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實證分析

第二節 整體效率值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1

第二節 整體效率值分析

透過資料包絡分析求得民國 85、90 及 95 年各縣市之效率值,以下就此三個年 度在 BCC 模式下所求得之效率值變動情形及可能影響效率之原因。

根據第一節初步效率值分析,依據民國 85、90 及 95 年效率值在 BCC 模式下效 率值彙整如下表 5-11,說明如下

表 5-11 各縣市 3 個年度效率值變動

項目 縣市 85 年 90 年 95 年

北部區域

台北市 1 1 1

台北縣 0.92939 0.9697209 0.8844438 基隆市 1 0.9444249 0.7924524

宜蘭縣 1 1 0.9894459

桃園縣 0.997002 0.8250307 0.7251448

新竹市 1 1 1

新竹縣 1 1 1

中部區域

苗栗縣 0.9381623 0.9337871 1

台中市 1 1 1

台中縣 0.9405862 0.7735966 0.727535 彰化縣 1 0.9607582 0.9526258 雲林縣 0.6836774 0.8543324 1 南投縣 0.7638558 0.9989317 0.9454716

南部區域

嘉義市 1 1 1

嘉義縣 0.7116657 0.7499772 0.6704345 台南市 0.9461877 0.8054712 0.7622327 台南縣 0.8181526 0.7770745 0.8153765 高雄縣 0.549294 0.5629046 0.528831 高雄市 0.6828134 0.6348419 0.5526289

屏東縣 1 0.9228559 1

東部區域 花蓮縣 1 0.8680346 0.8791986

台東縣 1 1 1

縣市總帄均 0.907309 0.890079 0.873901

效率值等於 1 11 7 9

效率值大於 0.9 5 6 3

效率值大於 0.8 1 4 3

效率值低於帄均值 6 9 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年期觀察,民國 85 年,效率值為 1 的縣市有十一個,低於帄均值的縣市有六 個以南部縣市較多,整體縣市帄均值為 0.907;民國 90 年則相對具有效率的縣市有 七個,低於帄均值的有九個縣市且以南部較多,整體縣市帄均值為 0.89;民國 95 年則有九個縣市為相對有效率,低於帄均值的有七個縣市,而整體效率帄均值為 0.873。

更近一步分析,於民國 85 年,相對有效率縣市為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新 竹縣、新竹市、台中市、彰化縣、嘉義市、屏東縣、台東縣和花蓮縣共十一個縣市,

近一步觀察此些相對有效率縣市之發展情形,以台北市、新竹縣和台中市為例。台 北市主要以第三級產業為主要發展類型,而第三級產業相較於第二級產業為污染性 較低之產業類型,而根據生產總額觀察台北市三級產業總額比例為全國之冠,因而 可能使其為發展相對有效率之縣市;新竹縣境內設置新竹科學園區,於生產總額貢 獻良多,而主要以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為主21,可能由於經濟產值較較其於縣市高因相 對其他縣市為有效率發展;台中市於 22 縣市中污染性產業比重較低的,而根據前述 資料包絡分析統計資料顯示能源使用、空氣污染和垃圾量皆相較於其餘縣市低,緣 此台中市較具經濟-生態效率之縣市;

相對無效率縣市中又以雲林縣、高雄縣和高雄市為較低,分別為 0.684、0.542 和 0.682,以高雄縣為例,其污染性產業比例較高,境內有多處如仁武、大社石化 工業園區,因而可能致使發展相對不具效率的原因。

民國 90 年則以台北市、宜蘭縣、新竹縣、新竹市、台中市、嘉義市和台東縣共 九個縣市為相對有效率縣市。以新竹市為例,受惠於科學園區設置為半導體產業高 度發展之地區,創造出高額產值,可能使其成為相對有效率之縣市。此外,22 縣市 中仍然以高雄縣及高雄市相對效率值較低。

民國 95 年,相對有效率縣市為台北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雲 林縣、嘉義市、屏東縣和台東縣共有九個縣市。以雲林縣為例說明,雲林縣中由於 六輕創造出較高的經濟產值和就業機會,以及在前述麥氏指數分析雲林縣為指數值 最高的縣市,可能因此而提升成為具經濟-生態效率的縣市。相對無效率的縣市中高 雄縣和高雄市仍是效率值最低的兩個縣市。

21 參考http://www.hsinchu.gov.tw/idipc/idipc/C11.asp。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以區域角度觀察,北部區域為帄均效率值較高的區域;中部區域則於四大區域 中排名次於北部區域和東部區域;南部區域為因長久以來傳統重工業及都市發展,

忽略經濟發展與環境間的帄衡,此種高耗能、高污染性的產業發展可能致使帄均縣 市效率值較低(蔡蕙安,2007)。

總結上述,各縣市可能由於因產業發展類型不同、都市發展程度高低不同等因 素導致效率值產生差異,而對於效率值的影響因素及程度則待下一節 Tobit 迴歸進 行分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