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文本分析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9

第三節 文本分析法

新聞報導的影音符號,結合對於文字、聲音、影像之大成,是賦予新聞事 件意義的工具(牛隆光,2011)。畫面是意識的投射(簡政珍,2006),電視新 聞的畫面與鏡頭運用相關,後製剪輯更扮演將當中情感進行串聯,賦予意義,

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感動的重要角色,兩者都與電視新聞的畫面呈現密不可 分,因此連鏡位之運用與變換,都含有製作者的訊息、也有形塑災難之能力。

以往研究多偏重於電視新聞的語言文本與內容,但本研究認為,圖與文如 Barthes(1977;轉引自江靜之,2014,頁 51)提出的,能彼此「錨定」、或是

「接替」,意即彼此能夠透過語言解釋畫面,又或者兩者得以「互補」。故本研 究認為,影像、聲音皆為構成電視美學的一大要素,不能偏廢一方。

故本研究透過文本分析法,探討電視新聞之口語、圖/影像、文字及音樂 等多媒材,如何共同敘述一個災難的故事。

壹、分析案例選擇

本研究認為,一場災難形象的建構,災區、災民與救災者的呈現方式,皆 甚為重要,但是呈現手法,在內容分析中無法被看見。因此,以影音之文本分 析來補強,探析大愛新聞的災難新聞報導邏輯。

透過文本分析法,本研究比較不同階段的報導,如何形塑災區、災民、救 援者之形象,以及產生何種轉變。各階段所選擇之報導與選擇原因,以下分述 之:

一、影響階段:選擇【高雄大氣爆】。

本研究在影響階段選擇之報導,即為大愛新聞在災後第一時間發布,敘述 事件之主新聞。此報導中,包括災民、救助者與災區、甚至災難之發生都呈現 在其中。報導立場為「負面」,符合本階段之特性,至於所謂「負面」是如何負 面,是否有身為宗教電視台獨到之處,本研究欲在分析中深入了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0

在災難發生後第一時間內,在媒體一整片報導災難傷痛之新聞中,身為宗 教電視台之大愛電視台,新聞中會如何報導災難的發生?其中災民、災區與救 助者形象為何?

二、救援階段:選擇【宿務發慰問金】。

報導內容敘述海燕風災後,志工抵達宿務勘災,並進行慈濟在海燕風災後 第一場發放,提供居民應急金救急。透過災難對災區造成之破壞,與外來的救 助者所提供之幫助,居民對幫助之渴望,災區、災民與救災者三方之形象,皆 具體呈現。

在這則報導中,可以看到大愛新聞中常見的災後報導情境,在災難發生 後,志工如何展開行動,深入災區,災區的情況與災民的樣貌,在報導中建構 出具體形象。本研究欲透過分析了解,災民、災區與志工各自的形象,是否透 過特定的呈現手法成立?

三、恢復階段:選擇【獨魯萬代賑】。

此則報導為此階段之典型報導類型,慈濟在災區推動以工代賑,號召居民 一同清理家園,並給予高於市價之「工資」,讓居民有資金重建家園。居民災後 生活有了改變契機,災區被破壞的樣貌也出現改變。此則報導所含元素包括,

主題為「慈濟直接救災」,災難歸因為「無災難歸因」,報導立場為「正面」,符 合本階段報導特性。

在碰到大自然無情的災害之後,人類能夠採取何種因應與行動?隨著災難 後之時程演進,到此時應已逐步展開恢復工作,而災難報導在此階段著重的也 是恢復之進度與情況。

四、緩和階段:選擇【遇颱取消通知】。

此階段選擇報導為【遇颱取消通知】,報導內容為一場針對兩萬多人舉辦的 物資發放當天早上,一確定颱風將來襲,志工如何迅速取消發放物資的活動,

並且通知受邀民眾。此報導充分呈現救災時,志工可能碰到的考驗與情況。報 導中救災者形象如宗教故事中的克服萬難。而報導中,災民不曾謾罵或爭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1

更是積極主動協助訊息發布、配合改期。報導元素包括主題為「慈濟直接救 災」,災難歸因為「無災難歸因」,報導立場為「正面」都符合本階段特性。

此階段災難造成之創傷已逐漸緩和,災難報導上主要以災區恢復進度與現 況為主。在災難帶來的立即心理衝擊後,災民的心理狀態如何,身為外來支援 者的志工,在協助災區的復原上扮演何種角色、呈現何種形象,這些形象是透 過何種手法呈現?

此階段之報導主題以「慈濟直接救災」比例最高。在此類型的報導中,包 含一場場救災發放物資、義診等活動、活動花絮外,本研究發現,大愛新聞其 實相當偏好報導救災行動的幕後情況。

透過分析上述四則之影音文本,本研究將深入探討大愛新聞在呈現災難 時,使用何種畫面、鏡頭運動、劇情、音樂等元素,建構出災難。

貳、分析要素

在電影敘事中,可分為「宏觀結構」與「微觀結構」(程予誠,2008),套 用在新聞之影音分析上,宏觀結構上要看的,包括敘事的深層結構(敘述的主 要內容與目的)與表層結構(來達到深層結構所使用的敘事元素,希望讓人對 故事主題了解與認同)。而從微觀結構來看,影像美學與剪接技巧如何,從場、

