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學態度相關理論

楊嵐智(2002)指出教師的角色是鄉土語言教育實施最重要的因子。而教師在教學過程 中,對於學生所產生的一種心理反應傾向,包含認知、情感與行動成分,便稱為教學態度(陳 博政,1983)。且依據陳英豪(1977)之研究,顯示教師教學態度的好壞, 對於教學成效 及學生學習結果, 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故本節將從「態度的內涵」、「教學態度的內 涵」、「鄉土語言教學態度的內涵」等三個向度,分別進行探討,以作為研究過程中的基礎論 述與憑據。

一、態度的內涵

態度(Attitude)最早於 1862 年社會學家 Spencer 的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les)之中出 現,其後經由Tomas 與 Znanicki 應用於社會學的領域更確立了態度的重要性(引自劉仲成,

1996)。以下將態度的內涵分為下列八項依序探討:「態度的定義」、「態度的向度」、「態 度的組成因素」、「態度的形成與改變」、「態度的特質」、「態度的量測工具」、「態度 與行為」、「態度重要性」。

(一)態度的定義

態度具有多樣且複雜的面向,眾多的學者論述或研究著作對於態度的定義亦有許多註 解。Katz 與 Scotland(1959)認為態度是一種抽象概念,是個人對於事物的認知、情感、行 動傾向,且具有持久性的心理歷程。黃金柱(1979)、陳青青(1972)皆說明態度是一種複 雜之心理過程,其由個體之觀念、感覺、印象等因子組成,並使個體對所處環境做出選擇性 的反應。另外亦有研究指出,態度是個體內在的並經由後天學得的反應系統,有認知、情意、

與評價三種成份,具有一定程度的持久性,但也會產生改變及影響外顯的行為,此個體對某 對象所表現之態度具有某種信念、好惡優劣和正反的傾向、積極或消極的評價(吳明清,

1992)。

藉由上述有關態度的定義可知,狹義的態度侷限於內顯的心理反應,而廣義的態度則是 內顯的心理反應與外顯行為表現的對應過程。研究者將各學者對態度定義的論述,彙整如表

41

42

態度是個體對人、事、物一種持久性的信念(beliefs) 、情感(feelings)、

行為傾向(behavioral tendencies)的組合。

余興全

43

表2-3-1 態度的定義(續2)

研究者

(年代) 態度的定義

Mayer

(1993)

態度是表現在人的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上,對某人或某物的喜歡或不喜歡 的評價性反應。

Chaiken 與 Eagly

(1993)

態度具有評價的意義,是一種對某些事物持有否定或肯定反應的組合。

Anderson

(1992)

態度是一種感覺,對某一特定目標的喜歡、厭惡具有相當的強度,感覺一旦 與某一特定目標與的建立關聯,則該特定目標呈現的感覺具有一致性。

Mueller

(1986)

態度是一個反應的個體, 對特定心理層面對象所持有的好惡、優劣或是正反 意見的評斷。

Gagne

(1985)

態度是影響個人對其行動選擇的內部狀態,是指一般人蘊於內在的價值觀及 因應現實狀況的綜合表現, 通常是個人在環境中遇到人、事、物等各種情境 時, 所採取的應對行為傾向,做出選擇的一種心理狀態。

Heberlein

(1981) 態度為內在心理狀態之概念, 是由觀察某行為衍生而得。

Oskamp

(1977)

態度包含喜歡、憎惡的心理狀態,當個體維持某一種態度時,通常會表現出 某些反應。

Fishbein 與 Ajzen

(1975)

態度是透過培養而獲得對某事物具有相當程度一致性的好惡或氣質的表現;

是一種由學習獲得對行為正面或負面的評價反應,其具有特定目標與持久 性,並且以相當的機動方式影響行為,態度與信仰、意念有關。

資料來源: 研究者自行整理編製

44

(二)態度的向度

研究者依據態度定義之內容,加以分析出其向度,彙整如表2-3-2所示:

表2-3-2 態度之向度

研究者(年代) 神經 心理

刺激 反應

認知 傾向

情感 傾向

行為 傾向

意見 評價

假設 概念

學習 歷程 林惠敏(2002) ● ● ● ● ● ●

國立編譯館教育大辭書

編纂委員會(2000) ●

邵瑞珍、皮連生(1999) ● ●

洪蘭(1997) ● ● ● ●

林海清(1994) ● ●

周甘逢(1994) ● ●

黃光雄(1994) ● ● ●

張春興(1994) ● ● ●

孫丕琳(1994) ● ● ● ●

鄭東昇(1994) ● ●

吳明清(1992) ● ● ● ● ● ● 陳英豪、汪榮才、

劉佑星、李坤崇(1992) ● ● ● ●

郭金池(1989) ●

朱敬先(1986) ● ● ●

45

表2-3-2 態度之向度(續)

研究者(年代) 神經 心理

刺激 反應

認知 傾向

情感 傾向

行為 傾向

意見 評價

假設 概念

學習 歷程

李美枝(1986) ● ● ● ●

余興全(1984) ● ● ● ●

鄭瑞澤(1982) ● ● ●

黃金柱(1979) ● ● 路君約(1976) ●

Chaiken 與 Eagly(1993) ● ● Mayer(1993) ● ● ● ● Mueller(1986) ● ● ●

Gagne(1985) ● ● ●

Anderson(1981) ●

Heberlein(1981) ● ● ●

Oskamp(1977) ● ● ●

Fishbein 與 Ajzen

(1975) ● ●

資料來源: 研究者自行整理編製

根據上述專家學者對於態度的定義及向度分析,研究者將態度歸納 5 個層面:包含了心 理、認知、情感、行為,以及評價,由表2-3-1 及表 2-3-2 再歸納出以下的 7 個要點:

1.態度是一種心理狀態

態度是個體對人、事、物做出選擇之內在心理與精神狀態,必須靠個體外在的行為才能

46

推斷其狀態,無法直接觀察。

2.態度是刺激與反應的結合與中介

態度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時,心理與神經的準備狀態,並透過個體的生活經驗加以系 統化,然後對特定事物或情境給予反應,具有相當的引導性及動力性影響。

3.態度是認知、情感、行為的傾向

態度是個體對特定人、事、物情境呈現之認知、情感、行為傾向,是內在價值觀與環境 的反應。

4.態度是好惡、優劣、正反意見的評價

態度是在一個評價的情況下,某種刺激客體的分類,而評價是由「認知訊息」、「情意或 情緒訊息」、「關於過去行為或行為意向的訊息」,等三種訊息」所產生的(Zanna & Rempel, 1988)。

5.態度是假設性的概念建構

態度是假設與抽象的概念,是內在心理與外在行為間的反應,是刺激與反應間的中介。

6.態度是一種學習歷程

態度是個體藉由學習特定對象所呈現具有持久性的評價反應。

7.態度是對人、事、物,持久且一致的行為表現

許多研究都以態度是個體對環境中人、事、物所呈現具有持久性與一致性的行為(國立 編譯館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2000;張春興,1994;鄭東昇,1994),做為該研究對態度 定義之名詞解釋。

(三)態度的組成因素

許多學者指出態度的組成因素,包含了情感(Affect)、行為(Behavior)、認知(Cognition)

三種層面(劉婉珍,2001;孫丕琳,1994;朱敬先,1986;鄭瑞澤,1980; Oskamp,1977),

Rosenberg 與 Hovland(1960)亦提出態度的「三鼎論」、「三元論」、或稱為態度的「ABC 模型」,對此模型來說,態度是對某種類別的刺激產生某種反應的傾向,而其反應的三個主 要因素也就是認知傾向、情意傾向、與行為傾向等三種(引自張春興、汪榮才,1976)。研 究者茲將態度的組成因素整理成2-3-3:

