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本研究主要是以「九九新公民運動」的聯合報與自由時報新聞照片為研究分析對 象。聚焦在新聞攝影和群眾運動上,分析「九九新公民運動」六天內在凱達格蘭大道上 的新聞攝影照片,以了解新聞攝影在群眾運動報導上的內容焦點和不同報社在報導上的 差別,主最分析是以影像和圖說為主,採用內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本研究並沒有與 攝影記者進行訪談,也缺少對新聞編輯採用新聞照片標準為何的訪談,未能了解新聞室 的社會控制對新聞攝影記者攝影角度的影響,只能從報紙中的照片研究是本研究不足之 處。

此外本研究是針對「九九新公民運動」的新聞照片進行分析,只是單一事件的分析,

欲了解其新聞攝影在群眾運動報導的關注點。研究者了解新聞照片的影像是最有力的歷 史資料與記憶,如果可以拉長時間,不單只是研究單一的社會運動,而是把研究對象拉 長或加廣,到之前的台灣社會運動照片與有關的社會運動等,一定可以有更深入的角度 可探索,更能加深新聞攝影與社會運動之間的對話與詮釋;相信擴大研究領域,可以了 解新聞攝影在台灣歷史上的角色。

在數位攝影極度發達的今天,社會運動的記錄者不僅只有報社的攝影記者;如果想 對社會運動有認知,單單新聞照片可能不夠,或許未來的研究也可以從參與者所拍攝紀

錄的照片著手研究,可能會有另一個發現。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石番(1992)。《傳播內容分析法: 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

王國強(2006)。《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台北:群學。(原書Gillian, Rose.

[2001].Visual Methodologi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Materials.

London: Sage.)

王振寰(1989)。〈台灣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71-116。

李貞怡(2004)。《報業市場結構與內容多樣性之研究》。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原書Babbie, E.[1995].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CA: Wadsworth pub. Co. )

李根芳、周素鳳譯(2005)。《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原書 Storey, J.

[2001].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李雪莉(2006)。〈草根的人民行動,改變什麼?〉。《天下雜誌》,355。

何智文(2004)。〈數位攝影與新聞照片構意研究〉,《玄奘資訊傳播學報第一期》,1:11-32。

何榮幸(2007)。〈反貪腐,走出社運新型態〉。《誠品好讀》,73。

周世豐(2004)。《學什麼?像什麼:報紙版面設計之競爭意涵-以蘋果日報出刊前後中 時聯合自由三報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慧琪(2005)。《「無名」中,成就有名-網路相簿之閱聽人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 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南方朔(2006)。〈窮巷秋風影零亂—「倒扁」運動後的台灣挑戰〉,楊渡(主編),《紅 花雨 我們不會忘記的時刻與事情》,180-184。台北:南方家園。

苗延威譯(2002)。《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巨流。(原書 Porta, D.D. & Diani, M.﹝1997﹞.

Social movements: an introduction. Roma: Carocci editor.)

徐江敏等譯(199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展演》。台北:桂冠。(原書:Goffman, E.[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Y.:Doubleday.)

翁秀琪、鍾蔚文、簡妙如、邱承君等(1999)。〈似假還真的新聞文本世界:新聞如何 呈現超經驗事實〉,《新聞學研究》,58:59-83。

張卉穎(2004)。《蘋果日報對聯合報、中國時報的影響》。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 文。

張春興(2003)。《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台北:東華。

張家銘等譯(1997)。《社會學》,台北:唐山。(原書 Giddens, A.﹝1993﹞. Socioloy.

London:Blackwell)

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理論與實例》。台北:中正書局。

張錦華等譯(2002)。《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原書 Fisk John.﹝1995﹞.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許若書(2004)。《性與不只是性-網路自拍研究》。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靜怡(2004)。《深度報導:攝影記者在台灣─專業路漫漫》。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 士論文。

郭良文、林素甘(2001)。(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7(4):1-13。

郭力昕(1998)。《書寫攝影 相片的文本與文化》。台北:元尊文化。

黃新生譯(1992)。《媒介分析方法》,台北:遠流。(原書 Berger, A.A.﹝1991﹞. 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黃義書(2004)。《新聞產製場域中的攝影記者—認知、角色、專業權力及生存心態分析》。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振家(2002)。《大眾媒體研究導論》。台北:學富。〈原書Wimmer, R. & Dommick, J.[

1983].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Wadsworth,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陳申,胡志川,馬運增,錢章表,和彭永祥等 (1990)。《中國攝影史》,台北市:

攝影家。

陳明萱譯(2006) 。《認識媒體 : 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

陳偉鳳(2004)。《好攝之徒?!青少年自拍次文化之認同建構初探》。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國祥(1998)。〈台灣民營報紙的辦報與言論精神〉,王洪鈞(編),《新聞理論的中國 歷史觀》,頁510-561。台北:遠流。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

5-42。

楊孝嶸(1991)。〈報社經營策略的觀察〉,《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八十年版》,頁83-92。台 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工會。

齊力(2003)。〈質性研究方法概論〉。《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教社所。

蔣載榮(2002)。《觀念攝影—影像的視覺心理剖析》。台北:雪嶺文化。

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質性研 究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121-139。台北:巨流。

賴光臨(1996)。〈檢驗七十年代報業的發展〉,《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八十年版》,頁 63-74。

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工會。

盧弘、毛雅芬(2004 年 6 月)。〈數位相機小史〉,《誠品好讀》,44, 54-55。

鍾宜杰(2006)。《舞影者:台灣戰後攝影記者習癖與品未的形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 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妙如、管中祥、林婉容、張貝雯、林智惟譯(2002)。《大眾傳播媒體新論》,台北:

韋伯文化。(原書 Taylor, L. & Wills, A.[1999]. Media Studies: Text,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 London: Blackwell.)

簡瑞宏(2005)。《快門密碼》,台北:華翰文化。

瞿海源、王振寰(2003)。《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顏祺昌(2002)。《時間、空間與攝影─解讀報紙中九二一大地震之相片》。南華大學傳 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新煌(1989)。〈民間社會的「反支配」性格-社會運動本質的界定〉,《中國論壇》331:

60-62。

蕭新煌(1990)。〈解嚴後社會與國家關係的重組〉,《中國論壇》354:68-80。

羅世宏、曾瑋、蕭景岳、羅莊鵬、陳景威、王筱璇、黃皓傑、黃秀玲、徐瑋璿譯(2004)。

《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原書C. Barker. Cultural studies:Theory and practice.)

英文部份:

Barthes, R. (1964). The rhetoric of the image. Image-Music-Text (1977), London: Fontana.

Beam, R. A. (2003). Content differences between daily newspapers with strong and weak market orientation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80(2), 368-390.

Becker, K. E. (1992). Photojournalism and the tabloid press. In P. Dahlgren & C. Sparks (Eds.), Journalism and popular culture (pp. 130-153). London: Sage

Benjamin, W. (1970). Illumination. London:Fontana.

Berger, J. (1977). Ways of seeing. London: Penguin Books.

Burgin, V.(1982). Thinking of photographs. London: Macmillan.

Burgin, V. (1986). Re-reading Camera Lucida. The end of art theory. London: Macmillan.

Carlebach, M. L. (1992).The Origins of Photojouranlism in American,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e.

Chayko, M. (2002). Connecting: How we form social bonds and communities in the internet ag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lick, J.W., & Baird, R.(1993). Magazine editing and Production (6th ed.). Dubuque, IA:

Brown&Benchmark.

Deibert, R.J. (2000). International plug in play? Citizen activism, the internet, and global public policy. International Studies Perspectives, 1: 225-272.

Dennis, E. E., & Merrill, J. C. (1984). Basic issu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A debate. New York: Macmillan.

Flower, R. (1991). 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London:

Routledge.

Greswell, J. E.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t tradtions. CA: Sage.

Hall, S. (1982). The rediscovery of ideology: Return of the repressed in media studies. in Gurevitch, M. et al. (eds),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pp 56~90). London: Methuen.

Hall, S. (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Jimroglou, K. M.(2001). A camera with a view: visual representation andcyborg subjectivity.

In Green, E. & Adam, A.(Eds.), Virtual gender: Technology, consumption and identity(pp286-301). London: Routledge.

Karagianni, K. S., & Cornelissen, J. (2006). Anti-corporate movements and public relation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32 (2006), 168-170.

Kellehear, A. (1993). The audio-visual record. The unobstrusive researcher: A Guild to methods. Australia: Allen & Unwin.

Kenney, K., & Lacy, S. (1987). Economic forces behind newspapers’ increasing use of color and graphics.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8(3), 33-41.

Kerns, R. (1980). Photojournalism: Photography with a purpose. N.J.: Prentice-Hall.

Krippendorf, K. (1980).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ies. London:

Sege.

Lutz, C. A. & Collins, J. L. (1993). Reading national geographic.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rshall, J.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Newton, J.H. (2001). The role of photojournalism in mediating reality.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Rothstein, A. (1979). Words & pictures. NY: American Photographic.

Ryan, J. R. (1997). Picturing empire: Photography and the visualisation of the Britsh Empire, London: Reaction Books.

Shoemaker, P. & Reese, S. D. (1996). Mediating the message: Theories of influences on mass content. New York: Longman.

