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師教學效能重要層面

壹、教學效能的意涵

教學效能的研究理論發展常因時代背景不同、社會實際需要不同等 因素而產生獨特的研究見解,更因研究者的方向與範疇不同,所解讀的 角度也出現不同的詮釋。Borich即整理分析各學者所持理論及哲學觀,

將其歸納為六個階段派典:(鍾榮進,2003;Borich, 1986)

一、歷程-先前經驗派典(1930~1960年)

主要代表人物為Wrightstone和Beecher等人。此派典研究的主要 目的在於評估教師表現,以提供回饋和保留之用。採用的主要研究 方法為觀察法,所觀察的行為是依據先前的經驗所事先挑選,例如

:認知技巧的教師行為,被認為是有組織、有結構的班級教學所必 要的;學生的好行為如:服從、徹底、靈活,以及嚴守教室的規矩 等。其優點:運用具有廣泛共識意義的語言來代表教師行為,缺點 有:行為觀察的選擇是主觀的,缺乏訓練手冊,被認為是好老師的 行為現象,卻未必對學生有具體學習結果。

二、歷程-系統派典(1955~1965年)

主要的代表人物為Ryans 等人。研究目的在有系統的調查教師 的歷程行為與普通班級學生的行為之間的關係。此派典主張一個有 效教學的定義,對於教師和學生的全部歷程,指出了廣泛的向度,

而不是特殊學生結果的向度,如教師被觀察和評價他們的機警、彈 性、開朗、幽默感、親切、認真的態度,而學生被觀察與評價為所 具有的機警、責任感、信心、有創意、熱烈的回答。優點是:行為 的觀察乃建立在系統調查的基礎上(透過2000名教師行為的因素分 析),且嘗試使用書面訓練手冊來進行標準化觀察,及訓練觀察員

,以達到信賴水準。缺點是:所測量的行為和學生認知成就測驗無 關,是一般的教室行為,另外觀察教師的行為與人格特質密切關係

,甚於教學技巧或能力。

三、歷程-結果派典(1965~1980年)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Brophy、Evertson、Good和Grows等人,此 派典研究的主要目在於認定教師行為與學生學習成就(結果)間的 相關,所採用低推論班級觀察,而不是高推論評估,即早期派典的 全部概念可以被切割和細分成一套簡單的、單一的低推論因子,並 採用個別的行為分析代替整體的分析。其優點為教師行為是分離和 獨立的,強調與學生的互動及與學生成就間的聯繫,加上識別手冊 和訓練,觀察者具有高的可信度,測量更正確。缺點是教師行為的 建構效度不佳,有些相同的行為卻有不同的操作型定義,且必須有 大量的觀察或觀察員,而學生行為的測量常使用常模參照成就測驗

,排除了教師行為與學生結果的密切關係。

四、實驗性派典(1972年至今)

主要的代表人物為Gage、Borg和K1inzing等人。其研究主要目 的為透過實驗變項的控制,研究變項之間的因果關係,意在探討教 師教學歷程與學生學習成就的因果關係,及探討教師行為與訓練技 巧(如微型教學、微型諮商、教師回饋)間的因果關係。優點為因果 推論可提供教師訓練之參考,且所研究是較小型的,更具嚴謹性,

因此比歷程-結果研究更易解釋,其研究結果少有矛盾者,探討教 師教學歷程與學生學習成就研究所使用之標準參照測驗,比歷程-

結果研究更能測出教師行為與學生結果間的關係。缺點是缺乏對效 度的內在影響之控制,如利用全班學生和不等的控制組。

五、歷程(教師)-歷程(學生)派典(1978年至今)

此派典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探討教師行為歷程與學生行為歷 程的相關,研究的重點在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花費於有關適當難度 學習時間之間的關係,包含教師的工作取向、學生學習過程的參與

,以及學生學習的成功比率。優點是可提供方法來改善班級實務、

課程材料及教師行為方式,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的參與。缺點是經 常使用間接方式測量學習行為表現,如學生看窗外等,它可能和認 知功能無關,特別是高層次認知功能,另外有些研究難以測量有關 適當難度學習時間的花費,也很少提供學生為什麼參與或不參與的 線索。

六、歷程(教師)-歷程(學生)-結果(學生)派典(1978年至今)

主要代表人物為Fisher 等人。其主要目的在探討教師行為歷程

、學生行為歷程與學生學習成就的關係,可提供教師改進其上課行 為,注意學生學習歷程,進而增進學生學習的成就。優點在學生的 學習成就上,定出一個經驗性的標準,其前提是其歷程行為是令人 可欲的。缺點是研究認為是可觀察的,但是間接指出學生的參與的 是認知歷程的原因,轉而引起學生的學習。

從Borich(1986)的教學效能發展六階段說,即可看出教師歷程在 各階段的研究中,存在著大量的教師行為,包含行為的構成方法、類型

、策略、技巧、以及教學模式等等。教師行為與學生學習的成效息息相 關,亦是眾所共識,各階段教學效能的研究,仍舊以教師行為歷程為要

,教師歷程在教育改革中顯見其重要地位。

黃貴祥(2002)則提出分析教學效能研究可綜合分類如下:第一類 是以探討教師人格特性為主,以界定「理想教師」的條件與特質;第二 類是著重於教育情境、教學歷程及師生互動關係的分析,以確定有效的