47

48

圖2-3-1 Rosenber 與 Hovland 的態度概念圖

資料來源:引自張春興、汪榮才(1976)。洛氏教育心理學。臺北:大聖書局。437 頁。

從表2-3-3 及圖 2-3-1 的內容中可知,態度是藉由個人、情境、社會問題及其它特定對 象的刺激,透過個體對情感、行為、認知的傾向,產生對情感、行為、認知的反應,其中組 成因素共分為下列三個層面:

1.情感層面

是個體對於刺激之情感與交感神經系統的反應、情感的言語顯現,包含個人對事物的 情感和好惡。

2.行為層面

是個體對於刺激之外顯的行動、行為的言語顯現,包含個人依據對事物的客觀印象所採 取的行為傾向。

3.認知層面

是個體對於刺激之認知與知覺的反應、信念的言語顯現,包含個人對事物的瞭解,其中 最重要的是評價性觀點。

綜合上述,有部份社會心理學研究,逐漸以「評價」的看法取代態度的「ABC 模型」;

儘管有研究顯示這三種態度因素的測量結果,其間的矛盾過大,導致該研究喪失其價值;或 刺激

個人、情境、社 會 問 題 及 其 他 任 何 具 實 徵 意 義的態度對象

態度

情感的言語表現

(交感神經反應)

信念的言語表現

(知覺的反應)

行為的言語表現

(外顯的行動)

情感 行為 認知

49

者認為將行為納入態度之中成為一個因素,降低了態度與行為的對等性,也降低了由態度預 測行為的可能性。但為了釐清態度這一種假設性的概念,態度的「ABC 模型」仍是其理論 的必要基礎。

(四)態度的形成與改變 1.態度的形成

Daleyetal (1984,1994)指出人們經常會由外在來觀察自我的行為,就好像自己在看別人 表演一樣,然後經由對該行為的解釋而學習認識自己(引自洪筱倩,2007)。這樣的一個學 習過程藉由觀察行為帶出了態度的形成,故張春興(1991)認為態度是經由學習而獲得的人 格特質,其形成與文化傳統、家庭環境及學校教育等因素有關,而同樣地陳秋燕(1994)依 據相關學者的研究也說明態度並非天生,乃是後天經由學習和累積而來的,是一種內在心理 歷程,介在情境刺激與行為反應間的中介變項。態度的形成是指個體對於周遭人、事、物從 無到有,漸漸地建立起內在心理具有一致性、持久性的觀點,其中影響態度形成的因素有「父 母或同儕團體」、「自己的主觀經驗」,以及「社會環境」等三部份(黃天中、洪英正,1993)

2.態度的改變

張春興、楊國樞(1971)認為態度的改變是學習到新態度以取代舊態度。Triandis(1971)

提出只要態度的「ABC 模型」情感、行為、認知其中之一元素改變,其他元素亦會跟著改 變,另外,也可以藉由個人、群體、報紙、雜誌、廣播或電視媒體,甚至是態度自己本身的 因素來改變態度。張春興、楊國樞(1971)將態度的改變分為:

(1)被動性的改變:由他人的影響所引發。

(2)自發性的改變:是個體自身各種心理歷程交互影響的結果。

經由以上的論述,看似態度的形成與態度的改變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向度,但其實不然,

態度的形成與改變是一體兩面的依存關係。當形成某種事物的態度時,實質上是從原有的態 度轉變為新的態度,故態度的形成與改變是一個循環過程,形成與改變之間往往是不可分離 的(時蓉華,1996)。以下將以五種理論,包括「認知論」、「學習論」、「誘因論」、「說服論」、

「功能論」來說明態度的形成與改變:

50

(1)認知論

認知論學派認為態度是一種持久性系統,是個體對其生活環境中某些特定對向所呈現的

認知論學派認為態度是一種持久性系統,是個體對其生活環境中某些特定對向所呈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