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數位說故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數位說故事

壹、 數位說故事的內涵

一、 數位說故事的定義

數位說故事指使用電腦等科技工具創作、說和分享多媒體故事,讓學生結 合深層的表達和科技的技能,將他們的想法以多媒體的方式呈現,這已成為一 項重要的學習活動,它讓學生的聲音被聽見,讓他們結合深層的表達和科技的 技能,將他們的想法轉化為多媒體的形式呈現,透過創作數位故事,學生不再 是被動的接收者,而是主動的創作者(Liu, Tai, & Liu, 2018)。

Gislason, Mitchell-Foster 和 Parkes (2018) 提出數位說故事是一項能呈現多 元表達形式的研究和教育工具,很像是短片,雖然數位故事的定義有很多,而 許多定義圍繞著一個共同的想法—結合說故事的藝術和多樣的數位多媒體,像 是影像、聲音和影片;數位說故事者將敘述的內容、影像、聲音和其他動畫比 如說翻譯或文字方格,整合為一形式。

本研究與北市某公立國中的「校園巡禮與導覽」課程結合,該校英語領域 希望學生於學期末能用英語導覽校園,所以課程的設計,除了安排學生於校園 英語導覽校園,導覽也會以數位說故事呈現。

二、 好的數位故事的定義

Kim 和 Lee (2018)探討眾多學者的觀點,歸納好的數位故事包含以下四種 元素(1)故事本身的意義—顯著的、值得說的主題,引人入勝的想法;(2)感受—

作者內在的反應,情緒的表達,這些不一定要被評價;(3)真實的聲音—想法、

論點、態度及立場的表達;(4)閱聽眾知曉度—內在的對話、細節及清楚的架 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 數位說故事融入英語教學之相關研究

數位說故事,培養學生創意思考的能力,像是陳韋辰(2015)以國小中年 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準實驗研究法,探究數位戲劇式說故事對於語文學習 投入與創造力自我效能之影響;研究結果指出學生在心流平均、好奇心、內在 興趣、創意思考方面達到顯著差異;實驗組內在動機、同儕學習顯著優於對照 組。除了創意思考能力,也提升閱讀表現,張閔惠(2017)以國小高年級學生 為研究對象,採用設計導向研究法,研究ADDIE 模式結合數位說故事發展教學 方案於國小高年級學童閱讀表現之影響;研究發現ADDIE 模式結合數位說故事 能提升學生的閱讀動機、閱讀理解,此外,可以有系統的發展出以數位說故事 應用於閱讀教學之教學方案。

此外,Kim 和 Lee (2018) 提出數位說故事近年來廣受注目並被運用在 學習第二語言(L2)的教室,像是小學生學習英文單字,林佩君(2018)以國小 五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準實驗研究法,探討數位化說故事教學是否提升 國小五年級生英語字彙量及單字存留;研究結果指出數位說故事提升學生英文 字彙量,而英文單字存留的影響與傳統紙本故事教學相較並無差異;國中生學 習英語口說,陳怡茜(2015)以國中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使用準實驗研究 法,探討運用數位說故事是否能提升國中生英文口說能力、溝通表達能力與創 意思考能力;研究結果顯示數位說故事教學活動對學生的英文口說能力、溝通 表達能力、創意思考能力、學習動機與資訊素養有所幫助,

數位說故事亦有助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潘麗晴(2017)以國小六年級 學生為教學對象,透過行動研究法,探究合作數位說故事是否能提升國小學童 英語學習動機及表現;研究結果顯示,合作數位說故事能提升學生英語學習動 機及學習表現;Liu, Tai,和 Liu (2018)以國小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準 實驗設計法,探討數位說故事是否能提升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和學習表現;研究 顯示數位說故事讓學生在發揮創意的同時,也能夠展現語言能力,並能全面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評量學生學習成效。

Gislason, Morgan 和 Parkes (2018) 指出,數位科技的時代正促使新的說 故事形式—使用影片和照片,提供人們另一種選擇來表達自我及加深社會集體 記憶,像是Kim 和 Lee (2018)以英語系大一韓國學生為研究對象,使用準實 驗研究法,研究數位說故事對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生說故事之影響;研究結 果發現,數位說故事讓學生能敘述較好的故事相較於傳統的說故事方式,而這 現象亦反映了敘述方式的演變,演變為透過多媒體工具呈現,像是圖像、音 檔、影片與文字的整合。

綜合以上文獻探討,研究者認為以知識翻新原則啟發學生更多有品質的想 法,再結合數位說故事的形式呈現,這樣的學習活動值得被發展與探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