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全球化認知內涵與相關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師全球化認知內涵與相關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有關國中教師全球化認知與專業承諾之相關文獻,以建構本研究 之理論基礎。共分為三節加以說明,第一節分析教師全球化認知之相關理論與研 究;第二節探討教師專業承諾之相關理論與研究;第三節分析教師全球化認知與 專業承諾之相關研究,茲將各節分述如下:

第一節 教師全球化認知內涵與相關理論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流行文化的一環,全球化的概念隨著專家學者的研究 層面不同,導致立論分歧,即使全球化的概念眾說紛紜,全球化的龐大無形力量,

使得全世界各個角落都深受其衝擊,全球化不是一種選擇,而是身為地球公民必 須面對的事實。在二十一世紀的資訊社會中,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教育、

文化等領域,皆深受全球化的影響。

廖春文、江鴻鈞(2006)指出全球化知識經濟浪潮,反映在人類社會客觀環境 所產生的現象,即是政治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與科技全球化等面 向。教育系統乃整體社會系統之一環,全球化知識經濟的浪潮,必然會衝擊教育 體制之運作。因此從教育的角度來說,不論是政治、經濟、文化、個人所產生 的種種社會變動,都是教育所關心的重點。

教育是國家的根基,面對全球化的浪潮,教育的觀點也在改變。教師站在教 育的第一線崗位上,教師對於全球化的認知,能幫助學生與世界接軌,擴展胸襟 與視野。因此教師本身必須先涵養全球化的認知,才能進一步教導下一代包容、

尊重,並與不同文化的人合作。

本節以全球化認知的內涵為中心,其中包括:全球化起源、全球化的意義、

全球化概念的爭論,繼而延伸至全球化議題的探討,世界先進國家教育改革的現 況,整理全球化下的課程發展脈絡,以及全球化教師素養等層面,形成本研究的

10

理論基礎。

一、全球化認知的意涵

(一)全球化的起源

學界普遍認為全球化開始的出現地是西歐(楊雪冬, 2003),但是全球化起說法 歧異,洪雯柔( 2002)將起源說分成五項:

1.歷史自然演進

Waters(1995)指出,全球化之起源有三種可能性,其中之一便是歷史的自然 演進結果。此派觀點主張,自有歷史以來,全球化便一直進行,自此全球化就不 斷增強其影響力,但是近來則忽然出現加速的情況。

2.資本主義擴展

Wallerstein 是持此觀點最具代表性的學者。他指出資本主義緣起於15 世紀末期 的歐洲,19 世紀末時已蔓延至全球,迄今依舊如此(Wallerstein, 1983)。其意在 指陳資本主義已經推動至全球,形成全球化。

3.工業化歷程的延續

Clark Kerr等人首度在1962 年提出工業化邏輯論題,指出以工業主義為動力的 論題,指出以工業主義為動力的工業化歷程帶來了世界性的衝擊─在世界不同國 家的社會結構中產生了聚合,促使世界逐漸成為一個單一類型的全球社會。

4.資訊與傳播科技革命

1960 年代初期分時電腦系統問世,此為網路的雛形。Arpanet 引出網際網路 (Internet)和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並成為今日的資訊網路奠下基礎。1980 年代,低成本個人電腦問世,凡此種種乃為資訊科技的推動全球化建立了根基,

形成一股不同於市場鬆綁、經濟政策自由化所致的全球化(洪雯柔,2002)。

5.後工業、後福特主義的出現

此派論述可見於1960 年代的後工業社會理論,但決定性的變遷則在1970 與

11

1980 年代有關後福特主義(post-Fordism)之生產模式變遷的論述,以及關於資訊 社會、文化全球化與後現代文化的相關文獻(洪雯柔,2002)。

楊雪冬(2003)曾整理出全球化的起始年表(表1),在表中他將全球化的開 始年代最早推到15 世紀,不過他認為全球化最早的形式仍然是以資本主義的形式 呈現,這個觀點和洪雯柔(2002)頗為類似。

全球化的起源雖然眾說紛紜,但影響最深的是20世紀的電腦科技的進步,此 種資訊革命帶來了傳播媒體的多樣化與功能傳輸的強化,隨之而來的經濟全球化、

政治全球化便是以這個基礎為發展根本。當然另外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資本 主義的推展功能,由於經濟利益的追求以及經濟環境的競爭,各國積極投入全球 市場,進一步促使全球化的實現。

表2 -1

幾個關於全球化開始時間的代表性觀點

作 者 全球化開始的時間 體 現 的 形 式

馬克思 15 世紀 現代資本主義

華勒斯坦 15 世紀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羅伯遜 1870-1920 年 多向度的

紀登士 18 世紀 現代化

波爾穆特(Perlmutter) 東西方衝突的結束 全球文明

註:幾個關於全球化開始時間的代表性觀點。取自全球化(頁5),楊雪冬,2003,

台北:揚智。

(二)全球化的意義

二十世紀末以降,全球化(Globalization)已然成為最流行的名詞。有關全球 化的措辭用語早已流傳於今日世界中的所有主要語系(沈宗瑞等譯,2001),也在 學術圈及社會民主黨派的文獻中引發了熱烈討論(鄭武國譯,1999)。

