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數學解題與相關研究

一、解題的意義和重要性

解題是數學教學的基本目標,也是相當重要的數學基本技巧。張春興 (1993) 認為解題是在問題的情境下,經由思考和推理而達到目標的心理歷 程。陳啟明 (2000) 認為解題是個體在遭遇到陌生的問題或情境時,運用 已有的知識、經驗或技巧,配合演繹、推理與歸納等思考方式,以求順利 達成目標的歷程。

美國數學教師協會 (NCTM) 在 1980 年時指出「解題 ( problem solving ) 必須是學校數學教育的重心」。此外,NCTM 更進一步於 2000 年公佈的「數 學教育原則與標準」(Principles and Standard for School Mathematics) 中提出「數 學解題是數學學習的核心能力之一」。而我國現行九年一貫的數學課程綱 要 (教育部,2003,2008) 中更將「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列為十大基本能 力之一。

綜合上述,我們知道解題是在了解問題後,解題者運用舊有的知識、

經驗或技巧,配合演繹、推理與歸納等思考方式,達到目標的一種歷程。

二、解題歷程

解題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心理歷程,國內外學者有不同的見解,以下為 各研究者提出的「數學解題歷程」:

(一) Dowey 的六個解題階段:

Dowey(1933)在「How We Think」(賈馥茗,1992)這本書中提出了六 個解題階段,分別是:1.確認問題的情境;2.定義問題;3.擬訂計畫;4.

執行計畫;5.體驗解題解果;6.評鑑。

(二) Polya 的數學解題歷程模式:

波蘭數學家 Polya (1945)是最早提出數學解題歷程模式的學者,他在

「怎樣解題」 (How to Solve It)一書中,將數學解題歷程分為四個階段(蔡 坤憲譯,2006):

1.了解問題:了解問題的敘述,清楚的掌握題目要我們做什麼。(認識問 題,進一步了解問題。) 哪些是未知數?哪些是已知數?有哪些已知條 件?從不同的角度,小心且反覆的考慮問題的主要部分。需要時,畫圖

27

標示已知數和未知數或適時引入適當的符號。這個答案能否滿足所給的 條件?

2.擬定計畫:找出已知數和未知數之間的聯繫,根據條件擬定出解決問題 的計畫。如果找不出直接的聯繫,則考慮輔助問題,以得出求解的計畫。

你知道有什麼相關的問題嗎?有什麼類似題,帶有相同或相似的未知數?

聯想到以前做過和目前相關的問題時,你可以怎麼利用它?無法解決眼 前的問題,先試著解相關的問題。你是否使用了所有的已知數?你是否 使用了全部的條件?

3.執行計畫:根據所擬定的計畫來進行解題(實現解題計畫),逐步檢查解 題步驟,確定每一步驟的正確性。你能清楚的看出來這個步驟的正確性 嗎?你能證明出這個步驟是正確的嗎?

4.驗算與回顧:重新檢驗個人的解題執行歷程(驗算答案和結果),考量是 否能用別的方法推導出相同結果?能夠在其他問題,應用此結果或方法 上述每個步驟都有一連串的問題或提示,來協助解題歷程的進行。而 且數學家 Polya 提出的數學解題歷程,在後來成為許多研究數學解題的重 要的參考基礎。

(三) Lester 的數學解題歷程模式

Lester (1980)數學解題分為六個階段:

1.問題的覺知 (problem awareness):解題者知覺到問題的存在。

2.問題的理解 (problem comprehension):解題者將問題轉釋及内化。

3.目標分析 (goal analysis):解題者將問題變形後分析其結構,找找看 是否有子目標可協助達成解題目標。

4.計畫的發展 (plandevelopmant):解題者擬訂出解題計畫,包含解題策略、

程序及方法。

5.計畫的執行 (planimplementation):解題者按照擬定的計畫執行,並注意 使用的解題策略及步驟的正確性。

6.程序和解答評估 (procedures and solution evaluation):評估整個解題過 程,並檢核答案的正確性及合理性。

28

(四) Schoenfeld 的數學解題歷程模式

Schoenfeld(1985)年在其所這的「數學解題」(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一書中,提出數學的解題成功與否受四項因素的影響:

