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Wright(1934)提出「路徑追蹤規則」(tracing rules)用於計算模型隱含 矩陣(model-implied covariance matrix)。在本研究中則應用此方法從初級研究 的路徑圖或部分矩陣推論出完整的相關係數矩陣,以利後續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3-1 為一個基本的 CFA 模型,包含 2 個潛在變數與 4 個觀察變數。可以 利用 Wright(1934)的路徑追蹤規則,推論出該模型的導出矩陣(原文為共變 異數,但相關係數亦同理)如公式3-1:

𝛴(𝜃$) =

⎣⎢

⎢⎢

⎡𝑎! + 𝑣"

𝑎𝑏 𝑏!+ 𝑣!

𝑎𝑐𝑟 𝑏𝑐𝑟 𝑐!+ 𝑣#

𝑎𝑑𝑟 𝑏𝑑𝑟 𝑐𝑑 𝑑! + 𝑣$⎦⎥⎥⎥⎤

公式3-1

結合圖3-1 與公式 3-1 可知,只要從初級研究中得到 2 個潛在變數間的相關

(r)、以及個觀察變數與潛在變數的相關(即標準化因素負荷量的部分:a、b、

c、d),即可據此推論出完整的相關係數矩陣。

然而,路徑追蹤的方法其實只能在模型 χ2值為 0 的條件下才能完全適用,

即𝑆 = Σ(𝜃$),觀察矩陣與導出矩陣等值的條件下,否則仍多少存在誤差。因此,

本研究僅在初級研究中沒有提供相關係數、或只有提供SEM 圖形的情形下,使 用此路徑追蹤法則推論相關係數。若初級研究中已有提供相關係數,則以初級 研究的係數為主。

貳、資料分析方法

本研究由於資料較完整,根據 Alamolhoda、Ayatollahi 與 Bagheri(2017)

的研究,採取單變數方法與多變數方法的差異不大。而實務上則發現多變數方 法在操作上仍不穩定,解釋上也比較不易,因此本研究在第一階段仍以傳統的 單變數 r 值法(REML 估計法)進行後設分析。第二階段的部分,則依據 Viswesvaran 與 Ones(1995)提出的方法,以各細格的調和平均數為樣本數,並 以最大概似估計法(ML)進行估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後設分析

(一)單變數後設分析:r值法

後設分析(meta-analysis)雖然被視為專門的方法學,但其主要內涵其實可 視為統計學中估計理論與線性模型的應用(李茂能,2015; Cheung, 2015a)。

首先,研究內的效應量(觀察分數𝑟%)可拆分真實分數(𝜌&)與研究內誤 差(𝑢%)。且其誤差(𝑢%)會符合平均數為 0,變異數為𝜏!的常態分布,如公式 3-3 所示。因此後敘所謂 τ2值就是研究內誤差(𝑢%)的變異數。其次,研究間的 整合效應量(𝜃%)除了包含各研究的相關係數(觀察分數𝑟%)之外,也存在研究 間的誤差(𝑒%)。且研究間誤差(𝑒%)會符合平均數為 0,變異數為𝑣%的常態分 布,如公式 3-2 所示。因此,將研究間與研究內公式合成之後,如公式 3-4,可 知道整合效應量或平均效應量(𝜃%),可視為由真實分數、研究內誤差(𝑢%) 與研究間誤差(𝑒%)3 個部份所組成的數值。

研究間:𝜃% = 𝑟% + 𝑒%, 𝑒% ∼ 𝑁(0, 𝑣%) 公式3-2 研究內:𝑟% = 𝜌& + 𝑢%, 𝑢% ∼ 𝑁(0, 𝜏!) 公式3-3

整合:𝜃% = 𝜌& + 𝑢% + 𝑒% 公式3-4

上述公式中,𝑒% 為研究間誤差,𝑢% 為研究內誤差。其中 𝑒% 的變異數就是 抽樣變異數(sampling variance, 𝑣%)(研究間變異數)。而 𝑢% 的變異數就是 𝜏!(研究內變異數,後續會用於異質性檢定)。簡言之,平均效應量(𝜃%)的 期望值就是真實分數(𝜌&),平均效應量(𝜃%)的變異數就是誤差部分的變異 數(𝜏!+ 𝑣%),其分布如 𝜃% ∼ 𝑁(𝛽&, 𝜏!+ 𝑣%)。如果以結構方程式模型的平均 數結構與共變數結構表示如下,則如公式3-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𝜇%(𝜃) = 𝜌&