教學行為與學業成就的關係;第三類是探討教師對教學的認知、信念及 做決定的思考歷程;第四類是關於學科教學知識的探討;第五類則是對 於教室生態環境研究的重視。

其他諸多學者提出相關看法(王淑怡,2002;郭明堂,1995;陳木 金,1997;張碧娟,1999;馮莉雅,2001;簡玉琴,2002;Borich, 1994;

Kyriacou, 1989; Marsh, 1991; McHaney & Impey, 1992; Money, 1992),整 理分述如下:

簡玉琴(2002)認為教學效能是指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時,其整體 教學活動能使學生學習或行為具有優良的表現,以達成教育目標的能力

王淑怡(2002)認為教師效能包含個人教學效能及一般教學效能二 部分,前者是教師自己評估個人教學的能力,後者為教師認為教學能夠 對學習產生影響的信念。

陳木金(1997)指出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會講求教學方法,熟悉教 材,激勵關懷學生,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上或行為上具有優良的表現,以 追求最好的教學成效,達到特定的教育目標。

馮莉雅(2001)認為教師教學效能可分成3種:(1)偏重教師教學 效能信念,其內涵可分為一般教學效能及個人教學效能;(2)偏重個 別教育環境中教學表現及師生互動關係的分析;和(3)偏重教學生產 力,例如學科成就測驗。

張碧娟(1999)認為教師為完成教學目標,在教學時所表現出的有 效教學行為,其能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重點乃在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的 分析。亦即教師能做到充分的教學計劃與準備,系統地呈現教材,運用 多元的教學策略,善用教學評量,營造良好學習氣氛等。

郭明堂(1995)教師在教室中透過師生的互動歷程,依照學生的不

同特性與學習經驗,運用一聯串多樣複雜邏輯的策略,來改變學生的行 為,達成教育目的。

Borich(1994)教師能夠促進有效教與學,包括教學必須是明確性

(clarity)、多樣性(variety)、任務取向(task-orientation)、全心投 入(engagement)並能提高學習成功率(success rate),以達成教育目 標。

Kyriacou(1989)在其名著《學校中的有效教學》(Effective Teaching in Schools)中提出了有效教學的基本架構,該架構由以下三種變項研究 教學效能:(1)內容變項─教師特性、學生特性、班級特性、學科特性、

時機特性、社區特性;(2)歷程變項─教師知覺策略和行為、學生知覺策 略和行為、學習工作和活動的特性;及(3)結果變項---短期長期認知、情 感的教育結果。

Marsh(1991)在《學生多元評量的教學效能》(Multidimentional Students’ Evaluations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的研究指出:教學效能是 一個多層面的評鑑,其內容包括學習價值、教學熱忱、表達清晰、團體 互動、和諧師生關係、課程內容、評量方式、課外指定作業、學習難度 等九個層面來評鑑教學效能,並作為平常性回饋和總結性評量的參考。

McHaney和Impey(1992)使用臨床視導的模式進行研究(clinical supervision model)分析和評量,指出教師教學效能包括:(1)課程設計 和發展;(2)教學概念化策略;(3)教學統整化策略;(4)問題解決的策略

;(5)課程教材的呈現方式;(6)課外作業的指定策略;和(7)教學活動經 驗的評鑑等。

Money(1992)良好的教師教學效能應包括有效教授教材的知識、

良好的親師溝通、具備教材組織的能力、具有激勵學習動機的能力、親 切的態度以及良好的教師管理技巧。

綜合上述各研究,教學效能包含了教師整體的教學活動,從教師規 劃課程目標、分析教材、各種教學策略運用,良好溝通及鼓勵提昇學習 效率、完成課程目標等,來使學生學習效率提高,因此本研究定義教師 教學效能係指:教師從事教學工作時,對教學認知、信念與做決定的思 考及行動歷程,用以提昇學生學習成效。

貳、教學效能的內涵

陳慕賢(2002)依據陳木金的看法,將教師教學效能的內涵界定在 教學自我效能訓練、系統呈現教材內容、有效多元教學技術、有效運用 教學時間、建立和諧師生關係、營造良好班級氣氛等6 個層面,其主要 內涵如下:

一、教學自我效能訓練:為一般教學效能感和個人教學效能感。

二、系統呈現教材內容:包括教學計畫與教材內容,為教學活動的 主要素材。

三、有效多元教學技術:包括發問、多元教學策略等教學技術。

四、有效運用教學時間:包括教學歷程上時間的安排、有效運用教 學時間。

五、建立和諧師生關係:包括教師輔導學生、與學生溝通、教學互 動形式等師生關係。

六、營造良好班級氣氛:包括班級經營、教室管理、建構良好的學 習環境等。

Emmer、Evertson 和C1ements(1984)曾對教師有效教學行為與無

Emmer、Evertson 和C1ements(1984)曾對教師有效教學行為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