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自我效能與相關理論

本節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探討教師自我效能的理論基礎、教師自我效能感的 意義和內涵,以及探討教師自我效能感的相關研究。

一、教師自我效能的理論基礎

教師自我效能感的理論引述有很多,主要是以 Bandura(1977)自我效能理論中 衍生而來,以及結合 Rotter 的控制信念理論與 Weiner 的歸因理論,三者相互影響 而成。因此三理論分述如下:(謝文英,1994;吳壁如,2002)

(一)Bandura 自我效能理論(self-efficacy theory)(謝文英,1994)

Bandura(1977)認為自我效能是一種行為改變的理論,是行為的認知媒介 及一個包括結果預期(outcome expectancy)和自我效能感的兩個成分的概念。

自我效能被視為是個人對於自己能夠在一種特殊環境中,表現某種行為的能 力的信念。個人效能感影響行為的產生與否,努力的程度,以及在遭遇困難 時行為是否持續下去的原動力。自我效能,的四個主要訊息來源是:1.成就表 現(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2.假想身歷其境而感受到的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s);3.言語的說服(verbal persuasion);4.情緒的激發(emotional arousal)。其成就表現是最強而有力的自我效能的來源,因為它是以個人精熟 的經驗為依據。

由以上得知,藉由觀察別人所從事的某事的替代經驗,也會影響自我效 能。言語的說服與情緒的激發也同樣會影響到自我效能。因此,教師的行為 與高自我效能信念有關。

(二)Rotter 控制信念理論(Locust of Control Theory)(吳壁如,2002)

1982 年 Rotter 的社會學習理論裡,將「控制」(control)與「所在」(locus)

兩個概念做討論,提到可預期增強物具有強化對於將導致獲得該增強物的某 一特性或行為;而而此在行為與增強物的預期一旦建立,若增強物未出現,

則該預期將降低或消失。進而提出兩種信念:1.內在控制信念(a belief in internal control):個體知覺事件附隨於自身行為或特質;2.外在控制信念(a belief in external control):個體知覺到增強物不完全附隨自身行動,而由有權 力者所控制,或由環境所帶來的不可預測所造成。

由以上可得知,控制信念在說明個人知覺自己行為與後果的關係,以及 對於事件的責任歸屬。將控制信念帶入教學現場的教師,可發現,若教師有 信心能教導學習動機落後或困難的學生,展現教師本身可以掌控教學成果的 信念,屬於內在控制信念教師;而若教師認為環境對於學生學習的影響大於 教師自身教學的影響力時,秉持著教師本身不能掌控教學成果的信念時,屬 於外在控制信念教師。

(三)Weiner 歸因理論(Arrtibution Theory)

Weiner 在 1982 年與 1992 年相繼提出相關的概念,認為 Rotter 的控制信 念理論為單一向度的理論,而將歸因的解釋分為三向度來探討:1.因素所在:

個體對於其成敗因素來源會歸因於個人條件或外在環境;而個人條件相關因 素可分能力、情緒、努力、成熟、健康等因素;外在環境相關因素可分工作、

家庭、他人等因素;2.穩定性:個體認為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於一致性(穩定)

與不一致性(不穩定),而穩定因素可分能力、慣常的努力及家庭等因素;不 穩定因素可分偶發的努力、注意、情緒等因素;3.能控制性:個體解釋自身成 敗因素是否可依個人意願所決定,而個體可控制的因素如努力,不能控制的 因素如自身能力、工作難度與情緒等。

由以上得知,Weiner 所認為的因素穩定性與非因素所在便決定個體對於 結果預期的轉變。若用歸因理論來探討教師自我效能,教導學習動機低落或 學習困難學生的信心與否,便會影響教師效能感高低。

二、教師自我效能的意義和內涵

教師效能的定義,最早可追溯到黑德(F. Heider)或懷特(R. W. hite)的早期

研究;後來,美國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提出教育評鑑研究報告(Armor et al. 1976; Berman et al. 1977)指出教師效能與學生成就具有顯著相關,更開啟後來 研究教師效能的先河(謝文英,1994)。因此可以發現,教師自我效能是影響學生 及教學活動成敗的關鍵要素。Skaalvik 和 Einar M.(2010)也曾提及工作的滿意度會 影響教師自我效能感,教師給予學生的學習自主權的高低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 效,也會影響到教師本身的教學動力。

研究教師自我效能的相關研究不勝枚舉,國內學者大致以「教師教學自我效 能」、「教師效能信念」、「教師效能感」等來表示;而國外學者以「teacher efficacy」,

「teacher effectiveness」或「teacher self-efficacy」等來表示。就以國內外學者之定 義、概念整理見表 2-2-1 所示。

表2-2-1 國內學者教師自我效能定義、概念〈續〉

表2-2-1 國內學者教師自我效能定義、概念〈續〉

Rosenhotz

&

Simpson (1990)

1.教師對宿命論的排斥:相 信學生的學習成果不完 全受制於其智商及其家 庭環境

2.肯定自己的能力:認為在 一特定情境中,身為教 師者有能力去影響學生 的學習

教師對週邊任務與核心任務的挑戰所感 受到的解決之道,但與核心的教學任務 關係更為密切。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以上各學者論述,本研究定義教師自我效能為教師在從事教學活動時,

