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解讀「九九新公民運動」在凱達格蘭大道的新聞照片—以聯合報與自由時報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解讀「九九新公民運動」在凱達格蘭大道的新聞照片—以聯合報與自由時報為例"

Copied!
19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傳播研究所

解讀「九九新公民運動」在凱達格蘭大道的新聞

照片—以聯合報與自由時報為例

An exploration of newspaper photos of the“99 New Citizen

Movement"—Take United Daily News and The Liberty Times

as examples

研 究 生:賴香吟

指導教授:郭良文 教授

(2)

解讀「九九新公民運動」在凱達格蘭大道的新聞照片—以聯

合報與自由時報為例

An exploration of newspaper photos of the“99 New Citizen

Movement"—Take United Daily News and The Liberty Times

as examples

研 究 生:賴香吟 Student:Hsiang-Yin Lai

指導教授:郭良文 Advisor:Liang-Wen Kuo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傳 播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Communication Studies.

June 2009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3)

解讀「九九新公民運動」在凱達格蘭大道的新聞照片—以聯合報與自

由時報為例

學生:賴香吟 指導教授:郭良文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班

摘要

本研究為解讀「九九新公民運動」在凱達格蘭大道的新聞照片—以聯合報與 自由時報為例,共收集 2006 年 9 月 10 日到 9 月 15 日,共計六天的聯合報與自 由時報兩報全國版倒扁新聞照片,聯合報 127 張.、自由時報 47 張照片,並以內 容分析法、和質化研究文本分析法了解兩家報社如何運用新聞攝影來報導「九九 新公民運動」的社會運動。 以了解兩家報社在新聞攝影上關注焦點為何、如何呈現此運動的樣貌。而新 聞攝影與圖說和文章之間的關係又為何。以此「九九新公民運動」新聞攝影研究 了解攝影在影像的實踐過程之中的社會功用與意義。最終期待了解媒體如何運用 新聞攝影來報導、呈現「社會運動」,這是否呈現了「社會運動」的全貌。而不 同立場的媒體間呈現出來的差異又有何不同。 研究了解到,聯合報在「九九新公民運動」新聞攝影上以正向全面的角度報 導,自由時報在「九九新公民運動」新聞攝影上以消極減化的角度報導。而在相 同攝影主題,兩家報社則因意識型態有別,使得圖說造成照片解讀的不同。但研 究仍發現,雖家報社在新聞攝影角度不同,但仍有其社會功用,減化、取代新聞 內容,並紀錄下社會運動反抗的樣貌。 關鍵詞:新聞攝影、紀實攝影、再現、社會運動、

(4)

An exploration of newspaper photos of the “99 New Citizen

Movement”—Take United Daily News and The Liberty Times as

examples.

Student:Hsiang-Yin Lai Advisor:Liang-Wen Kuo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explores newspaper photos of the“99 New Citizen Movement", which took place in Ketagalan Blvd. This Study uses United Daily News and The Liberty Times as examples and collects Chen-opposing photos from the national layouts of these two news papers, dated from September 10, 2006 to September 15, 2006. A total of 127 photos from United Daily News and 47 ones from The Liberty Times are collected.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and text analysis method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use of photos in the reports of this social movement.

By doing so,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functions and meanings of photos and words used in these reports. It aims to discover how photos are used to cover and represent social movements in newspaper, and to find out if different stories are told in different newspapers.

The study discovered that United Daily News tends to report the “99 New Citizen Movement” in a positive manner, while The Liberty Times tends to report it negatively. Even with the same theme, they use different descriptive words to lead to different stories. Despite the differences, this study finds that both parties play certain social roles with their coverage of this movement.

Keywords: photojournalism 、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 representation 、 social movement

(5)

感謝誌 在此論文完成時,最要感謝的是郭良文老師,為我這本論文做了最關鍵的啟 蒙;更在研究過程中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的指導我,同時耐心的包容我在選定研 究題目時的搖擺不定。也謝謝張玉佩老師和何智文老師,在論文口試時的剖析與 指導,你們提出了論文中許多的不足之處,這本論文才得以修飾呈現眼前的風貌。 同時要感謝我的家人,爸爸、媽媽,謝謝你們的支持與鼓勵,讓我在碩士求 學之路出現瓶頸時的體諒與包容,更謝謝你們包容我那麼漫長的求學之路,因為 有你們的支持才讓我能完成學業。還有小阿姨的鼓勵、炳憲的幫忙。當然還有小 寶和 COCO,雖然你們可能不知道姊姊在謝什麼,但因為有了你們,讓我的精神 世界更美好。 還有我的許多好朋友們,謝謝你們的關心,同時包容我在寫論文期間的消 失。子穎謝謝你的關心,我寫論文你比我還緊張,害得我很不好意思,也謝謝你 願意每次陪我騎車騎那麼遠的路,也不喊累。笨恬,雖然你一直問我何時畢業, 我都裝傻當作沒聽到,但還是要謝謝你在旁邊的打氣,常拉我到戶外散心。還有 肉餅、佩真、小華、柚子謝謝你們這段期間的鼓勵與陪伴,只因為有你們讓我的 生活精彩不少。你們一路的支持與打氣是這段日子信心與勇氣的來源。 以及研究所的同學們,如涵、書帆、靜文謝謝你們的鼓勵與打氣,雖然你們 都早我很久就畢業了,但謝謝你們還沒忘記我啦,雖然你們約我吃飯我都沒有 去,但是我還是很想念你們。更感謝書帆在英文上的指導;還有碧華、芝儀等其 他研究所的同學們,謝謝你們在研究所期間的幫忙和照顧,因為有你們讓我在新 竹的求學階段過得很精彩, 最後,謹在此,謝謝每位曾經幫助我、照耀我生命的親人、同學、朋友;也 期待因為自己的努力,做為未來人生奮鬥的動力。 賴香吟 謹誌 2009 年 6 月 18 日

(6)

目錄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 ………iv 目錄 ………v 圖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壹、時代背景………1 貳、影像爆炸的時代但新聞攝影研究相對稀少………2 參、個人因素………3 第二節 研究背景—「九九新公民運動」運動的由來………4 壹、潛在原因………4 貳、「九九新公民運動」名稱的界定………5 參、發展過程………7 肆、省思………9 第三節 研究目的………10 第四節 研究架構………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攝影在文化脈絡中的影響 ………12 壹、攝影發展對社會的改變 ………12 貳、新聞攝影與紀實攝影的區別………15 一、紀實攝影 Documentary photography………15 二、新聞攝影 photojournalism………18 三、新聞攝影的功能性………21 參、新聞照片在報紙中的重要性………22 肆、攝影的批判性思考………24 伍、小結………27 第二節 影像再現………27

(7)

壹、再現 representation ………28 貳、媒體的再現………29 參、媒體再現認同、刻版印象與文化建構………31 肆、小結………32 第三節、影像解讀………33 壹、符號學………33 貳、Saussure 的概念 ………34 參、Peirce 的概念 ………34 肆、Barthes 的神話學………35 伍、新聞照片中的符號義………36 陸、小結………37 第四節、社會運動………37 壹、社會運動發展概貌………37 貳、社會運動的理論與研究觀點………39 參、社會運動的特徵………42 肆、台灣的社會運動………43 伍、小結………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46 第一節、資料收集與編碼………46 壹、資料收集的方式與範圍………46 貳、編碼代號說明………47 第二節、內容分析法………48 壹、影像研究中的內容分析法………29 貳、類目建構………50 參、信度檢驗………52 第三節、質化研究方法………53 壹、質化研究………53 貳、照片文本分析的方法………55

(8)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57 第一節 兩報新聞照片總量全貌比較………57 第二節 兩報新聞照片內容分析與討論………64 一、2006 年 9 月 10 日─凱達格蘭大道上第一天的報導………65 二、2006 年 9 月 11 日─凱達格蘭大道上第二天的報導………68 三、2006 年 9 月 12 日─凱達格蘭大道上第三天的報導………71 四、2006 年 9 月 13 日─凱達格蘭大道上第四天的報導………74 五、2006 年 9 月 14 日─凱達格蘭大道上第五天的報導………77 六、2006 年 9 月 15 日─凱達格蘭大道上第六天的報導………80 七、小結兩報新聞照片內容總比較………83 第三節 照片文本分析………88 壹、「九九新公民運動」新聞攝影再現社會運動樣貌………89 一、兩報新聞攝影,皆再現參與人潮、活動訴求………90 1.兩報皆運用廣角鏡頭與地景,再現「九九新公民運動」參與人潮………90 2.兩報皆以群眾運動的手勢再現活動「倒扁」的訴求………94 二、聯合報新聞攝影中再現的內容………95 1.透過鏡頭與文字的輔助,再現群眾雨中參與的熱情………95 2.強調全家動員參與「九九新公民運動」的溫馨訴求………99 3.再現年青學子參與「九九新公民運動」的熱情………101 4.再現「九九新公民運動」群眾嘉年華式的展演………104 5.小結………108 三、自由報新聞攝影中再現的內容………109 1.再現「九九新公民運動」造成周遭交通混亂………109 2.再現「九九新公民運動」參與者場上的疲憊………110 3.再現「九九新公民運動」後凱道留下的垃圾………112 4.再現「九九新公民運動」中的脫序行為………112

