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攝影在文化脈絡中的影響

三○年代美國報導攝影健將Rothstein表示,照片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之一,因為攝 影能夠超越一切種族、政治和國籍的界線,成為放諸四海皆準的世界語言(Rothstein, 1979: 5)。本節討論攝影發展對社會的改變,在談論到攝影廣泛利用於報導攝影;而在 此中紀實攝影與新聞攝影的區別,及新聞攝影的重要性。最後以各家學者用批判的角度 看攝影,以了解攝影在報紙中的重要性,和如何閱讀照片,了解照片傳達的內容。

壹、攝影發展對社會的改變

1826 年尼葉普斯(Niepce)創造了歷史上的第一張照片,他用瀝青作為實驗方式創 造了一張由鄉村的庭院向外望的景象,成功的將影像固定在玻璃上。到 1839 年法國人 達蓋爾(Daugurerre)發明了銀版攝影術,製作出第一張可以持久的攝影作品。當時的 人4便宣佈,攝影這項發明對於人類學、天文學與物理學具有很大用處,因大力將攝影 發明推行於世,以大力貢獻於藝術與科學的發展。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攝 影小史》也指出「此時(十九世紀中)已經指出了攝影如何可以廣泛的用在各種人類活動 中,讓攝影與所有人類活動交織成關係密切的網絡」(London,1998∕孔繁毅、羅惠瑜、

胡財銘譯,2001;章光和,2000),之後攝影的技術飛快的發展。

到了19 世紀初攝影便不斷前進,攝影的發展也進入了成熟期5。那時西方社會興起

4 阿哈果(Francois Arago)當時法國眾議院議員及科學家,一直鼓吹從工業生產理製造社會大眾的利益,

他相信攝影會像印刷一樣給社會帶來利益。

5 攝影技術在 19 世紀中葉的發展有(1)銀版攝影:在極為光亮平滑的銅版上鍍銀,讓影像留在金屬部份,

此時的影像是無法複製的且成像時間長。(2)卡羅攝影:將影像成像於紙上,影像是可重複複製的,但因

了中產階級,他們不但有錢而且喜歡購買心儀的照片,特別是有家族肖像,但此時的影 像消費是有錢人才付得起。此外,他們對異地十分有興趣,如果有辦法,他們就會去旅 遊,不然就會買一些旅遊書與異地的照片。在 1853 年光是美國就生產了三百萬張的銀 版攝影,其中大部份是肖像攝影及風景攝影。而為了攝影的需求,攝影肖像館也一家一 家的開(London, 1998∕孔繁毅等譯,2001)。

在攝影發明之前留下肖像是有錢人、貴族的專利,他們請畫家畫肖像畫;但在1850 年起名片照(carte-de-visite)興起,這類肖像照是類似護照的照片。價格不貴的標準尺 寸使得較下層的人可以有他們自己的照片。因此在合理的價錢下,有經濟考量的小資產 階級可以滿足仿效富人與保留他的影像給後代子孫看的願望(Aaron, 1968: 41)。此外華 特班雅明也指出,這種肖像照攝影運作的情形首次讓工業前時期的攝影盛況引起注目,

是與資本主義工業激起的動盪有著潛藏的關聯(Bengamin, 1936∕許綺玲譯,1998)。這表 示了有了攝影後每一個人都可以藉由攝影留下影像,拍一張類似肖像畫的照片,這也是 象徵了每一人潛在平等的重要性。

1858 年 Nadar 的巴黎空中高空攝影則告訴了大眾,一般人只要看著照片,就可以觀 察到巴黎的上空。攝影使得事實可以來到我們的眼前,我們要做的只是架好相機、對焦、

按快門。他的照片告訴了我們,獨立自主的個人現在可以透過攝影,自由的達到世界各 地去探索。攝影不只可以產生出觀察大部份人們先前從未見過的自然,它同時展現出人 們不可能見到的自然(章光和,2000)。

攝影在 19 世紀中葉流行於社會,但擁有攝影器材的民眾仍然是少數,這時的民 眾是到相館去拍照。到 1880 年以前,仍然只有少數人能攝影,因為攝影器材的昂貴,

和器材不方便攜帶,所以攝影只限制於專業攝影師與熱情的業餘者。直到 1888 年 Eastman 發展了明膠乳劑,也就是捲裝軟片的片基。他推出了膠捲軟片和一種輕巧、便 宜且操作簡單相機「柯達相機」,也就是第一台輕巧的平價傻瓜相機。柯達公司在最初 的廣告文案寫著:「我們可以用照片來紀錄多彩多姿的人生,而這些照會一天比一天更

為影像效果無法細緻,因此無法像銀版攝影如此受歡迎。(3)火棉膠濕版攝影:它是明膠乳膠發明前,攝 影師最常採用的攝影方式,它有銀版和卡羅兩種攝影技術的優點,影像銳利、可複製,且曝光時間短。

有價值。」這讓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攝影家。此突破性的創新把攝影帶到了一個新的紀 元,讓攝影成為大眾化。(London, 1998∕孔繁毅等譯,2001)

由上述攝影發明之初的十九世紀中葉到十九世紀末,可知攝影的發明帶來文化上的 強大改變,它首先改變了人們的觀看模式,不再只有繪畫才是紀錄。攝影成為一種生活 紀錄的方式,可用於人像攝影,也可用於科學發展,它展現了之前人們不可能見到的自 然。並且在攝影器材大為普級、價錢降低後,它成為大眾化的產品,每個人都可以是攝 影家,而攝影也探究事物的形式的一種方式。