景當中找出是否有經過設計而使用的鏡頭與構圖,與其傳遞之意義為何。新聞 和電影類似,敘事上都有影音雙層結構,但新聞較電影缺乏設計之時間與重拍 的機會,尤其災難新聞之時間往往更加緊迫,在拍攝時每個鏡頭內容、鏡位與 移動皆較難有所規劃,但剪接時應會挑出符合攝影記者心目中,最適合使用的 連串鏡頭來使用。

透過內容分析法探析大愛新聞報導災難時的要素,但若要得知這些要素是 如何被呈現,就要透過影音之文本分析。本研究將分析影像中的鏡位與鏡頭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2

動,記者敘事之手法與過音聲調,在聲音部分也將探究在何時使用音樂、音效 等手法,加強新聞張力。分項敘述如下。

一、影像策略

(一) 鏡位運用

攝影記者在拍攝、剪輯時,所選取用來呈現主題之鏡頭鏡位。一般而言,

鏡頭中主體的大小變化,類似於透過人的雙眼觀看,因為距離遠近、或聚焦在 看某物與環境之關係,自然地將主體放大或縮小。

新聞中的鏡頭運用,在特殊時刻使用,很可能有特殊意味與用意,但最主 要產生意義的,應會是一連串鏡頭的組合而表達的「鏡頭語言」,最典型的、有 利於表達異議的視覺連貫規則是:「遠景」+「中景」+「特寫」+「轉場鏡頭」

+「特寫」+「中遠景」(黃新生,1994;轉引自陳其銳,2006),這樣的視覺連 貫性,即是以畫面組合與描述新聞事件的理想順序。鏡頭如何接在一起,表達 出此則報導中想呈現的內涵,可能比單個鏡頭還要有意義,故本研究並不會逐 個解釋分析每個鏡頭之鏡位使用,但將指出運用特殊之鏡位與可能用意。

本研究依照文獻整理出鏡位意義(程予誠,2008;劉萍,2005;Steven D.

Katz, 1991 / 井迎兆譯,2009;R. Edgar-Hunt, S. Rawle, J. Marland, 2013 / 徐芷 婷譯,2014),再行增修成適用新聞之類別:

1. 遠景:攝影機拍攝遠距離景物或人物,注重對景物的宏觀表現,視野深廣 寬闊,能表現一個大範圍空間中的一切對象與組合。畫面以環境為主,主 要表現地理環境、自然風光、開闊場景等,其中的人物只佔小部份。由於 遠景視覺信息量大、內容多、氣勢強,常被用做重大事件的開頭或結尾。

遠景在傳遞大環境樣貌之外,也可能給人較為疏離的感覺。

2. 全景:主要用來表現被拍攝人、景、物的全貌。能夠表現事件發生環境、

空間位置、場景全貌,交代所有相關的人物與環境,帶出社會關係,能讓 觀眾對被拍攝主體留下一個完整而全面的印象。可以透過特定環境呈現特 定人物,透過人物形體動作,反映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狀態。

3. 中景:接近人們一般習慣觀看的方式,用來呈現被拍攝對象最主要的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3

位。相對全景,拍攝時距離被拍攝者較近,能捕捉到被拍攝主角的姿勢和 肢體語言,又能看到臉上表情的微妙變化與情緒,還可看到人物與周遭的 交流、互動、與關聯;若是場景則是場景局部畫面,攝影時要把握景物、

物體內部最有表現力的結構線,反映物體的整體特徵,並展現畫面張力。

可再區分為:

(1) 中全景:人物膝蓋以上,可看到人物反應、肢體動作與周遭關係。介 於中景與全景之間。

(2) 中景:人物腰部以上。

(3) 中近景:細緻呈現特色與背景,人物胸部以上,更近距離看到人物的 表情與反應,但也可看到部分周遭環境。介於中景與近景之間。

4. 近景:需要仔細看一個主體,鏡頭約在成年人胸部以上,或是物體局部的 畫面。此時畫面中人物細小動作也能明顯表現,呈現出被拍攝者的臉部表 情、情緒,容易讓觀眾產生情感互動、交流,帶給觀眾更多現場感與參與 感;拍攝景物時,也因為視覺距離近,欲表達的細節被放大,較能吸引觀 眾注意力、留下較深印象。周遭環境露出的部分更少,作用也進一步降 低。

5. 特寫:通常為成年人肩膀以上的頭部畫面,視覺上比近景更接近被拍攝 者,呈現出清晰而強烈的視覺形象。突出拍攝現場的某一細節。特寫鏡頭 可以帶觀眾一種,螢幕上主體比我們平常與朋友或家人更親密的關係。有 利於表現和刻劃人物的心理狀態與情緒,帶給觀眾更大的情緒衝擊。

6. 大特寫:將鏡頭再進一步對準人或物的某一部分拍攝,例如眼睛、淚水,

占滿整個畫面,強化親密、特殊情緒或是新聞戲劇感,透過鏡頭的限縮強 烈要求觀眾一定會看到製作者認為的重點,被視為劇情發展的秘密武器,

不能輕易使用。Steven D. (1991 / 井迎兆譯,2009)曾指出,電視新聞攝影

不能輕易使用。Steven D. (1991 / 井迎兆譯,2009)曾指出,電視新聞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