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常見的電腦輔助教學軟體有很多,例如:GSP、Excel、Flash、……等等,許多相關 研究也指出運用這些軟體能獲致良好的學習成效及札向學習態度(潘張杰,2008)。研 究者在研究所一年級上學期利用 AMA 系統(Activate Mind Attention)進行教學設計,發現 其激發式動態呈現及互動性十分適合於國小課堂呈現,因此決定使用此系統為研究工 具,利用這一個媒體設計與展演的環境來設計五年級小數乘法數位教材,以期獲得最佳 的教學效果。以下針對 AMA 系統、激發式動態呈現及其相關研究這三個部分做深入的 說明與分析:

2.3.1 AMA 系統

AMA系統(Activate Mind Attention),原名數學簡報系統(Mathemaics Presentaion System;MathPS),由交通大學陳明璋教授從术國九十二年起策劃研發。這套軟體以微 軟的「PowerPoint」為帄台,改善原始簡報軟體對於數學操作性不足的部分,方便教學 者設計教學檔案,並以步驟化與非循序的方式,達到動態呈現、互動模式以及適性教學 的效果(陳明璋,2006)。陳明璋教授更基於認知科學與多媒體學習理論,提出激發式 動態呈現(Trigger-based Animation, TA)(Chen & Tan, 2007)。AMA系統擷取了PowerPoint 普及、通用型軟題及基本繪圖凾能的優點,很適合發展成適合數學媒體設計的帄台(邱 建偉,2005)。經多年教學實踐經驗發現,此系統對國中小教師發展以授課為導向的教 學設計皆具札向效果,且多著重在圖解式動態呈現的表徵,促進了數學教材的發展。

2.3.2 激發式動態呈現

激發式動態呈現是運用一個物件當激發器(trigger)來控制一連串的出現、突顯、消 失及動畫,在此同時,一個訊息可以被一個以上的觸發器控制;因此,訊息可以由展演 者以預定的、或隨意的順序及速度呈現,有彈性的呈現展演者的意念,藉此和現場聽眾 產生互動(陳明璋,2008)。在以課堂授課為導向的數位教材設計及教學環境,激發式 動態呈現便能提供教學者一個兼具傳統教學的彈性與資訊融入教學的便利性的優勢。其 基本模式共有八個,茲整理於表12:

激發式動態呈現的基本模式 Mind Attention(AMA)系統。」國术教育,48(6),57-63。

林煜庭(2008)利用激發式動態呈現的基本模式提出適性指標基於視覺認知科學的

concavity) 兩個面向來做探討。立體深度視覺與圖層的上下息息相關,而击凹差異會受 到陰影方向 (shading orientation) 以及陰影對比 (shading contrast) 影響。

四、運動(MOTION)

運動特徵凿含了「突然出現 (new object) 」、「瞬變 (transient) 」、「接近

(looming) 」、「突然由靜而動 (new motion) 」、「閃爍 (flicker) 」、「運動方向 (direction) 」 以及「運動一致性 (coherence) 」七種引發注意力的重要特徵。

適性指標基於視覺認知科學的設計原則是一種激發式動態呈現,目的是希望能讓學 習者更有效地學習教材內容,是一種協助視覺搜尋以及引導注意力的教材設計原則。適 性指標共有七項原則:標示原始位置原則、特徵獨立原則、通道原則、群化原則、明度 差異原則、引導原則、觸發原則,整理於表13:

表 13

適性指標基於視覺認知科學的設計原則

原則 說明

標示原始 位置原則

1.滑鼠啟動點應與目標物位置相同 2.應含有位置資訊

3.相同的物件在不同頁面出現時位置要相同(頁間定位) 特徵獨立原則

1.單一特徵

2.標示待搜物與干擾物的適性指標特徵不同

3.避免使用前一個用來標示干擾物的特徵來標示目標物

通道原則 當色彩使用過量(5 個以上),需標示目標物時,

應採用不同類型特徵

群化原則 1.目標物群化:建立目標物之間的關聯性

2.干擾物群化:將干擾物整群忽略,協助視覺搜尋 明度差異原則 干擾物與目標物之間的明度差異愈大,突顯效果愈好

引導原則 目標物由下而上激發、干擾物由上而下抑制 觸發原則 適性指標必頇要有動態視覺特徵以激發注意力

資料來源:整理自林煜庭(2008)。適性指標:多媒體學習中一種基於視覺認知理論的 引導方式,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2.3.3 相關研究

關於AMA系統的研究可以概分為三個階段(陳明璋,2006),階段一:著重在系統 環境方面,以資訊科技為主;第二階段是有關視覺及互動呈現,以視覺及知覺為主;第 三階段是教學設計,以數學教育為主。本研究屬第三階段,近幾年此階段的相關研究約 有34篇,研究者與同儕教師茲將相關研究整理於表14與表15:

激發式動態呈現教學設計相關研究分析表 補救教學 邱家麟(2008)、黃學仁(2008)、陳淑惠(2010)、曾椿惠(2010)

研究法 潘慧萍(2007)、張亦甯(2009)、葉子榕(2010) 行動

研究法 李俊賢(2007)、李政憲(2007)、陳素敏(2007)、應雅玲(2007)、陳淑惠(2010) 設計本位

洪榮忠(2008)、謝東育(2008)、曾椿惠(2010)、葉子榕(2010)、廖家瑩(2010)

表 15 的學習結果(Clark, 1994)。對各級學校而言,結合內外因素來促進學習者學習的關鍵,

就是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李宗薇,2000)良好的多媒體設計必頇在建構在多媒體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