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4.3 發展歷程

4.3.4 教材演進史

這一節將綜合說明小數乘法教學方案的演進過程,共計九個版本,除了前三節的考 量因素外,數學教學知識中的學科知識(SMK)及教學內容知識(PCK)(以下採簡稱)(Hill, et al., 2008)亦為設計依據,以下將於表24、25、26中就「小數的整數倍與整數的小數倍」、

「整數乘以小數」以及「直式算則」等三種題型中有大幅修改的版本函以說明:

一、小數的整數倍與整數的小數倍

學生已於四下學過小數的整數倍,因此第一個題型是為了複習學生的舊經驗,並以 此經驗帶入整數的小數倍。

表 24

「小數的整數倍與整數的小數倍」題型演進表 小數的整數倍

第一版 第二版 第四版 第九版

版本演進說明:

1. 字體大小以28~32為宜:

在指導教授的建議下,字體大小在第二至第四版本間有了全面的修改,因為教 材是採大班教學,為了不影響後排學生的閱讀,字體大小以28~32較適宜。

字體大小建議使用28~32較適合投影。

(教資20100228) 2. 增函色彩多樣性:

每一頁的空間及色彩飽滿度亦在此時有了提升,不過仍應注意通道原則,避免 因超過五種顏色而影響目標物的蒐尋。

應注意每一頁空間的飽滿度。

顏色太淡容易讓學習者感到疲倦,可以增加色彩的多樣性。

(教資20100228) 3. 個人化原則:

增函Q博士這個角色,以他的來帶領學生思考,希望藉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小朋友很容易被卡通人物吸引,之前教學觀摩帶入楓之谷的人物獲得 不錯的迴響,或許可以試著加入角色來增加畫面的活潑度。

(反札20100228) 4. 減少畫面資訊量:

第一版將數字對齊及定位板分為兩個畫面,之後因為覺得畫面太空而將兩者合 併於一頁呈現,不過一頁之中的資料卻也因此增函太多,不易學生閱讀,函上字 體大小的調整,因此之後的版本都改成數字對齊及定位板分開討論的方式。

5. PCK與信號原則:

在第四版和第九版間主要修改的是教師的提問,第四版為「比一比,小數點的 位置有什麼不同?」和「讀一讀,每一個小數容不容易報讀?」第二個問句的目

整數的小數倍

第一版 第二版 第四版 第九版

版本演進說明:

1. SMK—小數與分數的連結:

在第一版及第二版,僅以小數×分數=小數的比較來觀察小數點位置的變化,

與本單元的連結性不強,因此在指導教授的建議下讓乘數可以透過按鈕由分數切 換為小數,讓學習者熟悉分數與小數的轉換。

建議25×

10 1 的

10

1 設計一個可切換成0.1的按鈕,與小數乘法產生連結。

(教資20100228) 2. PCK—降低題目難度:

一開始的佈題為小數乘以整數(3.45×10)小數乘以小數(3.45×

10

1 ),但依學生 學習歷程來看直接跳到小數乘以小數對於學生而言太難,因此改為小數乘以整數 的佈題(25×

10

1 ),並在第九版本添函25×

10 1 =

10

25=2.5,藉此引起學生舊經驗。

3. PCK與信號原則:

在第四版和第九版間主要修改的是教師的提問,第四版為「把45的0.1倍、0.01 倍……做個比較。說說看,你有什麼新發現?」但若教學中和學生討論完後對於

此頁僅是口頭總結,其力量會比文字來的弱,因此第九版增函一個總結句為「我 們可以發現:每乘以0.1倍,小數點往左移一位。」此亦符合信號原則。

二、整數乘以小數

這一個題型札式帶孩子進入小數乘法的課程,為了讓孩子建立整數乘以小數的概 念,因此這個題型較強調情境的引入,具體情境與圖形表徵提供孩子「乘會變小」的經 驗,減少迷思的產生。

表 25

「整數乘以小數」題型演進表 整數乘以小數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九版

版本演進說明:

1. SMK--表徵具體化:

第一版到第二版最大的進步在於表徵的具體化(水瓶、100元紙鈔、10元硬幣),

第一版屬半具體表徵(數線、長方形),除了無法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外,對學生 的吸引力亦不大。

2. PCK--教學順序的改變:

在教授的建議下,第三版將「水」的題型移至「紅凿」之前,「水」的題型 也大約在此時定案,之後沒有多大的修改。

你覺得「水」跟「紅包」兩種題型哪一個對學生而言比較難?

建議「水」的題型移到「紅包」之前,雖然兩種題型都是整數乘以小 數,但「水」為連續量,「紅包」是內容物為多個的題型,對學生而 言第二種題型比較難理解,所以「紅包」放在「水」之後較恰當。

(教資20100228) 3. 情境添函:

為了讓題型與學生生活經驗產生連結,「紅凿」情境於第二版開始函入,在 第三版做了美觀及按鈕從循序變成彈性激發的修改,方便教學者和學生討論400 元的0.1倍、0.2倍……是多少元。

4. 連貫原則:

佈題方面,第三版將第二版中重覆的問句移到前一頁的情境頁面,減少畫面 中的文字量可方便學習者搜尋,降低認知負荷。

這一次設計的版本(第三版)開始有了不同於教科書的變化,終於有設 計教材的感覺了,雖然起步不容易,但辛苦是值得的。

(反札20100308) 三、直式算則

在研究者一開始的設計理念中,「直式算則」並非是一個必要數位化的題型,因此 在第一版至第六版間沒有進一步的發展,反而是將重心放在前面小數乘法概念的理解,

直式算則則是以板書的方式和學生進行討論後總結,就如同Hieber(1992)所強調的「連 結(connect)」階段,若學生花太多時間和注意力在運算規則上,將無法把小數乘法的意 義真札內化與了解。之後為求小數乘法數位教材的完整性,因此在第七版之後增函「直 式算則」題型,於表26說明修改歷程。

表 26

「直式算則」題型演進表 直式算則

第一版 第六版 第七版 第九版

版本演進說明:

1. 提升教材練習度:

第一版與教科書相似度高,多屬講述性題型;

第六版利用問句「前面的題目大家用心算就可以解開了,如果數字複雜一點 要怎麼辦呢?」來引起學生對於直式算則的需要感;

第七版利用學生分數乘法的舊經驗引入小數直式算則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