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有效教學行為的意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小結

教師的信念與行為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吳璧如,2004),直接影響學生的 學習與成長。在師資培育或教師評鑑等有關教學的研究中,教師效能一直受到 相當的重視。

因此,本研究將教師自我效能定義為:教師對自己有充分的信心有能力影 響學生學習(效能預期),維持與學生的關係與影響力,相信學生可達到特定 學習成就(結果預期),超越學校環境設施(抗衡環境),使學生能達成更好 的學習成效。

具體內涵方面,本研究參酌孫志麟(2001)、Gibson 與 Dembo(1984)、

Tschannen-Moran、Hoy 與 Hoy(1998)等研究,將教師自我效能區分為 2 個因 素:個人效能與一般效能。

第三節 有效教學行為的意涵

壹、有效教學行為的定義與發展

教師教學效能研究開始於Heider 與 White 的早期研究,以及 1976、1977 年 美國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教育評鑑研究報告。該研究報告所使用的 測量工具 Rand items,則是依據 Rotter 內外控(locus of control)理論而來(吳 璧如,2004;Tschannen-Moran, Hoy, & Hoy, 1998)。

林進材(2000)與 Wheatley(2005)認為教師效能與有效教學應該分開討 論:教師自我效能(teacher efficacy)與教師教學效能(teaching effectiveness,

教學的有效性)二者經常混為一談,但二者內涵完全不同。教師效能(teacher's efficacy belief)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能力,以及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力)的信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而教學效能(actu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則是教師實際教學能力展現的行為,

包括在課堂中善用教學策略與素材、以及班級經營管理等。

Jensen、Wallace、Steinberg、Gabriel、Dietiker、Davis、Kelcey、Minor、

Halpin 與 Rui(2019)在其關於教學效能評鑑的研究中,則以「教學」效能

(teaching effectiveness)取代「教師」效能(teacher effectiveness)或「教師」

評鑑(teacher evaluation)。該研究將「教學效能」定義為一種教學品質的實踐 框架,可以得知教師在特定學科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而且跨越班級與學校 的脈絡。而將「教師效能」定義為那些影響教學成效的條件,例如證照、個人 背景、教學信念等。

多向度觀點(秦夢群、吳勁甫,2011)認為教師教學效能是由若干不同因 素構成,至於應包含多少因素則依研究需求而定。例如:區分為教師自我效能 與有效教學行為、或細分有效教學行為的五因素、六因素等多因素結構。

陳木金(1997)則認為教師教學效能應該同時包含教師自我效能與教師有 效教學這兩個部分。因為教師需要具備對學校教育的力量、學生學習成敗責任、

學習作用、教育哲學、影響學生程度等各方面的自我信念,加上有效的溝通學 習目標、系統呈現教材、檢查學生情形、提供練習與回饋、營造良好教室氣氛 等作為,才能促進有效學習,提高教育品質,達成教育目標。

最後,教師教學效能研究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學習成效最大化,教師 有效教學是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良好教學表現,使學生在學習上或行為上有良 好成效(陳木金,1997)。

貳、有效教學行為的重要內涵

一、國內外有效教學行為研究的重要內涵

在有效教學行為方面,Berk(2005)曾整理出 12 種方式,大致可分為主觀 評分與客觀佐證二大類。屬於相關人士的主觀評分有 6 種:(1)學生評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student ratings,即學生評鑑教師)、(2)同儕互評(peer ratings)、(3)教 師自我評鑑(self-evaluation)、(4)校友評分(alumni ratings)、(5)校長 評分(employer ratings)、(6)主管評分(administrator ratings)。屬於其他有 效教學的客觀佐證有6 種:(1)錄影觀察(videos)、(2)學生訪談(student interviews ) 、 ( 3 ) 教 學 獎 金 ( teaching scholarship ) 、 ( 4 ) 教 學 獎 項

(teaching awards)、(5)教學檔案(teaching portfolio)、(6)學習成果評量

(learning outcome measures)。

臺灣本土的研究方面陳木金(1997)提出教師教學效能的統整構念後,

建構了包含 6 個因素的指標:(1)教學自我效能信念、(2)系統呈現教材內 容、(3)多元有效教學技術、(4)有效運用教學時間、(5)建立和諧師生關 係、以及(6)營造良好班級氣氛。

二、本研究中有效教學行為的主要內涵

關於有效教學行為的內涵,各篇初級研究採取的變數大同小異。因此,本 研究參酌孫志麟(2001)、Tschannen-Moran、Hoy 與 Hoy(1998)、張奕華與 吳怡佳(2008)等研究,將有效教學行為研究的內涵,包含以下 4 種觀察變數:

(一)教學準備(teaching preparation

教學前,教師擬定課程計畫、精熟課程內容、準備教材教具、編印教學資 料、選用適當教學媒體等教學準備工作。

(二)教學策略(teaching strategies

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實作、分組、提問、練習等教學策略,引發學生學習 動機,讓學生熟練課程內容,提升學習成效。

(三)班級經營(classroom management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教學過程中,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適時給予學生表達、參與課堂的機會,

讓課程能順利進行。

(四)教學評量(assessment

教學後,教師依學生學習能力及教學進度,以多元評量方式及工具,檢驗 學生學習成果。根據評量回饋以調整教學設計。

參、小結

如同陳木金(1997)所說,教師有效教學(effective teaching)主要是檢視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的有效教學行為,例如:準備教材、活用教學方法、

關懷學生、引發學生良好參與表現等,讓學生學習成效最大化。

關於有效教學行為的研究,主要就是在探討哪些行為是教室中「有效」的 做法,這些研究對於教學評鑑、師資培育等工作都能提供重要的線索。具體而 言,是圍繞著教室課程,從課前準備,到課中的教材教法、班級經營,到課後 的評量,這些教學行為都是重要的反映指標。

因此,本研究將有效教學行為定義為:教師以提升學習成效為目的所進行 的一系列教學行為,包含教師有效準備教材、善用教學策略、有效班級管理、

以及適度進行學習評量。

在具體內涵方面,本研究參酌陳木金(1997)、等研究,將教師教學效能 歸納為:教學準備、教學策略、班級經營與教學評量等4 個變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