1.資源 (resoures):解題者擁有與解題相關的數學知識,進行解題時,必 須將與目前解題相關的數學知識從記憶中提取出來,才能使解題活動 持續進行。因此,擁有越多數學資源的解題者,越有機會獲得正確的 解答。

2.捷思(heuristics):即解題技能與策,它通常來自於解題者在解題過程 中,累積一些解題經驗後,遇到某一類型的問題,知道以某種策略解 決,如此便形成解題者個人的解題策略。

3.控制(control):指解題者在解題時,如何決定計畫、選擇目標、採用 策略、監控與評估解題結果。控制常居於解題歷程的主導地位,它的 主 要任務即是規劃、監控與調整整個解題歷程的活動,以使解題活動獲 得最後正確的解答。

4.信念(beliefsysytem):指解題者的數學觀,此數學觀對其解題行為有 深遠的影響。

以上四個變項彼此重疊交錯且互相作用。而且在 Schoenfeld (1985) 的研究中,也發現:在資源、捷思、控制及信念四個變項中,「控制」

變項對解題的影響最大。因此,在解題歷程中,以「控制」變項的觀點,

來分析解題行為,將解題歷程區分為五個階段:

1.讀題 (reading):

(1)注意到問題所有條件,條件是明顯或模糊的?

(2)正確了解目標狀態,目標狀態是明顯或模糊的?

(3)評估解題者現有知識與問題的關係?

2.分析(analysis):

(1)選擇什麼觀點?選擇的觀點明不明確?

(2)根據問題條件採取行動嗎?

(3)根據問題目標採取行動嗎?

(4)是否考慮條件與目標的關聯?

29

(5)解題者的行動合理嗎?

3.探索

(1)本階段的問題是條件導向或目標導向?

(2)所採取行動有方向或重點嗎?是否有其目的性?

(3)對解題過程有否加以檢視?檢視行為對解題的結果有何影響?

(4)解題者上述的行為是否合理?

4.計畫執行

(1)是否有明確的計畫?與問題的目標有關嗎?

(2)計畫和解題有關係嗎?是否適當?是否有良好之架構?

(3)解題者是否評估計畫的相關性、適當性及結構性?

(4)執行是否依計畫有系統的進行?

(5)是否在局部或整體層次評估執行?

(6)評估之有無對解題結果有何影響?

5.驗證

(1)是否重新檢查解題?

(2)有無考驗解題?如果有,如何考驗?

(3)有無歷程及結果的評估?對結果的信心如何?

6.轉移

(1)對解題當前狀態有無評估過?若放棄一種解題的途徑,是否利用其 中某一的部分?

(2)有無評估先前放棄的解題途徑,對解題產生的局部和整體影響如何?

所採取的行動是否適當而必要?

(3)是否評估採取新途徑的短程或長程的影響?或直接轉換新的方 法?

(4)採取新途徑後有無評估其對短程或長程的影響?行動是否適當而必 要?

30

1.問題表徵(problem representation):指解題者將問題的陳述(文字或圖案) 轉換成心理表徵,它包含兩個步驟:

31

(1)問題轉譯(problem translation):解題者了解問題的意義及解題目標後,

將問題從外在的「文字表徵」轉譯為内在的「心理表徵」。

(2)問題整合(problem integration):解題者運用「基模知識」辨認解題時 需要或不需要的資料,並統整題目中各條件的關聯。

2.問題解決(problemsolving):將問題的陳述從轉譯成心理表徵進行到答案 呈現的過程,其包含兩個步驟:

(1)解題計畫及監控(solution planning and monitoring):解題者理解問題後,

將問題分解成較小的次目標,之後提出解題計畫,並隨時監控自己的 解題過程。

(2)執行解題(solution execution) :指解題者以程序性知識進行解題。

(七) 胡炳生的數學解題思考

胡炳生(1997)認為解題的過程中,包括了大腦内部的思維活動過程、

外部書寫或口頭解答的過程。人在解題時,其大腦的思維活動,大致按「觀 察-聯想-轉化」的步驟進行。問題則是激發思維活動的動力,沒有問題就 沒有積極的思維活動,而且解題思維活動中,總使不斷設問、不斷回答、

和持續解決問題。胡炳生根據 G.