(9)

5.再現「九九公民運動」造成古蹟遭受破壞………113 6.小結………114 貳、「九九新公民運動」共同記憶下的符號意義………116 參、圖說產生多重象徵--新聞照片詮釋使得照片有不同的解釋…………120 肆、「九九新公民運動」新聞攝影的社會功能………123 一、不只是新聞照片更是新聞………124 二、紀錄社會運動反抗的樣貌………125 三、喚起「九九新公民運動」認同,傳達運動理念………126 四、小結………127 第五章 結論 ………128 第一節、研究發現………128 壹、聯合報在「九九新公民運動」新聞攝影上以正向全面的角度報導…130 貳、自由時報在「九九新公民運動」新聞攝影上以消極減化的角度報導 129 參、聯合報、自由時報報導「九九新公民運動」,在相同的攝影主題下,因 意識型態有別,故其圖說形成對照片不同的解讀………129 肆、聯合報、自由時報報導「九九新公民運動」,雖新聞攝影角度不同,但 仍有其社會功用………129 第二節、研究省思………131 第三節、研究限制與建議………133 參考文獻………135 附錄………141 壹、聯合報與自由時報的照片編碼………141

(10)

圖表目次

圖一、研究架構圖………11 圖二、Peirce 的意義元素 ………36 圖三、第一層、第二層表意………37 (表 3-1-1)聯合自由兩報倒扁新聞照片編碼暨數量統計表………47 (表 4 -1-1)聯合自由兩報全國版照片總量表 ………58 (表 4-1-2)聯合自由兩報所有刊登照片總量與倒扁新聞照片數量比較表……59 (表 4-1-3)聯合報倒扁新聞照片各天張數占一週總量比率表………60 (表 4-1-4)自由時報倒扁新聞照片各天張數占一週總量比率表………61 (表 4-1-5)聯合自由兩報倒扁新聞照片一週來每天數量比較相差表…………62 (表 4-1-6)聯合報與自由時報倒扁新聞照片各占版面張數總登錄表…………63 (表 4-2-1-1)內容分析照片事件中的主角數量表………66 (表 4-2-1-2)內容分析照片事件中的情感數量表………67 (表 4-2-1-3)內容分析照片事件中的情節數量表………68 (表 4-2-2-1)內容分析照片事件中的主角數量表………69 (表 4-2-2-2)內容分析照片事件中的情感數量表………70 (表 4-2-2-3)內容分析照片事件中的情節數量表………71 (表 4-2-3-1)內容分析照片事件中的主角數量表………72 (表 4-2-3-2)內容分析照片事件中的情感數量表………73 (表 4-2-3-3)內容分析照片事件中的情節數量表………74 (表 4-2-4-1)內容分析照片事件中的主角數量表………75 (表 4-2-4-2)內容分析照片事件中的情感數量表………76 (表 4-2-4-3)內容分析照片事件中的情節數量表………77 (表 4-2-5-1)內容分析照片事件中的主角數量表………78 (表 4-2-5-2)內容分析照片事件中的情感數量表………79

(11)

(表 4-2-5-3)內容分析照片事件中的情節數量表………80 (表 4-2-6-1)內容分析照片事件中的主角數量表………81 (表 4-2-6-2)內容分析照片事件中的情感數量表………82 (表 4-2-6-3)內容分析照片事件中的情節數量表………83 (表 4-2-7-1)聯合自由兩報倒扁新聞照片內容分析類別細目比較總表………87 (表 4-3-1)聯合、自由兩報「九九新公民運動」新聞照片符號分析 ………116

(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壹、時代背景 台灣社會在解除戒嚴1後的民主環境下,這二十年來不斷有著各類的社會運動與抗 爭行為、街頭運動、勞工運動、環境保護運動、學生運動等群眾運動。最甚之時是八0 年代的民主抗爭運動,而以往動員群眾參與抗爭的政治活動都是由政黨發起,且除了婦 女運動之外,之前傳統的社運都是以男性父親為中心的社會運動,並大都是為了建立社 會制度為訴求,如1992 年民進黨大老們在台北車站的長期抗爭、「總統直選」的遊行, 其目的是為了建立總統直選的民主制度。 然而2006 年 9 月 9 日的「百萬人反貪腐倒扁運動2」我們卻看到了不同的社會運動 面貌,反貪腐運動中我們看到大量的媽媽與小孩,中產階級全家總動員參與的身影比比 皆是。在這場活動中,民眾自發性的參與,有老人、有婦女、有上班族、有學生、有小 孩,媒體把活動定義為中產階級的抗爭。何榮幸(2007)認為這是一群有史以來「最聽 話的烏合之群」,因為其對倒扁總部的決策指令照單全收。活動會場參與者、穿紅衣、 喊口號、靜坐、唱歌、螢光圍城、天下圍攻,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他也認為這場運動, 除了婦運之外,打破了以男性父親為中心的社運動員思維,倒扁運動大量出現的婆婆媽 媽與小孩,確實展現了不同的社會運動風貌。 而這一場「反貪腐倒扁運動」的名稱,在媒體上有很多不同的界定,也稱這場運動 為「九九運動」、「九九新公民運動」,但其最主要的目的都是要彰顯這次的運動是由人 民發聲,是人民自發性的參與的群眾運動,而非由政黨發起的,因此是一場公民運動。 同時也是一場只有兩千三百萬人口的島嶼,居然出現單場示威人數達百萬之紀錄,在近 百年全球政治史上已無前例。 1台灣於1949 年5 月 19 日由台灣省政府主席兼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頒佈的戒嚴,實施戒嚴,到1987 年7 月 15 日由蔣 經國總統宣佈解嚴為,共持續了 38 年又 56 天之久。 2 2006 年 8 月 11 日施明德決定發起一人百元「百萬人倒扁行動」,從每人百元捐款開始,即爆發了公民參 與的熱潮;8 月 12 日施明德在二二八公園召開「百萬人民倒扁運動」記者會,之後人、錢快速到位;倒 扁總部成立後募款的第七天,累計捐款人數約一百萬人,募款「承諾金」總額已溢一億元,總部於8 月 24 日宣佈停止捐款。8 月 29 日宣佈「百萬人反貪腐運動」9 月 9 日正式登場。

(13)

李雪莉(2006)也指出反貪腐倒扁運動被台灣的媒體形容為「跨越藍綠、不分族群的 號召,開啟台灣新一波的公民運動」。這樹立不同於以往的運動典範,是史無前例的公 民運動。由此可知此運動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貳、影像爆炸的時代但新聞攝影研究相對稀少 在這一場長達一個月的抗爭行動中,「九九新公民運動」的參與者不管是在在凱達 格蘭大道上、在螢光圍城、在環島遍地開花、在天下圍攻的活動中都是新聞媒體二十四 小時關注、與追逐的焦點。期間內不管是平面媒體還是電子媒體都充斥著相關的報導。 其中平面媒體四大報,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的版面,在此次事件的 新聞照片更是佔了版面極大的篇幅。打開電視、翻開報紙都是相關的新聞,為何會如此 呢? 除了此事件本身的重要性外,因而受到關注外。近年來媒體競爭激烈,競爭不再限 於電視台與電視台、報紙與報紙,而是電視台、報紙、網路各種媒體的相互競爭。在媒 體環境競爭的生態下,和閱聽人收視習慣下,報紙在報導上朝著視覺化的導向,轉而使 用更多圖像(張卉穎,2003)。 此外Berger早在 1977 年就提出我們現居的社會,每天都看到大量的影像。而歷史上 也沒有任何一種型態的社會,曾經出現過那麼多集中的影像,那麼多密集的視覺訊息。 而這些影像我們或許是匆匆一瞥,但這些訊息卻慢慢的刺激我們的想像力。Bergers在文 章中直指,在多變複雜的影像文化中,影像是瞬間的,但影像對我們的影響卻是不斷持 續的3(Berger, 1977:129-135)。 但以往的研究中新聞攝影是較少被提及也可以說是被忽略的一塊,臧國仁(1984) 曾針對Journalism Quarterly作研究,發現1965 年到1983 年所出現的833 篇文章中,也只 有26 篇與攝影的主題有關,大約只佔了所有研究的2.7%(轉引自許靜怡,2004:37)。許 靜怡(2004)也提到從民國47年到89年新聞攝影的論文只有五篇比率不到百分之一。而《新 聞學研究》三十五年(1967.5-2002.5)的歷史,針對新聞攝影所作的研究論文卻是零。 3 在此Berger(1977)對於影像是強調廣告影像的使用,但也泛指相機、繪畫所呈現出來的影像。

(14)