相信自己有足夠的專業能力去影響學生,並給予學生在學習時產生正向的學習知 能與態度。

從上表整教理可發現,教師自我效能有三種向度分類;第一,雙向度;第二,

多向度。

(一)雙向度

主張教師自我效能是由兩個不同的向度所組成。例如:孫志麟(2003)

將教師自我效能分為個人教學效能感和一般教學效能感;而顏銘志(1996)

將教師自我效能分為內控性教學效能與外控性教學效能。雖然文字用法不 同,但在教師自我效能的定義上是相近的。

(二)多向度

教師自我效能是從多向度開始探討,其構面包括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向 度,其分類也因學者的論述觀點不同而有差異。例如:周新富將教師自我效 能分為處理問題效能信念、教師教學效能信念與增進學習效能信念;魏方亭 將教師自我效能分為工作脈絡效能知覺、個人正向效能知覺與個人負向效能 知覺;Ashton 將教師自我效能分為個人效能感、教學效能感與個人教學效能 感等分類論述。

總而言之,向度的多寡在研究上並不會衝突,有的將向度概念以整體性 討論或將教師自我效能作更進一步探討,在理論的基礎上是可行的。本研究

所要探討的教師自我效能參考 Gibson 和 Dembo 的分類方式採取雙向度觀點論 Hoy&

Woolfolk

表2-2-2 教師自我效能相關實證研究〈續〉

表2-2-2 教師自我效能相關實證研究〈續〉

表2-2-2 教師自我效能相關實證研究〈續〉

表2-2-2 教師自我效能相關實證研究〈續〉

1. 教師性別與教師自我效能感

國內外研究發現,教師自我效能感因性別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有吳秋霞

(2007);女性教師的自我效能感高於男性教師有顏淑惠(2000);顯示 男性教 師的 自我效 能感 高於 女性教 師有 顏 銘志( 1996)、朱陳 翰思

(2002)、蔡東呈(2004)、邱和仁(2005);有些研究結果則認為男女 教師在自我效能感上並無差異王受榮(1992)、柯安南(2004)、陳勝福

(2005)、鄭文實(2006)、謝天合(2007)、張嘉原(2008)、許琬 甄(2008)。

由以上整理可得知,國內的研究結果大部分顯示女性教師與男性教 師的教師自我效能感並無顯著差異。

2. 教師年齡別與教師自我效能感

不同年齡的教師對於教師自我效能感的知覺有顯著差異結果的有黃 惠玲(2004)、陳勝福(2005);研究發現資深的教師展現比較高的自我 效能的有蔡東呈(2004)、柯安南(2004);而研究在不同年齡的教師 對於教師自我效能並無顯差異的有鄭文實(2006)、許琬甄(2008)。

3. 教師服務年資與教師自我效能感

教師服務年資與教師自我效能感之間的關係,不同的服務年資的教 師其自我效能感有顯著差異有陳勝福(2005)、李欣慧(2006)、吳秋 霞(2007);而教師服務年資愈長,教師自我效能感有愈高的有王受榮

(1992)、顏銘志(1996)、顏淑惠(2000)、朱陳翰思(2002)、蔡 東呈(2004)、邱和仁(2005)、柯安南(2004)、謝天合(2007)、

張嘉原(2008);提出教師服務年資與教師自我效能感之間是沒有顯著 差異的有 Sarabun(1995)、鄭文實(2006),因此日後在探討教師服務 年資與教師自我效能間的關係時或是否受其他因素影響,仍有待進一歩 研究。

4. 教師職稱與教師自我效能感

在教師職稱與教師自我效能感關係之研究中,發現當教師擔任不同 職務時對整體的教師自我效能感有顯著差的有邱和仁(2005)、吳秋霞

(2007)、謝天合(2007)、張嘉原(2008);教師兼任行政的教師自 我效感高於級任及科任的教師的有朱陳翰思(2002)、柯安南(2004)、

劉玉珍(2005);此外也有學者研究在教師自我效能感與教師所任的職 務不同而不受影響且沒有顯著差異的有王受榮(1992)、顏淑惠(2000)、

陳勝福(2005)、鄭文實(2006)、許琬甄(2008)等。

5. 教師最高學歷與教師自我效能感

Hoy 與 Woolfolk(1990)的研究中發現教育程度較高的教師對於本 身的教師自我效能感相對的也較高;而國內有些學者研究也符合教師的 教育程度較高者對於教師自我效能感也相對較高的有顏銘志(1996)、蔡 東呈(2004)、邱和仁(2005)、柯安南(2004)、劉玉珍(2005);教師 會因不同的學歷而產生不同的自我效能感的有王受榮(1992)、朱陳翰思

(2002)、黃惠玲(2004)、吳秋霞(2007);而在教師的教育程度與教師 自我效能感無顯著差異的有鄭文實(2006)、謝天合(2007)、許琬甄(2008)

等人。

此外,有些研究則指出若教師接受專業訓練會增加教師之自我效能 感的學者有顏銘志(1996)。這類的論述,也漸漸普及,在學校中辦理各 項知能研習目的就是為此。

(二)學校背景變項的影響

學校是教師進行一切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因此學校的文化環境或規模 大小便會對教師的行為態度、自我效能有所影響。因此針對學校規模、學校 位置與學校歷史等因素,針對上述整理的實證研究進行探討。

1. 學校規模與教師自我效能

1. 學校規模與教師自我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