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第三節 照片文本分析

由於兩家報紙有關倒扁新聞照片,聯合報計127 張、自由時報計 47 張,數量甚多;

經過尋找影像的處理過程,針對新聞照片影像編碼設立類別(確定分類為照片事件中的 主角、照片事件中的情感、照片事件中的情節),為影像編碼,進入內容分析。接著依 上一節內容分析為基礎的架構,進入照片文本分析,以照片做為質化分析的樣本,進一 步用更深入的角度來詮釋兩家報紙新聞照片的呈現差異、變化,及其所代表的意義。

閱聽人在看一份報紙時,根據一則新聞的實際文字或影像,建立其對該則新聞的意 義結構,稱為微觀結構。閱聽人在閱讀、觀賞的同時,有其進入眼簾、心理與記憶的部 份,被留存記憶的部份就是該則新聞的「核心意義」,其核心意義即為命題(Kintsch, 1974

∕鍾蔚文譯,1992:41)。

將命題構成的微觀結構進一步加以歸納,產生巨觀結構。產生巨觀結構的方法有 四:1. 刪除(Deletion);2. 類化(Generalization);3. 重建(Construction);4 .保留(Zero) (鍾 蔚文1992:45)

Kellehear(1993: 80) 提到用照片做為質化分析會遭遇到的問題,例如照片的代表性 的問題,要如何歸納、選擇和描述等。因此針對為數甚多的兩家報紙有關倒扁新聞照片,

先行考量過濾,將非核心意義的新聞照片先予刪除,再將同一性質的照片歸納、類化;

運用上述方法產生巨觀結構。基本上擇取擬分析的照片其考量與程序如下:

1. 將聯合自由兩家報紙,原先所有已編碼的新聞照片過濾,先行刪除可能不做文本 分析的部份照片。

2. 找出新聞照片要表達的核心意義,即為命題。

3. 建構巨觀結構,以判斷是否表達了新聞的主旨。

4. 分析新聞照片的呈現,採取先聯合報後自由時報的方式,以便於比較。

同時參考Kellehear 提到的「站在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立場來思考」,是事件的真相?

有關媒介所呈現的事件情境?個人對於事件的主觀認知的觀點?因此,針對分析照片的 準則,亦採用Kellehear(1993: 81)彙整多位學者的觀點;例如先決定照片的類型、著

重照片中的明顯部分、注意照片中被攝者的身體語言和與照片的背景、注意照片主題、

注意重要的符號或其他特別的東西、注意照片中重覆出現的地點、人物、形態與焦點、

注意照片拍攝鏡頭的使用、注意照片中還有那些資訊可以參考的點、照片是否有所暗示 (性別、年齡)、注意場景、研究者自身的反應、照片傳達了什麼樣的社會故事和訊息等。

研究者了解看新聞是一種重建(reconstruction)過程,個人在接受一個訊息時必然會 加上自己的推論、詮釋與評價,建構成自我的認知。因此,對新聞事件的認知,當然會 和媒介報導有所差異,此乃文本分析豐富之所在。

以下新聞照片分析的思維模式乃是依據第二章文獻探討的相關角度,尤其以社會運 動的理論基礎來分析。將方向鎖定在研究目的的探討點;研究目的在於期待暸解媒體如 何運用新聞攝影來報導、呈現一個所謂「社會運動」的社會現象,是否真正呈現了社會 運動的全貌。任何一個社會存在有異質性團體,存在有不公正的現象,此乃是必然的;

而不同立場的媒體間所呈現的差異亦將是永遠的事實,只是有何不同?差異性在那呢?

是本節將探討的重心。

壹、「九九新公民運動」新聞攝影再現社會運動樣貌

本研究在此,先比較兩報「九九新公民運動」新聞攝影相同之處,與相異之處,進 而探究此原因為何,而這樣的新聞攝影其背後意義為何。

在「九九新公民運動」新聞照片的內容會隨著時間的變動,每天現場情形的不同,

有所不同的變化。每張新聞照片都會有它想傳達的訊息與意義,透過「九九新公民運動」

的新聞照片再現當下時空、文化、社會脈絡下的事件,參與者如何展現他們的想法與集 體意識。究竟聯合報與自由時報如何藉著新聞照片來表達他們的立場,與想傳達給閱聽 眾何種資訊。

而在Hall 對再現看法,使用攝影語言來表達「九九新公民運動」本身就是一種再現 台灣社會的知識系統,在了解社會現況、傳遞文化之餘,更是一種形塑意見的效果,為 人們建構出對「九九新公民運動」態度和行為。

因此接下來將就兩家報紙「九九新公民運動」的新聞照片做照片文本的文本分析,

分析方式以了解相片拍攝的時間性,畫面所呈現的內容、構圖、鏡頭所呈現的角度、拍 攝主體與比例及相片旁的圖說文字敘述,做為分析的面向。了解在「九九新公民運動」

新聞攝影裡,聯合報與自由時報所呈現的攝影文本脈絡,以及如何用新聞攝影來再現「九 九新公民運動」,再現了什麼。

期望藉由文本分析來讓人理解新聞照片做為語言方式的的呈現,了解其「再現」的 內含。

一、兩報新聞攝影,皆再現參與人潮、活動訴求

1. 兩報皆運用廣角鏡頭與地景,再現「九九新公民運動」參與人潮

從下圖【圖 Udn910 01】、【圖 Tlt910 03】、【圖 Tlt910 02】、【圖 Udn910 04】、【圖 Udn910 16】、【圖 Udn911 04】、【圖 Udn911 07】、【圖 Udn914 01】、【圖 Udn915 02】、【圖 Udn915 07】的倒扁行為的新聞照片,發現在群眾運動的新聞攝影廣角畫面顯視參與者 眾多的畫面是新聞攝影中不可缺少的。這類攝影都採用高角度往下看,以強調參與者眾 多。這種照片強調的角度與重點,那就是參與者的眾多。雖然被攝者眾多但只有一個簡 單明確的主題,所有的群眾成為一個同一性質的拍攝主題融和在畫面中,再現一個參與 者群聚在一起的社會運動。讓無法參與盛會的讀者,創造出一種參與感,我雖然沒有獲 不能參加但我知道這場活動的盛況空前。