相關研究的貧瘠,足以證明國內新聞攝影研究的嚴重落後。 這其實是值得深思的,我們生活在影像的時代,每天接觸的都是圖像的訊息,但與 我們相關的新聞攝影的研究卻相對缺少,好像新聞攝影只是報紙版面中的附屬、配角, 不被重視。但其實不然,一張好的新聞攝影作品有改變環境的力量。如McLuhan 提到 迪.羅斯福總統看到一張美式足球比賽的照片,一張球員被毆打的新聞照,他立即發布 最後通牒,如果這種粗暴的打法繼續下去,他會用行政命令廢止這項運動。另一個例子 則是南丁格爾看到克里米亞戰爭的照片決定赴戰場服務(McLuhan, 1964∕陳明萱譯, 2006)。 在「九九新公民運動」的群眾運動報導中,攝影圖片占版面比例越來越大,除了商 業邏輯外,則是對事件本身的關注。主要目的除了報導告知消息外,無疑的大量相關新 聞攝影照片為台灣的民主運動,留下了歷史的見證。 參、個人因素 讀研究所對自己而言是人生學習的一個過程,相信在生命中有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 性。快樂的把課程修完了,接著要寫論文了,這時也開始陷入自我內心的爭扎;我自問 自己要的是甚麼?自己喜歡的是什麽?自己能做的是什麽?一直的理所當然執著在既 然是學傳播,當然要找與傳播密切相關的主題;在幾度迷失與茫然中蹉跎時日,在師長 的鼓勵與支持裡找回了自我的信心,再回首原來那題目早已在那等著了。 不論理性思維的認知,還是感性情緒的反應,人總是瞭解自己的,自始自終我就是 如此的喜好攝影;還記得當年擁有第一台屬於自己的相機時的喜悅,我想那是一種可以 追求自我創作內心潛在意圖的滿足。素來在生活中我就有一股對藝術、對美的肯定、追 求與崇拜,而攝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在過往的日子裡因為不同的生活經驗留存了許多 美好的照片,那是自我生命的歷程寫實記錄。 很多人認為,影像是輔助記憶的最佳工具。它的效果,大於聲音、旋律、氣味、觸 覺、甚至文字,因為攝影忠實紀錄了某個一去不返的時刻、場景、人物或情境(郭力昕, 1998:86)。

(15)

事實上我對攝影的認知與喜好是有一段長時間的接觸、投入與學習的,從最基本攝 影技巧學習到暗房的操作經營,也曾參與報社實習攝影記者的工作,故一路走來也算頗 有心得。 選擇做「解讀『九九新公民運動』在凱達格蘭大道的新聞照片」這個主題的研究, 最主要的因素是基於長久以來自己對攝影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期待透過這個主題的研究 能夠對攝影議題有更深一層的認知。 第二節 研究背景—「九九新公民運動」運動的由來 「反貪腐運動的整個格局已將新興中產市民的未來政治型態盡現無遺。由於這是一 種具有向上性與未來性的群眾運動,我們當然不能單純的用『目的性』的標準去看,因 而我們遂可以說它絕非浪費掉的熱情。這次運動訴求的道德、清廉,已形同是在替未來 的政治種下了一個極重要的基因。」(南方朔,2006:184) 壹、潛在原因 為什麼人民要群起倒扁呢?因為扁政府執政以來諸多施政目標備受質疑,被認為是 一個貪瀆無能、為人民所唾棄的政府。我們引用下面兩段話來說明: 從新竹北上倒扁的一位母親(張月英)的話「因為阿扁說謊、A 錢、說話不算話、奸 詐、不認錯,每樣我不准小孩做的壞事,阿扁都做了。」(聯合報,2006.9.16.) 台大法律系教授顏厥安說:「因為,他犯了六個錯誤: 1.二次金改政策嚴重失當。 2.親信家屬利用非正式影響力牟取私利。 3.以夫人為核心,形成干預各種事務的『喬事集團』。 4.喬事集團直接或間接收取各種利益。 5.爲掩蓋濫權失職情狀,反覆、公然撒謊。 6.大規模偽造文書,提領公款,從事非法外交。」(中國時報,2006.10.24.)

(16)

也許以上只是一種說法,還有更多的事實是在媒體上被陳述的實情,例如: 1.陳水扁總統的女兒陳幸妤與其夫婿趙建銘搭機赴美,買經濟艙座票,華航人員卻 接獲指示將其升等為頭等艙;彰顯特權顢頇無理。 2.爲迎接陳水扁總統及行政院院長謝長廷視察雪隧北宜高工程,緊急搭建「馬屁橋」 速建速拆;浪費民脂民膏。 3.總統府國策顧問陳哲男、總統府顧問陳敏賢涉入高雄捷運弊案。高捷工程 BOT 案、引進外勞作業圖利案、華磐公司提告泰勞案等;貪贓枉法。 4.第一夫人買賣股票未至監察院申報。第一家庭雖完成財產申報,卻也爆出吳淑珍 個人珠寶被懷疑來路可疑,其申報價值低於市價、SOGO 百貨禮卷案等;毫無誠信可言。 5.總統府因陳哲男的濫權引發「府內炒股」案。 6.陳水扁總統的諸多語言失當,分化族群等有失風範。 7.而民進黨也漸失其核心價值,一個要改革別人的政黨,卻不改革自己的缺失;執 政不力、政績不佳,並企圖用負面的選舉伎倆來掩飾本身的無能與墮落,讓大多數的人 民甚是失望,故民調節節下滑。 8.第一家庭女婿購入台開股票炒股,及其親家母簡水綿涉入內線交易案。 9.「台灣紅」董事長李慧芬在接受 TVBS 專訪時爆料,引發總統府假發票報帳的國 務機要費案。國務機要費案偵查期間吳淑珍以身體不適拒不出庭應訊。 10.民生寓所管家「阿卿嫂」,掛名總統府工友,領全體納稅人的薪水,形同公器私 用。 以上也只是扁政府、第一家庭讓人民失望,諸多事件冰山的一角,這些年來我們的 政府機器一直在空轉;人民期待有所改變,人民期待社會安定繁榮;故有了這次凱道九 九公民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 貳、「九九新公民運動」名稱的界定 2006 年的秋天台灣發生了一件撼動天地人心的大事件,在此研究者將其謂之「九 九新公民運動」。所謂九九便是指這個活動是九月九日展開的,爲什麼會訂在九月九日

(17)

呢?一方面是施明德發起一人百元「百萬人倒扁行動」人力物力的結合適時點,一方面 在時間點取其意指「九月九日阿扁做不久」。而不同媒體自有其界定的名稱,例如聯合 報謂之「2006 凱道公民運動」、亦有謂之「倒扁運動」、「反貪腐運動」、「公民運動」、一 般通稱「紅衫軍運動」。 社會運動(social movement)可以被界定為是透過體制外的集體行動以推動共同利益 或共同目標的一種集體企圖。這個定義必須是廣義的,以便將不同型態的運動之間的差 異性納入考量(張家銘等譯,1997:263)。 Touraine(1977、1981)強調說,社會運動反應出現代上社會中行動主義(activism)對 於達成目標所扮演的重要性。Touraine 認為現代社會的顯著特質之一,是所謂的歷史性 (historicity),這是指一種未來的形勢,即社會發展過程的知識被用來改造人們生存的社 會條件。比如說,對學校教育的不平等之本質與分佈情形的界定,是推動美國民權運動 興起的其中一個原因。Touraine 對研究導致社會運動產生的背景條件之興趣,遠低於瞭 解社會運動目標的興趣。社會運動不會單單只因為對社會的分離或社會不公所產生的非 理性反應而發生,而是在如何克服這些問題的想法與策略中發展出來的(轉引自張家銘 等譯,1997:266)。

Karagianni & Cornelissen(2006)認為任何社會運動均可細分為兩大類:一從理想和 目的來分,其二從主張來分。前者又可分為三派:改革派(reform)意圖改變社會成規,激 進派(radical)意圖更深改變價值觀,保守派(retain)企圖保有原本的價值。而從主張來分, 則可分為反企業、不反企業,跟著議題走的反對運動,如環保、人權。 我們知道所有的社會運動都有其追求的利益與目標,也有其所對抗的觀點與想法。 而「九九新公民運動」是一場群眾自己要的社會運動,這是一場群眾自己出錢出力走出 來的運動。基本上是由一群人數眾多、屬性複雜、自動自發者聚集而成的,連結數日的 活動;參與此次活動的群眾,大皆屬都會區的中產階級,並且以年輕人、婦女居多。相 較於過往的許多群眾抗爭活動屬性是完全不同(過去有的大都為政治動員),這次群眾的 理念與要求是非常單一而清楚的,他們捐百元聚百萬民眾只爲表達了要「阿扁下台」。 基本上此次「九九新公民運動」可套用Touraine 的運動理論來說明,因本活動是在理性

(18)

