬題可以分成兩種方式:

1.由給定的題目中,再產生新的題目。

2.由情境或經驗中創造一個新的數學題目。

(三)梁淑坤的擬題類型

1.梁淑坤 (1994) 以寫故事題 (story problem) 的觀點,將擬題活動分 為:

(1)已有數學部份而欠故事内容

此類問題是透過表徵轉換活動,將數字轉為故事題。日本學者古藤 伶 (1986) 及英國學者 Greer (1991)都曾研究小朋友怎樣去寫出 5+3=8 的故事題。研究發現:小朋友在表徵轉換活動中,可以想出

「改變」型和「併加」 型、「排先後」與「加法反運算」的問題等 四類不同的故事來。從這些擬題中可以覺察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

也可以知道他們是否將生活與數學相結合。此外,學生在擬故事時,

有時會注意數學而忘記考慮真實生活情境,結果擬出不符合真實生 活情境,但計算上沒有問題,而且故事題內容也是配合算式的。

(2)已有情境安排 (文句或圖片)而欠缺數學部份

這一類型的擬題活動,是讓擬題者在己知的情境安排下,寫出數學 文字題來。情境安排可以是用文字描述或是用圖畫表示。擬題者要 用自己已理解的知識去閱讀圖片、文句,再擬出題目來,也就是擬 題者用個人的體驗把情境「數學化」。

2.梁淑坤 (1997)編製了 一套擬題的評量工具,在其擬題的教材 中,

將擬題類型分為三大類:

(1)文字類:呈現一段文字的敘述,讓學生依據文字敘述中所給的條件,

擬出一道題目。

(2)圖片、圖表類:給一張圖片或一個圖表,讓學生依據圖片或圖表擬 出一個内容相關的題目。

(3)答案類:給予一個或一組答案,要求學生擬出符合規定的題目。

23

綜合上述,可以發現:一般的數學題型相較,擬題的類型更顯得多樣 貌。因為擬題的出題方式彈性較大,學生發揮的空間較多,因此所擬的題 目也比較多樣化。

三、擬題的特徵

擬題是結合了個人的認知基模,轉換後擬出一個新的數學題目,

因此擬題行為應具有下列特徵 (梁淑坤,1994):

(一) 組織的方法是屬於個人的 (idiosyncratic):

擬題是依據自己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創造出一個新的數學題目。

(二) 過程中包括猜想及可信推理 (plausible reasoning):

擬題是在模擬的過程中想出一個題目來,擬題者在擬一個新題目時,

會反問自己一連串問題像「假如是…?」 (What if…?)、「假如不是…?」

(What if not…? )。

(三) 可以發生在解題前、解題中以及解題後( before, during, andafter problem solving):

例如,我們給予學生一組「2、3、5」的質數,要求其擬出一新的題目,

擬題者可能擬出將三個質數相加是不是一個質數?解題後發現不是,

又想如果全部相乘呢?解題中又想,若把數字換掉,結果會不會一樣?

所以,在解題過程的任何階段我們都可以擬題。

(四)擬題者把想出的題目和課本的題目相比,是較「粗糙的」 (primitive)。

而且,這些題目可能是不完整的(incomplete)或非可行的(implausible) 或欠缺足夠解題資料的 (insufficient)。

綜合上述,學生的擬題内容大致來自本身的生活經驗,雖然題目較為 粗糙,但是擬題過程中,學生經由思考和推理,進而增進了學習。

四、擬題的相關研究

Silver & Cai (1996) 以 509 名七年級之中等學校的學生為研究對象,

提供學生一段故事題(story-problem) 敘述,讓學生參考其擬題内容,之 後再進行研究分析。此研究的目的,是想要發展和運用一套分析方法,來 測驗中等學校學生的擬題能力,以探討解題能力不同的學生之擬題能力的 差異。結果發現:解題能力高分組的學生擬出的題目數量和擬出多步驟題

24

的表現皆優於低分組。因此得知:學生的解題能力與擬題能裡有高度相 關。

English (1998 ) 研究澳大利亞 54 位國小三年級學童在「教科書内的問 題」和「提供圖片或一段文字敘述的問題」之擬題能力。結果發現:(1) 擬題能力較強的學生,其題目的結構和運算也較為複雜。(2)學生在「提供 圖片或一段文字敘述的問題」比「教科書内的問題」擬出較多題型的題目,

