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壹、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起源

「社群」是一群生活在共同疆域中,具有共同歷史,分享共同價值,共同 參與社群活動,並具有高度團結意識的人所組成的團體(廖添富、劉美惠、董 秀蘭,1999)。1916 年,John Dewey 最先使用「社群」一詞於教育上,用以描 述課堂上理想的學習環境,其「具有共同目的、分享彼此的活動與經驗」之特 性(Hoban, 2002)。

「教師專業社群」之用語源自於人類學及社會學家的說法,如人類學者 Lave 與 Wenger(1991)所提出的情境學習理論(situated learning),他們認為所謂的 學習,基本上是處於某種情境(situated)的學習, 它是活動(activity)、情境

(context)和文化(culture)相互作用的結果。

Jackson 與 Temperley(2007)進一步說明了專業學習社群所建立的網絡學 習中的網絡、連結與結點形成示意圖如圖 2-2,當學校的成員建立了強且有意義 的網絡連結後,成員即會產生出具有共識的文化,而這就是聯絡的結點(knots),

性的循環,擴及的連結就會越大,其效應就越大,最後成為網絡(nets),並形 成學校的主要文化。

圖 2-2:網絡、連結與結點形成示意圖 資料來源:出自 Jackson 與 Temperley(2007:50)

我國教師在專業學習社群的起源,始自 1990 年代,當時的教師文化是孤立 與隔閡,有一些教師希望透過專業對話與社會性的行動連結,創造開放、合作、

有效的教學環境,讓老師不再感到孤單,不再對於新事物感到恐懼,進而開創 更有效能的教學法,促進學校發展(陳佩英,2009)

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動各項教育改革,目標在於進行學校革新,以提升教師 發展,促進教學革新,強化學生學習效能(沈靜濤,2009)。因此,順應著這股 國內外的改革浪潮,教育部自 98 學年度起,藉由「精進教學計畫」以及「辦 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的施行,引進「專業學習社群」的概念來作為輔助 配套之一,並大力推動「專業學習社群」的實務運作,讓教師回歸於:專注學 生學習成效的中心思想上,並減少教師間的孤立與隔閡,營造共同合作、持續 學習的學校文化(張德銳、王淑珍,2010;教育部,2009)。

關於教師專業社群的建立原因,根據歐用生(1996b)認為有三個主要原因:

一、 改善「獨學」成為「群學」

傳統的師資培育稱為師資訓練(teacher education as training),強調極端形 式的個人主義,認為教學能力和技巧都是個人就可以獨自學習的,教師要與其 他同事競爭,以追求更好的表現,因此在傳統的師資訓練的結構結構上是「獨 學而無友」的,教師專業社群能改變這種結構,使教師們一同學習,共同分享。

然而,在學校中欲激勵教師進行更高質與量的知識管理行為,打造教師專 業社群是必備條件(陳美玉,2002),再加上各專業知識的半衰期越來越短,且 會隨著時間的消失而使價值逐漸降低。因此,打破獨學而產生群學,受到教師 專業社群的促動,能使教師在某些共同的焦點與共識目標下,把所知、所能的 知識,用不同的形式轉移給別人,與他人分享,並有機會使個人知識與組織知 識產生互動,緊而能緊密的共生在一起。

二、 突破「封閉」變成「開放」

提倡教師專業社群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打開傳統教師封閉的心,創造 一個開放的氛圍,增加對話和協商的機會,使教師在參與社群的運作中,勇於 表達與溝通,並接納他人意見,轉化為教師同儕間共同成長的專業發展 其中最 重要的是,學校是否能激勵教師進行知識分享行動的運作,使學校組織成員樂 於與同僚分享知識,並積極主動的協助他人專業發展(陳美玉,2002)。因此,

提倡教師專業社群的最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將所有教師的「心」打開,創造 一個開放的空間,增加對話和協商的場域,避免自我孤立等習性,打破傳統封 閉性,使教師參與社群運作,勇於表達與溝通,並且接納他人的意見,轉化成 教師同儕間共同成長的專業發展。

三、 修正「知識傳遞」變成「知識建構」

傳統的師資訓練強調知識是專家決定的,由教師傳遞給學生,師範生只要 坐在教室中,等待教師的講解,就能獲得知識傳遞的技巧,就能勝任教學工作。

但隨著 Vygotsky 提出了社會建構論,人類學派的 Lave 和 Wenger(1991)也提 倡知識是社會建構的、是學習者知性協商的結果。,在此協商過程中,參與者 可以斟酌別人的觀點後充實或修正自己的立場。而教師專業社群就採取這種典 範,教學是歷史制約的、社會建構的,教師需具有社會互動的觀點,將學習至 於社群之中,才能產生更多樣性的專業發展。

貳、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定義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從字面上看起來,其成員應以教師為主,在此群體 結合的目標應是與教師專業的學習、精進與分享有關。DuFour & Eaker (1998)