思維下產生的,先有捐款、後有總部完整的計畫,是以對抗社會不公不義的價值觀為基 礎的理念支持下倒出來的。唯Touraine 的運動理論而言,欠缺「目標」的考量,也欠缺 對運動團體如何影響他們敵人的態勢與行動的探討;這也是九九新公民運動最後無功退 場的原因之一。 本運動的行動場域是「凱達格蘭大道」;符合 Touraine 對於社會運動的研究應該在 他所謂的行動場域(fields of action)的脈絡中進行。本運動還有廣告創意人范可欽設計的 倒扁圖騰「納斯卡線」;神祕的「納斯卡線」最早發現於南美秘魯高山。當九月九日倒 扁行動在凱道如火如荼展開時,由參與群眾形成台灣的「納斯卡線」,以景福門為支點, 向周邊仁愛路、信義路與中山南路射出的三條直線,形成一個代表規矩的圓規,一方面 在靜區(凱道)發揮靜的力量外,一方面採動態繞行方式召喚天地與人民力量,齊聲怒 吼「阿扁下台」。 人世間的感動是不容許虛情製造的,但並不表示人世間就沒有令人感動的事;現在 再回顧那年發生的事,再去翻閱留存下來的攝影照片,仍讓研究者唏噓不已;那是不能 輕易忘懷的時刻,那是台灣人民自我意識強烈表達的時刻,那也是見證民主社會創造歷 史的一刻。 參、發展過程 2006 年 8 月 11 日施明德決定發起一人百元「百萬人倒扁行動」,從每人百元捐款開 始,即爆發了公民參與的熱潮;8 月 12 日施明德在二二八公園召開「百萬人民倒扁運動」 記者會,之後人、錢快速到位;倒扁總部成立後募款的第七天,累計捐款人數約一百萬 人,募款「承諾金」總額已溢一億元,總部於8 月 24 日宣佈停止捐款。8 月 29 日宣佈 「百萬人反貪腐運動」九月九日正式登場。 倒扁總部公佈倒扁行動圖騰「納斯卡線」,確定參與者穿著「紅衣」的表徵、確定 倒扁的手勢、確定「阿扁下台」的口號;於9 月 7 日召開中外記者會,說明抗爭的對象 為陳水扁總統。 九九公民運動第一階段時間為9 月 9 日到 9 月 15 日,行動場域為凱達格蘭大道。

(19)

9 月 9 日反貪倒扁靜坐於淒風苦雨的凱達格蘭大道揭開序幕,配合數十隻重低音喇 叭播放「九月九,阿扁做不久!」展開一連串的造勢活動,國內外平面、電子媒體儘管 立場角度有別,均高度關注。是日天氣陰晴不定,時而滂沱大雨,時而烈日高照,但澆 不熄人民的熱情與憤慨。至少有十餘萬人主動參與該活動,在凱道高聲吶喊,嗆扁下台; 民眾的身體、衣服貼上倒扁貼紙,大家一起比倒扁手勢、齊聲高喊「阿扁下台」,人群 從景福門周邊輻射而出,形成「納斯卡線」。到了晚上,雨還是不停的下,仍有甚多的 民眾堅持留下來靜坐;這將是一場展現意志力堅持的奮戰。 9 月 10 日凱道反貪腐靜坐活動進入第二天,雨下了一整天。無畏風強雨驟,倒扁總 部指揮群輪番上陣鼓舞民眾的士氣。媽媽帶著小孩、阿公帶著阿嬤,大手牽著小手,全 家一起出動,雨中倒扁人士心甘情也願。 9 月 11 日雨停了,是上班日,但穿著紅衣自發性參與的人數卻不斷激增;是退休人 員、是家庭主婦、是待業的年輕人,放學後學生們也來了;倒扁民眾已跨越各年齡層。 創意表達的方式陳出不窮,一切的一切都在表達對阿扁的不滿「阿扁下台」。倒扁總部 號召民眾15 日晚上對總統府和玉山官邸進行非暴力的「圍城行動」。 9 月 12 日雨繼續的下,晚間倒扁活動在歌手羅大佑的歌聲中進入高峰,一掃原本的 激昂憤慨。各類不同特色的標語紛紛出籠,反應九九公民運動的自主性。 9 月 13 日民眾自發性的在凱道周邊路樹上綁上兩萬條紅絲帶,象徵人民怒火包圍 總統府;飄揚的紅絲帶表示人民對執政者的不滿與憤怒。倒扁運動深獲學生的認同,各 校學生不約而同下課後一起來凱道倒扁。「禮義廉恥」,四個大字的標語,在空中飄揚。 9 月 14 日是上班的日子,但倒扁的聲浪沒有停歇,士氣依然高昂,廣場上各行各業 老幼民眾還是自主性的匯聚;年輕人要留下參與歷史的一刻,民眾用倒扁貼紙在台北賓 館外牆貼出「下台」的標語。 9 月 15 日今夜要進行對總統府和玉山官邸非暴力的「圍城行動」;遊行的群眾比預期 的更多,因此提前六點開始。 (據台北捷運公司的統計至晚間九點,全系統總運量破一 四六萬人次,比上週五靜坐前夕多出近四十四萬人次)是夜有颱風警報,故時而細雨紛 飛,遊行者身著黃雨衣,內著紅衫,手持螢光棒,呈現一遍紅潮,隊伍長達五點五公里,

(20)

從凱道出發遶境台北城。遊行隊伍拉著一幅寫著斗大「恥」字布幕前進,諷刺阿扁厚顏 無恥;遊行的隊伍氣勢萬千,台北城城開不夜。參與了、路走了,留下公民運動感人的 一幕,寫下歷史無奈的一課。 肆、省思 「九九新公民運動」是一個非組織性的群眾運動,參與者是自動集結的,尤其是彼 此建立了高度的「倒扁」共識感,當然事後並未達預期效果,但它畢竟只是一場重大的 歷史事件;在制度上有選舉罷免法,雖有百萬人的吶喊,依然走不出立法院。 9 月 15 日圍城結束之後紅衫軍移師到台北車站靜坐,一部分的群眾繼續堅持自我意 識的表達;接著9 月 29 日由施明德領軍展開八天七夜的環島開花之行,返回台北後有 心人士繼續以靜默的力量對抗貪腐。10 月 10 日「天下圍攻」雖熱情不減仍以和平表達, 群眾午後便逐步撤離,紅衫軍活動可以說是遺憾收場,「九九公民運動」終將告一段落。 南方朔(2006:181-182)認為這場群運動就「目的性」是澈底失敗了。它之所以達不 到陳水扁下台的目的,原因在於: 1. 就運動的屬性而言,他乃是手段節制之公民運動,也是一更具未來性的運動,但 此刻的台灣,政黨政治正陷在「只管立場,不論是非」、「政黨效忠大過國家效忠」的階 段,這是一種老政治,人民的聲音上尚無法撼動這樣的現狀,當一切都必須回到國會解 決時,人民的聲音當然就像狗吠火車一樣,不被聞問、不被理睬。 2. 就這次運動的組成而言,儘管領頭的施明德為前民進黨前主席,主要幹部也多屬 前綠色人物,但群眾則多半是藍色或其他中間人士,因而它可稱為「綠頭藍身」。一場 百萬人的群眾運動,如果是綠色,早就搞成轟轟烈烈的革命了,但「綠頭藍身」卻否決 了這樣的可能性。因此,儘管運動用了許多很有威脅性的口號,如「圍城」、「圍攻」, 事實上,他們也許算是「圍」而無「攻」,甚至連是否算得上「圍」都極勉強。 再則活動也終有結束的一天,唯9 月 15 日晚上我們看到了公民運動的本質與力量, 我們看到了眾多民眾對清廉政治的期待,我們相信台灣社會正在重建生命的價值。當人 們開始懂得表達自我的意識、開始勇敢站出來,那麼希望的種子就開始萌芽,也許過不

(21)

了多久的未來我們所追求的終將實現。凡是走過必留痕跡,九九新公民運動第一階段(九 月九日到九月十五日),行動場域在凱達格蘭大道的所有影像紀錄當為歷史見證。 第三節 研究目的 仔細想想曾發生的歷史事件,很多已然離我們遙遠。但是許多畫面卻仍然久久在我 們心頭不曾離去。六四天安門學運,那挺身抵擋坦克車的身影。越戰時那被火燒的小女 孩。西班牙內戰羅伯卡帕那張共和軍中彈的照片。我們不能否認圖像的影響力之深,甚 至超越過文字的記載,更能讓人們清楚的記起事件的樣貌。我們不能說照片取代了文 字,但至少照片加深我們對事件的印象。 但台灣的攝影研究中,都是針對紀實攝影、台灣攝影史做研究,或者是對相關攝影 理論、作者論的探討,鍾宜杰(2006)對攝影記者的文化習慣做研究、黃義書(2004) 做攝影記者生存場域的分析,但較缺少對新聞攝影文本的探討。 因此本研究,擬對「反貪腐倒扁運動」在凱達格蘭大道上的聯合報和自由時報的新 聞攝影照片文本進行分析,其研究目的有四: 1. 探究與比較兩家報紙如何運用新聞攝影來報導「九九新公民運動」的社會運動。 2. 兩家報社在「九九新公民運動」新聞攝影上關注焦點為何、如何呈現此運動的樣 貌? 3. 兩家報社在「九九新公民運動」新聞攝影與圖說之間的關係又為何? 4. 以此「九九新公民運動」新聞攝影研究了解攝影在影像的實踐過程之中的社會功 能與意義。 最終期待了解媒體如何運用新聞攝影來報導、呈現「社會運動」,這是否呈現了「社 會運動」的全貌。而不同立場的媒體間呈現出來的差異又有何不同。 第四節 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可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分,為採用內容分析法來檢視自由時報與聯合報在 「九九新公民運動」的新聞照片,如何運用新聞攝影來報導「九九新公民運動」的社會

