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澄清策略的教學探討

本節先探討澄清策略的教學原則和方式,接著,說明澄清策略的運用時機。

一、澄清策略的教學原則與教學方式

教學原則可提供教學者規劃教學時的大方向考量,而教學者以教學原則為主 可運用多種的教學方式達到教學目的。以下先探討澄清策略的教學原則,再闡述 澄清策略的教學方式。

(一)詞彙澄清策略的教學原則

Pilonieta 和 Medina(2009)探討三個重要元素提供教學者各策略教學的原 則,這三個元素分別是,第一,引導者透過陳述性、程序性、條件性的知識,提 供明確的策略教學;第二,學習責任轉移,讓學生承擔越來越多的責任;第三,

學生要明瞭策略內容、知道使用時機、明瞭自己為什麼要運用該策略以及程序是 如何進行的。即在澄清策略中,學生要明確了解什麼是澄清策略、澄清策略的方

21

式有哪些、什麼時候要運用澄清策略等,以及要怎麼有效地進行澄清策略的程序 等,並且在教學規劃中要逐漸轉移學習責任到學生身上。

黃敏玲(2008)歸納澄清策略教學的原則為製造澄清機會和引導孩子相互導 正與製造溫暖氣氛。就研究者教學經驗與觀察再加以說明,國小二年級的學生常 常遇到詞彙疑惑,學生能隨著文本內容逐字的唸讀就認為已經理解內容,卻不知 道自己的疑惑在哪裡,研究者透過活動協助學生覺察疑惑,進而有機會可以運用 澄清策略澄清詞意。洪蒨薇(2009)統整澄清策略教學活動之步驟與實施原則如 下:

1.提出疑問、試探學生的理解狀況。

2.製造澄清機會:教師提供可澄清的面向(如語詞解釋、相關知識)激發學 生提出疑問進行澄清。

3.引導孩子相互導正及尋求解答。

4.製造溫暖氣氛:提供思考時間,多給予正向回饋。

5.引導孩子思考與統整出正確或較佳的答案。

就詞彙澄清策略的教學原則方面,教育部於 2013 年「課文本位閱讀理解教 學」的閱讀策略成分表,如表 2-2 中,可知二年級學生教學要點在詞彙部分著重 在由詞意掌握,並進一步說明教學要點中可引導學生運用字典、意義關聯的方 式、推測詞意以及由上下文脈絡中搜尋詞意等方式,引導學生策略學習,澄清詞 彙問題。

22 http://pair.nknu.edu.tw/pair_system/Search_index.aspx?PN=Manual

Stygles(2012)也指出學生需要明確的教學,以特定的教學策略培養詞彙認

23

等策略;在閱讀中,可以幫助學生使用策略了解字彙及概念、幫助學生建立或延 伸理解活動;在閱讀後,幫助學生熟稔策略等(引自張佳琳,2012)。S. K. Athans 和 D. A. Devine 提供一個以文章線索為基礎的理解課程,培養詞彙認知及建構一 個詞彙的自我監控階段,經由 7 個辨識意義的動作:試探詞彙、組織化詞彙、連 結詞彙到一個熟悉的詞彙、尋找認識的少量的詞彙、使用文章線索、思考產生的 意義、考量其他資源(引自 Stygles, 2012)。

Palincsar 和 Klenk(1992)指出澄清疑慮的過程可採取適當的措施:如重 讀、對照上下文、求助他人、繼續讀下去、查閱資料、做推論…等,藉此協助自 己文意理解。Palincsar 和 Brown(1984)澄清可採取適當的策略,如跳過不管 繼續讀下去、重頭再看一次、對照前後文的脈絡關係、詢問他人或查字典策略,

來增進理解的表現。蔡文瑞(2010)歸納指出教學者或分組小老師可教導學習者 採取跳讀(skimming)、略讀(scanning)、群組(clustering)、重讀(re-reading)

或利用前後文脈絡關係等措施澄清尋找答案。林秉武(2004)就澄清策略所提出 的方式,例如再看一次、前後文關係判斷、經由同儕之間對話激發出答案。Pressley 和 Gillies(1983)從認知的角度出發,認為當讀者無法透過比對和轉譯辨認單 字或片語時,可查字詞典、求助他人、根據文章內容瀏覽上下文去推測詞意,或 暫時忽略使閱讀繼續進行等方式。當讀者無法瞭解文句意思時,可採用的解決策 略如:在未能理解的字句畫線標示、分析句型結構來判斷句義、對照上下文推測 字句的意義;假若讀者無法了解的是文章的意義時,可以將全篇文章重新瀏覽、

在文章重要訊息處劃記重點、或採分段閱讀、在閱讀過程中自我提問並回答重 點、文章結構分析、作筆記等。

Lubliner 和 Smetana(2005)在研究中提出當你發現一個你不懂的字時,可 運用的策略,有 1.思考文章內容(consider the context),看句中以及整段的資訊,

以及看看你是否能找出詞意。2.替代一個同義字(substitute a synonym),當你認 為你知道詞意時,試試看將這個相似詞意的詞彙放進句子中,整句能產生意義

24

嗎?3.學習結構(study the structure),你知道字根嗎?字首或字尾有你認識的 嗎?試試看使用這些字的線索去找出意義。4.以「你」提問自己的記憶(mine your memory),你曾經看過這個字嗎?你能記得它的意思嗎?5.問專家(ask an expert),你的團體有人知道這個字的意思嗎?你們能一起找出意思嗎?6.貼一個 便利貼( place a post-it),假如你不知道這個字的意思,貼一張便利貼以及問老 師或查字典。

