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空間領導之概念與發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針對校長空間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教師工作滿意 度之關係,探討與研究主題及研究目的相關文獻,共分為四節加以 析述,第一節對「空間領導」之概念與發展進行探討;第二節對「教 師工作滿意度」之概念與發展進行探討;第三節則探討校長空間領 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之關係。茲將各節內容分述如下:

第一節 空間領導之概念與發展

本節旨在探討校長空間領導的內涵及相關的研究。首先從領導 的定義與發展沿革深入了解領導的內涵;其次探討空間領導的概 念、發展背景、模式與方式。

壹、領導的概念與發展

一、領導的意涵

時代不斷的進步,管理學理論也不停的革新,歷來學者對於「領 導」一詞之定義眾說紛紜,也由於領導行為牽涉到人、事、地、物 的變項,造成極複雜之情形,因此,成為學者所關注的焦點,期望 從不同角度來觀察並瞭解領導之內涵。

茲將中外學者對領導的各種看法詳述如下:

羅虞村(1986)認為領導應是組織或團體中某一個人或某些少 數人在交互作用的團體歷程中,引導追隨者共同進向某一特定目標 之行為。

Senge(1993)認為領導是領導人試圖影響別人的過程,領導人 在過程中給予組織成員真誠的承諾,來影響及改變自己與成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Drucker(1998)認為領導就是帶領組織走向與現在不同的情境,

且邁向更加卓越的境界。

Owens(1998)領導是群體作用,只發生在二人或多人間互動過 程之中。在此過程中,領導人意圖從事影響他人的行為去達成組織 目標。

Hersey 與 Blanchard(1998)領導領導是領導者企圖影響他人活 動所展現的一種行為。

張春興(2000)對領導的看法,則係指團體中引領、指導或控 制數人的態度或行動之歷程;即團體中的個人在某一情境之下,表 現出眾所認同的行為,進而達成預期目標之行為。

Yukl(2002)指出領導是一種影響部屬活動的歷程,涵蓋了選擇 組織目標、完成既定目標的活動、激勵部屬的動機、維持團隊合作 及爭取組織外部系統的支持與合作等。

李安明(2003)認為領導應被廣義界定為一種社會歷程,在此 歷程中一個團體或組織的成員可以影響內部與外部事件的詮釋、目 標或所欲的結果的選擇、任務活動的組織、個人動機與能力、權力 關係及共享的願景。

蔡菁芝(2003)認為領導不再是一種由上而下的線性過程,而 是領導者與被領導者彼此互動的歷程。

吳清山(2004)認為領導是在團體中的領導者在一定的情境下,

試圖影響其他人的行為,以達成特定目標的歷程。

朱子君(2007)視領導為領導者或是一個行為互動的過程,也 是對於組織內的成員帶領行為的實現。

湯志民(2008)認為領導是領導者(leader)透過運用資源形成 影響力以引導組織中的成員向共同目標邁進之歷程。析言之,(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領導的本質,是引領組織的發展方向;(二)領導的對象,係指組織 中的成員,包括領導者(如校長、主任、學科召集人等)與被領導 者;(三)領導的行為,是朝向組織與成員的共同目標的各項策略與 行動,這些策略與行動就是對學校人、事、物的資源掌控與分配已 形成邁向共同目標的影響力。

秦夢群(2009)認為領導者行為的達成是一種歷程。領導行為 必須經由試圖領導、接受領導、執行領導、評鑑領導四個階段才完 備,各階段是連續不斷、循序漸進的。

林新發(2010)認為領導是教育行政人員在教育組織的情境裡,

藉著影響力來引導教育人員的努力方向,使其同心協力齊赴教育目 標所表現的一種行政行為或歷程。

謝文全(2012)認為領導是在團體情境裡,透過與成員的互動 來發揮影響力,以導引團體方向,並糾合群力激發士氣,使其同心 協力齊赴團體目標的歷程。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領導是在團體的情境中,領導者利用有 效的權利以及資源,影響團體中的互動行為,引領團體方向,進而 互相合作、積極的達到團體的目標。

二、領導理論的發展

領導理論為行政學中重要的一環,此因人類乃群居之動物,聚 集在一起必定有領袖之產生(秦夢群,2009)。隨著文明的進步,社 會的變遷及演進,領導理論愈趨多元,也不斷的推陳出新,依 Bryman

(1992)的分類,將 1940 年代晚期之前,歸屬於特質論研究;1940 年代晚期到 1960 年代晚期,歸屬於領導行為研究;1960 年代晚期到 1980 年代早期,歸屬於權變領導研究;1980 年代早期之後,歸屬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新型領導研究。

(一)傳統教育領導理論 1、特質論

特質論發展時期大約在 1910~1945 年之間,林金福(2003)指 出領導特質論是最早以科學實證方法從事領導理論研究,也為盛行 一時的領導理論,同時發展出一些重要的人格特質,用來鑑定是否 為領導者。黃新發(2010)也指出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當領導者,

領導者必須具備某些異於普通人的特質,才能發揮其影響力領導同 仁。Stogdill(1948)曾經檢視 1904 至 1947 年有關特質論的 124 篇 研究,歸納出有關領導的因素共分為六種(引自曾雅慧,2011):