(22)

運動,分別就照片事件中的主角、情感、情節進行分析。 第二部分,則是利用質化研究中的文本分析,對「九九新公民運動」的新聞照片就 其再現的內容和照片意涵進行探討,故藉由分析期望了解,新聞攝影上關注焦點為何、 如何呈現此運動的樣貌,攝影在影像的實踐過程之中的社會功能與意義,並從中了解新 聞攝影與圖說之間的關係又為何。 圖一、研究架構圖 照片數、 照片中主 角、情感、 情節 再現的內 容、照片的 意涵、照片 與圖說間 的關係 文本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 「九九新公 民運動」新 聞攝影照片 新聞攝影、 影像再現、 符號學、 社會運動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節分為四部來探討,由攝影在文化脈絡中的影響,了解到攝影對文化上造成的 改變,以及新聞攝影在此中的角色與重要性。並透過再現的觀點了解到攝影本身就是一 種再現,及媒體再現的意涵。第三部份則是運用符號學基礎觀點,了解新聞攝影在群眾 運動所運用的符號為何、符號所代表的意涵又為何。最後以社會運動的理論來理解,新 聞攝影中所呈現出來的社會運動的樣貌。 第一節 攝影在文化脈絡中的影響 三○年代美國報導攝影健將Rothstein表示,照片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之一,因為攝 影能夠超越一切種族、政治和國籍的界線,成為放諸四海皆準的世界語言(Rothstein, 1979: 5)。本節討論攝影發展對社會的改變,在談論到攝影廣泛利用於報導攝影;而在 此中紀實攝影與新聞攝影的區別,及新聞攝影的重要性。最後以各家學者用批判的角度 看攝影,以了解攝影在報紙中的重要性,和如何閱讀照片,了解照片傳達的內容。 壹、攝影發展對社會的改變 1826 年尼葉普斯(Niepce)創造了歷史上的第一張照片,他用瀝青作為實驗方式創 造了一張由鄉村的庭院向外望的景象,成功的將影像固定在玻璃上。到 1839 年法國人 達蓋爾(Daugurerre)發明了銀版攝影術,製作出第一張可以持久的攝影作品。當時的 人4便宣佈,攝影這項發明對於人類學、天文學與物理學具有很大用處,因大力將攝影 發明推行於世,以大力貢獻於藝術與科學的發展。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攝 影小史》也指出「此時(十九世紀中)已經指出了攝影如何可以廣泛的用在各種人類活動 中,讓攝影與所有人類活動交織成關係密切的網絡」(London,1998∕孔繁毅、羅惠瑜、 胡財銘譯,2001;章光和,2000),之後攝影的技術飛快的發展。 到了19 世紀初攝影便不斷前進,攝影的發展也進入了成熟期5。那時西方社會興起 4 阿哈果(Francois Arago)當時法國眾議院議員及科學家,一直鼓吹從工業生產理製造社會大眾的利益, 他相信攝影會像印刷一樣給社會帶來利益。 5 攝影技術在 19 世紀中葉的發展有(1)銀版攝影:在極為光亮平滑的銅版上鍍銀,讓影像留在金屬部份, 此時的影像是無法複製的且成像時間長。(2)卡羅攝影:將影像成像於紙上,影像是可重複複製的,但因

(24)

了中產階級,他們不但有錢而且喜歡購買心儀的照片,特別是有家族肖像,但此時的影 像消費是有錢人才付得起。此外,他們對異地十分有興趣,如果有辦法,他們就會去旅 遊,不然就會買一些旅遊書與異地的照片。在 1853 年光是美國就生產了三百萬張的銀 版攝影,其中大部份是肖像攝影及風景攝影。而為了攝影的需求,攝影肖像館也一家一 家的開(London, 1998∕孔繁毅等譯,2001)。 在攝影發明之前留下肖像是有錢人、貴族的專利,他們請畫家畫肖像畫;但在1850 年起名片照(carte-de-visite)興起,這類肖像照是類似護照的照片。價格不貴的標準尺 寸使得較下層的人可以有他們自己的照片。因此在合理的價錢下,有經濟考量的小資產 階級可以滿足仿效富人與保留他的影像給後代子孫看的願望(Aaron, 1968: 41)。此外華 特班雅明也指出,這種肖像照攝影運作的情形首次讓工業前時期的攝影盛況引起注目, 是與資本主義工業激起的動盪有著潛藏的關聯(Bengamin, 1936∕許綺玲譯,1998)。這表 示了有了攝影後每一個人都可以藉由攝影留下影像,拍一張類似肖像畫的照片,這也是 象徵了每一人潛在平等的重要性。 1858 年 Nadar 的巴黎空中高空攝影則告訴了大眾,一般人只要看著照片,就可以觀 察到巴黎的上空。攝影使得事實可以來到我們的眼前,我們要做的只是架好相機、對焦、 按快門。他的照片告訴了我們,獨立自主的個人現在可以透過攝影,自由的達到世界各 地去探索。攝影不只可以產生出觀察大部份人們先前從未見過的自然,它同時展現出人 們不可能見到的自然(章光和,2000)。 攝影在 19 世紀中葉流行於社會,但擁有攝影器材的民眾仍然是少數,這時的民 眾是到相館去拍照。到 1880 年以前,仍然只有少數人能攝影,因為攝影器材的昂貴, 和器材不方便攜帶,所以攝影只限制於專業攝影師與熱情的業餘者。直到 1888 年 Eastman 發展了明膠乳劑,也就是捲裝軟片的片基。他推出了膠捲軟片和一種輕巧、便 宜且操作簡單相機「柯達相機」,也就是第一台輕巧的平價傻瓜相機。柯達公司在最初 的廣告文案寫著:「我們可以用照片來紀錄多彩多姿的人生,而這些照會一天比一天更 為影像效果無法細緻,因此無法像銀版攝影如此受歡迎。(3)火棉膠濕版攝影:它是明膠乳膠發明前,攝 影師最常採用的攝影方式,它有銀版和卡羅兩種攝影技術的優點,影像銳利、可複製,且曝光時間短。

(25)

有價值。」這讓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攝影家。此突破性的創新把攝影帶到了一個新的紀 元,讓攝影成為大眾化。(London, 1998∕孔繁毅等譯,2001) 由上述攝影發明之初的十九世紀中葉到十九世紀末,可知攝影的發明帶來文化上的 強大改變,它首先改變了人們的觀看模式,不再只有繪畫才是紀錄。攝影成為一種生活 紀錄的方式,可用於人像攝影,也可用於科學發展,它展現了之前人們不可能見到的自 然。並且在攝影器材大為普級、價錢降低後,它成為大眾化的產品,每個人都可以是攝 影家,而攝影也探究事物的形式的一種方式。 在攝影成為大眾化後的一百年,1981 年Sony公司推出第一台數位相機6,但早期的 數位相機能儲存的照片都不多。直到1994 年Apple公司推出Quick Take暢銷世界後,影 響數位相機製造商投入更平價、影像品質更高的數位相機。到 1997 年之後數位相機陸 續增加液晶顯示螢幕、伸縮鏡頭、連續快拍等設備與功能,讓使用者在每次拍照之後能 快速的觀賞到自己的拍攝成果;此外,相機記憶體的容量不斷增大,使用者在不須消耗 底片的情況下,拍攝大量的照片,數位相機和傳統相機的差異日漸區隔化起來,加上數 位相機的價錢越趨平價和簡便,二十世紀末數位相機儼然取代舊日的傻瓜相機,成為大 眾記錄生活影像的主要工具(盧弘、毛雅芬,2004)。 而二十一世紀初的現在,數位影像加上個人電腦的使用,與公開、流通的網路空間, 為過去只在私領域的個人紀錄的「生活照」,提供進入「公領域」的機會。懂得運用數 位相機和電腦影像軟體表達創意的網路使用者,和長相甜美的自拍女郎,更有可能因此 成為明星。「自拍照」現象在網路上流串,自拍照在網路相簿的點閱率也成為拍攝者自 我肯定的來源。國外的My space、flickr,台灣的無名、天空等網路相簿空間相繼而生同 時,網路相簿與 Blog 的結合;數位相機與網路成了個人展現自我的媒介,個人拍攝的 數位照片大量在網路空間裡流竄,甚至行成了社群的行為,在社群間交換討論彼此的攝 影技術與心得。這個現象不只在國內,在不分國界的網路空間到處漫延。此現象同時成 為文化研究的課題,相關的「觀看」、「自我展演」、「女性身體自主權」、「攝影行為的解

6 Sony公司在 1981 年推出世上第一部數位相機Mavica,以電荷耦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代替傳

(26)

