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發現

第一節 整體報導概況

7.73 9.44

0 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0

由於海燕風災發生在海外,且災區對外交通一度中斷訊息難以傳出,從表 二可看出,在災後第四天起,才出現符合本研究設定之報導,造成此階段為期 7 天,僅 47 則報導。

表三:海燕風災各災難階段報導比例分布(%)

至於高雄氣爆(見表三),不僅影響階段報導數量直衝最高峰,單日報導便 26 則。救援階段的報導熱度持續,三天共 69 則報導、平均每日 23 則。由此可 知在本研究中,救援階段之報導數量偏低,是由於海燕風災在此階段報導數過少。

表四:高雄氣爆各災難階段報導比例分布(%)

再看兩場災難之報導數量變化,海燕風災報導數量,到恢復階段很快衝第 一波高峰(如圖二),11 月 18 日至 21 號四天內,新聞就有 57 則,平均每天 14.25 則,為救援階段的 2.12 倍之多。第二次高峰自 11 月 28 日起,一直持續 至12 月 18 日,21 天共有 313 則報導,平均每日有 14.9 則報導。

災難階段 合計

影響階段 0.0 (0) 救援階段 5.7 (47) 恢復階段 74.8 (588) 緩和階段 23.6 (196) 合計 100 (831)

*括號內數字為有效樣本數

災難階段 合計

影響階段 4.0 (26) 救援階段 10.6 (69) 恢復階段 79.4 (517) 緩和階段 6.0 (39) 合計 100 (651)

*括號內數字為有效樣本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1

圖二:海燕風災報導分布情形

高雄氣爆則是從影響階段開始,報導熱潮一直持續到恢復階段前期(如圖三), 8 月 5 號到 19 號,十五天內報導多達 292 則,平均一天有 19.47 則之多。8 月 20 日起報導數量從每天超過14 則掉到不足 10 則,8 月 24 更僅剩 4 則,陷入短暫 低潮。8 月 26 日出現第二波高峰,至 31 號這 6 天內共計 91 則報導,每天 15.17 則。災難後一個月,9 月 1 日再度掉到 10 則以下。9 月 20 號至 22 號,由於颱風 且尋獲失蹤消防人員,數量稍微回升,後續報導轉為零星。

圖三:高雄氣爆報導分布情形

到了緩和階段,兩場災難之報導數量與頻率皆明顯低於前三階段,而兩場 災難間差異明顯,海燕風災在恢復階段末至緩和階段初期,又出現第四波報導 高峰,且關注持續一直到災後半年內,在緩和階段的112 天中總計有 196 則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2

導,平均每天有1.75 則。至於高雄氣爆,在緩和階段報導頻率相當低,124 天 內僅28 天有報導,總計 39 則。平均每天只有 0.3 則與高雄氣爆相關報導。

過去研究發現,台灣商業媒體對於災難之報導,皆在重大災情傳出後,報 導數量達最高峰,且持續期間皆不長。台灣重大天災(八八風災)之報導高峰 僅維持約一星期,且密切關注時間不到一個月,國際重大天災(南亞海嘯),中 央社報導也僅維持兩個月,且報導量隨時間明顯下滑(陳佳君等人,2010;杜 玟伶,2005)。相較於此,本研究之兩案例,大愛新聞之追蹤時間皆超過兩個 月。

唯兩案例發展有明顯差異,其中高雄氣爆之報導,災難後便衝上最高峰,

接著逐漸下滑,至恢復階段才有回升,且在幾波報導高峰後,數量明顯減少,

較符合傳統對災難事件報導之表現:短時間、高密度。至於大愛新聞對海燕風 災的報導,雖在災後第一時間之自製報導密度不高,但後續關注時間較長,關 注程度也較高、未隨時間拉長而降低,從救援階段一直持續到災後半年內,都 還陸續出現相關報導。與傳統災難新聞報導相比,表現相當特別。

本研究發現,大愛新聞對於災難之關注時間與密度,較過去研究之商業媒體、

通訊社為長且密。直到災區生活復原穩定時,還是持續報導災區消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