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數位學習認證規範

鑑於數位學習深廣度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逐漸擴張,相關單位亦努力在遠 距教學服務的質與量二方求取進步;為確保線上課程的教學品質,期望能與實 體課程達到相同或更好的學習成效,因而促使數位學習認證機制的產生。本節 分為三部份進行陳述,藉由相關文獻回顧以了解認證內涵、國內外數位學習相 關認證規範及其機制的運作情形,第一部份探討認證本身內涵,包含認證動機 及其對教學機構的影響;第二部份探究國外數位學習認證制度,涵括不同國 家、不同層次之認證規範;第三部份針對國內現行數位學習相關認證機制進行 探析,並著重在本研究欲探討之教育部專責數位學習認證規範。各部份內容說 明如後:

一、何謂認證

欲探討認證規範機制及其運作情形,須對認證本身的定義有一初步了解,

爾後探究認證需求產生原因及其對教學機構之影響。本段以二要點陳述如後:

(一)認證的內涵

關於認證的相關研究在過去文獻的用詞與詞語定義上較不一致,容易產生 詞 義 混 淆 的 情 形 , 舉 凡 :accreditation ( 認 證 ) 、 evaluation ( 評 鑑 ) 與 assessment(評估)都是撰文常用的辭彙。評估一詞(assessment)較常指向能 力的評估,通常是對於學生的學習表現或其是否達到既定之學習目標作一公正 性的考核;而認證(accreditation)與評鑑(evaluation)則是一體二面的關 係,將其輔以「數位學習」名稱較易說明其意涵:數位學習認證係提供相關機 構在評鑑通過後能取得一認證資格,可表示該教學機構所提供之數位學習教材 及課程在其認證規範的審核下具有一定的教學品質。

Welch(2004)主張:「認證是提供大眾了解某機構符合特定標準的過 程」;美國遠距教育與培訓協會(Distan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uncil, 簡稱 DETC)則進一步說明公共認可(public recognition)的認證內容:「證明其機 構有健全的財務基礎、合格的指導者、良好的教學計畫、充足的場所及設備、

適當的學生服務政策和程序,以及符合所有相關的公開資料裡所陳述的主張」

(Karlen, 2007),如圖2- 5;學術共和國(Commonwealth of Learning, 簡稱 COL)總結認證的意義為:「證明教育機構對於國家或國際層級的學生、一般 大 眾 、 政 府 及 提 供 經 費 的 單 位 有 關 其 可 信 性 (credibility ) 、 完 整 性

(integrity)、成果(achievement)等」(Kilfoil, 2007)。

圖 2- 5 數位學習評鑑的內部要素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過去國內相關研究慣以「評鑑」一詞稱呼,例如高等教育評鑑、數位學習 服務品質評鑑等,其所代表的意義亦是透過一公正程序與準則,審核相關機構 或組織其實施情形之行動過程。由此可知,就數位學習認證而言,其目的係為 線上教育各項服務品質把關,進而提升數位學習整體發展。

(二)認證機制之需 求與影響

數位學習的普遍實施,對於無法到校參與實體課程的學習者而言是樂觀其 成的,但也因為遠距課程的迅速擴展,使得相關機構或聯盟對於遠距教育的品 質提出質疑。Loane(2001)指出,部份學者對於線上教育的品質保持懷疑的 態度,認為某些機構利用數位學習的名號吸引大量學生註冊遠距課程,藉此收 取高額學費,卻未重視其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因而使得遠距課程淪為學位證 書的製造工廠(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CHEA], 2007)。徐 敏珠、楊建民(2006)等學者則針對國內情形指出,出生率的下降、學校數量 不斷成長,在供需雙方不對等的情形下,為了招攬學生入學而不惜祭出網路速 成班、短期畢業等各種有利條件來吸引學生,卻忽略了學習品質掌控的重要。

鑑於如此,各教學機構開始積極尋求公正的認證機制,公開接受審視並說明機 構各部運作情形、提升教育品質進而保障學生權益。

另一方面,教育產業在全球化影響下逐漸展開跨國合作,相關單位開始與 他國組織接觸並遵循其教育政策,期望能順利推動國際性的數位學習產業

(Kilfoil, 2007),在此交換分享的前提下,透過認證機制的運作不僅能提升單 位本身的信譽,對於合作機構雙方亦能有所保障。Kilfoil(2007)亦強調機構 本身內部的自律(self-regulation)與外部認證因素同等重要,如圖2- 6,希望 藉由認證機制的實施,提升機構本體的素質及對外的競爭能力。

圖 2- 6 機構實施認證機制的外部因素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而遠距教育無法適用實體課程所實施之評鑑制度,亦是發展數位學習認證 機制的必要因素之一;Loane(2001)以地區性認證(regional accreditation)此 一名稱加以說明,其主張該名稱相對應的認證對象應是具有實體地點的教學機 構;若其確實存在於實體環境中,修習線上課程的同學卻從未到過學校,對於 實體環境的服務成效也難以評鑑。Wellman(2000)則認為將傳統課程的認證 規範應用於無實體校園環境的數位學習,在審核過程中難免有失公允。