放」研究因此蘊孕而生(Jimroglou, 2001;White, 2001, 2003;陳偉鳳,2004;許若書, 2004;林慧琪,2006)。 攝影的發展,使得我們從膠捲的底片,發展到了數位的0 與 1。原本唯一的構成, 變成可以大量的複製與重作;從神聖的靈光再現到靈光消逝數位相機的自拍欲望,從個 人的攝影到網路空間社群照片的分享。原來高價的器材,普及到現今是每個人都能擁有 使用的大眾化器材,這不僅是階級的彌平,更是原本被認為是高高在上的藝術成為現今 每一個相機使用者拍照表達自我的方式。而技術的門檻更是因為相機的發展,相繼的簡 化,排除了攝影技術的障礙。攝影的發明對文化的衝擊如此明顯,仍不斷上演。 攝影是現代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紀錄方式,它是一種技術、一種藝術、一種符號、一 種語言、一種媒介,一種紀錄事物與消息的方式,它表達了人的主張及意念。這是一個 影像的時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無可避免受到攝影的影響。 貳、新聞攝影與紀實攝影的區別 在上述文獻中了解到攝影從發展初期就用於紀錄事件,這種紀錄的方式用於新聞中 則是我們廣泛稱為新聞攝影。談到新聞攝影,首先要區分它與紀實攝影的不同,因為兩 者界定上其實是很模糊的,兩者皆有報導的成份在。以下為兩者的區分。 一、紀實攝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 1930 年 代 開 始 , 在 世 界 各 地 開 始 認 為 攝 影 最 主 要 的 實 踐 是 在 紀 實 。 紀 實 (documentary)在牛津字典裡的意思是去記錄(document)或記載(record)。紀實攝影 (Documentary photography)7,是由特定專業身份從事攝影工作,如記者、社會工作者 等,其所拍攝作品背後,多具備較為嚴肅的主題與報導內容,反應出拍攝者的使用,且 拍攝的作品往往會引起震撼或發人深省。紀錄真實是攝影的基本功能,攝影的紀實性在 7 紀實攝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的翻譯在台灣還有報導攝影、紀錄攝影等,但指的都是documentary 一詞。

(27)

攝影術發明之後,就一直是攝影最主要的特質之一,因此很自然的發展出「紀實攝影」 的傳統。紀實攝影是一定要有真實的景物,才能得到影像,所以攝影者必須透過觀察實 際對象,按下快門才能獲得作品。影像的構圖、對象的選取和拍攝的技巧風格,就由攝 影者的主觀意識來決定。 紀實攝影家主張尊重攝影本身的特性,強調完全真實的情境,主張捕捉自然狀態下 被攝物的瞬間狀態。攝影家依據自己的美學觀,捕捉事物發生的關鍵時刻, 將最重要 的片段留在影像裡,這就是紀實攝影的精神。而Stott(1973: 14)則強調紀實攝影的精神, 永遠在於它的內容,而不在於它的的形成、風格或媒介,且早期的紀實攝影是政治改革 的一部份,希望由紀實攝影來關心自由社會的價值的傳佈。 Stott(1973)對紀實攝影則更進一步認為,紀實攝影在觀者毫無防備的瞬間「強加 意義」,分裂為對內含於特殊體制和歷史背景形式的探索,是一連串社會、文化變遷, 共同創造出紀實的「意義」。且紀實攝影是要「確保」攝影的真實性,若是攝影師企圖 安排或建構場景,則是不好的舉動。 而基本上,紀實攝影這個概念是懷有目標,這種目標是超越美的呈現。紀實攝影的 目標在於,將觀眾的注意力引導到他(她)的作品上,而這樣的目的是為了社會變遷鋪 路(Becker, 1992: 133-135)。也就是期望由紀實攝影改變社會一些情況,非只有單純紀 錄。 陳映真(1993)在《紀實攝影》的書序中寫到,紀實攝影與報導文學,至少在性質 上有些相同之處: 1.新聞性:紀實攝影與沙龍攝影的不同,就是在他的新聞性。所謂的新聞性就是對 具體事件、事物、人物、人的生活的記錄和報導。甚至將攝影過程中的技術部份降低, 以求平實、直接、如實報導。 2.有結構性的敘述性:有結構性的敘述性指紀實攝影師,常常以多張照片連續,創 造敘事,有起承轉合。 3.批判性:這一點是站在紀實攝影所發生的政治社會背景與歷史沿革看。 Rothsteni 在美國農業安定局攝影小組時曾說(Rothsteni, 1986∕李文吉譯,1993:42):

(28)

紀實照片的目的在於使人受到感動後採取行動,以改變或防止某種錯誤或造成傷害 的狀況;或者支持或鼓勵某種造福人群的事情。有時這一類攝影會被誤解為宣傳。宣傳 的定義是故意傳播某種觀念、信息、事實或論證,以協助或傷害某種目標、個人或機構。 宣傳者竭力說服人,而不力求客觀公正。宣傳者可能扭曲、選擇、省略與安排素材,而 導致其訊息的呈現失於偏頗。相反的,紀實報導必須忠於事實才能說服人。如果有所選 擇也是採取平衡的方式,以預防對事實的錯誤詮釋。其所使用的技法是採取直接的,不 經過人為的操控。看了紀實攝影照片之所以受到感動而採取行動,是因為他們認同攝影 者目擊題材時產生的關心。 因此Rothsteni(1986)認為紀實照片指導觀看者從它所透露的真相認知,而紀實攝影 有一項獨特的本事是具有影響民眾和事件的能力,它的主題是不受限制的,但不是每一 張照片都是紀實的。紀實攝影應該傳達出某種訴求,才能和風景、人像或街景照片有所 分別。因此它所紀錄的照片應該比隨手可得的即時照片(snapshot)具有更多的意義, 應該透露被攝者更多心境而不只是形式。紀實照片能說出我們世界的一些事情,並且促 使我們重新思考人與環境(李文吉譯,1993)。 Rothsteni(1986)更認為紀實攝影的目的在於了解生活,人的生活方式,工作與遊戲, 民眾的社會結構與組織,他們的生活環境。而紀實照片的目的在於使人受到感動後採取 行動,以改變或防止某種錯誤或造成傷害的狀況;或者支持或是鼓勵某種造福人群的事 情。因此紀實報導者必須忠於事實才能說服人(李文吉譯,1993)。由此可知紀實攝影 對社會改革的影響力。 也就是紀實攝影是一種記錄,為了尊重攝影的記錄性,攝影者必須抱持著忠實呈現 的心態面對景象,不去添加或歪曲事實,以求能夠呈現現實世界的原貌。同時也可以說, 紀實攝影是準確紀錄下真實世界中沒有變形的世界,用相機的物理性質把真實反應與記 錄下來。 但Wells也指出紀實攝影有矛盾之處,他舉FSA美國農業安全管理局的紀實攝影為

(29)

例,在此紀實攝影被認為是有歷史意義具有永恆價值,凝聚了眾多符碼,特殊、也普世。 但它卻與相片本身應可以立刻理解的觀念相互衝突,且在此紀實攝影的宣傳功能也大於 對抗社會政治體系的證據(鄭玉菁譯,2005:117)。 此外Tagg(1998)也對紀實攝影所提出的社會政治改革功能提出懷疑,他引用Fouault 的監視概念,提出紀實攝影是多多少少是作為監控工具的功能,紀實無法揭露社會生活 的不公平,且作為論述的一環,它反而有建構了想要呈現的現實,這樣的建構背後都有 其意識形態。 而在紀實攝影呈現的媒介上,Wells則認為傳統上紀實攝影是黑白的,因為這樣的方 式有助於影像的完整性,且還要留黑框,表示是紀錄下全部的事物。但隨著科技的進步, 紀實攝影也不在侷限黑白,而是轉為對色彩運用自如。且也不在只是報紙、雜誌文本的 一部份,而是在多種媒介上呈現作品,如書籍、電視、畫廊(鄭玉菁譯,2005:132-133)。 二、新聞攝影(photojournalism): 而新聞攝影(photojournalism)則可定義為「為出版事業製作的圖片」。Rothsteni 認為新聞攝影者是以平面印刷媒體向大量讀者傳播的紀實攝影者,因而所有的新聞攝影 者都是紀實攝影者,但不是所有的紀實攝影者都是新聞攝影者,因為不是所有的紀實攝 影者都是為了讓報紙或雜誌刊登照片而拍照(李文吉譯,1993)。Carlebach(1992: 63) 則認為新聞攝影是奠基在,攝影在報紙中不僅被認為是一種能夠提供真實的對抗影像, 也被當作是一種「新聞」,透過新聞攝影來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也可以說新聞攝 影就是提供視覺來佐證其新聞的真實性。Newton(2001: 4-12)認為新聞攝影的表現有 驚人的傳播力,是幫助大眾理解事物的力量,會對很多人在生活上產生影響.。 陳申等人認為新聞攝影必須具備三個要素:(陳申,胡志川,馬運增,錢章表,和 彭永祥,1990:142): 1.新聞攝影的對象必須是臨時發生的事情或與公眾有關的種種事物,而不是隨意攝 取一草一木或出於紀念所拍的人像; 2.新聞攝影必須真實,沒有真實性的照片就不能構成新聞照片;

