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故事結構之探究

國內外學者對於故事的功能皆有正面的評價,如: Saltz Johnson(1974)對社 經不利之幼兒給予故事性遊戲指導後,在人際知覺測驗、故事次序記憶、語言表現技 巧等,都有顯著的進步。簡楚瑛(民 77)指出聽故事可以促進幼兒認知自我、社會 性自我、情緒管理、創造力發展。Armbruster(1988)與 Cox、Shanahan 和 Sulzby

(1990)認為故事類文章是兒童耳熟能詳的,也常有機會閱讀或大聲朗讀,甚至老師 也常以故事類文章當作閱讀指導的材料。透過兒童最熟悉的故事體文章,可以讓兒童 體會與人分享,且故事中蘊含著社會價值觀、日常生活規範及知識,可促進兒童社會 化。

從閱讀發展階段來看,文章結構教學對三年級學生的認知負荷是否適當。

Gunning(1996)曾分析多位學者的研究,如: Ames, Ilg, & Baker ; Chall ; Cook ; Huck, Helper, & Hickman; Sulzby & Teale 的發現為例,兒童從零歲開始,閱讀行為會有質和 量上的不同,區分出五個閱讀能力發展階段,分別是閱讀萌芽期(0~5 歲)、開始閱 讀期(幼稚園~國小一年級)、閱讀能力獨立、進步期(國小二到三年級)、由閱讀中 學習期(國小四到六年級)、以及抽象閱讀期(國中一年級以上)。前兩個階段的兒童 處在「學習如何閱讀」的基礎閱讀階段。第三階段開始,閱讀已成為個體吸收知識的 媒介,讀者會逐漸擴展、挑選閱讀的範圍,以多元的角度來看待閱讀的內容,建構自 己的知識系統,這過程並非被動的接受所有訊息。

以本研究中的研究對象三年級學生而言,因解碼識字的能力已變得更快速、更 自動化,因此在閱讀時可以將注意力放在文章意義的瞭解上,使得閱讀的流暢性、速 度、對文章意義理解的能力大為提升。這個階段也是 Chall(1996)所謂的「不再膠 著在文字本身的閱讀時期」(fluency and ungluing from print)。此外,這個階段

的學生開始閱讀篇幅較長、有許多章節的書籍;對一些可提供不同訊息的書籍也開始 展現高度的興趣(錡寶香,民 92)。

過去的研究已發現文章結構是影響閱讀理解的一項重要因素之一(Gunning, 1996),根據 Weaver 和 Dickinson(1982)整理,有關故事體文章的研究大致有三 類:(1)研究文章的句子語意結構與理解的關係;(2)研究文章因果順序排列與閱讀 理解的關係(3)研究故事文法結構對故事理解的關係。Kintsch(1977)與 Thorndyke

(1977)即發現,當故事的內容是依據故事結構呈現時,讀者比較容易記住內容。

由以上的討論,研究者綜合文獻的建議,基於研究對象的認知程度與現場教學 問題的考量,開始由故事結構著手進行探討。以學生最為熟悉的故事體文章為研究教 材,故事結構教學為閱讀策略,讓學生熟悉故事結構後,能以其為閱讀理解的工具進 行獨立閱讀,來提升其閱讀理解能力,此為本行動研究的首要焦點策略。以下為研究 者針對故事結構的探討。

壹、故事結構之意義及其與閱讀理解之關係

一般說來,文章結構大致可分兩種。一為記敘文(narrative),屬敘述性文章,

如:故事體文章;一為說明文(expository),屬解說性文章,或稱為論說文體。記 敘文具有某種結構,讀者便是以此結構來理解、記憶,如同大腦中的認知結構。因此,

讀者對於文中訊息的回憶與組織,可藉由此結構獲得很大的幫助(Naremore,1997)。

國小三年級的學童,最熟悉的文章結構便是故事體結構。經由故事結構的探討,以故 事基模與故事結構的意涵出發,分析故事結構元素來釐清本研究欲採取的策略。再者 經由故事結構教學策略的探討,做為發展本研究教學策略與課程設計的基礎。

一、故事基模與故事結構的意涵

故事基模(story schema)與故事結構(story grammar)經常相提並論,兩者 之間存在著緊密關係。在分析故事結構時,有必要先提出討論,再進行故事結構元素 的分析。

(一)故事基模(story schema)

一般人對故事如何組成,有一套內在的認知結構,即稱為故事基模(story schema)。Bartlett(1932)的故事回憶研究中指出,當讀者閱讀故事進行回憶時,

會傾向省略部分內容,而創造一些原來故事中沒有發生的情節,以使自己所讀的內容 與自己的故事基模更相容。Mandler 和 Johnson(1977)認為故事基模是個體內一組 有關故事內在結構的期望,故事中主要部分與各部份間關係的理想化內在表徵

(idealized internal representation),能幫助讀者有效地進行編碼和回憶故事內 容,是讀者透過聽或看故事時,由故事內容和個體互動下產生的知識。

之前的基模理論討論過,存在個體的內在基模能將經驗轉化為個體的認知結 構,將新訊息經過同化與調整後,建構出閱讀理解。因此,個體用來理解故事的內在 組織架構,即稱為故事基模。此基模的形成與外界訊息互動,彼此之間存在很大的關 係。心理學家發現故事基模是普遍存在於不同文化之中,個體能運用內在故事基模來 理解新故事(Idol & Croll,1987;Pahl,1987)。故事基模可以引導讀者對故事訊息 進行編碼,決定故事呈現的形式和連結故事組成間的邏輯關係。在閱讀理解的過程 中,內在故事基模必須與新輸入的文章內容產生連結,理解始發生。如果文章內容太 難,超越了內在基模所能同化或調適的範圍,理解是不會發生的(Idol & Croll, 1987)。當故事脫離一般事件的正常程序時,故事基模也能引導讀者決定故事應該包 括的部分及其關係與次序(Stein & Glenn, 1982)。所以故事基模是一組存在個體的 內在認知結構,用此來理解故事內容。

