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災難報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第二節 災難報導

在災難發生後,災難新聞的數量甚至高達非災難新聞的三倍以上(林照 真,2013)。由於災難造成的破壞,讓災區資訊的傳遞與生活,都變得異於平時 且敏感,在此特定的時空情境之下,人們正需要交換訊息與溝通意見。包括傳 遞災情、查核資訊、表達意見、分派任務、動員人力、調度救災物資,都需要 資訊的交換與更新(陳百齡、鄭宇君,2011)。此時人們較平時更仰賴媒體協助

「打聽消息」,媒體如何報導災難往往直接影響一個社會對於災難的印象、甚至 影響後續所採取的行動,可謂相當重要。

但新聞其實是一種「再現」的產品,透過新聞記者到現場的觀察、採訪,

所寫出的報導,經過編輯的審核、增減,經過主編的排序與主播的播報,所呈 現出來的「事情樣貌」。王泰俐(2004)指出,電視新聞「新聞角度」的選擇,

許多時候是迎合或遷就電視新聞製作流程的諸多特色,因而以偏概全,扭曲新 聞事件原貌。國內外的電視媒體都偏好使用感官主義式(sensationalism),也就 是「羶色腥」的報導方式,來吸引觀眾目光。災難與危機對電視來說相當於

「吸睛的題材」,如果有戲劇化、強烈的視覺影像更「吸睛」。

這經過重重考量設計,篩選加工而成的報導,卻為我們建構出所謂的「災 難全貌」。雖然,倘若報導讓人有「感覺」、產生想像與情緒起伏,或許能進而 產生影響力(蔡琰、臧國仁,2003)。但是媒體所看到的災難,都是在事發之後 靠著建構、回溯、想像災難的當下所建構出來的,只是把本身即具有奇觀之特 殊性的災難,轉換成另一種媒體報導奇觀(熊培伶,2009),事實上對社會益處 相當有限。

壹、影響災難報導之因素

如前所述,災難新聞報導表現不符期待的現況,實乃受到新聞組織與媒體 特性、時間、空間距離、消息來源等因素影響而成,本研究整理如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一、新聞組織與媒體特性

電視新聞的製作事實上有其先天條件限制,尤其是電視新聞,記者必須在 密集的截稿期前,交出長度(篇幅)符合規定之作品。在作業時間、播出時間 的雙重時間限制下,往往難以把採訪、蒐集與拍攝到的所有資訊全部轉述給觀 眾,只能呈現經過高度篩選與編輯之後的結果。

加上電視新聞畫面的景深與焦距都比電影不足,較難用焦距等手法引導觀 眾注目,因此拍攝時經常只讓觀眾看到經過篩選出的重點,凸顯殘破。加上影 像會「動」的特性,所以特別擅長紀錄有動感的事物、或事物的動態,越壯觀 的越有可能吸引鏡頭而被報導(Richard M.,1992/王亞維譯,1996)。且電視的 播報為口述內容,稍縱即逝,不比文字可隨時回頭讀,因此播報必須夠口語,

讓人一聽就懂。

面對上述多重難題,電視從業人員慣行的因應處理之道,造就電視新聞報 導災難時給人的淺薄印象。儘管能以恐懼訴求、觸動人心為報導方向,以驚悚 畫面為主導,來吸引閱聽人目光,能給予的訊息卻少之又少,難免出現刻意突 出、放大局部災難的破損景象之批評。

林照真(2009)指出,電視新聞因為收視率,出現以下趨勢:新聞煽色腥 化;降低政治新聞比例,增加影劇民生消費新聞,政治新聞以去政治性方式處 理;報導一般人或名人的瑣事、而非公共事務;新聞戲劇化,靠畫面取勝拉高 收視率,靠戲劇化的醜聞拉抬收視率。本研究認為,這些趨勢在災難新聞當 中,在同樣的收視率考量下亦明顯可見,戲劇性的畫面、災民個人、救災英雄 或是災難中任何個人的故事,都比檢討嚴肅的災難成因或學者訪問來得吸睛,

而且做得越煽情越傷悲,越有可看性,也就越符合電視台的要求;而在報導災 難究因時,挑到可疑的錯誤或戲劇化的醜聞,越會被媒體大肆報導(如八八風 災中,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的父親節晚餐事件;又如高雄高雄氣爆之際,市長 陳菊是否在按摩、或是多久就趕到市府等等事件)。

法國社會學大師布赫迪厄更曾指出,「電視可以弔詭地以展示來進行隱藏」

(Bourdieu, 1996 / 林志明譯,2002,頁 23)。災難出現之際,正可以讓新聞媒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體名正言順地透過報導災難的某一事件,隱藏災難的其他面向,或是其他不欲 人知的事情。2008 年北京奧運前夕,西藏人民起義運動,中國政府之行為在國 際輿論引起一片負面評價,就在此時發生了四川大地震,中國通訊社新華社每 天以七種語言發佈新聞稿,透過一百多個海外分社提供給各國新聞機構(林中 瑛,2012)。中國國營的中央電視台,更以迅速、相較過去高度透明的報導有效 降低地震後謠言傳遞,更讓西藏問題立刻遭到淡忘,中外媒體突然之間一面倒 地對中國表達高度肯定。

