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工作滿意度之概念與發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第二節 教師工作滿意度之概念與發展

本節首先介紹教師工作滿意度之基本概念、理論基礎,再加以 探討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指標。

壹、教師工作滿意度之起源

工作滿意研究起源於管理學,大致上可溯及自二十世紀初,由 Taylor於1910 年代所提出「科學管理理論」(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ory),其理論著重工程的設計與研究,以科學方法研究工作的方 式,以金錢報酬(按件計酬)來提升工作人員的效率,以滿足員工 獲取經濟報酬的工作動力,過程強調提高生產力,卻忽略員工的心 理感受與需求(引自謝孟珊,2010)。

1923至1932年間,Mayo從事霍桑實驗(Hawthorne Experiment), 提出了「人群關係理論」(謝文全,2012),強調如要提高員工的 生產力以及效率,除了改善外在的工作環境之外,更要重視員工的 個人情感、工作態度與工作行為之間的關係。

1935年Hoppck出版《工作滿意》(Job Satisfaction)一書,對「工 作滿意」作了有系統的研究,並且正式提出「工作滿意」一詞及概 念。其研究指出工作滿意度是工作者對於工作情境產生的心理、生 理之主觀感受。不同職業階層的工作者將有不同的滿意程度,階層 較高的員工,通常有較高的滿意度;階層較低的員工,則將會有較 低的滿意度(邱義隆,2003;周文慶,2009)。其研究結果,在中 西方激起了各界對組織中員工心理內在因素的重視,而衍伸至學校 組織,教育心理學上更認為教師對其工作之滿意度以及內心所產生 之情感導向,將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教育實施的成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貳、教師工作滿意度之意涵

工作滿意度原文來自「Job Satisfaction」、「Work Satisfaction」,

另有學者譯為「工作滿足感」。自 Hoppck 提出工作滿意度概念後,

國內外學長專家也相繼針對不同的對象進行工作滿意度之研究,由 於研究的對象以及切入角度不同,定義也會有所差異。

Price(1972)指出工作滿意是組織成員對其組織團體所產生的 情感傾向的程度,組織成員具有積極情感傾向時,稱為滿意;若為 消極情感傾向時,則稱為不滿意。

Saal 與 Knight(1988)認為工作滿意度是員工對其工作的一種 情緒情感或評價上的反應。

Bingham(1996)認為教師工作滿意度即教師對工作環境和同儕 態度的知覺,將會潛在的影響教師的健康,也可能對於教師工作表 現產生負面的影響,最終影響學生的學習成就。

Robbins(1998)指出工作滿意度為個人對工作滿意所抱持的一 般性態度。員工的工作滿足高,則表示他對工作抱持正面的態度;

反之,則表示員工對工作不滿,有著負面的態度。

Cockburn 與 Haydn(2004)指出教師工作滿意度為在學校組織 中,教師透過與學生的生活、學生進步程度和同事合作以及整體的 學校氣候等,能在學校的工作或活動中獲得工作滿意。

Song(2007)認為教師工作滿意度是指教師對於工作環境和專 業能力的整體態度或觀點。

Kerri(2009)認為教師工作滿意度是指受到任何生理、心理、

環境因素影響下,造成對工作感到的滿意程度。

Jeremy(2010)認為教師工作滿意度是教師對於他們工作的一 種感受,或是內心的自然想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Detris(2012)指出教師工作滿意度是教師對於工作所表現出的 感受及反應。

許士軍(1977)指工作者對於其工作及相關因素的感覺或情感 的反應,其程度取決於實際獲得的報酬與預期應得的報酬之間的差 距。

任晟蓀(1985)認為教師工作滿意是教師個人對其教學工作本 身、教學工作環境、校長視導、教學工作報酬及工作變動性上,所 持的主觀感覺或是情感性的反應。

張春興(1992)指出工作滿意度是個人或員工對於其擔任的工 作感到滿意的程度,其影響因素包含薪資高低、工作時間、工作地 點、工作性質、升遷機會、管理方式、人際關係等。

陳秋蓉(2001)認為工作滿意是指對其工作所產生的感受、喜 好等態度或情感反應。

余景達(2002)指出教師工作滿意度指教師對其工作環境所產 生的情意反應,若其反應傾向積極情意則對工作感到滿意;若其反 應傾向消極情意則對工作感到不滿意。

王派土(2004)認為教師工作滿意指教師對其工作的整體情境 或各個層面之個人主觀的知覺反應或評價的總和。

林秀琴(2006)指出教師工作滿意度指教師在其教學工作現場 對教學工作本身及教學環境整題評價所產生的情意感受程度。

許慧娟(2007)認為教師工作滿意度為教師對於現職所處的工 作環境中,各種不同的情意反應,依據個人實得價值與其認為應得 價值的差距,決定情誼反應是滿意的積極傾向或不滿意的消極傾向。

簡志明(2010)指出教師工作滿意度為教師對於所處之工作本 身及工作環境所抱持的一種態度、情意與評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洪雅苓(2011)認為工作滿意度是工作者對於其工作所提供的 相關因素之主觀其情緒狀態。

