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科書之重要性與評選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科書之重要性與評選

教科書在教學過程中佔有重要的角色,不但影響教師教學,也影響學生的學 習,本節將從教科書的重要性及評選規準進行討論。

一、教科書的重要性

教科書為學生學習的主要資料,協助教師教學的利器,其功用有三(黃政 傑,1989):教材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工具、教科書可以節省教師編輯教材的 時間、教科書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教科書是教師教學主要依據與素材,學生學 習過程中活動重要的內涵,也是達成教育理想的重要工具,教育機會均等、教 育品質與教育效能等都要藉由教科書來實現(黃政傑,2002;藍順德,2006)。

藍順德(2006)認為教科書的功能主要有 1.教師教學主要依據、2.有利學生學 習、3.課程改革指標、4.升學考試主要範圍、5.確保教育基本品質、6.教育目標 的實現與 7.家長經濟負擔的減輕。教科書為學生學習的利器,同時也是協助教 師進行教學的重要工具,其主要的功能有幾點(周珮儀,2002;黃政傑,

1989):(一)教科書將龐雜的人類知識、經驗和價值去蕪存菁,有系統地陳述 學科內容,以合乎邏輯和教育目的的次序安排教學內容與主題,能夠實現國民 教育目標、貫徹國家教育政策。(二)教科書和相關的教學指引與習作,提供教 師發問的問題、測驗題目、學生的活動與正確的解答,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

增進教師運用教學時間的效率,節省教師編輯教材的時間。(三)由於課程內容 具有各種不同的學科,教師很難兼具這些專業,而教科書正可以提供各科的專 門知識。(四)教科書設定了教師和學生的學習歷程,使教師、學生、家長和行 政人員都可以了解教學進行的順序和目的與學生的學習狀況,作為輔導與改進 的依據。(五)教科書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教科書的編輯依照學生學習心理,合

31

理的選擇、組織並排列教材,以生動的方式提供學生學習,而且,教科書除了 文字說明外,尚有插圖、表、練習與作業指導等,是學童學習的利器。因此,教 科書在教學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選擇適當教科書成為教學前重要準備工 作,不容忽視。

二、教科書評選規準

隨著教科書開放,教科書版本多元化,數學教科書分析和評鑑愈顯重要。

國內外有關於教科書的評鑑規準目前已有許多文獻可供參考, Gall(1981)提 出的評鑑規準包含四類,如下說明:

1. 發行與費用

考量作者合格與否、費用合理與否、購買程序與師資訓練等。

2. 物理屬性

考慮美感、耐用性、成分(教學指引、習作、影片等)、品質(紙張、裝訂、

是否反光)等等。

3. 內容屬性

考量教學目標是否清楚、多元文化、範圍順序、性別角色及有無時效性。

4. 教學屬性

考量評量設計、可理解性、配合性、個別化(適合不同學習者)、教學效 果、教學型態、先備條件是否清晰、可讀性、教師及學生角色主動或被動 等等。

DuKe(1985)指出六項評鑑要點,分別為:

1. 物理特性

紙質、裝訂、插圖、結構外觀、耐用性、聲音顏色的品質等。

2. 目標

清楚敘述否、有無與主題一致、是否適當。

32

3. 教學的應用

學生是否能參與、學生能力是否能擴展、與其他科目相關、無經驗教師可 用性、學生創造發展的活動等。

4. 內容評鑑

適合於目標群體、正確性、發展批判思考、寫作技術良好等。

5. 範圍與順序

涵蓋基本能力、教師手冊實用。

6. 文化敏感教材的處理

包括人種、性別、宗教及其他等。

國內的學者黃政傑(1990)亦有提出選用規準如下:

1. 發行:教材自發展至成品出現、推廣等程序。

2. 外表:課程材料的物理特性。

3. 內容:包括事實、概念、原則、理論、方法、程序、價值、角色等。

4. 教學:指教材是否便利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

5. 效果:(外在規準)實際產生的效果。

6. 學生:對象、動機興趣、未來進路、可讀性、可理解性等。

7. 教師:教學指引、使用條件、必備能力、激發研究、調整方法、教師角色 等。

8. 其他:簡介、提示、實例、問題、操作、練習、測驗、回饋、內容歸納、自 學指導。

歐用生(1995)提出的評鑑和選擇教科書的一般效標如下:

1. 物理特性:外觀、印製、字體、裝訂、紙張。

2. 內容屬性:理論基礎、目標、均衡、範圍和順序、主題選擇、知識正確性和 時效性、潛在課程。

33

3. 使用屬性:可讀性、可理解性、分量(是否適合教學時間)、評量形式、教 學型態、相關教材。

4. 發行屬性:發行者、作者、發行日期、費用、附屬性質、研究發展。

張清濱(1996)在教科用書的編印、審定與選用:一些理論與實務的探討 中,將優良教科書的指標分析歸納如下:1.教育性:把握國家的教育政策與目 標、2.規範性:遵循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3.正確性:內容、圖文、數據、資料 須正確、4.結構性:哲學理念的架構與組織須完整、5.邏輯性:根據兒童身心發 展的邏輯順序編輯、6.銜接性教科書的前後、左右、上下須連貫、完整、7.可讀 性:難易度須適合學生的能力及程度、8.趣味性:教學活動設計、圖表,富變 化及兒童化、9.一致性:價值觀念與社會現況的價值觀一致、10.公平性:對各 種族群、性別、宗教、黨派、語文公平對待、11.創造性:教材以問題解決為導 向,富挑戰性與批判思考、12.增強性:插圖等要能增強內容的學習,並能環環 相扣、13.實用性:紙質、字體大小、裝訂牢固,並能達成教育目標、14.價值 性:價格的合理性與後續出版的延續性是否穩定可靠、15.服務性:售後服務的 配套措施與特殊學生的需求能否滿足。從數學教科書評鑑報告(2007)的評鑑項 目可區分為:1.設計理念:對於教科書在課程上各面向的設計加以分析,了解不 同版本的數學教科書設計理念;2. 與能力指標之符合度:對於各版數學教科書 的教材內容與「能力指標」的符合程度;3.內容與組織:分析各教材組織之間的 整體性和連貫性;五大主題是屬於內部的連結,而與其他領域、生活經驗等屬 於外部的連結;4.活動設計與取材:包含了活動設計和內容份量的適當性、活 動的趣味性、學習活動導向、反思與討論活動、學生個別差異和經驗的考量和 評量的多樣性;從評鑑報告當中所細分的項目可以知道數學教科書的各版本之 間內容重要性。

34

教科書評鍵規準尚有許多文獻資料,歸納國內外文獻所提及之內容,大部 分評鑑規準可分為四大部分,就是內容、教學、物理、行政(出版特性)等四部 分,本研究則將著重於內容部分進行分析,主要針對各小節安排、教材觀念呈現 及教材內容等進行分析,瞭解各版本內容之異同及其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