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壹、聯合報在「九九新公民運動」新聞攝影上以正向全面的角度報導。

一、由內容分析法中得知在「九九新公民運動」六天報導中,聯合報計有127 張與本活 動相關照片,占自家照片(200 張)總量的 63.5%,比率算是很高,也就是說聯合報對此一 事件有其欲於表達的企圖。

二、聯合報就其新聞攝影的內容上,新聞攝影在照片事件中主角表達上,多是拍攝一般 民眾的照片。事件中的情感表達上,多是表達興奮高亢激動的情緒的照片。照片中的情 節表達上,最多的是表達少數人的活動行為。因此,聯合報六天來在凱達格蘭大道上對 於紅衫軍倒扁活動的報導,呈現的、強調的都在彰顯這是「是普羅大眾主動自發性的參 與」,並且刻意拍攝參與此項活動的「獨特性」參與者,說明這是個人的行為,並且用 照片紀錄下每一個參與者與眾不同的特殊之處。

三、在照片文本中則可知道,聯合報再現了「九九新公民運動」參與的人潮。透過景福 門這樣的符號,呈現活動地點的眾多人潮。並且運用鏡頭與文字的輔助強調參與群眾的 熱情,並以溫馨訴求再現全家動員參與活動景象。更聚焦年青學子,強調他們熱情的參 與。且以輕鬆的角度,紀錄下「九九新公民運動」群眾歡喜嘉年華式的展演。

由此了解,報紙的立場、意識型態亦主導新聞攝影的呈現與編排;聯合報在「九九

新公民運動」的新聞攝影上,企圖全面正向的紀錄此運動,期待與讀者產生認同。

貳、自由時報在「九九新公民運動」新聞攝影上以消極減化的角度報導。

一、由內容分析法中得知在「九九新公民運動」六天報導中,自由時報計有47 張與本 活動相關照片,占自家照片總量的18.1%,比率算是很低(相對自由時報六天 260 張照 片的總量)。

二、自由時報在新聞攝影的內容上,新聞攝影在照片事件中主角表達上,多是拍攝一般 民眾的照片。在照片中的情感訴求上則是以中性訴求為主,其次為表達憤怒的情緒。在 照片的情節上則是很平均的、淡化報導少數人的活動與報導凱道周邊景觀。由此可知自 由時報則是分散式的在報導此事件,關注的焦點也是放在參與此事件的「一般民眾」, 對於照片事件中主角是「物」的呈現與報導甚於對於「人」的報導。

三、在照片文本分析中則可以知道,自由時報以他者的角度,再現「九九新公民運動」

凱道周邊的混亂、零星的衝突,呈現較多與運動訴求無關的新聞照片,以差異化他者。

參、聯合報、自由時報報導「九九新公民運動」,在相同的攝影主題下,因意識型 態有別,故其圖說形成對照片不同的解讀。

由兩報新聞照片的文本分析中發現,兩報在拍攝被攝者的焦點與角度時有時幾乎是 完全一樣的,同樣是注意到會場中的父女、參與運動的學生等,新聞照片拍攝的題材幾 乎是相同的。但因為不同圖說的加入,強調的意旨南轅北轍,造成了閱聽眾不同的解讀;

因此新聞圖說對其新聞照片所做的不同的註解,探究其原因是與報社立場有關。

肆、聯合報、自由時報報導「九九新公民運動」,雖新聞攝影角度不同,但仍有其 社會功用。

一、減化、取代新聞內容

了解到新聞照片的功用不只是輔助新聞內容,它其實就是新聞取代文章,讓我們了 解到「九九新公民運動」凱道現場的狀況。因兩家報紙的立場有別,看待的角度也就不

一樣;這樣的報導並無所謂優劣之分。現實世界,如果閱聽眾想要了解整個事件發生的 全貌,僅只是閱讀一家報紙的導恐有所偏頗、不夠。且在電視新聞的影響下,如要獲得 最新、最快的內容,電視新聞反而是有效、快速的。因此,新聞攝影的功用轉化紀錄下 現場情況,是一種再現與選擇過後的真實,由觀看者對新聞照片做出解讀,而閱聽眾則 籍由此方式獲得對事件的了解與認知。

二、紀錄社會運動反抗的樣貌

由文本分析中了解到,兩家報紙都呈現出社會運動的樣貌。如 Porta & Diani(1997)

集合各家社會運動學說所言的。1. 來自社會各階層非正式的互動網絡。2. 共享的信念 和凝聚力,強調拍攝倒扁的手勢、紅絲帶、凱道前的靜坐。3. 突顯衝突的集體行動,拍 攝抗議的標語、民眾群聚嗆扁的畫面。4. 抗爭手段的應用,拍攝凱道的群眾的集結、與 靜坐。

不同的是,自由時報以他者的角度來紀錄「九九新公民運動」的樣貌,更讓 無法到現場參與社會運動的民眾有了另一角度的認知。除了上述所言的社會運動的樣貌 外,更再現了社會運動背後的一般被忽略的面向,例如造成現場環境的髒亂、民眾在嗆 聲、激情過後的疲態,零星的脫序行為與衝突等。

三、不只是新聞攝影、更是紀實

紀實攝影與新聞攝影講求的都是真實性、客觀,都是紀錄社會的現況,也都必需截 取最能代表事件的一瞬間。研究者發現,「九九新公民運動」新聞攝影紀錄下社會運動 的樣貌,是選擇過後的呈現;但仍保有其真實性、客觀性。符合新聞攝影所講求的新聞 性、形象性、紀實性、瞬間性,是講求實效性有報導價值的。

且「九九新公民運動」新聞攝影的相關新聞照片,因其拍攝內容讓人產生反思。攝影不 應該只是提供旁觀的功能,應該是讓人走向行動。且「九九新公民運動」的新聞攝影實 踐在參與社會活動過程中的功能,是傳達反思、行動訴求(反貪、倒扁),在此如同紀 實攝影功能。儘管自由時報照片傳達的訴求是反對的聲音,但也是另一種聲音、想法,

理念。新聞攝影應扮演適合的社會角色,重點是要能傳達其影像中想要給人們了解的訴 求與想法。但如果照片沒有傳達理念訊息,儘管它被放在新聞報紙的版面中,它也只是 配圖,而非新聞攝影。

之後,聯合報把一系列當時「九九新公民運動」的新聞照片出書集結,於2006 年 10 月出版《百萬紅潮:2006 凱道公民運動》一書,相同的照片使用在不同媒介上,此 時新聞攝影的實效性已經不在了;反之因為媒介的不同,同樣的照片轉化為紀實的功 用,成為歷史的見證,紀錄下「九九新公民運動」的街頭社會運動狀況,提供社會存在 價值。其中的影像價值因時間延長,對民主意識的影響反而還在持續發酵,也產生對社 會的反思的力量;不像報紙只有一天的壽命。「九九新公民運動」的新聞攝影,表現了 台灣民眾對執政者道德、清廉的要求;反貪腐儼然形成台灣社會一種新的社會發展核心 價值,如同紀實攝影讓我們重新思考社會現況。

其實,不管新聞攝影用在那一個媒介,報紙、書本、網路,只要其新聞攝影的內容 能真實紀錄下當時的社會的現況、社會的脈動。其拍攝的內容能讓閱聽眾有反所思,對 社會問題有所正視,也就是紀實攝影。新聞攝影與紀實攝影間的界線不在那麼重要,是 模糊的,他們關切都是人,且重要的是它們都能讓人對社會現狀產生反思、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