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學信念之探析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畢業生在學時與任職後之教學信念,以 及其教學信念之變與不變。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先對教學信念做概念上的分析,瞭 解教學信念的意義及功能;第二節以生態系統與教師成長階段的理論基礎,說明環境與 教學信念間的互動關係;第三節由教學信念的實證研究中,整理歸納出本研究認為影響 信念的相關因素。

第一節 教學信念之探析

教學是教育活動的核心,是一個複雜且連續的歷程,涉及的層面包含教師、學生、

教學環境、課程、教法、評量等因素(林進材,2004)。教學時,除了要有熱忱與專業 知能,更重要的是能有正確積極的教學信念,為教師的教學提供必要之支持及影響力(林 寶山,2003)。在探究教學信念的意義之前,首先必須釐清「信念」 (belief)的意義,而 關於信念的意義,研究學者的觀點大同小異,綜合各家的觀點,可知信念是一種對於某 種事物、對象或命題,視之為真、完全贊同與接納的心理傾向或狀態;信念隱藏在每個 人的內心深處,它是一種堅信不疑的想法與主張;信念是個體人格特質的基礎,不容易 被改變,它建構於個人經驗之上,對於事物的評價及認定都植基於個人所擁有的信念,

在現實與經驗中做心理建構,以支配個人的行動(吳珮瓏,2004;高強華,1992;Green, 1971)。

關於教學信念的探究,學者因研究動機、目的、領域、對象與研究方式的不同,所 採用的名稱也各有所異,大致上多採用「教育信念」 (educational belief)、「教師信念」

(teachers’ belief)、或「教學信念」 (teaching belief)等概念,以下針對三個概念加以分述:

6

(一) 教育信念

由鉅觀的角度來看,教育信念並非只有教師才有,而是每個人均具有的,是指個人 基於本身獨有之哲學觀點與思考架構,對教育相關事件與議題等所持有的個人態度與看 法,探討的範疇較廣;由微觀的角度來看,則專門是指教師的教育信念,是指教師除了 對教學現場的相關事物存有信念,對教學現場以外的事物,同樣有其獨有的信念,包括 教育效能、教育改革、教師教學互動、教師角色定位、班級經營、課程教材、學生學習、

社區角色、學校在社會中的角色、及教師對於家長的信念(林子雯,2007;張慧媛,2010;

Yilmaz, Altinkurt, & Cokluk, 2011)。

(二) 教師信念

教師受到先前經驗及當前環境的影響,依據個人經驗、價值觀、偏見等觀點,對教 師專業工作所持有的肯定態度或想法,涵蓋的層面有家庭、社會、文化、政治、學校教 育、課程認知、教學歷程、教師角色、學生學習、教學評量、親師關係、校園環境等相 關範疇(王麗君,2010;邱錦堂,2002;黃淑苓,1999;Sang, Valcke, Braak, & Tondeur, 2009)。

(三) 教學信念

探討教師對自我概念、課程教材、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師教學活動、學生學習 活動等方面的信念,重點集中在教師的教室教學及其對教學的影響(林進材,1997)。

綜合以上論述,「教育信念」、「教師信念」、「教學信念」三者間都有其直接的相關 性,教育信念包含了教師信念,而教師信念也包含了教學信念。「教育信念」所涵蓋之 變項較從鉅觀的角度切入,探討教師在整個社會化歷程中,受到過去專業訓練及個人生 活經歷的影響下,所建構成型的思考架構及人生哲學;「教師信念」是教師於專業工作 中,所持有之想法與態度;而「教學信念」之重點多鎖定於教學場域中的教學思考及對 教學的影響,較少觸及有關教室外的問題探究。本研究採用「教學信念」一詞,以下分

7

別針對教學信念的定義與功能二部分進行探究。

一、 教學信念的定義

教學信念是教師的教學觀,正如同每個人都具有其獨特的人生觀一樣。教學信念係 指教師對於與教學活動相關的人、事、物所持有的認知觀念(如是、非、正確、不正確)

和行為態度傾向(如喜好、厭惡等),這些觀念及態度是逐漸形成的,且具有長久的一 致性,是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所形成一叢叢彼此相互關聯的信念系統。其信念可能是自己 原本就清楚的,也可能是隱藏在教師心中的,使教師具有獨特意識的決定及行事風格,

