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5

第五章 結論

壹、研究發現與討論

過去研究曾指出,媒體報導在災後有協助人們從震驚中復原的功效,而宗 教自古以來協助人們面對災難與苦難,若宗教遇上媒體,是否更能貼近媒體在 災後被賦予的期待?

在台灣,宗教媒體涉足領域包括廣播、報紙、雜誌、電視台、網路媒體 等,發展蓬勃,其中不傳跳脫教目的,而以提升社會正面能量為目標,以非營 利媒體為自我定位者,如大愛電視台。大愛電視台製播新聞且每節現場直播,

關注焦點不僅限於宗教,更包括社會大事。

慈濟對於災難相當重視,大愛電視台在報導災難時亦深受其影響。在發生 災難後,各地慈濟志工便想方設法盡速展開勘災,有時抵達現場的速度甚至快 於政府單位。大愛電視台記者在災後亦經常跟隨賑災志工團隊,比其他媒體有 更多機會走到災難最前線。倘若無記者隨行,勘災志工也會拍攝影片或照片,

傳回基金會報告災情,並傳給大愛電視台,讓國內外災難皆有機會出現華人報 導觀點。在本研究所分析的高雄氣爆、菲律賓海燕風災當中,影響階段、救援 階段每日報導均超過十則,其中約三成來自志工在災區與全球各地拍攝提供,

對於災難在新聞中曝光量、延續各界對災難的關注上有具體幫助。

即使在災難急遽影響過後的恢復階段,每日平均還是超過九則相關新聞。

在災難發生超過半年後,大愛新聞仍還持續報導相關訊息,不論報導時間或是 報導密集期間,皆較先前針對商業媒體或通訊社之災難新聞研究發現,長出二 至三倍,且越受慈濟重視的災難,報導期間維持越長。透過記者與志工合作,

讓災難新聞報導得以同樣「走到最前,做到最後」。

本研究透過內容分析發現,大愛新聞報導災難時,主要的報導主角為「慈 濟」(62.8%)、「災民」(35.8%),最主要的消息來源也是「慈濟」

(55.8%)、「災民」(40.9%)。在研究中亦透過文本分析了解災民與慈濟在 報導中是如何被呈現,形象又是如何。本研究發現,由於持續的追蹤報導,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6

大愛新聞中不論災難、災區與災民的情況與印象,都會隨時間持續更新,而不 光是停留在災後那個時間點與空間。從災區的殘破、展開整理工作、重建到恢 復,從居民的受災無助、受到幫助、到重新站起、轉而助人,此一完整的敘事 過程,隨時間空間不斷演進,建構出災民與災區的立體印象。

災區形象從災難發生的可怕,到災區整體受損景象,到了災難的復原、緩 和階段,持續在報導中得以看到災區狀態逐漸改變,包括人類透過行動改善災 區樣貌、混亂災區出現可以通行的道路、災區恢復交通順暢,但硬體設備仍在 修復當中等等,讓觀眾對於受災區域的印象,不會只停留在破損悽慘,而是逐 漸看到復原希望。

在報導災民時,大愛新聞呈現的災民形象多為正面,從災難初期為災民保 持尊嚴、報導災民的無助,隨著時間演進,報導中為災民更新形象,一路從不 被災難打倒的堅強、到從災難創痛中重新站起。與宗教故事中的主角在「歷劫 後的新生」、「人生無常的歷劫解悟」不謀而合。值得一提的是,「受助者回饋」

的報導,從恢復階段時出現,有11%的比例,緩和階段提升到 24%,此類報導 中災民從逆境站起、身處艱困仍願意助人,「把接受的愛再分享給更多需要的 人」之人性光明面,為大愛新聞相當重視的報導面向。

而當報導到罹難者時,如《大愛新聞自律規範》中提及,「製作讓往者靈 安、生者心安,體現人文關懷價值的新聞,並彰顯生命在災害中的尊嚴(大愛 電視台新聞部,2013)。」視罹難者為「以身示現的菩薩」,給予尊重,報導中 提到往者時,多提及往者的好,過程感性描述而非繪聲繪影、加油添醋,連鏡 頭也有特別處理,如在告知災難發生的報導【高雄大氣爆】當中,罹難者遺體 未見形貌,不見破損與血肉,僅以全景拍攝,不見特寫、甚至透過畫面處理讓 觀眾看不清。

至於在報導中救援者的形象,從災難發生當下,警消人員不顧自身安危、

犧牲奉獻的英雄精神,到救援階段開始由志工接手,積極為災民奔走。志工在 報導中出現時,是心念災民、想盡辦法趕往災區的救援者,是給予擁抱與溫 暖、關懷的陪伴者,是帶來經濟支援、協助重建的援助者。在新聞畫面中,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7

工的身影都是為了災區與災民而不斷努力奔走,貼心為居民著想,感同身受地 陪伴與安慰。救援階段志工不遠千里而來,復原階段志工帶來災區改變的動 力,到了緩和階段,志工仍在災區耐心陪伴災民重新站起,透過報導讓觀眾看 到雙方自然的互動與互信。若以宗教故事的角色來對應,有如聞聲救苦、不忍 人苦的菩薩。