總結以上所述,數位學習的蓬勃發展造就了認證機制需求的增加,相關機 構期望藉由公正的認證制度了解單位本身的實施情形,並藉以修正、改善其服 務缺失,以確保遠距教育具有一定品質水準,此舉對於教學單位間的合作亦是 一種保障。

二、國外認證規範

鑑於數位學習模式的應用快速擴展,教學品質的把關便有賴認證機制的運 作,而數位學習認證機制的核心要素便是數位學習認證規範;規範制定的目 的,除了對於數位學習相關機構提供之服務進行控管,亦可提供機構依據各規 範說明進行服務策略之規劃與修正。本段以二要點分別陳述,第一要點以美、

英二國之認證機制說明不同認證制度模式;第二要點係針對不同層次之品質規 範進行探究。各要點說明如後:

(一)不同模式之認 證制度

數位學習認證制度在國外行之有年,以專責單位與實施流程的不同,可分 為「機構認證制度」與「品質保證制度」模式(徐敏珠、楊建民,2006)。以 下分別列舉美國及英國之認證機制及專責單位說明現行的二種認證制度:

1. 機構認證制度

美國的高等教育認證組織,如高等教育認證協會(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簡 稱 CHEA ) 以 及 通 過 美 國 教 育 部 ( United Stat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簡稱USDE)和CHEA認可的遠距教育與培訓協會

(DETC)。二者皆為非官方的高等教育認證機構,前者主要為審查、授與認 證機構的認證資格;後者的認證對象則是以全國遠距教學機構為主,透過規範 的制定、評鑑及諮商過程等方法來掌控教學品質及其發展(Distan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uncil [DETC], 2008a)。

DETC的認證委員會透過建立規範、評鑑和諮商的過程來提升、協助及維 持高等教育遠距教學的品質,並利用12項基本原則來檢視該組織的教育品質、

財務狀況、行政能力以及基本的組織價值(DETC, 2008b):

(1) 組織目標的明確陳述。

(2) 清楚的教育目標,並提供充分、精確且即時的教材與達成教育目標的 方法。

(3) 提供適當的學生服務。

(4) 提供適當的評量服務,並關切個別學生的差異。

(5) 學生對於教學及服務感到滿意,並有成效評估計畫。

(6) 適任的教職員。

(7) 招收能從此教學模式中受益的學生。

(8) 公正的廣告內容及宣傳方法。

(9) 充足的財務資源以實行對學生的義務。

(10) 公平的收/退費制度,並符合DETC基本學費退款政策。

(11) 提供充足的設備及資料保護。

(12) 持續性的研究及自我改善調查的實施。

除了上述12項原則外,欲取得認證之機構亦必須接受外部審查委員會的審 視,並提供單位內部執行的詳細情形及必要相關資訊,教材也須經由學科專家 檢 核 。 認 證 委 員 會 所 參 考的 認 證 原 則 , 除了 基 本 認 證 標 準 (accreditation standards)外,審查小組也會依據附屬的商業標準(business standards)詳查備 審機構的各種程序、政策等是否達到既定要求。基本認證標準包含12項主題、

標目及簡單摘要,之下列出2至12條規範及規範說明;商業標準則分為三大主 題,主題下陳述其規範、檢核項目及內容,每項商業規範與基本認證標準規範 之間可互相參照。

2. 品質保證制度

1997年成立的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局(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簡稱QAA)是英國專責國內高等教育品質的相關機構,期望提供英 國高等教育一整合品質保證服務,確保每一個高等教育機構皆能達到各項品質 標準及提供高品質的教學。QAA以實施機構審核(institution audit)及學科層 級的學術評鑑(academic review at subject level)為主;若該校與其他機構有共 同辦理的學程,礙於規模龐大、複雜而無法施以機構審核時,則可利用其下的 合作協議審核(collaborative provision audit),分為數個部份進行審查。機構 審核結合了內部品質保證系統,並詳查其系統是否在一學門層級(discipline level)之下適當運作;在進行各項審核之前,受審單位須提供一份自我評估文 件(self-evaluated documents, 簡稱SEDs),並以機構層級和學門範圍分別撰

寫,此份文件亦作為審查小組訪視時的參考重點(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QAA], 2008a)。

另一方面,「學術基礎建設(academic infrastructure)」為QAA與各大專 院校合作研擬之學術準則(QAA, 2008b),適用於不同規模的學術單位,主要 包含:(1)高等教育學術品質保證的實務規範(the Code of practice)、(2)英格 蘭、威爾斯、北愛爾蘭與蘇格蘭地區之高等教育認證架構、(3)學科標竿說明以 及(4)學程計畫書等四個部份。在品質保證規範方面,《Code of practice》

(QAA, 2008c)所包含之10項原則係用以協助高等教育機構達到品質標準,其 特別之處在於機構可將實際運作情形與本身目標及規範架構一併考量,作一適 度、合理的調整,適用於不同規模的機構及實體環境等(蘇錦麗、詹惠雪,

2006)。

此外,成立於1969年之英國開放與遠距教學品質協會(Open and Distance

此外,成立於1969年之英國開放與遠距教學品質協會(Open and Dis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