(30)

3.有時間性,過時的照片就失去了新聞的意義,報刊也不會採用。 中國大陸的學者劉云萊則認為新聞攝影是「以照片記錄的瞬間形象報導事實的新聞 樣式,是強而有力的形象化輿論工具」。在此,他點出新聞攝影以照片來報導事實的重 要意義,同時他也強調新聞攝影透過影像來影響社會輿論的重要功能(轉引自許靜怡, 2002:40)。 徐忠民(20002)指出,新聞攝影的限制與原則是,必須以真人真事為拍攝對象, 必須拍攝具有報導價值的事物,拍攝必須充分尊重被攝事物自身的發展規律,必須截取 特定瞬間形象,必須含有必要的文字敘述,以補充影像語言的不足。也就是新聞攝影是 強調時效性、客觀、敘事,它是以技術為手段,對正在發生且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截 取特定的瞬間形象,並結合必要的文字因素來進行新聞報導的一種形式。 劉云萊在其「新聞攝影」一書中,也歸納了新聞攝影的幾個基本屬性:(轉引自許 靜怡,2002:41) 1. 新聞性:新聞攝影既然是新聞傳播的一種形式,新聞照片的產生過程也必然要遵 循新聞的一般規律,具備「新近發生或發現」、「迅速及時」、「真實」、「滿足讀者 需要」以及「足為社會公正輿論」等新聞特性,其中又以「真實」的屬性最根本、最重 要。 2. 形象性:也就是說,照片靠影像說話。新聞攝影和其他攝影門類一樣,以照片的 形式出現,呈現肉眼可視的形象,這就是新聞攝影的形象性。「阿波羅號」登陸月球的 新聞儘管可用文字報導,但總不如照片的一目瞭然。這種可視的形象性,可說是新聞攝 影的一大優點,使得新聞照片可以超過語言的界限,成為一種世界共通語言。當然,照 片形象只能通過事物的外在形體來表現,它不能像文字新聞那樣可以描繪抽象的思想, 這一點又是影像的侷限性。 3. 紀實性:各類攝影有一共同特性,那就是直接記錄客觀事物的性質,新聞攝影也 不例外。攝影器材對於實物的複製能力是很驚人的,能把人視覺上來不及感受和反映的 細節動態,忠實地記錄在感光片上,因此人們一開始就深信照片是客觀事物最可靠的紀 錄。不過,劉云萊也指出,新聞攝影的紀實性和真實性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者既有區

(31)

別又有聯繫。一般來說,真實性依賴紀實性來實現,通過攝影的紀實手法來反映真實的 新聞內容;但有些紀實新聞攝影拍攝的實體卻是偽造的,雖然具有攝影技術的紀實性, 卻不具有新聞的真實性。 4. 瞬間性:新聞攝影不同於電視或電影等動態影像,它具有瞬間靜止的特點;但不 同於繪畫的靜止瞬間,它是從現實中直接截取的真實瞬間。這種瞬間性使得它不能像電 視新聞那樣可以拍攝出新聞事件的過程,呈現出連續的動作和影像。新聞攝影只能以 「靜」表現「動」,以「瞬間」表現「過程」。瞬間形象(畫面)的攝取,就成了新聞 攝影作品成敗的關鍵所在。 呂良遠(1997)也提及,新聞攝影所取得的影像,是以事件目擊者的立場來著眼, 著重的是事件本身,而不是拍攝者的觀點和思想。此外,對於突發的新聞事件,攝影記 者除了構圖與快門機會拿捏外,很難加入自己的想法,因此呈現出來的影響,多半是客 觀性的單純紀錄。 新聞攝影也是一種創作、詮釋或表達該攝影記者對事件的看法,因為從舉起相機, 瞄準和對焦的同時,就是包含一連串的價值判斷。人們很少懷疑新聞攝影的客觀性,因 為它們皆來自現場(郭力昕,1999:113-134)。

美國攝影記者協會(NPPA, National Press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的研究員法勃 曾經把優秀的新聞照片稱為「偉大瞬間」,充分抓住了新聞攝影最珍貴的本質,也就是 把世界上可以鼓舞眾人的真善美,或者應受世人譴責的醜惡事物,用相機把它的瞬間紀 錄下來,變成永恆(蔣齊生,1992:3)。 由此可知,紀實攝影與新聞攝影講求的都是真實性、客觀,都是紀錄社會的現況, 也都必需截取最能代表事件的一瞬間。紀實攝影是要讓我們重新思考人與社會的現況, 而新聞攝影則是講求實效性、有報導價值的報導,且要能配合文字的敘述。 且在美國新聞學的論述中,認為新聞攝影代表真實臨場感,與傳統新聞學的客觀性 強調相互連結。但另一個觀點確認為新聞攝影的圖像照片,一直是個複雜的場域。一方 面人們似乎相信臨場的新聞照片,對於講究客觀確實的新聞事件報導提供了直接有力的 佐證。但另一方面也有一個看法,認為新聞攝影在相關新聞論述中同時被建構為純粹視

(32)

覺感官的產物,被認為欠缺且淡化傳統新聞理念中啟迪的過程,因此新聞攝影隱隱被認 為對新聞思辨是一種威脅(Becker, 1992)。 三、新聞攝影的功能性 大陸學者劉云萊則從社會層面來分析新聞攝影的功能,他認為新聞攝影的功能可分 為五方面:(轉引自許靜怡,2002:44) 1. 傳播功能:如果把新聞事業比作社會的神經系統,那麼新聞攝影就是最敏銳的視 覺神經,它時刻注視著世界各個角落的重要動向。現在,不管世界上哪裡發生了重大新 聞事件,它的影像可以透過衛星迅速傳到全世界。新聞攝影已經成為傳播和交流各種新 聞訊息最通俗、最迅速、最直觀的工具之一。 2. 認識功能:新聞攝影在傳播新聞訊息的同時,也可以為人們帶來現實生活的某些 知識,加速人們對認識社會和世界的認識,這就是新聞攝影的認識功能。比如說火山爆 發、地震或日月蝕等新聞照片,不僅具有新聞傳播的價值,同時也具有幫助人們認識這 些具體事物的作用。 3. 審美功能:新聞攝影的影像在某種程度上都寄託著攝影記者的美學理想。讀者在 閱讀和觀賞新聞照片時,會有某種愉悅的、優美的、崇高的、或者醜陋、悲慘的共鳴, 對美的感受能力無形中便會增加,這是新聞攝影的審美功能。 4. 教育功能:新聞攝影把一幅幅真實的畫面展示給讀者,使讀者在認識照片中的 人、事、物面貌時,也能在思想上受到某種感動,引起更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索,進而化 為改造現實環境的行動,這是新聞攝影的教育功能。 5. 文獻功能:昨天的新聞就是今天的歷史。新聞照片也就是歷史的瞬間切片。凡是 紀錄了歷史上重大事件和動態的新聞照片,都會成為珍貴的歷史見證。這就是新聞攝影 的文獻功能。新聞攝影可以作為最有說服力的歷史見證,為後人展示過去歲月的真實情 景。 美國學者 Kerns(1988:19)指出攝影記者在拍照時通常有四種目的;而根據攝影記者 這四種目的,也可看出新聞攝影的不同功能:

(33)

1. 說故事:照片可用來詮釋特定的觀點、意見和評論。 2. 紀錄某一物體或事件:以拍攝對象為主體,呈現其結構和過程。 3. 確認、認識:作為證物,或者文字內容、新聞事件的對照。 4. 美學功能:作為報紙版面編排的一項美化要素。 新聞攝影不僅紀錄事實,還有美化版面,幫助讀者理解與記憶以及詮釋新聞觀點的 功能。 Newton(2001:15-29)則認為新聞記者除了要具有攝影技術外,對自己取材的對象 要有相當了解,以傳達事實。但攝影記者是不可以完全客觀的來呈現現場,因為攝影記 者是用自己的觀點來與被攝者接觸來詮釋現場。 而蕭家慶在對於正統的新聞攝影教育,則認為是講究攝影的內涵、深度與思辨精 神。同時強調攝影記者是二十四小時待命的,在進駐新聞現在場,應該在腦海預想事件 本身的特殊難度與視覺的表現機會,一旦去到現場,必須透過源自於心象和新聞素養的 觀景窗,去研判鏡頭或畫面的表現機會。所面對的新聞事件即便是天災地變,都必須保 持一定的客觀冷靜、積極參與。在參與新聞事件的整個過程,更必須運用對於事件的解 讀能力和影像思考的敏感度,來詮釋涉及事件的人事物、空間與互動動線。而新聞事件 的現場,根本就是攝影記者全身投入的奮戰場域(簡瑞宏,2005:4)。 同時簡瑞宏(2005)也談到,攝影記者被要求具備敏銳的觀察力以及行動反應的迅 速。但現在的攝影記者還要具備對光線的美感以及對高質感畫面的追求,因為這都是一 個受市場歡迎的攝影記者必須具備的條件。 參、新聞照片在報紙中的重要性 新聞照片一直是報紙版面中重要的一環,但卻極少被深入做分析與研究。較多的時 候是把版面(包含新聞照片)對報紙銷售與競爭的研究,很少單獨對新聞攝影做單一研 究,但結果卻也都顯示新聞照片對於報紙銷售有正面性的影響,新聞照片更是吸引讀者 閱讀報紙重要的因素。此外,面對以圖像為銷售導向的競爭者,報紙通常會增加自己版 面的圖片量與照片量(Weaver & Mullins, 1975; Kenney & Lacy, 1987; Wanta & Johnson,