此現象可能受教材內題目的影響,思考模式容易被固定了。

Lin (2004)的研究中邀請七位班級的老師共同參與設計擬題作業,來 評量學生的學習。這七位老師須擔任四種任務:(1)算式類擬題設計(2)圖畫 類擬題設計(3)文字類擬題設計(4)蒐集學生的擬題答案。研究結果發現,擬 題不但可以用來評量學生對數學的理解,還可以提供教師做教學決定時更 進一步的參考。

楊惠如 (2000) 採行動研究的方式,在研究者所任教的國小三年級數 學教室中,實施為期一學期的研究教學。在研究期間,研究者透過錄影、

訪談、省思札記、隨堂記錄以及學生活動記錄等多樣的方式來蒐集資料。

研究結果發現:教學者在擬題教學中,一共扮演了教學設計者、佈題者、

引導者時間掌控者以及成效評估者等五種角色,而這些角色,也顯示了教 師在擬題教學中的重要性。研究者在研究中展現了教師的專業與成長,並 且在研究的歷程中,找到自信。

陳薇雅 (2010) 以國小五年級為研究對象,透過實務的行動,瞭解擬 題活動在國小五年級實際教室的教學情階段況。擬題教學流程依序為「共 同擬題」、「合作擬題」和「個人擬題」三個,擬題教學的方式是以「擬題 活動」、「討論辯證」、「活動」交錯循環進行。擬題類型是採取梁淑坤教授 所編製的擬題教材中,將擬題類型分為六大類,研究者採用「題目類」、「算 式類」、「圖表類」這三種類型。在研究期間,研究者透過觀察、訪談、文 件收集、教師省思、學生的數學日記和最後調查學生在擬題活動課程方面 的接受度所施測的問卷等研究資料。研究結果發現透過合作擬題,可以提 供討論的機會促進彼此的學習,而個別擬題的優點則是能激發學童的創意。

25

學生可藉由共同評鑑與討論的時機,發現自己的迷思概念,進行修正,同 時也在擬題活動教學中增加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機。

林群雄 (2004) 國小三年級為研究對象,透擬題活動融入數學課堂來探 討國小三年級學童數學能力成長的過程,並透過行動研究的方式,探討研 究過程中的教師專業成長,並瞭解擬題活動教學在實際執行上的困難與解 決方法研究結果。發現,教師不僅在教材內容要點的掌握,教學流程的鋪 陳,重點提問的介入時機,引導討論的氣氛和走向的能力獲致成長,最重 要的是教師本位的心態轉為學生本位的考量。而學童上數學課時,擬題內 容從不知所云到多元創意;解題從模仿到自我的見解,顯示出學童在數學 擬題活動教學中提升了學習興趣、動機和自信。

Xia, L ü and Wang (2008) 以 創 造 和 擬 題 為 基 準 的 課 程 (Situated Creation and Problem-Based Instruction) 做了一個實驗性研究,目的是改變 學生普遍缺乏擬題基礎的學習經驗和對問題的認識。研究結果發現:這種 以創造和擬題為基準的擬題的教學模式激勵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升了 學生的擬題和數學學習能力。

Yuan (2009) 探討中國 2 組高中學生 (上海、膠州) 與美國 1 組高中學 生的創造力、擬題能力及創造力、擬題能力和這兩種文化的關係。研究結 果發現:(1)膠州 ( Jiaozhou ) 高中組在擬題方面優於其它兩組;(2)三組在 圖片的思考創造力的表現相似;(3)美國高中組在文字(words)的思考創造力 優於其它兩組;(4)擬題和創造力之間關係複雜,會隨著不同組別發生變 化。

綜合上述,擬題可以評量學生對數學的理解,並讓學生在學習中增加 樂趣,而且老師可透過擬題了解學生學習的迷思。因此,研究者將透過『擬 題』來了解學生分數的概念,進而作為教學補救或日後分數教學教材補充 的參考。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