恆諸中外,對於全球化的定義不勝枚舉。但對於什麼是全球化?迄今亦是眾 說紛紜,無一定見。茲將中外學者所做的定義簡述如下:

12

Giddenes( 1990)對全球化的界定:連結遠處各地的世界性社會相關的增強,其 方式是在地事件被遠處發生的事件所型塑,反之亦然。它是一個辯證過程,不規 則的發展過程,形成延伸相關又相互型塑。

Casstells( 1996)對全球化的定義:全球化就是「世界透過不斷增加的國際貿易、

生產與金融市場的相互國際化,由持續增加的網路化、全球電傳系統所促進的商 品文化的相互國際化等,而迅速地整合為一個經濟空間的過程。」

Robertson( 1992)對全球化的定義:「全球化」同時指涉世界的壓縮(global compression)及增強世界作為一個整體的意識。這兩者凝結了20 世紀的全球互 賴全球整體意識。世界於此全球化的加速歷程中,具文化和反思的基本特性,且 遵循一不可變的邏輯,而成為一完整體系。

Wiseman(1995) 對全球化的定義:在地、國家、超乎國家之上經濟和社會的互 賴,國際貿易、投資、生產和資金的流動、區域貿易聯盟和貿易協定的重要性增 加,國際金融機構和跨國公司的角色日趨重要,資本-特別是金融資本的流動性 大增;以及高度商品化和個別化經濟、社會和文化相關全面擴展到各項人類活動。

Beck(1999)對全球化的理解:全球化是指在跨國行動者及其權力、機會、

取向、認同和網路的運作下民族國家及其主權受到打壓及穿透的過程(孫治本譯,

1999)。

Longworth(2000)對全球化的定義:為全球經濟體系的形成。即是使企業 能夠在世界上各個地方籌集資金,然後在利用各地區的資訊、科技、通訊、管理 和人力等資源,把資金化為產品,再賣給世界各地的顧客(應小端譯,2000)。

Teeple(2000)和Rugman(2001)對全球化的定義:全球化亦代表著資本累 積的發展已超越國家或全球的層面,使多國企業從事於外地直接投資和發展商業 網絡,以創造在國家界限以外價值的種種活動。

Little、Green(2009)和Suarez-orozco(2005)對全球化的定義:全球化是關於 流動的現象,包括資本的流動,有關貨物和服務的生產、分配與消費的流動,人

13

口的流動以及文化的流動,可以簡單界定為貨物、服務、資金、人們和想法在跨 國間快速流動。

Goldstein(2007)歸結全球化的定義為:全世界的國家和人們越來越緊密整合,

是受到龐大的運輸、交流成本的降低,及貨物、服務、資金、知識的人工障礙的 打破所引起。全球化伴隨著以加入現有存在的機構而跨越邊界一起合作的新機構 的建立。全球化的名詞描述:全球擴展的工業生產和新科技是受到無限制的資本 流動、不受約束的貿易自由所促進。

Thaic和Coggburn(2007)談到:全球化被視為是一個朝向完全整合的世界市場 的步驟,及被視為一個全球化社會的關鍵成分,因此,全球化可以被視為逐漸增 加的財貨和服務的移動,如同人類資源透過在各國間的貿易和投資。貿易自由主 義政策和國際貿易被察覺成為重要的全球化成分。

Boudreaux(2008)認為:詮釋全球化中較好的定義有「全球化是一個處於不 同國家的人類、企業和政府的一個交互影響以及整合的過程;一個被國際貿易、

投資所驅動和受到高科技所協助的過程;全球化是人類跨越國土疆界合作的進 程。」。

Abdelal(2008)探討到,全球化的制度基礎在個別國家間正歷經根本性的 轉變,因此規則應該是一個為了國際化公司思考的整體策略。

張家銘 (2002)指稱:全球化指涉一種過程,在相當程度的去除時空的囿限下,

將無形的全球意識或有形的政經事務予以重整排序,指向世界趨向於一體的互賴 脈絡。該脈絡所起之作用,同時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等範疇。使全球性事務 的起因、過程與影響不受傳統社會概念界域的約束,而從全球的角度重新思考,

變得更加多元與複雜。即研究焦點已從現代民族國家的地緣政治界限內醞釀的社 會生活形式,擴展到全球性社會形式。

顏佩如(2007)認為:全球化是國家之間不受時空距離與社會文化的限制,

以地球村的方式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促成跨國界的相互連結。…其和國際

14

化不同的是:全球化贊成各國有共同的發展模式及國家個別的特色,但卻希望 達成跨國性的連結作用,減弱以國家為單位的互動型態。

陳瑞堂(2008)認為「全球化」指涉的是全球往來聯繫的緊密化、擴張化、深入 化及迅速化。可以是一個過程或一系列的過程,環繞在「互賴程度」、「遠距活 動」、「時空壓縮」,型塑全球性社會型態的形成

由上述學者對全球化的定義,可以釐清全球化意義的脈絡,就最簡單的意義

由上述學者對全球化的定義,可以釐清全球化意義的脈絡,就最簡單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