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自我效能的意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教師自我效能的意涵

壹、教師自我效能的定義與發展

教師自我效能的重要早期文獻,是1980 年代的 Gibson 與 Dembo(1984)、

以及 1990 年代的 Guskey 與 Passaro(1994)、Tschannen-Moran、Hoy 與 Hoy

(1998)等研究。這些研究主要貢獻在於教師效能量表的建構與比較。其主要 依據除了Rotter 內外控理論之外,還包括 Bandura(1977)的自我效能理論。

自我效能理論來自Bandura(1977)社會認知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中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概念。該理論提出結果預期(outcome expectancy)

與效能預期(efficacy expectancy),而這二種預期是不同的概念。體現在教學 上,「結果預期」是教師相信自己能控制情境,而「效能預期」則是教師相信 自己有能力引導學生學習(Chang, 2012)。自我效能論影響了 Gibson 與 Dembo

(1984)的量表。該量表奠定教師效能的二因素結構:個人教學效能與一般教 學效能。

2-1 效能預期與結果預期示意

資 料 來 源 : 引 用 自”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by A. Bandura, 1977.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p. 191.

孫志麟(2003)認為教師教學效能是內在的自我效能與信念,與教學行為 並不相同。教師自我效能是自我效能論在個人以「教師身份」從事「教學工作」

時的一種特例,尤其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能力的判斷或信念。由此可知,教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教學效能的界定,應以「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狀態為前提,而不應過度擴大 或縮小範圍。

吳壁如(2000)的觀點也認為教師教學效能為單一構念,但之所以有意涵 上的差異,只是因為經歷了典範轉移。該研究指出早期的研究著重於教師人格 與特性,將有效教學視為教師某種人格特質的表現,探討教師特質與學生成就 表現的關係。後來則轉向為歷程 —結果模式(即有效教學行為的重要典範)的 研究,重視教師教室行為對於學生成就的影響。

貳、教師自我效能的重要內涵

一、國內外教師自我效能研究的重要內涵

在 教 師 自 我 效 能 方 面 ,Gibson 與 Dembo ( 1984 ) 編 制 教 師 效 能 量 表

(teacher efficacy scale, TES),將 208 位教師的施測結果進行因素分析,得到 2 個 因 素 : 個 人 教 學 效 能 (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 PTE ) 與 一 般 教 學 效 能

(general teaching efficacy, GTE)。

Deemer 與 Minke(1999)在探索教師效能量表因素結構的研究中發現,以 主軸法因素分析可以分出三個因素。因此除了最經典的 PTE 與 GTE 二向度之 外,可能還存在第三種因素。此後,有許多文獻都將班級氣氛、師生關係等納 入教師自我效能的研究探討,例如Mohamadi 與 Asadzadeh(2012)的實證研究 中,教師自我效能即由教學策略、班級經營、學生投入等 3 個因素所反映。此 外,孫志麟(2003)的研究中也將班級管理列為教師自我效能的分量表之一。

Guskey 與 Passaro(1994)則基於內外控理論,並修正 Gibson 與 Dembo

(1984)的量表,將教師效能感區分為:(1)個人-內控(personal-internal, P-I)、(2)個人-外控(personal-external, P-E)、(3)教學-內控(teaching-internal, T-I)、與(4)教學-外控(teaching-external, T-E)等 4 個因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Bandura(1997)也提出了教師效能感(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的 7 個 分量表:(1)影響決策、(2)影響學校資源、(3)教學效能(instructional efficacy)、(4)規訓效能、(5)號召家長參與、(6)號召社區參與、(7)

建立正向學校文化。

在臺灣孫志麟(2001)依據 Gibson 與 Dembo(1984)的研究重新編製量 表後進行因素分析,得到 6 個因素:(1)教學執行效能信念、(2)班級管理 效能信念、(3)學習評量教學信念、(4)親師溝通效能信念、(5)教學革新 效能信念、(6)環境轉化效能信念。

關於教師教學效能的內涵,學者有不同的分類方式,其構念所指涉的範圍 也不盡相同。Bandura(1997)認為教師效能有二個成份,而 Gibson 與 Dembo

(1984)則進一步證明教師自我效能是多因素結構,且至少包含二個因素。陳 木金(1997)將自我效能與有效教學統合為教師自我效能,而林進材(2000)

則認為二者指涉不同概念,不應混為一談,且主要針對教學效能進行探討。孫 志麟(2001)同樣認為自我效能與教學行為不同,但其主要將教師教學效能作 為自我效能進行探討。且其認為自我效能會影響教學行為。

本研究綜合上述學者的觀點,認為教師自我效能與有效教學行為應該分開 探討。雖陳木金(1997)、秦夢群與吳勁甫(2011)等研究提出整合觀點,然 而仔細觀察會發現所謂整合不過是將兩造構念並陳,並非建構全新的整合構念。

因此,本研究乃根據孫志麟(2001)等研究,將教師教學效能區分為教師自我 效能(教師效能)與有效教學行為(教學效能)二向度的構念,且教師自我效 能會影響有效教學行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本研究中教師自我效能的主要內涵

(一)個人效能

根據Gibson 與 Dembo(1984)的理論,教師自我效能最常見的因素結構就 是一般教學效能與個人教學效能。本研究第二波「教師自我效能與有效教學行 為關係」的相關初級研究中,都是以此為研究架構。但因為本研究第一波「校 長科技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的相關初級研究中,只有自我效能一個變數。

而根據Gibson 與 Dembo(1984)的定義,個人教學效能為教師對自身教學能力 的信念,符合本研究中自我效能變數的意旨,因此以「個人效能」為變數名稱。

個人效能的研究內涵為:教師對自己有充分的信心處理學生問題(有能力 影響學生的學習),預期學生可達到特定學習成就,超越學校環境設施(抗衡 外在環境對教學影響的程度),使學生能達成更好的學習成效。

(二)一般效能

PTE 與 GTE 的二因素結構,是教師效能研究中最常見的型態。不過,除了 傳統上的教學策略之外,有多研究也將班級管理自我效能納入教師自我效能進 行探討的研究(Mohamadi & Asadzadeh, 2012)。在臺灣,孫志麟(2003)的的 研究中也將班級管理、環境轉化等層面做為教師自我效能的因素。

本研究依據班級管理自我效能的理論,將原先教師教學效能中關於師生氣 氛(如:我能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變項,歸入教師自我效能。而將班級管理

(如:我能建立班級常規)的變項,歸入有效教學行為。而根據 Gibson 與 Dembo(1984)的定義,一般教學效能為教師對於學生影響力的預期,亦呼應 本研究中師生關係的意旨,因此以「一般效能」為變數名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小結

教師的信念與行為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吳璧如,2004),直接影響學生的 學習與成長。在師資培育或教師評鑑等有關教學的研究中,教師效能一直受到 相當的重視。

因此,本研究將教師自我效能定義為:教師對自己有充分的信心有能力影 響學生學習(效能預期),維持與學生的關係與影響力,相信學生可達到特定 學習成就(結果預期),超越學校環境設施(抗衡環境),使學生能達成更好 的學習成效。

具體內涵方面,本研究參酌孫志麟(2001)、Gibson 與 Dembo(1984)、

Tschannen-Moran、Hoy 與 Hoy(1998)等研究,將教師自我效能區分為 2 個因 素:個人效能與一般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