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省思與成長

第二節 教學中的成長

行動研究中,研究者規劃了許多討論的時間,期許學生在更多的同儕對話與 師生對話之間逐漸覺察與掌握策略,而這樣的規劃也讓研究者有教學進度的壓 力,擔心過多的練習會影響課程學習,原先規劃以每日一文的閱讀教材與課文等 量練習進行,最後則改以課文為主,每日一文的閱讀教材為輔,進行練習,這樣 的調整讓研究者發現學生對於國語課的學習有了不一樣的期待。原先國語課已規 劃好的詞彙學習,變成學生擁有主導權,可以圈選詞彙。國語課也不再過多著墨 於生字教學,而是以詞彙應用教學為主。在引導覺察文句脈絡過程中,加入加分 制度後,學生的反應是更加積極的,在於他們認為是在文字中尋寶,要找到相同 性質或相關的寶藏,學生的反應讓研究者原擔心這樣的澄清策略是否過於艱深的

119

疑慮,終於放下了。

在這一連串的教學過程中,除了讓研究者對於國語教學有了新的想法,也讓 研究者深深感受到引導覺察與策略的重要性。學生對於詞意能有所掌握後,對於 應用於文句當中,也更能覺察其應用的合理性。斷詞教學的附加效益是學生對於 句子結構更加理解,在造句上也能稍加進步,也讓研究者深感欣慰,更有動力在 未來教學中繼續運用。

120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瓊珠(2004)。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臺北市:心理。

王瓊滿(2012)。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二年級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理解與閱讀動 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朱怡霖(2001)。中文斷詞與專有名詞辨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臺灣大學,臺北市。

李映伶(2001)。聽覺障礙學生閱讀理解策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吳姿蒨(2008)。故事結構與理解能力對國小學童之閱讀理解的影響(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品慧(2010)。交互教學法對國小二年級學生寓言式成語故事閱讀理解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吳瑞屯、周泰立、劉英茂(1993)。中文字詞處理過程裡的頻率效果分析。發表 於中國語文的認知研究第六屆國際會議論文,臺北。

何嘉雯(2002)。交互教學法對國小閱讀理解困難學生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南市。

何嘉雯、李芃娟(2003)。交互教學法對國小閱讀理解困難學生教學成效之研究。

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1,101-125。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1-75。

林佳玫(2009)。交互教學法對偏遠國小低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行動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秉武(2004)。交互教學策略對不同組型閱讀障礙兒童增進閱讀理解效果之研 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121

林佩璇(2005)。交互教學法對提昇國小資源班學生閱讀理解表現之行動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淑美(2002)。交互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在科學性文章閱讀理解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林鴻銘(2006)。上位詞與下位詞的篇章功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 學,嘉義縣。

林寶貴、錡寶香(2000)。中文閱讀理解測驗之編製。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9,

79-104。

胡永崇(1995)。後設認知策略教學對國小閱讀障礙學童閱讀理解成敗之研究(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柯華葳(1993)。語文科的閱讀教學。載於李吟(主編),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 的應用(頁307-349)。臺北:心理。

柯華葳(2009)。培養Super小讀者(初版)。臺北:天下雜誌。

柯華葳、陳冠銘(2004)。文章結構標示與閱讀理解─以低年級學生為例。教育 心理學報,36(2),185-200。

柯華葳、詹益綾(2006)。國民小學(二至六年級)閱讀理解篩選測驗。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台北市。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8)。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PIRLS 2006 報告)。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取自http://lrn.ncu.edu.tw/pirls/

柯華葳、幸曼玲、陸怡琮、辜玉旻(2010)。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初版)。教 育部。

洪蒨薇(2009)。運用交互教學法指導國小二年級學生閱讀策略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張佳琳(2012)。有效促進理解的閱讀教學方法。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

29(3),83-90。

122

陳欣希、張鑑如、陳秀芬(2011)。學齡前幼兒的故事結構發展:故事文法之分 析。教育心理學報,42(3),359-378。

陳盈伶(2001)。幼兒閱讀理解之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 學院,臺北市。

陳美靜(2006)。以教科書課文內容為主之相互教學法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之閱 讀理解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許淑玫、游自達(2000)。交互教學歷程中學生發問類型及教師鷹架之探討。課 程與教學季刊,3(4),1-30。

程于玲(2008)。心智圖法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理解及記憶力之影響─以進步 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曾建章(2009)。應用電腦融入閱讀策略教學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閱讀理解 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黃忻怡、廖晨惠(2010)。斷詞能力在中文閱讀認知歷程之探究。國小特殊教育,

50,64-72。

黃政傑(1996)。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1-49。

台北:漢文。

黃敏玲(2008)。幼稚園教師運用閱讀相互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彭聃齡、張必隱(2000)。認知心理學。臺北:東華。

楊勝惠(2009)。相互教學法對國小中年級學生閱讀解能力效應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楊憲明(1998)。中文詞間、詞內空格調整對閱讀的影響。台南師院學報,31,

303-326。

詹慧玲(2007)。結合相互教學法之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國中學生閱讀科學文章 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123

蔡文瑞(2010)。相互教學法在增進成人學生英文閱讀理解表現上應用之研究(未 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蔡岳宏(2007)。交互教學法對特定型語言障礙兒童閱讀理解能力及口語朗讀成 效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蔡雅泰(2006)。概念構圖融入國語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童閱讀理解、大意摘要 能力與語文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 雄市。