在攝影成為大眾化後的一百年,1981 年Sony公司推出第一台數位相機6,但早期的 數位相機能儲存的照片都不多。直到1994 年Apple公司推出Quick Take暢銷世界後,影 響數位相機製造商投入更平價、影像品質更高的數位相機。到 1997 年之後數位相機陸 續增加液晶顯示螢幕、伸縮鏡頭、連續快拍等設備與功能,讓使用者在每次拍照之後能 快速的觀賞到自己的拍攝成果;此外,相機記憶體的容量不斷增大,使用者在不須消耗 底片的情況下,拍攝大量的照片,數位相機和傳統相機的差異日漸區隔化起來,加上數 位相機的價錢越趨平價和簡便,二十世紀末數位相機儼然取代舊日的傻瓜相機,成為大 眾記錄生活影像的主要工具(盧弘、毛雅芬,2004)。

而二十一世紀初的現在,數位影像加上個人電腦的使用,與公開、流通的網路空間,

為過去只在私領域的個人紀錄的「生活照」,提供進入「公領域」的機會。懂得運用數 位相機和電腦影像軟體表達創意的網路使用者,和長相甜美的自拍女郎,更有可能因此 成為明星。「自拍照」現象在網路上流串,自拍照在網路相簿的點閱率也成為拍攝者自 我肯定的來源。國外的My space、flickr,台灣的無名、天空等網路相簿空間相繼而生同 時,網路相簿與 Blog 的結合;數位相機與網路成了個人展現自我的媒介,個人拍攝的 數位照片大量在網路空間裡流竄,甚至行成了社群的行為,在社群間交換討論彼此的攝 影技術與心得。這個現象不只在國內,在不分國界的網路空間到處漫延。此現象同時成 為文化研究的課題,相關的「觀看」、「自我展演」、「女性身體自主權」、「攝影行為的解

6 Sony公司在 1981 年推出世上第一部數位相機Mavica,以電荷耦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代替傳 統底片,將相機鏡頭上接收到影像,映在CCD上,在將色光轉成電流在轉成數位號碼,儲存在記憶版中。

放」研究因此蘊孕而生(Jimroglou, 2001;White, 2001, 2003;陳偉鳳,2004;許若書,

2004;林慧琪,2006)。

攝影的發展,使得我們從膠捲的底片,發展到了數位的0 與 1。原本唯一的構成,

變成可以大量的複製與重作;從神聖的靈光再現到靈光消逝數位相機的自拍欲望,從個 人的攝影到網路空間社群照片的分享。原來高價的器材,普及到現今是每個人都能擁有 使用的大眾化器材,這不僅是階級的彌平,更是原本被認為是高高在上的藝術成為現今 每一個相機使用者拍照表達自我的方式。而技術的門檻更是因為相機的發展,相繼的簡 化,排除了攝影技術的障礙。攝影的發明對文化的衝擊如此明顯,仍不斷上演。

攝影是現代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紀錄方式,它是一種技術、一種藝術、一種符號、一 種語言、一種媒介,一種紀錄事物與消息的方式,它表達了人的主張及意念。這是一個 影像的時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無可避免受到攝影的影響。

貳、新聞攝影與紀實攝影的區別

在上述文獻中了解到攝影從發展初期就用於紀錄事件,這種紀錄的方式用於新聞中 則是我們廣泛稱為新聞攝影。談到新聞攝影,首先要區分它與紀實攝影的不同,因為兩 者界定上其實是很模糊的,兩者皆有報導的成份在。以下為兩者的區分。

一、紀實攝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

1930 年 代 開 始 , 在 世 界 各 地 開 始 認 為 攝 影 最 主 要 的 實 踐 是 在 紀 實 。 紀 實

(documentary)在牛津字典裡的意思是去記錄(document)或記載(record)。紀實攝影

(Documentary photography)7,是由特定專業身份從事攝影工作,如記者、社會工作者 等,其所拍攝作品背後,多具備較為嚴肅的主題與報導內容,反應出拍攝者的使用,且 拍攝的作品往往會引起震撼或發人深省。紀錄真實是攝影的基本功能,攝影的紀實性在

7紀實攝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的翻譯在台灣還有報導攝影、紀錄攝影等,但指的都是documentary 一詞。

攝影術發明之後,就一直是攝影最主要的特質之一,因此很自然的發展出「紀實攝影」

的傳統。紀實攝影是一定要有真實的景物,才能得到影像,所以攝影者必須透過觀察實 際對象,按下快門才能獲得作品。影像的構圖、對象的選取和拍攝的技巧風格,就由攝 影者的主觀意識來決定。

紀實攝影家主張尊重攝影本身的特性,強調完全真實的情境,主張捕捉自然狀態下 被攝物的瞬間狀態。攝影家依據自己的美學觀,捕捉事物發生的關鍵時刻, 將最重要 的片段留在影像裡,這就是紀實攝影的精神。而Stott(1973: 14)則強調紀實攝影的精神,

紀實攝影家主張尊重攝影本身的特性,強調完全真實的情境,主張捕捉自然狀態下 被攝物的瞬間狀態。攝影家依據自己的美學觀,捕捉事物發生的關鍵時刻, 將最重要 的片段留在影像裡,這就是紀實攝影的精神。而Stott(1973: 14)則強調紀實攝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