Stott, W. (1973). Documentary expression and thirties America.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agg, J. (1998). The burden of representation: Essay on photographies and histories. London:

Macmillan.

Tubergen, G. N., & Mahsman, D. L. (1974). Unflattering photos: How people respond.

Journalism Quarterly, 51, 317-319.

Utt, S. H., & Pasternack, S. (1985). Use of graphic devices in a competitive situation: A case study of 10 cities.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7(1), 7-16.

Wanta, W., & Johnson, T. J. (1994). Content changes in the St. Louis Post- Dispatch during different market situations.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7(1), 13-28.

Weaver, D. H., & Mullins, L.E. (1975). Content and format characteristics of competing daily newspapers. Journalism Quarterly, 52(2), 257-264.

White, M. (2003). Too close to see: Men, women and webcams. New Media & Society, Vol5(1), 7-28.

White, M.(2001). Visual pleasure in textual places: Gazing in multi-userobject-oriented worlds. In Green, E. & Adam, A.(Eds.), Virtual gender: Technology, consumption and identity (pp124-149). London: Routledge.

Wolf, R. & Grotta, G. L. (1984). Images: A question of readership.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6:30-6.

Woodburn, B. W. (1947). Reader interest in newspaper pictures. Journalism Quarterly,24, 197-201.

附錄

聯合報與自由時報的照片編碼 1. 聯合報 9 月 10 日照片編碼

編碼 照片 版面 圖說

Udn910 01

Udn910 02

A2 反貪倒扁遊行昨天在凱道 舉行,施明德在靜坐開始前 與參與運動的民眾一起繞 行納斯卡線。

Udn910 03

A2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晚坐 下來,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 及總指揮施明德等人同呼 口號要阿扁下台。

Udn910 04

A3 我有傘 我不閃

反貪腐靜坐活動昨天晨展 開,雖然滂沱大雨,但人民 熱情不減。

Udn910 05

A3 反貪腐倒扁靜坐昨天在凱 達格蘭大道前舉行,入夜後 民眾撘起帳篷長期抗戰。

Udn910 06

Udn910 07

Udn910 08

Udn910 09

A5 這是一場意志力的持續作 戰。夜幕低垂,民仍眾在大 雨過後馬路上養精蓄銳,雨 傘、雨衣就是寢具。要刮阿 扁鬍子之前,先把自己鬍子 刮好,養足今天的力氣,大 家作伙來倒扁。

Udn910 10

A5 同上

Udn910 11

A5 同上

Udn910 12

A5 同上

Udn910 13

A5 同上

Udn910 14

A5 同上

Udn910 15

A5 同上

Udn910 16

A5 同上

Udn910 17

A6 寶貝先睡 我守護你

參加反貪倒扁的民眾,昨晚 仍持續堅持,準備守夜,在 凱道上搖著瑩光棒唱著晚 安曲。

Udn910 18

A6 名作家、畫家楚戈在女友陶 幼春陪同下,參加倒扁靜 坐。

Udn910 19

A6 反貪腐靜坐活動,張小燕到 凱道當義工。

Udn910 20

A6 以下為九月十日聯合報A6 的

(拍攝參與倒扁行動的參與 者,並在圖說加上他們倒扁 的理由。)

倒扁臉譜

鍾政祥 PC 板製造

希望反貪腐成功,才能讓百 姓安居樂業。

Udn910 21

A6 林施 天使隊成員

我是家庭主婦,我只希望不 要再有自殺的不幸事件發 生

Udn910 22

A6 張鋼 學生

因陳水扁無能治理國家,才 要阿扁下台。

Udn910 23

A6 董康群 軟體公司主管 我來自台中,貪腐的阿扁要 下台。

Udn910

Udn910 25

Udn910 26

A6 孫小姐 阿美族人

我從花蓮那麼遠的地方來 到台北,一定要靜坐三天才 走,希望公理正義能伸張。

Udn910 27

Udn910 28

A10 美術老師姜冠名創作施明 德圓桌武士畫像。

Udn910 29

A10 「無恥」的「禮義廉?」紅 T 恤,具有嘲諷意味,很受 靜坐民眾歡迎。

Udn910 30

Udn910 31

Udn910 32 Udn910

33

A10 發票小狗 創意寵物 汪!主人說是要拿我身上 這些發票,跟阿扁請領「南 部工作獎金」。

Udn910

Udn910 35

A10 丘小姐 台中市民

我這一身是扁嫂正缺的發 票,希望倒扁成功。

Udn910 36

A10 張碧慧 家管

老師說:這題明年基測會 考,一定要知道A 錢的是誰

老師說:這題明年基測會 考,一定要知道A 錢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