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二節 研究現場的情境

研究者想藉由述說研究現場相關的脈絡情境,來說明研究者選擇行動策略的相 關考量依據。因此,以下分別就研究現場、研究對象、研究進行時間分別加以說明,

有助於讀者釐清整個研究的情境。

壹、研究現場

一、研究現場描述

大山國小位於雲林縣的西濱海線,全校每個年級均有三班,共有十八班,學生約 五百人左右,在該鄉十所小學中,人數最多且位於該鄉的中心位置,學校周圍有郵局、

鄉公所、農會等機構,在雲林縣屬規模中型的學校。

該校所在的社區是一個純樸的村落,社區居民大多務農,依不同的季節種植花 生、番薯、稻米等作物;其次則從事小生意買賣,在街上或夜市擺攤謀生;或為臨時 工,為農忙或建築工地所僱用。學校內學童的家長幾乎天天忙於生計,較無暇顧及下 一代的教育。且社區老年人口多,年輕的一代多外出謀職,大部份的學生都是三代同 堂,父母外出工作,以農務、做粗工為主,祖父母除了幫忙農務工作外,亦負責照顧 家庭生活起居。整體而言,學區內的居民經濟條件並不富裕,學生隔代教養、單親家 庭、外籍配偶亦不在少數。以研究者任教的班級而言,有兩個男生是印尼籍外籍配偶 的子女。完全隔代教養與單親家庭有四個,其中一個是男生和三個是女生。完全隔代 教養、單親家庭、外籍配偶佔全班比例約 1/4 到 1/5,為數不少。

該校雖位於鄉的行政中心,但社區的熱鬧街道不過一、二百公尺,除此皆為農田、

漁塭景象。社區居民最重要的精神糧食為宗教活動,經常舉辦大大小小的迎神廟會,

已成為該社區的重要的節慶與精神寄託。該校學生忠厚而樸實,個性較為保守,因社 區活動單純且缺乏文化刺激,生活環境極簡單、純樸。學生從事最多的課外活動為看 電視和騎腳踏車,而校園則是學生最主要的活動場所。雖在入學前,大部份的學生已 經上過幼稚園,但大部分學生普遍都沒有閱讀課外讀物的習慣,其生活經驗刺激亦較 不足。

至於該校的教師大多數居住於社區內,步行到校只要數分鐘。有些老師已在學校 內服務達二、三十年之久,對學生的兄弟姐妹及家庭狀況如數家珍。有些較年輕資淺 的老師則是來自於該社區或鄰近社區的子弟,學成後回母校服務。整體而言,學校的 教師流動率較低,服務熱忱、社區認同感較高。

二、教學現場描述

(一)三年乙班的位置

大山國小共有四棟二層樓建築的教室,三年乙班的教室位於第二棟教室的一 樓。該棟教室樓下有四間分別為三年級甲、乙、丙三班教室及高年級自然科教室,樓 上四間教室分別是四年級甲、乙、丙三班教室及中年級社會科教室。三年乙班位於一 樓第三間教室,從司令台方向看來,第一間是高年級自然科教室,第二間是三年甲班 教室,第三間就是三年乙班的教室。如圖 3-1 所示。

圖 3-1 學校平面圖

(二)三年乙班教室佈置

三乙教室的擺設,如圖 3-2 所示,研究者在平時上課就將小朋友分為五組,每 組五到六人。學校舉行三次成績考查,每次成績考查後都會重新換位置,盡量讓小朋 友和平常不熟悉的同學有同一組的機會互相交流。教室有開放式書櫃及國語日報等課 外讀物供小朋友自由取閱,分別放在左、右側靠窗處。研究者的座位在教室左前方靠

近黑板處。研究期間錄影機的位置則視課程的需要擺放,有時在前門處、有時在後門 處。投影機則擺放在教室中間,供教學時使用。教室的設備有錄放影機、DVD、錄音 機及電視,其擺設如圖 3-2,視教學需要而擺設。另外,掃除工具則放置在左側靠窗 處,因有外掃區域的竹掃把、網袋(裝樹葉)、耙子、畚箕,清掃教室的掃把、垃圾 桶、資源回收桶等。因此,該角落常是教室中最凌亂的區域不易管理。整體而言,教 室的設備不算豪華,空間有些擁擠,但是教學常用到的媒體都有,單槍投影機則可以 向學校借用,供研究使用閱讀的書籍則以學校圖書館或研究者準備的參考書籍為主,

故教學工具齊全。

圖 3-2 三乙教室平面圖

貳、研究對象

研究者在擔任三年乙班級任教師之前曾擔任過一、二年級的級任教師,因此接 觸這些學生已有二年。學生在二年級升上三年級時重新編班,學校將二年級所有學生 依照二年級六次月考國語、數學、生活的平均成績,男女生分開排名,以 S 形編班方 式分班(123-321-123…),學生被編到 1 的為丙班、2 的為乙班、3 的為甲班,故三 乙的學生來源平均來自二年級三個班。有十位被編到三乙的學生在低年級時曾被研究 者教過。三乙男生有十四位、女生有十四位,共二十八位學生。研究者在 93 年暑假 進行「閱讀夏令營」的行動研究,參加的學生即是該批二升三年級的學生,共二十名,

其中有八名被編在三年乙班。其餘十二名學生,一個轉學;一個是同事的姪女放暑假 到鄉下玩,開學後便回高雄市就讀;七個被編在三年甲班;三個被編在三年丙班。被 編在三年乙班的八位學生分別是生 1、生 2、生 3、生 6、生 15、生 17、生 23、生 27,

其中以生 2、生 6、生 27 的閱讀能力較好,其他則屬普通。

參、研究進行時間

研究者先從規律的學校作息時間中,找出適合進行的研究時間,研究者希望在 不影響學校的作息及學生課業下,又可以配合學校的課程進度進行研究。以下先說明 大山國小作息時間,接著說明在此作息時間下研究者規劃閱讀研究的進行時間。

一、學校的作息時間

表 3-1 為大山國小一天的作息時間,研究者找出學生從上學到放學在校的時間 中,似乎只有晨光時間比較彈性可以運用。但是晨光時間常被用來練習健康操、或是 升旗時間太長所佔用。只有星期三的晨光時間是學校安排固定的閱讀指導時間,於是

研究者安排兩堂國語課及一堂彈性時間在星期二下午,以便與星期三的晨光時間串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