(1)才能(capacity):包括智力、機智程度、流暢語言、創造力與 判斷力。

(2)成就(achievement):包括學識、知識與運動方面的成就。

(3)責任(responsibility):包括可信賴性、主動性、堅毅性、積極 性、自信心與超越他人的渴望。

(4)參與(participation):包括活動、社交能力、合作、適應力與 幽默感。

(5)地位(status):包括社會經濟地位與受歡迎的程度。

(6)情境(situation):包括心理層次、技能、追隨者的需求與興趣、

所要達到的目標。

然而,特質論雖然淺顯易懂,具有相對地位的影響力,但仍有 缺失與限制,林新發(2010)認為特質論多屬「內隱人格」的研究,

描述性居多,分析性較少,無法有效說明領導的本質,預測領導者 成功與否的價值也受到限制。秦夢群(2011)指出特質論的缺點在 於過度蕪雜,未能找出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特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2、行為論

行為論發展時期約在 1940~1960 年代晚期,認為領導的核心面 不是領導者的特質,而是領導者在各種情境下的作為,希望透過對 領導者行為的分析,得到影響有效領導的決定性行為(曾雅慧,

2011)。因此,行為論者著重領導者實際表現的外在動態行為,意即 從內隱的心理分析,轉到外在的行為探析。

其中,又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企業研究中心(The Bureau of Business Research of Ohio State University)Halpin的研究最具代表 性。Halpin在1957年編訂「領導行為描述問卷」(Leader Behavior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 LBDQ),主要在測量領導者的兩大行為層 面,即倡導(initiating structure)與關懷(consideration)層面。「倡 導」層面是指領導者界定本身與成員之間的權責關係,並能同時建 構組織、溝通管道及步驟方法等行為,以期達成組織的目標;「關懷 層面」則指領導者設法與成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彼此互相信任 與尊重、瞭解成員的問題與需要,其目的在滿足成員的需求(引自 林新發,2010。由這兩個因素發展出四個象限來表示領導者的行為 (高倡導高關懷;高倡導低關懷;低倡。導高關懷;低倡導低關懷),

再由此去探討何種領導者的行為是成功的領導。然而,惟此一理論 仍然受到未能顧及情境的因素、無法辨別領導行為與效能的因果關 係等批評。

3、權變論

1960 年代後,權變論成為領導的主流,此理論者強調成功的領 導者必須視情況通權達變,並且並無絕對最佳的領導之模式。朱子 君(2007)認為權變論是為領導者、被領導者和環境互動結果造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的領導行為,應隨著環境的變化而彈性的轉變。此理論的基本觀點 是領導效能的高低需視領導者行為與情境的配合程度而定,配合程 度愈高,則領導效能愈高;配合程度愈低,則領導效能愈高。權變 理論的研究,主要以 Fielder 的「權變理論」(theory of contingency)、

House 的「途徑-目標理論」(path-goal theory)、Reddin 的「三層面 理論」(three-dimension theory)以及 Hersey、Blanchard 和 Johnson 的「情境領導理論」(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為代表。

(1)Fiedler 權變領導理論:有效的領導者,領導行為必須與環 境相符,任何有適應性的領導者,掌握好視情勢因素,都對任何領 導型態有可能產生效果。因此,Fiedler 權變領導理論將領導類型分 為工作導向(task-oriented)與關係導向

(human-relationship-oriented)。工作導向關心工作績效勝於人際關 係;而關係導向所關心的是成員人際之間的關係,注重成員的感受 以及需求,則運用何種領導方式需視情境決定(朱子君,2007、林 新發,2010、黃新發,2010)。

(2)House 的「途徑-目標」理論:著重在領導行為的歷程,認 為領導者的工作在於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並藉由規劃、支持與酬 賞的方法,來幫助部屬達到目標,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為確定目 標,二為改進通往目標的路徑,使部屬能順利成功地完成任務(秦 夢群,2011)。領導者之領導行為應視部屬及任務結構兩項特性而 定。任務明確,工作途徑清晰,領導者應著重人際關係,激勵部屬 獲得最大的心理滿足。反之,任務缺乏準則,工作途徑不清楚,部 屬易生挫敗感,領導者應致力工作上的要求。

(3)Reddin 的三層面領導理論:認為領導者的領導行為是任 務、關係與領導效能三個層面,組成四個基本的領導型態:疏離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低工作低關係)、盡職型(高工作低關係)、關注型(低工作高關 係)、整合型(高工作高關係),以上四種領導類型無所謂絕對好壞,

主要取決於情境之不同,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領導方式,效能需 視情境而定(林新發,2010、秦夢群,2011)。

(二)整合型教育領導理論

興起於 1980 年代之後,有別於傳統之三大走向,部份學者將之 命名為「新興領導理論時期」。此時期主要特色為百家爭鳴,以及採 取整合性的領導走向。傳統領導理論習慣採取單一重點走向之模 式,但在社會結構日趨複雜下,此單一重點走向之模式已不敷使用,

興起於 1980 年代之後,有別於傳統之三大走向,部份學者將之 命名為「新興領導理論時期」。此時期主要特色為百家爭鳴,以及採 取整合性的領導走向。傳統領導理論習慣採取單一重點走向之模 式,但在社會結構日趨複雜下,此單一重點走向之模式已不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