(二)故事結構(story grammar)

許多語言學家發現人們在敘述故事時常遵循著一定模式,這樣的現象也出現於 諸多閱讀理解的研究中(如: Rumelhart,1975;Thorndyke,1977;Stein &

Glenn,1979)。這些閱讀研究發現,不論年齡、文化的差異,讀者在閱讀後被要求重 述故事時,常會遵循一種固定模式,此模式即稱為故事結構。故事結構為故事的組成 成份及組成方式,說明了人們預期的故事形式,由許多故事文法規則所建構而成,用 以說明故事的型態和連接故事中各元素的關係。

(三)故事基模與故事結構的關係

故事基模與故事結構,兩者的區別在於故事基模是個體存在的內在故事結構 體,故事結構是個體表現出來的外在結構體,彼此緊密關連。故事基模是由舊經驗構 成的一個典型故事結構,提醒讀者故事中那些訊息重要、那些不重要,並將重要的訊 息加以組織重整,形成屬於自己理解的故事結構。個體重述或重寫故事時,會將自己 所理解到的故事結構組織後表達出來,這時的故事結構便是存在於個體外在的結構 體。故事基模在理解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協助個體組織與回憶故事,這個歷程無 從得知,只有在個體藉由口語或書寫語言表達出來時,才可以探知個體內在故事結構 的形式(Schirmer & Bond, 1990;Pahl, 1987)。McConaughy(1980)認為,故事基 模是隨著年齡與年級發展逐漸複雜的,個體存在著屬於自己的故事基模,利用故事結 構教學來引導閱讀理解時,必須注意到個體的故事基模發展程度,否則再完整、精準 的故事結構也是枉然。

二、故事結構和閱讀理解的關係

學生對於能否掌握故事結構組成要素與故事理解有很大的關係。Guthrie(1977)

指出故事理解是指理解故事結構及內容。教學者想要了解學生對故事理解多少,可以 用故事文法結構的問題加以檢查。如:理解背景、主題、情節和結果的組成成份,加

上 5W1H 的引導式發問:誰(Who?)、什麼(What?)、哪裡(Where?)、何時(When?)、

為什麼(Why?)、如何(How?),即可檢查學生對故事結構掌握的程度。許多學者(如:

Pearson & Johnson ,1978;Mealey & Nist ,1989)認為閱讀理解的程度可分為三個 層次,表層文義的理解,指的是讀者能對明示於文章中的問題產生理解;深層文義的 理解,指的是讀者須經由間接推論才能產生理解;牽涉到個人經驗的理解,指的是讀 者的先備知識具備與否。

此時,教學者可以利用提問策略來檢查學生對故事的理解程度。Singer 和 Donlan’s(1982)使用提問策略來訓練學生故事的結構,提出:誰是主角?主角想 完成什麼?主角必須克服什麼困難?主角達成目的了嗎?為什麼作者要寫下這個故 事?Wong(1985)回顧 27 篇關於提問策略教學的研究,基於主動處理理論(active processing theory)、基模理論(schema processing)、後設認知理論(metacognitive processing),指出有效的提問策略可以增進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及培養學生產生 高層次的思考與自我監控的能力來理解文章內容。

由以上的討論知道,適當的發問技巧可以讓學生檢核文章中的重要概念,然後 串連重要概念產生理解。研究者必須探討故事結構的元素進行閱讀教學,並結合提問 策略檢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貳、故事結構元素的分析

有學者將敘事定義為認知基模的表達產物,根據這個論點所探討的敘事能力,

最常分析敘事內容的便是故事結構。故事結構是一種認知結構,也是敘事架構,可以 用一組故事內在結構的規則敘述出來,這些規則就是故事結構(Stein & Glenn, 1979;

Mandler & Johnson, 1977; Rumelhart, 1975; Thorndyke, 1977)。

一般而言,隨著年齡的成長,故事基模會慢慢擴充。年紀小的孩子對於故事的 理解限於故事內容的事實與結果;待年紀漸長後,逐漸理解故事內容中所隱藏的情

節、主角的企圖與各事件間的因果與時序關係(McConaughy,1980)。因此,低年級的 孩子可能只需發展背景、結果等幾個最基本的結構要素。到了高年級,故事內容結構 中,較高層次的要素,如:主角特質、企圖、隱藏在事件間的因果、故事主旨便需要 逐漸加入(Kuldanek, 1998)。在錡寶香(民 93)的研究中亦指出,六年級的學生比 三年級的學生在敘說故事時,更能清楚地描述故事發生的背景(主角、時間、地點)、

節、主角的企圖與各事件間的因果與時序關係(McConaughy,1980)。因此,低年級的 孩子可能只需發展背景、結果等幾個最基本的結構要素。到了高年級,故事內容結構 中,較高層次的要素,如:主角特質、企圖、隱藏在事件間的因果、故事主旨便需要 逐漸加入(Kuldanek, 1998)。在錡寶香(民 93)的研究中亦指出,六年級的學生比 三年級的學生在敘說故事時,更能清楚地描述故事發生的背景(主角、時間、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