蔡雯萍(2010)。國小低年級兒童學前共讀與其閱讀理解能力之關係(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盧雅琪(2005)。交互教學法運用於現代文學閱讀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歐素惠、王瓊珠(2004)。三種詞彙教學法對閱讀障礙兒童的詞彙學習與閱讀理 解之成效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6,271-292。

錡寶香(1999)。國小學童閱讀理解能力之分析。國教學報,11,100-133。

鍾美惠(2012)。運用交互教學促進國小學生文章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顏鳴琳(2012)。交互教學法對國小六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行動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Gagné, E. D., Yekovich, C. W., & Yekovich, F. R.(1998)。教學心理學:學習的認 知基礎(初版)。(岳修平譯)。臺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93)

Goodman, K. S.(1998)。談閱讀(初版)。(洪月女譯)。臺北:心理。(原著出版 於1996)

Mayer, R. E.(1997)。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3版)。(林清山譯)。臺北:遠流。

(原著出版於1987)

124

英文文獻

Anderson, R. C., Reynolds, R. E., Schallert, D. L., & Goetz, E. T. (1977).

Frameworks for comprehending discours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4(4), 367-381.

Bartlett, F. C. (1932). Remembering.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Chall, J. S. (1996). 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 (2th ed.). Fort Worth, TX:

Harcourt-Brace.

Gagné, E. D. (1985).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Boston, M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Gunning, T. G. (1996). Creating reading instruction for all children. Boston, MA:

Allyn & Bacon.

Heilman, A., Blair T., & Rupley, W. (1986). Principles and pratcices pratcices of teaching reading (6th ed.). Columbus. OH: Merrill.

King, C. M., & Johnson, L. M. P. (1999). Constructing meaning via reciprocal teaching. Reading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38(3), 169-186.

Kuldanek, K. (1998). The effects of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tory frames and retelling strategies with learning disabled students to build their comprehension ability.

Union, NJ: Kean University.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 416469) Lerner, J. W. (2006).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related disorders: 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10th ed.).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Co.

Palincsar, A. S. (1988). Teaching and practicing thinking skills to promote

comprehension in the context of group problem solving.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9(1), 53-59.

Palincsar, A. S., & Brown, A. L. (1984). 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fostering and comprehension-monitoring activitie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 117-175.

Palincsar, A. S., & Klenk, L. (1992). Fostering literacy learning in supportive context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5(4), 211-225, 229.

125

Pilonieta, P., & Medina, A. L. (2009). Reciprocal teaching for the primary grades;

“We Can Do It, Too!”. The Reading Teacher, 63(2), 120-129.

Pressley-Forrest, D.L. , & Gillies, L. A. (1983). Children’s flexible use of strategies during reading. In M. Pressley & J.R.Levin (Eds.), Cognitive strategy research educationalaApplications (pp133-156). New York, NY: Springer-Verlag

Reutzel, D. R., & Cooter, R. B. Jr. (1996). Teaching children to read: From basals to books (2nd ed.). Bergen, NJ: Englewood Cliffs.

Rosenshine, B. & Meister, C. (1994). Reciprocal teaching: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4, 479-531.

Rumelhart, D. E. (1975). Note on a schema for stories. In D. G. Bobrow & A. Collins (Eds.), Represen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pp. 211-236).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Rumelhart, D. E.(1985). Toward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reading. In H. Singer & R.

B. Ruddell (Eds.), Theoretical model and of processes reading (3rd ed., pp.

722-750). New York, NY: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Seibert, L. C. (1945). A study on the practice of guessing word meanings from a context.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9(4), 296-322.

Stygles , J. (2012). The role of vocabulary awareness in comprehension at the intermediate level. The NERA Journal, 47(2), 43-50.

Thorndyke, E. L. ( 1977). Cognitive structures in comprehension and memory for narrative discource. Cognitive Psychology, 9, 77-110.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26

附錄

附錄一:教學活動教案

第一階段課程:斷詞學習 單元一: 大家一起來朗讀

教材來源: 每日一文(低年級 1) 捷英社文教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教學年級:二年級 設計者/教學者:吳佳蓉 教學日期:2014.02.24 課程時間:80 分鐘 能力指標:

依據教育部 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能力指標(1-1-3、2-1-3-1、

3-1-1-7、3-1-1-13)中,指出學生要能依照文意概略讀出文章的節奏,注意語 音、語法和速度,並且聽出朗讀時的節奏。

教學目標:

在朗讀中能覺知詞與斷詞。

1.熟悉斷詞停頓的節拍。

2.覺知錯誤斷詞的影響。

教學資源:電子白板、每日一文閱讀教材

教學活動內容 評量

1.學生共同朗讀一次,讓研究者掌握學生錯誤朗讀的之處。

2.研究者示範朗讀和利用打節拍的方式引導輔助學生朗讀童詩的節奏。

3.口語講解童詩意思。

4.加入圖片或實物補充講解引導。

5.活動採異質性分組,進行小組輪流朗讀。

第一次練習結束

1.口語 評量 2.課堂 觀察

127

單元二: 聽讀找語詞(一)

教材來源: 每日一文(低年級 1) 捷英社文教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教材來源: 每日一文(低年級 1) 捷英社文教事業有限公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