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備課意義與內涵

一、備課的意義

備課(teaching preparation)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充分具體地備課,始能使課 程有效能地運作,學生進而從愉悅的課室氛圍中達到有效學習,減輕課業負擔(尚巧萍,

2010)。周漢光(1998)認為備課的主要意義在於教師事前有計劃的分配與編篡教材內 容,再輔以最經濟最有成效之方法,實踐教學目標。王玫玫(2007)指出備課是課堂藝 術的重要組成部份;備課的良窳優劣決定教學的效能好壞與否。而黃政傑(2002)提出 見解,認為教學可視為課程實施的重要環節,它是整個教育系統或學校運作系統最基本 也最重要的樞紐。 因此,教師為了呈現良好的教學內容與教學品質,教學前的備課就 顯得相對地重要。

總而言之,教師應於備課中作好萬全的準備,才能展開既流暢又生動的課程,並增 進教學的成效與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

二、教師備課之項目

普遍來說,教師很少可以隨著自己的意願來選擇任教的班級與年段。故教師面對學 生的程度差異、個性特質、起始能力及先備知識的狀況也無法加以預測。為了設計適合 學生的教學活動及使教學過程更加順暢,教師需設法預先瞭解學生的各項內在特質與學 習程度,以明白學生間的個別差異。此外,教師教師係為課程發展者和實際教學者,對 教學目標、教材選擇、教案設計、教學方法之採用有決定性的影響,將左右課程的未來

21

走向,因此教師在備課上不容馬虎(林寶山,2003)。許多學者對於備課的項目內容,

有不同的見解,茲分述如下。

歐陽教(1996)提出教學原則包括準備、自動、熟練、同時學習、社會化、個別適 應、科學化、藝術化等七項原則。其中,「準備原則」之內涵為教師瞭解教學目標、選 擇教材、分析學生特質、佈置環境、準備教具等。

Jorgenson(1996)提出教學準備度涵蓋的三大範圍有:教學(teaching or instruction)、 師生關係(student / teacher relationship)、專業發展與責任(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responsibility)。從 Jorgenson 研究的文獻可探知其認為教學準備度係指「促進有效教學 活動所需俱備能力之準備程度」(轉自陳芷沂,2005)。也就是教師課前準備程度愈高,

代表教師有越佳的能力促使教學活動有效運作。

周漢光(1998)認為教師備課中,會考量下列項目:(一)依據學生的起始能力與 各科教學目標,決定單元或課本的教學目的。(二)選擇適當的教材與製作補充資料。(三)

選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及指導學生學習。(四)決定評量演練內容,以 強化學生所學的內容。

張世忠(2001)提出上好一門課的基本五大課前準備原則有:(一)熟悉大綱和教 學內容;(二)掌握教學目標與欲達成的重點項目;(三)發展適合的教學策略;(四)

設計有意義的教學活動;(五)編撰教案,並熟知各種教具用法。

為使學生在學習情境內學習的效果更佳,教師需作好充分的前置作業。換言之,教 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備課。所以,備課的過程並非隨意將信手拈來的資料全部放入 教學之中,而是有目的地去尋找合用的資訊,並作分析、分類與選擇。

盛群力、李志強(2003)認為教學前的準備與教學的實施都是成功學習的要素。教 學前的準備工作包含:(一)確定教學目標;(二)分析教學任務;(三)確定起點行為;

(四)編寫教學具體目標;(五)設計標準參照試題;(六)開發教學策略;(七)開發 選擇教材;(八)設計評量。

22

林寶山(2003)指出教師有部份的教學相關決定是在實際教學前完成,稱為前教學 決定。這些前教學決定,即是正式教學前的備課,其內容包含瞭解學生的特性,如動機、

興趣、人格特質等,及決定適當的教學策略,教材內容的分析,及選定應用的教具。

Darling-Hammand(2005)認為教師必須為教學做好準備,並且具備教學技巧,才 得以讓學生達到最佳的學習成效。

Shen、Poppink、Cui 和 Fan(2007)指出課程計畫也是屬於備課的其中環節,教師 藉由提早準備課程,促使自身探索各種教學法知識,並藉此深思教材中所要呈現的主要 目標及課程的評分標準等。

王玫玫(2007)認為備課的方法因人而異,沒有固定的規則,但一般皆會從準備教 材、瞭解學生特質、準備教法、和準備讓學生學會的方法,這幾個方面著手。

洪清林(2012)指出教師在授課前,深究教學內容、剖析課程結構、探究學習原理,

經過制訂教學目標、準備教材資料、分析學生特質、擬定教學策略、應用教學媒體等,

這些皆為備課之內容。

綜合以上學者的主張,教師備課多從教材、教學方法、教學資源、瞭解教學對象、

評量編擬等方面進行。故本研究以分析教材內容、瞭解學生能力及特質、選用教學方法 與策略、選用教學資源、規劃評量活動等五個影響備課的向度,蒐集相關文獻加以探討,

並以這五個向度作為編擬問卷的依據。

(一)分析教材內容

教學之前,教師對教材的內容需通盤地了解,才能進一步選定教學方法與應用教學 資源。高廣孚(1988)指出學校學科依教材的性質可分三大類,偏理論性、偏技能訓練、

偏情意取向三方面。一個學科中,可能側重理論,或技能,或情意;亦有可能同時包含 上述三項分類;但主要視其內容偏重的性質決定後續施教策略。偏重理論性的教材,內 容包含大量事實、概念、原則和論點,學生需要採記憶、理解、應用的方式學習。偏重 技能性的學科,如美勞、音樂、體育等,主要的技能訓練有模仿能力、熟練能力及創造

