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在國小數學課程中,分數常被視為較難理解的主題之一。因為許多分 數的概念本身的邏輯性很複雜,意義又多樣化,且與許多數學概念相關連,

因此令現場教師的教學工作倍感辛苦。數學中的分數算則通常容易發展出 來,但是對分數的理解能力卻比較弱 (Aksu, 1997)。洪素敏和楊德清 (2002) 指出分數在數學課程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但分數概念的學習卻是令許多 學童深感困難的單元。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在分東西,如:分蛋糕、分瓶中 汽水、切蘋果……等,有時剛好平分完,有時又剩下,諸如此類的問題與 分數有密切的關係。分數的概念本來就比較複難,若又遇到「分數的除法」, 對學生而言更是難上加難!分數除法的概念是所有分數中最後教到的概 念,而且文字題比一般演算涉及更複雜的認知歷程 (林麗華,2006),所以 分數除法的教學中,文字題的表現通常會比計算題差。

至於數學解題 (problem solving),是一個複雜的心智活動,也是許多 研究的主題,更是許多數學教育家們不斷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梁淑坤,

1997)。美國數學教師協會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NCTM , 1980) 強調「解題是數學教育的中心」,1989年NCTM 在其出版的 中小學課程及評量標準中第一項即指出「數學即解題」,NCTM (2000a) 也 把「問題解決」列為重點之一。我國九年一貫課程亦提出「獨立思考與解 決問題」為國民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具備十大基本能力之一,由此可知「數 學解題能力」是學習數學過程重要的能力。影響解題的因素相當多,「解 題策略」是影響解題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數學家G. Polya在半個世紀以 前,就曾呼籲:要把普通性的思考方法教給學生,並且要善於引導學生在 思考中發現問題的解法 (胡炳生,1997)。G. Polya所說的普通性的思考方 法,其實就是「解題策略」。既然解題活動是數學學習的主要核心,教師 應當努力培養學生數學的解題能力。

但是,解題相關聯的擬題 (problem posing),卻沒有受到相同的重視

2

(梁淑坤,1997; Silver, 1994)。此外,我們也發現「形成數學問題能力」早 已是美國數學課程發展所強調的重點之一 (NCTM, 1989, 1991, 2000b)。同 樣的,我國九年一貫數學學習領域包含發展學生「形成數學問題」(擬題)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課程 (教育部,2000)。由此可見,培養學生形成 數學問題能力是我國數學課程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

鄭毓信 (1993) 指出:「除了問題解決外,問題提出 (擬題) 也應被看 成數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分。」梁淑坤 (1997) 也指出用解題去評量 學生,似乎只知道學生不懂什麼,卻不知道學生真正懂得什麼?

所以,只依照解題過程及答案來判斷學生是否真正理解問題,似乎不 夠 完 備 。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NCTM, 1989)中特別提到學生應該要有一些經驗來覺察和闡述他們的問 題過程,而且這些過程要成為數學活動的核心。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ing Mathematics (NCTM, 1991)中提到老師提供學生擬題的重要性,

及學生應該被給予機會從生活情境中想出問題,並且藉著修改給予的問題 條件產生一個新的問題。Eienstein 和 Infeld 宣稱形成問題的重要性不亞於 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引自許育彰,2000)。由此可見,若想培養學生有自學 的精神,「擬題」這種啟發性的教學是數學科課程不可缺少的活動。

基於上述,本研究想要了解學生在分數除法方面「解題能力」和「擬

題能力」的相關。因此,研究者自編分數除法的「解題」與「擬題」的測 驗,希望藉著學生分數除法「解題」與「擬題」的作答結果,來探討六年 級「分數除法」概念及兩者間相關性,以做為日後老師教學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六年級將分數除法之算式(符號)表徵轉為文字 表徵的擬題能力及各種分數除法類型的解題能力,並透過擬題及解題的錯 誤類型,來瞭解學生分數除法概念的發展情形及解題能力與擬題能力的相 關性。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3

(一)分析「擬題測驗」的難易度及學生擬題能力的差異性。

(二)分析學生在「分數除法擬題測驗」中的擬題類型及百分比。

(三)分析學生在「分數除法擬題測驗」中的錯誤類型及分數相關概念。

(四)分析「解題測驗」的難易度及學生解題能力的差異性。

(五)分析學生在擬題能力與解題能力的相關性。

(六)分析學生在擬題能力與解題能力的差異性。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分數除法

本研究的分數是指能化為 p

q 型態,且 p、q 皆為整數者,其中 p≠0,p 稱為分母,q 稱為分子 (

教育部,2003,2008 )

。其中分數除法是依國民 小學六年級現行 97 課程綱要中數學課程之「分數除法」教材為依據,內 容涵蓋「分數除以分數」、「分數除以整數」和「整數除以分數」等三種。

(二)擬題

擬題是用自己的看法想出一個數學題目,這種活動強調讓學生在數學 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自行建構 (梁淑坤,1993,1997 )。本研究之擬題,

是請學生根據研究者所提供的分數除法算式,在沒有教師或他人的協助下,

以自己的數學經驗及生活經驗為基礎,所發展出相對應於指定算式的數學 題目。

(三)解題

本研究之解題,是指學生根據研究者所提供的分數除法文字題,獨立 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解題策略,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活動歷程。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將從各種角度來探討國小六年級學生「分數除法算式」之擬題 能力及「分數除法文字題」的解題能力,希望研究結果可以提供數學教育 者與課程設計者在分數課程上的參考,進而協助學生分數除法的學習。本 研究採用量的研究並輔以質的分析,是為了瞭解學生群體的表現及學生個

4

別表現的深層意義,提供研究者對於整體趨勢的掌握;而擬題錯誤類型的 分析是為發現學生在擬題過程中分數除法概念的迷思。

但由於受限於研究者本身的能力與物力,本研究在推論對象、研究工 具、研究變項與研究方法上有若干的限制,若要將本研究的結果推論到研 究範圍以外的材料與情境時必須謹慎。茲說明如下:

一、研究對象之限制

本研究之樣本來自於臺中市某一所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共八個班級,

在取樣上因僅來自於臺中市,且並未考慮到人文及地形因素,所以研究結 果未必能代表所有國小六年級學生的擬題及解題能力。因此,所得的結果 僅供類似地區的學校參考。

二、研究工具之限制

本研究所用之分數除法擬題僅限一個步驟的,不包含較複雜的多步驟 問題與乘除法混合問題。因此,在解釋非本研究所指錯誤類型時必須加以 保留。

再者,研究者所採用的擬題概念僅限於將分數之「算式表徵」轉換為

「文字表徵」,對於其它表徵間轉換的擬題並未做深入探討。因此,在研 究結果的推論上,應採較為謹慎與保留的態度為宜,不能過度引申,但可 提供作為相似研究情境下的參考。

三、研究方法之限制

本研究在質的研究方面採用「半結構性晤談」,研究國小六年級學生 在經由數學擬題測驗後所產生之錯誤類型。但是學生在擬題的歷程中所發 生的思考是很複雜的。因此,如何能更清楚的瞭解學生内心的概念,將有 待更多的研究來努力與克服。

5

“分數”一詞來自於拉丁文「frangere」,它的意思為打破、分開。「frangere」

一字,通常是用來描述一個被分開的全體之各部分 (羅鴻翔譯,198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