但這一種拍攝方式卻是一種屬於最制式,也是一種最疏離被攝者的拍攝方式,只是 客觀的呈現會場的情況。制式的原因是這樣的新聞攝影再現了參與者群體的社會運動參 與,此乃是一種慣例式、習慣思維的表現方式。

對於攝影記者來說,他們拍攝的內容是用影像來敘述這個「九九新公民運動」的方 式,而對於閱讀報紙的閱聽眾而言,這些「影像」都是「想像」的媒介,透過新聞照片 裡的情形,與他們內在認知的「九九新公民運動」作為呼應與比較。攝影記者與閱聽眾 其實是在同一時空之下的,對於「九九新公民運動」的報導,攝影記者按下快門時,是 一連串思考與行動下的產物;在經由編輯台的選擇,選擇有新聞性的內容、能抓住讀者 目光的新聞照片;而當閱聽眾面對相片所傳遞的資訊時,影像不僅是視覺符碼所形成的

內容,它喚起的是閱聽眾對此「九九新公民運動」看法與情緒。因此如同Berger 所認為 的影像不只是表面的符號,事件本身與鏡頭的記錄是一種反射的關係,將人與事物組合 起來,成為一種敘述的運作。

【圖Udn910 01】

【圖Udn910 01】是 9 月 10 日聯合報頭版照片,可看出照片表達的是 9 月 9 日當天 也就是「九九新公民運動」第一天參與者集結的情形。報紙圖說為,凱道的怒吼 反貪 倒扁靜坐行動,昨天在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展開;參與活動的民眾身穿紅衣以景福門 為中心,沿凱達格蘭大道、中山南路、信義路、仁愛路繞行成「納斯卡線」圖案。從新 聞照片中了解到,這張照片藉由空照圖讓閱聽眾明暸、感受到,倒扁群眾集結的人數眾 多,並且成功組成倒扁的「納斯卡線」圖案。因為倒扁的群眾皆穿著紅衫,龐大的人群 集結在一起,就形成大片火紅的視覺焦點。此張照片用直升機高空攝影拍攝,空照位置 涵蓋了,總統府周遭的達格蘭大道、中山南路、信義路、仁愛路,人潮如紅色螞蟻般的,

從照片中可以看出,倒扁的紅潮來自四面八方,象徵倒扁的紅色怒火開始點燃,這不再 是單單一人所能號召抗爭性的活動,而是多數人自主參與的群眾活動。此外聯合報在此 照片下方的新聞中也寫到「數十萬人不懼大雨滂沱,時晴時雨,在凱道前開出一朵人民 組成的紅花,展現要扁下台的強到熱情。……來來去去的群眾,總部估計超過三十萬人,

警方保守估計也有九萬人……」由此可以看出,紅色人潮已經轉化為倒扁的熱情展現,

大片紅潮也帶給閱聽眾強烈的視覺震撼,原來有如此多的民眾集結在凱達格蘭大道上,

表達反貪腐、阿扁下台的訴求。

【圖Tlt910 03】

【圖 Tlt910 03】則是自由時報對於 9 月 9 日當天「九九新公民運動」第一天參與者 集結的情形的新聞照片,自由時報此張照片放在 9 月 10 日 A3 版,且非 A3 版主要照片。

【圖 Tlt910 03】也是 9 月 10 自由時報照片唯一一張可以看出「九九新公民運動」人數 眾多的照片。報紙的圖說為,反貪腐靜坐運動昨日展開,許多民眾穿著紅色衣服前往參 加活動,景福門四周出現一片紅潮。從新聞照片中我們可以了解,這張照片同樣表達出 了紅色人潮出現在景福門的四周,照片同樣採用了俯角拍攝,以涵蓋出人潮。不同的是 這一張照片涵蓋的畫面仍不夠寬廣,但與【圖 Udn910 01】相同的是都以景福為中心焦 點放射出去。可以由自由時報對於「九九新公民運動」報導中【圖 Tlt910 03】放置的位 置,A3 版非主要照片,且在照片的圖說與相關的新聞中並沒有明確的人數描述與強調,

照片放置的位置,僅以「許多民眾」、「一片紅潮」來說明參與的群眾人數,可以說自 由時報比聯合報相對的淡化了「九九新公民運動」的參與人數,相反的也可以說是聯合 報對於此是報導加強了人數在社會運動中的重要性,是一種價值觀的結合。

照片放置的位置,僅以「許多民眾」、「一片紅潮」來說明參與的群眾人數,可以說自 由時報比聯合報相對的淡化了「九九新公民運動」的參與人數,相反的也可以說是聯合 報對於此是報導加強了人數在社會運動中的重要性,是一種價值觀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