在報導中,不論是災民或是志工,都會報導其在災難中、災難後的故事與 付出,藉由人物之奉獻與大愛,描述其崇高精神,認為人人都有故事,不鎖定 特定英雄人物,而是挖掘人人的故事,塑造現代災難後的另類英雄典範。而此 類正面的報導,有助於大眾平復災難帶來的心理負擔。

在將各界援助交給災民時,志工會親手鞠躬一個一個為居民奉上物資與慰 問金,此時會強調是「來自台灣的愛心」,展現感念組織發源地,不忘本的精 神。翁秀琪(2000)曾指出,大愛新聞之報導在災難時扮演布告欄角色,讓賑 災點之間互相了解對方動態,本研究認為大愛新聞還有一重要功能,即是透過 報導讓捐款者「親眼看到」善款去向、實際用途與受助者的感謝。

此外,非受災者在報導中看到災民無助但已有人前往協助,得以稍微放 心、稍加平復心情,更是同時得到「行動方案」建議,想到自己也可以起身行 動,無論是為受災者提供關心、物資、或是捐款,都是為災民盡心力。在大愛 新聞中,來自非災區的報導佔了三成六之多,非受災的一般民眾在報導中成為 消息來源的比例有14%,為報導主角也有 8.4%,這些報導內容主要都是非受災 者為了協助災民所採取的行動,不論是參與祈禱、募款、義賣。形象都是心地 善良、不忍他人受苦,且具有行動力、為受災者付出。本研究認為,此類報導 同樣具有「提供行動方案」的作用。

也因此,在報導災難時,報導立場偏向「正面」的有六成七,近三成二為

「中立」,僅不到一成為「負面」。在報導造成人們家破人亡的災難時,從發 生的第一時間就不偏向負面立場,展現悲情或是恐懼。且從恢復階段開始,報 導立場即以「正面」為主。蕭慧芬(2007)研究指出,在災難衝擊後,中立之 報導即有提供正面情緒之作用。故從災難初期開始,宗教電視台之報導就較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8

帶給觀眾正面情緒,以沖淡其對災難之創痛與負面情緒。這個特點相當符合宗 教自古以來在災難、苦難、悲痛中,陪伴人們面對並康復的角色。

但是大愛新聞之「正面」、「負面」報導,是如何被呈現的呢?在影音分 析中可看出,大愛新聞報導災難時之「負面」,主要在呈現災難所造成影響。

至於「正面」立場,報導中多會以報導篇幅、口白與鏡頭,來強調人類能夠如 何透過行動、互助,彌補災難所造成的傷害,讓災民不只是受助者,更能自 助、互助。遠道而來的協助者也不只是提供物質援助,親手送到物資,當面做 出鼓勵,也實際做出對改善居民生活有益的方案。

在報導災難時,大愛新聞偏好「揚善」,多提及事件較正面的部分。例如 報導一場因颱風而被迫臨時取消的活動,由於災後通訊等硬體設備尚未恢復,

志工得親赴山區通知災民活動改期,在大愛新聞中變成一則描述志工如何應 變、居民如何有人情味的報導,結尾更指出「…原本一個電話簡訊就可以通知 的訊息,現在都要親自跑一趟,卻反而讓人與人之間,更多了見面的溫馨。」

事實上,媒體向來會在資訊龐雜的採訪現場,依據自家組織觀點進行報導素材 的篩選,然而大愛電視台挑選的角度多為正面事物,與現今主流媒體正好相 反。

大愛新聞也較常採用替代性畫面來取代悲劇性畫面,以減少對觀眾心理衝 擊。在大愛新聞自律規範中即明列,「勿過度使用或不斷重複播放災難發生當 下(死亡發生時刻)的畫面,以免引發受害家屬的二次傷痛。(影片畫面之時效,

加註字幕說明,以免引起誤解。) 」在本研究所分析之四則報導中,對於災難 當時的畫面,僅第一則描述災難發生之主新聞【高雄大氣爆】中使用了災難發 生畫面,其他三則關於海燕風災之報導中,均無再重複播出海燕風災當下的狂 風驟雨、房舍受損、海浪侵襲等畫面,這些畫面對於報導來說能「增加可看 性」,但是卻無絕對必要性。而大愛新聞之選擇,符合其自訂之新聞製播規 範,同時反映出大愛電視台之組織特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9

在報導時訴求「報真導正」,提供觀眾災難現場真實情況,提供全景、中 景、近景等完整鏡頭組成,讓觀眾得以多了解災區情況,而少以過度特寫或是 特效、音效等手法強化災難之破損,影響觀眾對災難之認知。

在本研究以文本分析之四則報導中,皆未發現使用特寫呈現災難破損之作 法。且在《大愛新聞自律規範》中,明文規定記者「應在封鎖警戒線外採訪,

避免妨害救援工作進行。急診室亦屬警戒範圍,未取得當事者或院方同意前,

避免妨害救援工作進行。急診室亦屬警戒範圍,未取得當事者或院方同意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