就文意脈絡推測詞意,歐素惠和王瓊珠(2004)提出文句脈絡法(context clues),即教導學生在遇到不認識的語詞時,試著從句子中的上下文來猜測詞意,

其優點能有效改善學生的閱讀理解、能了解到詞彙本身有很多的意義,是教導學 生主動學習詞彙的方法,其教學流程設計大致上為學生默讀短文、圈出不認識的 語詞,寫出含有該語詞的句子,學生試著從上下文中猜詞意,把猜測的詞意代回 原句子中並驗證猜測,查字典再確認詞意,並於研究結論中指出三種詞彙教學 法,以文句脈絡教學法比其他教學法的學習效果更佳。

Seibert(1945)提出經由前後文意推測詞意時,可運用文句中的相關聯結進 行詞意推論,相關聯結與推論運用說明如下:

1.由關聯字詞推測詞意:(1)從群組的關聯字詞推測,例如「給所有男人、

女人及小孩」,可由「男人」和「女人」推測「小孩」的詞意。(2)由同一句的 同義字推測,例如「她是如此痛苦、如此不幸。」,可由「痛苦」推測「不幸」

一詞。(3)由文中的反義字推測,例如「不管死或活都要帶他回來」,可由「死」

推測「活」的字義。

2.由句子結構推測詞意:(1)以 2 種格式重覆相同概念,例如「工作必須堅 持以及勇敢奮鬥」,可由前後相同概念的詞意推測「勇敢」的詞意。(2)句子為 相反結構組合,例如「他叫她,但她假裝聽不到」,可由前後相反句意推測「假 裝」的詞意。

3.聯結概念推測詞意:(1)從背景找線索,例如「(在舞台上)布景畫的不

25

好」。(2)從句子找線索。(3)聯結日常生活經驗解讀詞意,例如「雪在大太陽 下慢慢溶化」,可由經驗推測「溶化」的詞意。(4)從段落的意義發現線索

4.使用去除法推測詞意:(1)在文章中相同重覆的字,例如「在房間裡,有 一張桌子,一些椅子,及一個____,然後,一個人脫下衣服而且一整晚都躺在上 面」,那個字可能就是床。(2)排除流程,例如「作者描述他的帽子,他的外套,

他的鞋子,然後講到他的 braies」,那應該是他的褲子。

就「重讀」的內涵而言,Pilonieta 和 Medina(2009)提出需要重讀兩次,

第一次老師沒有協助讓學生和自己的夥伴一起閱讀,然而學生常會找程度相近的 夥伴一起閱讀,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老師可參考學生的閱讀程度,安排精熟的讀 者和較不精熟的讀者兩兩配對進行,而透過定期的閱讀程度評估適度的調整所配 對的夥伴。在第二次閱讀時,則改為共同閱讀(choral reading),透過這樣的過 程,可以讓學生閱讀的更流暢,而且夥伴關係的建立,可以協助彼此去面對閱讀 時的困難,也可以幫助無法自己閱讀的同學,運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可以使 學生更加融入課程,也因透過對話,更可以加強學生彼此對於文本的理解,而老 師的角色是引導者,透過適切課程和環境的安排,可以加強學生的學習。

小結:本研究在詞彙澄清方面以文章前後脈絡線索澄清詞意,文章脈絡中的 線索聯結,包括關聯字詞、句子結構、背景或是段落意思等,都可做為有效的聯 結使學生推論詞意。進行過程衡量其他方式的搭配運用,例如小組討論、畫線標 示、重讀等,可以促進學生達到更佳的詞意掌握。

(三)詞彙澄清與斷詞的關係及教學方式

廖晨惠與黃忻怡(2010)提出「斷詞」是中文閱讀歷程中相當重要的能力,

是中文讀者勢必具備「斷詞」能力以區辨詞彙所在。吳瑞屯、周泰立、劉英茂(1993)

指出中文文句裡並無用以區隔「詞」的視覺特徵,所以閱讀歷程裡可能介入特有 的「斷詞」歷程,使詞的心理真實性與由單字組合成詞的歷程等相關主題,是探 討中文處理歷程中無法迴避的問題。所謂「斷詞」是指中文每個字元間的空格皆

26

一致,詞彙缺乏視覺的凸顯性,因此中文讀者閱讀時勢必涉及同詞彙的字元切 割,以搜尋詞彙的所在(楊憲明,1998)。Li、Rayner 和 Cave(2009)指出中文 詞彙辨識(word recognition)和斷詞(word segmentation)具有不可區分性(轉引 自林昱成(2009))。學生進行詞彙澄清的過程前,需先能掌握詞彙所在,即學 生要能正確斷詞,判斷詞彙所在,詞彙學習過程中,斷詞的學習是必須的過程,

不可避免。

朱怡霖(2001)在其研究中指出中文斷詞所需面對的問題大致可分三類:(一)

每個人對詞的定義與標準不同;(二)中文語句因沒有明顯的詞界限而產生的語 句混淆,又稱斷詞歧異性。例如「花生長得很漂亮」之語句,可以斷成「花 生 長 得 很 漂亮」,或斷成「花生 長得 很漂亮」;(三)面對任何隨時代、地域改 變而衍生,但讀者未曾接觸過的未知詞,例如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縮寫、複 合詞等。學生若出現詞意解讀錯誤的問題,則容易導致句意、文意的錯誤理解,

每個人對詞的定義與標準不同;(二)中文語句因沒有明顯的詞界限而產生的語 句混淆,又稱斷詞歧異性。例如「花生長得很漂亮」之語句,可以斷成「花 生 長 得 很 漂亮」,或斷成「花生 長得 很漂亮」;(三)面對任何隨時代、地域改 變而衍生,但讀者未曾接觸過的未知詞,例如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縮寫、複 合詞等。學生若出現詞意解讀錯誤的問題,則容易導致句意、文意的錯誤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