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理論探討

第一節 :政治社會化的類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第二章:理論探討

第一節:政治社會化的類型

壹、社會化與政治社會化

政治社會化在政治學的發展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原因在於政治社會化同 時借用了心理學的「人格」概念和社會學的「社會化」概念。心理學家認為一個 人在幼時對周遭環境的接觸、認識、模仿和學習過程,會決定了其未來的人格發 展。16也就是說,一個人的人格,必定會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但也未必是全 然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社會學中的社會化一詞,具有兩種意涵,其一是指人在 成長的途中學習社會上的行為模式,並且內化到個人的人格發展過程中,其二是 指在社會的生活中,個人透過模仿、學習各種社會上的角色已達到社會上的期待 的經驗,這些學習上的經驗會決定個人的態度、動機、價值觀以及人格模式的基 礎,因此角色學習的過程和社會參與的過程,就是社會化的過程。17

首次使用「政治社會化」一詞的學者是 Hyman,他認為:「欲瞭解政治系統 穩定的下述命題,其重要性至為明顯:人類的政治行為必定為早期習得,而且繼

16李明岳,「大陸配偶來台後政治社會化與國家認同研究-以台北縣大陸配偶個案為例」,台灣大 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6 年),頁 19。

17 O.G.Brim,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s Role-Learning”, in I. Iscce and H. Stevenson, e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60).

18 Herbert H. Hyma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Behavior (The Free Press, 1959).

19 易君博,1970 年,「政治社會化的分析」,憲政思潮,第 12 期,頁 1-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貳、政治社會化的理論

Easton 和 Dennis 將政治社會化的諸多理論進行分類,第一種類型是政治社 會化的分配理論(allocative theory),強調在民主的政治體系中,有價值的事物如 何分配給體系中的成員。第二種類型是政治社會化的維持理論

(system-maintenance theory),著重在政治社會化的過程中,政治體系如何維持穩 定,不受到政治社會化帶來的改變而變得動盪。第三類理論是系統持續理論 (system persistence theory),雖然也強調如何維持政治系統在政治社會化過程中保 持穩定,但是更強調系統本身的調節功能,也就是系統的變遷作用,這類的理論 認為,政治系統的變遷作用就是當政治系統遭遇到重大壓力時的回應機制 (response methanisms)。20

Jaros 將政治社會化的理論依據觀察的對象,分為微觀層次(micro level theory) 和宏觀層次(macro level theory),微觀層次的政治社會化是從社會當中的個人作 為觀察的切入點,討論的重點包括個人與政治系統之間的互動、個人如何受到政 治系統的影響、政治系統如何形塑個人的政治行為以及思維、政治系統是如何影 響到個人的政治態度以及政治定向、直接或間接等問題,我們可以將微觀的政治 社會化理論看作是從個體到政治體系整體的一種邏輯推演過程。宏觀政治的政治 社會化簡言之是從整體的層次作為觀察的切入點,將討論的重點著重在政治系統 本身的變化及其本身的穩定性,讓政治系統得以有效運作、延續,同時也關注政 治系統是如何影響個人的政治社會化過程。21

20陳義彥主編,政治學(台北:五南,2008 年),頁 367。

21 Dean Jaros, 1973, Socialization to Politics,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一、行為論

政治社會化中的行為論,是由心理學以及社會學而來,其中有幾個要素:刺 激、認知圖案(cognitive map)以及反應,行為論者主張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認知 圖案,這些認知圖案是透過外界的刺激而來,這些刺激可能是特定事件、思想、

意識形態等,外界的刺激通過生理上的內分泌、神經系統反應後,形成人類的認 知圖案,也因此,認知圖案就是一個人思考模式、行為模式以及學習經驗上的總 和,最後,人類的行為即是根據認知圖案而來。22

政治社會化學者採納這種行為論的論述,代表性的人物有 F.I. Greenstein 以 及 H.H. Hyman,他們假設人類的學習過程會決定其政治行為,因此,個人在政 治社會化中的過程,會影響其後的政治行為,在解釋政治行為上,必須先對個人 的政治社會化過程有著詳細的了解。

F.I. Greenstein 在其著作《政治與人格》之中更強調政治人格與行為之間的 關係,他認為,在政治人格研究中,除了要觀察刺激(特定事件)與反應(結果)之 間的關係外,也不能忽略政治人物心理變數在這段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 古巴飛彈危機為例,研究者必須同時分析蘇聯領導人的政治人格以及美國總統的 政治人格,才算是較完整的個案研究。他指出,蘇聯領導人具有共產主義革命者 的性格,善於利用的人的軟弱奪取先機,因此美國必須要以強硬的方式,強制進 入古巴海運的船隻都必須接受檢查,才能讓蘇聯領導人放棄。23

總之,行為論是政治社會化領域中較早期的研究方法,而且研究的重點特別 關注在政治人格在特定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政治人格的養成自然就成為 行為論所關注的焦點之一。

22 K. Lewin, Principles of Typological Psychology (McGraw-Hill, 1936).

23 F.I. Greenstein, 1976, Children and Politic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二、Dawson&Prewitt 的間接與直接政治社會化

24

Daeson&Prewitt 指出,兒童政治社會化的方式可以分為直接與間接的政治社 會化,此處所指的直接與間接是就影響方式而言,說明如下:

(一) 間接的政治社會化

間接的政治社會化是某些非政治的概念透過特殊的管道,傳達給孩童,並且 對孩童的思考產生影響,而這些影響也會決定孩童未來的政治態度、政治傾向。

例如孩童與父母之間的相處,若父母是屬於威權型的教育方式,則孩童會先認知 到「威權」概念,並在長大後將威權的概念投射在其對於政治人物的態度上。在 這個過程中,孩童先是學會了非政治的概念(威權),並轉化到對政治人物的認 知。間接的政治社會化通常有三種方式:

1. 人際關係轉移(Interpersonal Tranference):此由 Hess 和 Torney 提出,旨 在說明兒童經過不同的成長環境,會產生不同的政治態度與政治行為。

例如,生長在管教嚴厲的家庭的孩童,長大後就較容易習慣具有高度服 從性的社會。而生長在注重溝通協調、個人獨立性的家庭,長大後就較 能夠適應民主制度的生活。

2. 見習(Apprenticeship):說明孩童在非政治生活中學習到的概念或技能,

將會表現在政治生活當中,例如參加球隊學習到的團體合作,將會表現 在政治生活當中。

3. 類化(Generalization):說明社會中的價值影響孩童,使孩童長大後的政治 生活也受到此種價值的影響。

(二) 直接的政治社會化

24 Richard Dawson,& Prewitt Kenneth, 196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

1. 模仿(Imitation):兒童從模仿中學習,對於政治傾向與政治態度的學習亦 如是,例如兒童會模仿家庭的政黨偏好以及意識形態。

2. 預期的政治社會化(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學童對於未來想要成為的 職業或是社會地位有一定的憧憬,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累積相關的 知識,以便未來具備有要成為該角色所需要具備的知識、能力、價值觀、

經驗等等。例如若學童未來想要成為一名律師,則該學童在其學習的過 程中,會特別關注有關於法律的知識、新聞、等資訊。

3. 政治教育(Political Education):政治系統有時傾向利用學校教育作為媒 介,灌輸政治系統本身所欲灌輸至學童腦中的意識形態以及政治價值。

例如中共在學校教科書中不斷強調的共產主義優點、愛國主義等。旨在 培養學童有著傾向認同中國共產黨的理念,以及對於新中國的貢獻。

4. 政治經驗(Plitical Experience):個人也會將日常生活體驗過的經驗、經歷 或觀察過的事件加諸於自身的政治態度之上,例如參與公民的集會遊

25 Robert Hess& Torney. V. Judith, 1970,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ttitudes in America ” in E.S.

Greenberg(ed),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ew York: Atherton Pres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一) 累積模式(accumulation model)

累積模式認為,兒童的政治態度、政治行為是經由其不斷的學習與體驗的累 積而來,這種學習與體驗是來自於而兒童身處的外在環境,而且是透過直接的學 習累積,形成其參與、態度與行為。

(二) 人際關係轉移模式(interpersonal modle)

人際關係移轉模式認為,學童在政治社會化時期的人際關係,將會在日後轉 移到其與政治人物的互動上。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面對許多人際關係上的經 驗,包括與同儕、師長、朋友、家人之間的相處,這些家庭及學校生活所發展出 來的人際關係,將會影響孩童日後在面對政治人物時的反應,使孩童在成年後面 對政治人物時,會將孩童時期的人際關係應對方式套用在其與政治人物之間的互 動上。

(三) 認同模式(Identification modle)

認同模式強調孩童會模仿他所認為重要人物的價值傾向、政治態度以及政治 行為,這是源自於孩童對於該重要人物本身的認同,因而會模仿其思想、行為,

因此上述提到的政治態度等項目亦在孩童的模仿範圍之列。這也可以說明為何孩 童的政黨偏好經常與父母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四)認知-發展模式(Cognitive-Developement model)

認知-發展模式認為兒童對於政治的理解受到其心智發展的限制,若兒童的 心智發展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就無法對特定的政治現象有所理解,因此,認知 -發展模式與前述累積模式最大的不同,在於對於兒童心智發展的強調程度。在

26 G.A. Almond and Powell Bingham, 1966, Comparative Political: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Boston: Little, Brown.

27 G.A. Almond, “Introduction: 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G.A. Almond and J.S. Coleman, ed., The Politics of Developing Area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0).

28 David Easton and Dennis Jack, 1969, 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N.Y: Mcgraw-Hil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要維持穩定的政治系統,就必須有一定程度的支持,因此,政治系統的產出 必須是能夠讓政治體系內的成員給予體系的回饋為支持,這代表政治系統若要維 持穩定,則必須要滿足體系成員的需求,在政治社會化的角度來看,政治系統的 決策與法案,必須配合一般人在政治上的行為定向與行為模式,才能得到普遍的 支持。

本論文所關注的政治社會化,是民族態度上的政治社會化,也就是漢維之間 對彼此的態度。民族意識就是指一個民族的自我認同以及對另一個民族所抱持的 態度,儘管這種態度時常是誤解或是刻板印象,例如許多民族認為日耳曼民族有

本論文所關注的政治社會化,是民族態度上的政治社會化,也就是漢維之間 對彼此的態度。民族意識就是指一個民族的自我認同以及對另一個民族所抱持的 態度,儘管這種態度時常是誤解或是刻板印象,例如許多民族認為日耳曼民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