(34)

1994;李貞怡,2004;周世豐,2004)。

而新聞攝影對於報紙的重要,以及對於新聞本身的重要性,也可以從早期的研究中 得知。Woodburn 對於新聞攝影的研究中發現,新聞攝影可以引起讀者注意,進而閱讀 相關報導。一張三欄寬的新聞照片,可以留住三分之二讀者的目光;同時,它也可幫助 讀者理解新聞報導(Woodburn, 1947)。Tubergen & Mahsman(1974)的研究則證明, 照片本身能影響讀者對照片中新聞主題的態度。此外,Wolf & Grotta(1984)也證明報 紙上的大照片可增加讀者閱報率,同時有助於喚醒讀者對文字新聞內容的印象。而國內 的相關研究則發現,而在壹週刊和蘋果日報進入台灣後,兩家媒體的特色是以大量圖片 佐證,塑造視覺導向的資訊傳遞方式,在引領風潮之下,短短幾年內,國內媒體對照片 的需求量大增,國人閱讀平面媒體的習慣也改變,照片成為閱讀過程中重要的訊息來源 (黃義書,2004)。

Dennis 和 Merrill(1984: 89-90)認為美觀(beauty)是評估媒介品質的重要標準之 一。Wolf & Grotta(1984)發現大型的照片特別能夠增加新聞的閱讀,而且讀者會願意 花更多時間閱讀事後能有更高度回想的新聞。此外有顏色的圖片能夠讓一則複雜的新聞 變得更容易理解,並且能夠將大量的資訊濃縮到更小的空間之中。

Kenney 和 Lacy(1987: 34)研究中也發現讀者喜歡顏色、照片和資訊性的圖表,同 時也發現讀者在看報紙時,看照片會比讀文本多,且有照片的文章閱讀率會比沒有照片 的文章高。

同時報紙間的相互競爭也造成了,圖像元素在報紙中的大量使用。Utt & Pasternack (1985)曾以美國 10 個主要城市中 20 份相對競爭的報紙為研究樣本,比較其頭版在外 觀上的差異,以及這些報紙採用圖像元素的情形,結果發現發行量較接近的報紙(也就 是競爭較激烈),相較於發行量差距較大的競爭性報紙,在使用圖像元素的情況較為相 似。 而在 Click 和 Baird(1993)對於圖片編輯與編排的相關研究中也發現,大圖片比小 圖片吸引更多的讀者,且使用特殊形狀圖片會使得讀者感到不愉悅。此外,如短文配上 大圖片放在文章開始的版面,將增加可讀性。

(35)

Kenney 和 Lacy(1987)的研究發現,報紙使用圖片和顏色的數量,會因為報紙在 市場中直接競爭的強度而增加,該研究分析 114 份日報在圖像數量、圖像所佔比例、以 及彩色區塊所佔比例在競爭性報紙中之特性。結果顯示,當該城市日報之競爭日趨激烈 時,上述三個指標都會隨之增高,對於這樣的結果,他們認為正是報紙為了趕上競爭者、 或是讓自己與競爭者有所差異而形成的。 Beam(2003)研究發現,市場導向較強的報紙使用較多的視覺元素(包括了照片、 圖表及標示等)及「資訊協助」(information aids,如內容摘要等),藉此提供導覽 (navigation),同時幫助讀者迅速吸收內容。 賴光臨(1996:68)也指出,報紙會運用大標題和大圖片來包裝新聞版面,其目的 不止是吸引讀者閱讀的興趣,更在與其他報紙在市場上相互競爭。 李貞怡(2004)分析 1992 到 2003 年間,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和蘋果日報 頭版的新聞,並以新聞的報導方式、主題和新聞圖像比例三項多樣性指標進行內容分 析,發現:第一,1993 年有線電視出現後,三項指標都微幅上升;第二,電子報的出現 對指標的多樣性並無影響;第三,蘋果日報出現後,新聞圖像指標的多樣性比例亦上升。 周世豐(2004)探討在蘋果日報創刊前後,國內三大報在頭版版面上的圖像差異, 其研究發現面對視覺風格搶眼的新進競爭者,三大報早在蘋果出刊前,就已在版面上「蘋 果化」,即放大照片、標題等。而在蘋果出刊後,《中國時報》和《聯合報》在照片處理 上已漸回復過去水準,但《自由時報》仍持續加大照片和標題。 由此可知,報紙中的新聞照片是新聞報紙內容很重要的一環,新聞照片不但能第一 眼吸引讀者目光,更能引出讀者閱讀新聞內容的興趣。此外報紙間為了增加銷售量與競 爭力和增強彼此間的差異,現在都導入了大量的視覺圖像與照片,其原因也是希望吸引 讀者。但以上的研究是針對報紙上新聞圖像的重要性,未對新聞圖像文本進行分析。 肆、攝影的批判性思考 吳嘉寶(2002)認為單張照片影像可以承載的資訊有三層: 1. 劇情變化,事物分類的特徵(屬於被攝事物狀態的)。

(36)

2. 視覺美感的性的資訊(視覺元素與視覺元素間的結構)。 3. 影像的符號性意義。 此外當複數影像的集合時,除了上述三層信息外,還有第四種「脈絡性資訊」。也 可說是影像承載的資訊有三種:1. 資訊 information;2. 視覺美感 aesthetics;3. 情感與 感情emotion。而觀者可籍由視覺處理資訊的過程(辨認、整理、解讀),分別來提取影 像的資訊。

Sontag 在《論攝影》(On Photograhpy)將攝影本身的矛盾以隱喻的方式加以發揮出

來,她的論調主要圍繞在攝影的權力關係。她意圖打破攝影客觀性的迷思,以及攝影宣 稱同時擁有「藝術」與「真實」矛盾的。Sontag 認為攝影就像是性的窺淫癖,能夠鼓勵 無論任何正在發生的事繼續進行(一方面有人偷看,一方面有願意繼續演出,甚至加倍 演出);更認為攝影者的興趣,其實是建立在對象的不幸或痛苦上(例如貧窮、畸形)。 Sontag 認為攝影不但是傳統人類學者的延伸,也是超級遊客。攝影者拜訪土著,帶回他 們的異國風味的情事和怪異道具。攝影增強調觀看的方式,常常找出新方法來觀看熟悉 的事物,有如遊客收集異國風情(1977∕黃翰狄譯,1997)。 也就是Sontag 認為,攝影廣意就是一種掠奪的行為,相機消滅了倫理界限和社會禁 制,使攝影者免除對於被攝者的責任。因此攝影是社會權力運作的場域,即使是拍攝時 不干涉被攝者,攝影仍然不只於被動的觀察。攝影的行為基本上是一種侵略、掠奪,將 被攝物者物化成為影像以便收集、使用、販賣。在此Sontag 以攝影師 Arbus 的照片為例, 點出攝影者以強勢特權的位置,基本上假設被攝者處於無知、不能為自己發言的劣勢, 將之侵犯、掠奪、物化、擁有。她甚至認為攝影是一種強暴,「攝影者選擇怪異的對象, 追逐他,框他,沖印他,標題他」(1977∕黃翰狄譯,1997)。在此她以為攝影是任意補 捉世界的片段,並且隨意的截取、擁有。 此外Sontag 也認為攝影不只是複製真實而已,也是一種「再製過程」,抹去區別「物 及情境的有趣特性」之主要方法之一。換句話說,某物有趣,是可以看起來像(或「類 同於」)另一件東西。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long-term solution may be to have adequate training for local teachers, however, before an adequate number of local teachers are trained it is expedient to recruit large numbers

The aim of this theme is to study the factors affecting industrial location using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as example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Two examples of the randomly generated EoSs (dashed lines) and the machine learning outputs (solid lines) reconstructed from 15 data points.. size 100) and 1 (with the batch size 10)

日本九州 4 日遭到鋒面滯留的強降雨侵襲,截至 13 日止已造成 72 人死亡,其 中又以九州境內的熊本縣為重災區,死亡人數高達 64 人。根據《朝日新聞》報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Basic’ liberty entails the freedoms of conscience, association and expression as well as democratic rights; … Thus participants would be moved to affirm a two-part second

香光莊嚴門第六十一期】民國八十九年三月 VO 九.. Boston and London: Shambala.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sian Terra-cottas from the wl 立 lter-Grounds

This study intends to bridge this gap by developing models that can demonstrate and describe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creation activ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