江志軒(2011)認為教師工作滿意度為教師對於其工作本身以 及工作環境的主觀情意感受,此情意感受來自教師預期所得價值與 實際所得價值之差距,而造成教師對工作滿產生滿意(積極傾向)

或不滿意(消極傾向)之情義感受。

陳玫樺(2012)指出教師工作滿意度指教師在學校日常工作或 活動中對工作整體環境脈絡和人際互動所形成的一種知覺,並與預 期的結果相互比較過後所產生的正面和負面的情緒反應。

由上述歸納,本研究將「教師工作滿意度」定義為學校教師對 於現職所處的工作本身及環境中,依據自我本身預期價值與個人實 得價值之差距,具有不同層面的情意反應,造成教師因其差距小,

而對工作滿意度愈高;因其差距大,而對工作滿意度愈低。

參、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理論

Hoppock(1935)首先提出工作滿意度概念後,工作滿意度開始 發展許多相關理論。Gruneburg(1979)認為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取向 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探討工作滿意的內容理論,探究造成工作滿 意度的成因,具代表性理論為Maslow(1954)的需求層次論、Herzberg

(1966)的雙因子理論、ERG理論;第二類為工作滿意的過程理論,

主要探究工作相關因素交互作用產生工作滿意的歷程,其中具代表 性的理論為Adams(1963)的公平理論、Vroom(1964)的期望理論 以及Porter(1961)的差距理論。以下分述各工作滿意度相關理論之 重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一、需求層次論

Maslow(1954)提出需求層次理論,需求層次論最大的特點乃 是將人類之需求分為五個層次。低層次需求獲得滿足後,個人才會 追求較高層次的需求。茲將五個層次需求(由低到高)分述如下(秦 夢群,2011):

(一)基本生理需求(basic physiological needs):

包括人類賴以維生的各種需求,如:食物、空氣、水、性以及 睡眠等。原始社會之人類必須花費大量時間才能求得溫飽。而現代 人須努力工作以賺取酬勞購買所需。

(二)安全需求(safety needs):

此種需求主要偏向於人類心理上的需求,包括工作保障、免於 疾病、災難、或是意外事件等。一般人大多在滿足了安全需求後,

才會有較大的冒險精神。

(三)社會需求(social needs):

此種需求包括與同輩的親近,對於公司的歸屬感,以及同事的 認同感等,是屬於與周圍的人互動後,個體的社會關係需求。

(四)尊重需求(esteem needs):

此種需求分為自尊(self-esteem)與別人對己的尊重兩類。前者 包括自我信心、成就、與獨立性的評價;後者是指他人對自己的看 法。

(五)自我實現的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

此種需求是Maslow需求階層最高的部分,是指個人追求完美或 成為理想典範,因而不斷自我發展、自我創造的過程。

以上這些需求雖呈層級的排列,但是層級之間並無截然的界 線,多數人在同一時間內,所有的需求都是存在的(謝文全,20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Ololube(2006)針對國中教師探究工作動機和工作滿意度的關係,

結果發現教師於教學工作上的滿意度對於其工作表現產生高度的影 響,同時也說明了教師生理、安全、社會、尊重需求與自我實現需 求能顯著預測其工作之表現。

二、雙因子理論

雙因子理論為Herzberg(1966) 所提出的,又稱激勵保健理論。

此理論與傳統看法最大的不同在於人類動機與滿足感是由兩組因素 控制,影響工作滿足或不滿足的兩組因素為激勵因素(motivating factors)和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秦夢群,2011)。

激勵因素包括成就感、受賞識感、工作本身的挑戰性、晉升、

個人與專業成長,因這些因素與工作有直接關係或隱含於工作中,

故又稱內在因素,以上五個因素研究證明可以激勵個人並促進滿足 感的因素(秦夢群,2011、謝文全,2012)。

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與行政體系、上級視導是否公平、工作 環境是否良好、與上級的關係、與同僚的關係、與部屬的關係、個 人生活、工作地位、工作的穩定度等,因這些因素與工作只有間接 的關係,是外在於工作本身的,故又稱為外在因素,如果這些因素 不能達到理想,則個人會因之產生不滿足感(秦夢群,2011、謝文 全,2012)。

因此對於教師而言,學校領導者除了重視教師工作環境、薪資 報酬外,還要特別注意影響教師的激勵、保健因素,讓教師獲得真 正的滿足感,進而促進學校效能與效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

三、ERG理論

Alderfer(1969)將需求層次理論的五個需求併成生存

(existence)、關係(relatedness)及成長(growth)三個需求。這三 個層次之英文字首為ERG,故以其名命之,分述如下(謝文全,2012):

(一)生存需求:

物質可以滿足生存的需求,在工作環境中,生存的需求可藉由 報酬、福利和愉快的環境而獲得滿足。

(二)關係需求:

與重要他人共同分享思想與情感,可使關係需求獲得滿足

(三)成長需求:

個體希望在與環境交互作用過程中,能發展自己的創造才能。

此理論強調每一層次需求的滿足愈少,則愈希望能夠獲取滿

此理論強調每一層次需求的滿足愈少,則愈希望能夠獲取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