於無形中牽引著教師的教學行為、態度、價值判斷與決定,並影響教師對教學任務的界 定、教學策略的選擇、教師實務知識的運用及教學問題處理之態度,讓教師在教學過程 中,除了以自己所擁有的信念去詮釋情境及解決教學上的問題外,更可以透過教學信念 選擇教學策略作為課程活動的依據,賦予教學意義,達成教學目標(吳松樺,2002;吳 珮瓏,2004;李雅鈴,2008;林進材,2004;林寶山,2003;洪淑如,2009;馬惠雯,

2006;陳宜芬,2006;Kwon & Chang, 2009;Leonard, Barnes-Johnson, Dantley, & Kimber, 2011;Nespor, 1987)。

綜合各學者對教學信念一詞的定義,教學信念係指教師於教學活動中對個人特質、

教學活動、教學評量、教材教法、課程發展、學生學習、學生個別差異、師生關係、班 級經營等所持有且信以為真、贊同與接納的內心想法,藉由此信念推動教師個人的教學 理念,設定教學計畫與教學型態,並進一步運用教學策略以達成教學目標,是教師教學 歷程中做決定的幕後指引者(方正一,2004;江月姻,2002;林進材,1997;林寶山,

2003;洪秋如,2005;陳國泰、曾佳珍,2005;黃淑寬,2006;蘇益生,2004)。

本研究依據美國幼兒教育協會(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簡稱 NAEYC)於 1987 年發表的「發展合宜實務」(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8

Practices,簡稱 DAP)理念 (Bredekamp, 1987;Bredekamp & Copple, 1997),探討幼兒 教師對發展合宜的教學活動與發展不合宜的教學活動二個面向之教學信念表現,並期望 幼兒教師能秉持發展合宜的原則,營造出一個適合幼兒發展的教學環境,依照幼兒的個 別需求及興趣調整課程,激發幼兒主動探索與學習,重視幼兒的全面性發展。

二、 教學信念的功能

教學信念是教師隱藏在內心深處的一種想法,為支持教師教學行為與決定的原動 力,對教學方向扮演著關鍵性的影響,教師若能適時地發揮其功能,在教學上必能達到 事半功倍的成效。教學信念的功能有:界定教學任務、選擇教學策略、運用教師實務知 識、處理教學問題(林進材,1997)。分述如下:

(一) 界定教學任務

教學對不同的教師而言有著不同的意義,我們可從教師的觀點來理解教師在教室中 的教學信念及行為。而教師在教學前,會先以自身所擁有的信念去界定教學任務、組織 既有的知識、解釋新的訊息與問題,並依此決定適當的做法(林進材,1997)。由此可 知,教學信念能夠協助教師個人瞭解自己與周遭的世界、詮釋任務情境及定義工作,亦 在決策與執行時扮演著重要的關鍵角色,並成為下一次面對問題時的資源。

(二) 選擇教學策略

教學信念在教師界定教學任務後,亦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協助教師選擇適切的 教學策略以進行教學(林進材,1997)。因此,探討教師的教學行為前,必須先瞭解教 師在策略的選擇上,如何運用心中所存的信念實施教學。

(三) 運用教學實務知識

教學信念包括教師對教學之情意與主觀的評價,這些內容涉及了記憶中的存取與處 理,影響教師對知識的建構、學習與使用(林進材,1997)。因此,教師在進行實際教

9

學時,必須不斷地運用已建構的知識體系,進行一連串的教學思考與決定 (Lo &

Anderson, 2010;Schirmer, Casbon, & Twiss, 1997)。

(四) 處理教學問題

教學工作是一種繁複的歷程,面臨到的問題大多是在複雜而無法事先預料的情境之 下發生,即使教師事先已有充分的教學準備與計畫,當面對複雜多變的教學問題時,亦 會遭遇到驟然的挑戰,考驗著教師當下的判斷與決定(林進材,1997)。

如前所述,教學工作是一種繁雜多變的歷程,教師有必要發展出一套有系統、有組 織的信念架構,在複雜而無法事先預料的班級情境中,將外在事件意義化,形成判斷的 因素,以快速處理這些雜亂無序的事件。因此,教學信念的主要功能在於處理複雜的教 學問題,協助教師賦予教學情境意義,透過信念系統融入許多的事件或經驗,使定義不 清的情境與問題變得穩定且具備可預測性。

綜合以上論述,教學信念能協助教師界定任務功能,定義其教學工作,據以選擇認 知策略,對所界定的任務加以解釋、計畫和做決定,並運用實務知識,進行一連串的教 學思考與決定,使教師在雜亂而無序的教學過程中,能有系統、有組織的處理教學問題。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