𝛴%(𝜃) = 𝜏!+ 𝑣% 公式3-5

真實分數的估計值(𝜌A)算法如公式 3-6 所示,抽樣變異數則如公式 3-7: &

𝜌A =& 𝛴%'"( 𝑤%𝜃%

𝛴%'"( 𝑤% 公式3-6

𝑉𝑎𝑟(𝜌A) =& 1

𝛴%'"( 𝑤% 公式3-7

估計 𝜌A 時,需要根據各研究的情形予以加權(weighting, 𝑤& %),以免又 落入傳統文獻回顧方法「唱票法」(vote counting)的弊病。至於如何加權,學 者有不同的見解:有些學者認為變異小表示研究品質高,主張以變異數的倒數 作為權重。另有學者則以樣本數作為權重,且認為研究工具(量表)的品質會 影響資料,因此以個別研究工具的信度進行校正,此即所謂心理計量的後設分 析。不過二種方法在本研究中其實有相通之處。

本研究中,則採取 Cheung(2015a)與 Jak(2015)提出的方式,以目標變 數(即平均效應量𝜃%)的變異數(𝜏!+ 𝑣%)作為加權數,即 𝑤% = 1/(𝜏!+ 𝑣%)。

以目標變異數的倒數來加權的理由是為了確保讓樣本數更大的研究(其抽樣變 異數就越小)有更多的加權值。

根據研究者對於真實效應量(true effect size, ρR)的不同定義,可以區分為 固定效應模型(fixed effect model, FEM)與隨機效應模型(random effect size, REM)。在固定效應模型中,將真實效應量視為一個固定變數,只考慮研究內 的變異(變異來源來自研究內),而不考慮研究間的變異,因此適用於樣本已 經完全反映母體(樣本= 母體)、或研究間異質性小的情形,例如普查資料。

而隨機效應模型則是將真實效應量視為隨機變數,同時考慮研究內與研究間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變異,因此適用於需要以樣本推論母體的情況(樣本< 母體),或研究間異質 性大的情形(李茂能,2015; Cheung, 2015a)。

以更直接的方式來說,如公式 3-4,固定效應模型就是將研究間誤差(𝑒%) 視為 0,即研究間不存在誤差(沒有變異),所有誤差都來自研究內部。而隨 機效應模型就是將研究間誤差(𝑒%)視為符合常態分布𝑁(0, 𝑣%)的隨機變數。而 本研究因為樣本數並未能完全反映母體,因此採取隨機效應模型的策略,將研 究間變異程度納入考量。

(二)研究間相關程度的評鑑

相關程度的評鑑,適用於平均效應量(𝜃%)或真實效應量(𝜌&)。本研究 依據Cohen(1988)依據經驗法則訂定效應量意義大中小之標準,如表 3-3 所示:

相關類的效果量在 r 為 0.10 以下時,為小效應量;在 r 為 0.30 時,為中效應 量;r 超過 0.50 以上,則為大效應量。

(三)研究間變異程度的評鑑

在隨機效應模型之下,每個效應量觀察分數(相關係數)可以被分解成 3 個部分:相關係數分布的期望值或真實分數(ρR)、研究內誤差或真實分數的 誤差(ui)、以及研究間誤差或隨機誤差(ei),如前述公式 3-4 所示。而此處 為解釋變異程度的問題,將公式3-4 進一步取變異數,如公式 3-8。

𝑉𝑎𝑟(𝜃%) = 𝑉𝑎𝑟(𝜌&) + 𝑉𝑎𝑟(𝑢%) + 𝑉𝑎𝑟(𝑒%)

= 𝑉𝑎𝑟(𝜌&) + 𝜏!+ 𝑣% 公式3-8

當所有文獻的研究間誤差(𝑒%)都是0 的時候,隨機效應模型就相當於固定 效應模型。而當研究間誤差(𝑒%)不為 0 的時候,則研究內誤差(ui)的變異數

(τ2),與其所佔總體變異程度的比例,就可以作為異質性評估的參考。其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研究內誤差(ui)的變異數為 τ2(研究內變異數),研究間誤差(ei)的變異數 為vi(研究間變異數)。

其實關於公式 3-8 研究數據變異情形,也可以從測量理論中效度估計的概 念來理解,此處公式 3-8 的𝜃%即觀察分數、𝑉𝑎𝑟(𝜌&)即真實分數的共同變異數、

τ2即獨特變異數、vi即誤差變異數。

延伸 τ2等變異程度的概念,即可用於後設分析中的異質性/同質性檢定。後 設分析中常用的同質性檢定方法主要有2 種策略:(1)卡方檢定(即 Cochrane Q test)與(2)I2檢定。

1. Q檢定的公式如下:

𝑄 = H 𝑤%

(

%'"

(𝑧%− 𝜌)! 公式3-9

公式3-9 中,wi為文獻的加權值,一般以變異數的倒數為加權值。zi為個別 文獻效應量,ρ 為平均效應量。Q 值一般會服從卡方分布,當 Q 檢定的 p 值小 於 0.05 時,即表示推翻虛無假設(個別相關係數與平均相關係數相等),表示 研究間具有異質性。

2. I2檢定的公式如下:

𝐼! = 𝜏!