對災民受苦難的深切同情、面對天災的勇氣、救助受災者的責任心、和團 結拚搏精神,這些人類共通核心價值超越了種族、文化、意識形態差異,打動 人們的情感。不僅消除人們對於災難帶來的恐懼與悲傷,淨化人們的心靈,更 不同程度地改變了外媒對中國的印象(龔聞庠,2008)。但外國媒體的資訊當大 部分來源是新華社和中央電視台,而這兩者皆為隸屬於中國政府,中國學者指 出,比起過去刻意營造的國家形象宣傳無法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此次地震 中,媒體成功重塑了中國對外的正面形象(龔聞庠,2008;林如鵬、吳非、馮 韶文,2008;陳嬿如,2008;葉鳳英,2008)。

商業媒體報導災難,所圖的更可能更多,Klein(2007/吳國卿、王柏鴻 譯,2009)提出的災難資本主義(Disaster capitalism),直指商業媒體趁著社會 碰上巨大災害時,舊有的體制與建設遭到摧毀,人們因過度驚嚇而感官失靈、

手足無措之際,資本主義趁虛而入,對公領域進行精心策畫的掠奪,把別人的 災難變成擴大自己利基的基礎,甚至為了擴大利基而製造更多災難。媒體集團 亦可能藉著災難事件對公眾造成的驚嚇、震撼,把握此刻大眾渴望訊息的機 會,重新抓回議題設定權以及意識形態的宰制權(林照真,2009)。

顯見災難新聞,不僅是對災難的報導,而是藉由災難來達到自身目的,在 組織種種預設立場下、透過特定框架與手法,呈現災難相關報導,表達出組織 關切的要點,甚至隱去組織不欲被大眾注意到的要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二、時間

隨著災難時間拉長,災難報導方式與數量逐漸出現改變。在災難初期多以 記者到現場的觀察發現為主要報導內容,此時與災難有關的都是「新」的,在 混亂、緊急的災難現場,比起寫稿、過音、剪輯再做出一則完整新聞帶

(SOT),最快的方式是直接以記者的現場連線報導(SNG),或由記者在現場 直接在鏡頭前報導(STAND),提升臨場感,也因此記者在新聞中涉入、介入 較多。此時記者的製作時間短、壓力指數高。

當災難事件沒有更新的進展,會導致新聞媒體對災難事件的報導數量在短 時間內銳減,此時媒體組織把時段或版面拿來報導更新鮮的話題,已是一種常 見的災難報導模式(Singer & Endreny, 1993, pp. 22-23)。依媒體特性來看,似乎 也是必然之發展趨勢。

Fred Vultee 和 Lee Wilkins(2012, pp.14)指出,災難報導重點隨災難時程 之演進而可分為五階段,分述如下:

(一)警告階段(Warning Phase):災難發生之前,消息來源與報導對象以政府 機關為主。持續對大眾、或財產所有人發出警告與相關資訊,提醒預作準備。

(二)影響階段(Impact Phase):災難對災區發生影響的時間階段。此時從地 方、中央政府到國家,通常是第一時間的官方發言人。可預見的事情發展還包 括:成立指揮所、協調第一發言人、協助災民事宜、收集信息以幫助評估及時 事件的影響。

(三)立即影響過後階段(Immediate Post-Impact Phase):災難造成之立即影響 過後,至災難事態緩和之前。此時災難影響仍劇烈,政府忙於指揮任務外,也 帶入其他服務,志工、非政府組織亦加入工作。政府和私人利益相關者的工 作,逐漸從緊急應對恢復到日常工作型態,政府和私人機構針對災難的資訊收 集工作則持續進行。

(四)恢復階段(Recovery Phase):此時已從受創與破壞,邁上恢復之路。政 府通常會退居後,負擔評估損失、協調、偶爾規劃恢復和重建計畫,包括重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政策的擬定,讓工業與公民來承擔環境的重建工作。此時亦要特別注意災後疾 病。

(五)緩和階段(Mitigation Phase):災難帶來的破壞已大致復原,災難帶來之 緊急迫切性皆已獲得緩和。政府需要擬定相關的長遠計畫,包括公共政策的評 估和創造等,以減少未來類似事件造成生命財產損失。

Vultee 和 Wilkins 並且建議媒體從業人員,政府和災難的關係既然如此密 切,新聞記者可以藉著此時程,預測後續故事中的共同威脅,或是探討政府有 沒有做好他們的工作。

從此觀點出發,新聞媒體在災難後的報導,不但隨各階段救災重點的不同 而演進,更扮演一個監督的角色。透過不斷的追蹤報導,督促政府與相關單位 對於自己的任務更加謹慎且負責。台灣現行媒體的運作,表現又是如何?

在報導颱風新聞時,媒體多集中在報導颱風的侵襲與影響(胡幼偉、陳嘉 彰,2002;陳佳君、陳寧、林巧璉、蔡紀眉,2010),對照 Vultee 和 Wilkins 的 研究即為災難的影響階段、立即影響過後階段,對於災難造成災後之前後皆不 重視,且災後報導數量皆在短時間內減少,桃芝與納莉颱風在海上颱風警報十 五天後即不再被報導(胡幼偉、陳嘉彰),八八風災則是在八月十號小林村消息

在報導颱風新聞時,媒體多集中在報導颱風的侵襲與影響(胡幼偉、陳嘉 彰,2002;陳佳君、陳寧、林巧璉、蔡紀眉,2010),對照 Vultee 和 Wilkins 的 研究即為災難的影響階段、立即影響過後階段,對於災難造成災後之前後皆不 重視,且災後報導數量皆在短時間內減少,桃芝與納莉颱風在海上颱風警報十 五天後即不再被報導(胡幼偉、陳嘉彰),八八風災則是在八月十號小林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