認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成員有共同目標、任務與願景;在社群裡透過群體探 索與合作學習,欲徹底實踐目標,因此,成員於社群中是不斷地學習與成長。

Rosenholtz(1989)進一步指出,當教師自身感到專業知能充足與教學備受支持

時,則可提昇自我教學效能與專業承諾,然而這樣的支持來自於學校的環境資 源、同儕間的合作以及協助教師發展專業效能。

我國教育部(2009)在「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中指出,所謂教 師專業社群,係由一群志同道合的教育工作者所組成,持有共同的信念、目標 或願景,為致力於促進學生獲得更佳的學習成效,而努力不懈地以合作方式共 同進行探究或問題解決。在社群中,教師互相支援、打氣,經由集體智慧與力 量,幫助孩子學習成材。透過這樣的專業學習社群,展現「同路偕行、攜手合 作、關注學習、師生雙嬴」的校園文化。

丁一顧(2011)認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乃是一群具有共同願景或目標的老 師,在一起進行對話、分享、合作、探究、學習,以解決教學問題或創新教學,

進而提升學生學習及教師教學。

童新峯(2011)認為,以學校中的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而言,老師為社群主 要成員,是一種以「學生學習成效」為焦點,「專業成長」為目標的組織。專業 學習社群的成員藉由經驗分享、知能傳承、觀摩學習,持續性地專業發展、建 構組織的專業形象,並在自主、合作、開放的文化脈絡下,秉持著共同的願景 與目標,為改善學校而努力。

參、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功能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對於教師專業發展是否有助益,國內外的研究大多呈現 出較為相同且肯定的研究結果(沈靜濤,2009)。

Ackerman(2008)的研究發現,專業學習社群的持續性關懷,將會促進教 師潛在學習與實踐面向的發展。Bielaczyc 與 Collins(1997)、Kaplan(2008)提 出以學習社群的理念作為教學策略的探究,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學生的 學習成果。Williams、Atkinson、Cate 與 O’Hair(2008)對於社群研究本位行動 之研究結論,指出專業學習社群不僅可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改進教師的教學 品質,對於學生的學習品質與成果,亦能發揮系統化與實際的助益。

潘慧玲等人(2004)在「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研究」中提 到,專業工作要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專業社群本身需要有共識,保證專業的基 本執業水準。教師若是能夠建立專業社群,勢必也能提升教師的專業自主性,

讓教師更能有自主權去進行課程與教學的變革與革新。

國內的研究中,吳修緯(2006)建議,以專業學習社群的專業對話,作為 促進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學效能的策略。陳雅智(1997)以行動研究的方式探討 國中理化教師的專業改變與學習社群,顯示個案初任教師在教學與溝通表達能 力的技巧上有明顯的改善。資深教師在輔導初任教師的態度與行為上亦有所改 變,並能更積極地參與校務。歐志昌(2003)研究發現透過網路學習社群的運 作確實能協助在職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並獲致專業能力的成長。陳麗惠(2006)

則在探討學習社群融入國小教學的研究中指出,學校中學習社群的運用,將有 助於教師專業成長與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郭香妹(2007)的研究亦指出教師 專業學習社群有效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並促進知識分享與創新。

教育部(2009)公布的《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中明白提及教師 專業學習社群的功能如下:

1. 交流彼此的教學理念與實務,擴展專業知識。

2. 更有效地解決教學實務問題。

3. 更有系統地幫助新老師。

4.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5. 增加學校成員間信任與尊重。

6. 彼此提供鼓勵和精神支持,使教師不畏於嘗試創新。

7. 教師擔任領頭羊的角色,分享領導權,促成更好的決策。

8. 強化學校文化的改變,致力於改進與創新。

肆、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特質

Huffman 和 Hipp (2003)指出,專業學習社群的形成,對於學校具有「改 變」(cha nge)的功能,也反映了社群成員對於改變的需求。這些改變涉及了學 校文化的重建與教學專業的重構,包含發展價值、規範、態度,以及影響學校 的核心文化(Fullan, 1993)。

Huffman(2009)則將其歸結為三項:

一、 分享性的領導(shared leadership)。

二、 持續性的調查和學習(continuous inquiry and learning)。

三、 合作性的結構與人際關係(collaborative structures and relationships)。

Hord(2004)所提出的專業學習社群五大特性:

一、 支持與分享的領導風格:學習社群中的領導方式不能是獨裁式的,領 導人應以身作則的帶領成員共同學習,以追尋各種最佳途徑。

二、 共同的價值與願景:參與成員一同置身於願景型塑歷程,因為成員的 參與將會影響其對於願景的承諾以及實踐與否。

三、 合作學習與應用:社群成員間分享教學策略與技術、教學議題決策,

以及提出有助於社群成員學習的新理念與想法。

以及提出有助於社群成員學習的新理念與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