𝜏!+ 𝑣 = 𝑄 − (𝑘 − 1)

𝑄 公式3-10

公式3-10 中,τ2為研究內誤差(ui)的變異數(獨特變異數),v 為研究間 誤差(ei)的變異數(誤差變異數)。由此可知,I2 的定義其實就是真實分數變

「信度」的概念。如同Higgins、Thompson、Deeks 與 Altman(2003)的見解:

I2值表示所能測量到的實質變異量,I2值愈大表示有實質的意義去推論影響變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definite)矩陣,因為矩陣中的每個元素都基於不同樣本。非正定矩陣無法進行 結構方程式模型分析。(2)如果研究樣本筆數少,加乘的權重也會比較少。

3. 每一個效應量都基於各自的樣本數(sample size),因此很難確定要以 多少樣本數進行第二階段的結構方程式模型。其實使用平均樣本數、中位樣本 數或總樣本數,得到的估計結果都相同,差別只是在某些係數的顯著性會與樣 本大小有關。在 MASEM 方法中,V&O 方法採用調和平均數(Viswesvaran &

Ones, 1995),而 TSSEM 方法則採用總樣本數(Cheung & Chan, 2005)。

因為單變數 r 值法存在上述不利原因,因此 Cheung(2015a)與 Jak(2015)

都建議,以 MASEM 方法進行研究時,盡量以多變數後設分析方法整合 r 值。

最常見的多變數後設分析方法有 2 種:GLS 方法(Becker, 1992)與 TSSEM 方 法(Cheung & Chan, 2005)。

GLS 方法是利用一般最小平方法(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 GLS)來估計整 合相關矩陣,再以傳統SEM 方法驗證模型。GLS 方法是多變數方法裡面最簡便 直觀的方法,只要簡單的矩陣運算即可實現。但 GLS 方法仍有其限制,(1)

只適用於迴歸分析、(2)使用調和平均數(harmonic mean)進行 SEM,(3)

最關鍵的是 GLS 未考慮到研究間的抽樣變異。某種程度上來說,類似於固定效 應模型(Cheung, 2015a; Jak, 2015)。

Cheung 與 Chan(2005)所提出的 TSSEM 方法也屬於多變數方法,多變數 方法與單變數方法大致相同(公式 3-11),只是改為矩陣型態。其中,𝑿 與 𝒁 都是篩選矩陣,由0 與 1 構成,用來篩選缺值的研究。

整合:𝒚𝒊= 𝑿𝜷𝑹+ 𝒁𝒖𝒊+ 𝒆𝒊 公式3-11

以結構方程式模型的平均數結構與共變數結構表示如公式3-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𝜇%(𝜃) = 𝜷𝑹

𝛴%(𝜃) = 𝑻𝟐+ 𝑽𝒊 公式3-12

Cheung(2015b)為實現 MASEM 方法,開發出 R 語言套件 metaSEM。雖metaSEM 標榜以結構方程式模型進行後設分析(meta-analysis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但其實該套件不只能實現 TSSEM 方法,也可以實現單變 數 r 值法,還有多變數的固定效應模型以及 GLS 方法。本研究即以 Cheung

(2015b)所開發的 R 語言套件 metaSEM 中的 uniR1()函數、與 Viechtbauer

(2010)開發的 R 語言套件 metafor 進行後設分析。

二、結構方程式模型

MASEM 方法通常分為 MA 與 SEM 二階段,MA 為前述的後設分析方法,

而SEM 則為此處討論的結構方程式模型。

Cheung(2015a)指出,結構方程式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SEM)可以描述資料在多元常態分布時的一階動差(平均數結構)與二階動差

(變異數/共變異數結構)。所有的線性統計方法,都可以用結構方程式模型來 表達,例如相關分析、迴歸分析、路徑分析、ANOVA、MANOVA、因素分析、

試題反應理論(IRT)與多層次模型等。

(一)常用於MASEM的結構方程式模型

在MASEM 方法的應用中,比較重要的 SEM 模型有路徑分析、因素分析、

與多群組分析三種,應用場景分述如下:

1. 路徑分析(path analysis):由 Wright(1934)所提出,用於探討變數間 的關係,是 MASEM 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包含常見的中介模型與多元迴歸模

1. 路徑分析(path analysis):由 Wright(1934)所提出,用於探討變數間 的關係,是 MASEM 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包含常見的中介模型與多元迴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