23

能力。偏於情意取向的內容,散見於各學科,主要是利用情意教材,達成學生的評價、

組織價值和品格養成的目標。我國中小學教師多參考教學指引及教師手冊準備教材,倘 若教師能預先熟悉教學指引裡關於教材內容的分析,將使教學更有成效。教學指引中與 教材分析內容相關的有:1.分析課文重點;2.瞭解課文背景;3.準備相關參考資料(林寶 山,2003)。

歸納上述內容可知,教師教授學生的知識內容務必力求精確,並針對教材內容分析 脈絡與瞭解各科性質,以確實達到每個科目的教學目標。因此,本研究所定義之「分析 教材內容」,係指教師備課過程中,依據教材內容,分析其難易度與豐富性,及作適度 補充與延伸等。

(二)瞭解學生能力及特質

黃政傑(2002)強調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因此各項教學歷程的準備項目皆必 須配合學習者的特性與其身心的狀況而設計教學活動。賴清標(2004)指出起點行為又 可稱為課程舊經驗,係指學生對過去學習內容既有的知能與態度。教師需對學習者的特 質與起始行為有正確的認識,才能設計符合需要的教學方案。教學者掌握學習者特質主 要可從兩方面著手:1.分析其起點行為並輔以日常表現的觀察,最簡便的方法可參考過 去的課本、教科書內容,從中分析學生的起點行為,並觀察學生的表現,以求正確客觀 的分析結果。2.分析其文化背景,如年齡、性別、年級、智商、家庭背景、及族群等。

張孟琦(2008)認為師生間若缺乏互為主體性,往往會失去教學的本質與真諦。因 為教師只管自己教學,卻忽略學生的學習情況。身為一位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透 過各種方式,預先了解學習者特質、起點行為、學習動機、先前經驗等,隨時隨地調整 教學方法與教材難易度,以符合學生需求,獲致學習成效。

趙建亮(2010)強調教材是死的;而人是活的。要讓活的人去學死的知識,首先要 想辦法「備人」。讓個體不是為學習而學習,教師也不是為教學而教學;而是教學者依 據個體的心理年齡特點、所俱備的知識基礎、性格特點、人格特質設計課程。

24

上列所述因素:學習者的年齡、年級、性別、智能、家庭結構、族群屬性、起始能 力等因素皆會影響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學內容的深廣度、教學媒體的選擇、及教學進度 的編排等。因此,教師在備課中須將這些要素納入考慮。據此,本研究「瞭解學生能力 及特質」係指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分析學習者的年齡、學習特性、人格特質、智力程度、

起始能力、家庭背景等,以所獲致的結果,設計適合的教學活動。

(三)選用教學方法與策略

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讓教學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而教師在備課中選定欲運用 的教學方法,應考量的選用原則如下所述:1.依據教學目標,選用合適的教學法。2.依 教材內容、學科特性,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如藝能科著重練習、表演等,在內容結構 上屬於偏重技能領域的知識,選擇的教學方法則偏向技能類的教學法。3.依學習者特性,

挑選教學方法。需考量學習者的特性,如年齡、智能程度、學習方式、人格特質等。4.

依教學資源的多寡,選定可行的教學方法(張霄亭等人,2001) 。

吳明清(1996)提出教師選用教學方法可依據四項規準:1.參照教學目標選定教學 方法。2.分析學生特性,決定教學方法。3.依教學內容與環境選擇教學方法。4.視教師專 長選用教學方法。

黃政傑(2002)認為有經驗的教師憑藉豐富的學識與教學經歷,能融合課程知識。

再者,由於有經驗的教師們對學習者的學習進展有充分了解,因此能預期其在某個學科 下易犯的錯誤類型與學習盲點,進而採取適當的教學方法避免之。

張孟琦(2008)指出善用教學策略能讓教學活動更順利,學生學習效能更佳。唯有 透過策略的靈活運用,才能將教學目標具體化;抽象概念憑藉合適的教學策略傳遞出 來,才得以轉化,激發學童的學習興趣與動機。此外,教師選用適合的教學法,能避免

張孟琦(2008)指出善用教學策略能讓教學活動更順利,學生學習效能更佳。唯有 透過策略的靈活運用,才能將教學目標具體化;抽象概念憑藉合適的教學策略傳遞出 來,才得以轉化,激發學童的學習興趣與動機。此外,教師選用適合的教學法,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