Polya

的探索法,列出數學解題思考步驟 和程序表 2-4-1:

表 2-4-1

胡炳生的數學解題思考步驟及程序表

步 驟 思 考 程 序

觀 察

1. 1.要求解(證)的問題是什麼?它是哪種類型的問題?

2.已知條件(已知數據、圖形、事項、及其與結論部分的聯繫方式) 是什麼?要求的結論(未知事項)是什麼?

3.所給的圖形和式子有什麼特點?能否用一個圖形(幾何的、函 數的或示意的)或數學式子(對文字題)將問題表示出來?能否 在圖上加上適當的符號?

2. 4.有什麼隱含的條件?

續下頁

32

33

Lester

1.問題的知覺 √

2.問題理解 √

3.目標分析 √

4.計晝的發展 √

5.計晝的執行 √

6. 程 序 和 解 答 的 評

估 √

Schoenfeld 1.讀題 √

2.分析 √

3.探索 √

4.計畫—執行 √

5.驗證 √

6.轉移 √

Krulik 和 Rudnick

1.閱讀問題 √

2.探究問題 √

3.選擇策略 √

4.解決問題 √

5.驗算 √

Mayer 1.問題轉譯 √

2.問題整合 √

3.解題計晝及監控 √

4. 執行解題 √

胡炳生 1.觀察 √

2.聯想 √

3.轉化 √ √

表 2-4-2

可發現:各學者所提之解題歷程及觀點有些許不同,

各階段的劃分也有所差異,但解題的第一步驟皆為「理解題意」。此 外,數學教育研究報告中也提到:許多學生在數學解題上的困難,都 是源自於對問題的不了解 (黃敏晃,1985)。由此可見,「理解題意」

在解題過程中為關鍵要素。

34

三、

解題的相關研究

張雅惟 (2006)以提升國小學童數學科問題解決能力的「交互式同儕教

學」學習活動設計 (簡稱為 RPT-MPS ),以電腦系統支援,目的是希望從 教導同儕的過程中,學習並強化自身的數學解題策略。活動中學生們分別 輪流扮演「指導者」與「學習者」兩種角色,而且為了要教別人而努力學 習,是種教學相長 ( learning by tutoring ) 的合作學習。研究發現:(1)數學 解題策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生也在學習表現和後設認知上的能力有所 提升。

郭佩儀 (2007) 從「比例問題」的表面結構和深層結構探究國一學生

的解題表現及解題策略情形,並瞭解表面結構解題和深層結構解題的關聯 性,研究採取量化與質性取向的調查研究方法,包含紙筆測驗及個別訪談 兩個部分。資料收集的對象為彰化縣某縣立國民中學 460 名國一學生;訪 談對象依照高、中、低數學學業成就,各選取 8 名學生共計 24 名。研究 的結果顯示:(一)不同數學學業成就學生在不同數字型式、不同語意類型、

不同量的性質的解題表現及解題策略有差異; (二)因題目結構的不同而出 現不同的解題策略,高數學學業成就學生傾向使用「公式法」,低數學學 業成就學生傾向使用「單價法」;(三)成功解比例問題不代表瞭解比例的深 層結構概念,但瞭解比例深層結構概念的學生卻一定能成功解比例問題。

黃俊瑋 (2007)以台灣地區各縣市 396 個八年級學生作為研究樣本,提

出「中學生數學知識、數學情意、解題策略與解題表現統合模式」,並自 編「數學解題問卷」、「數學知識問卷」、「數學解題策略量表」、「數學解題

出「中學生數學知識、數學情意、解題策略與解題表現統合模式」,並自 編「數學解題問卷」、「數學知識問卷」、「數學解題策略量表」、「數學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