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數感的組成要素

壹、數感的組成要素

NCTM 在其課程標準(1989)中,將數感分成五個部分:(1)理解數的意義

(2)透過具體物發展數字多重表徵的關係(3)理解數字的相對大小(4)透過 直覺預測數字運算後的結果(5)瞭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量。

Sowder(1992)認為數感能力包含於數量、心算、估算與對運算結果合理性 的評估等四個數學學習課題上,而此四個學習課題所包含的數感能力大致為,理 解數字的意義、發展數與數間的多種關聯、理解數的相對與絕對大小,以及運算 對數的影響。

McIntosh 等 (1992)指出數感主要由數、運算與情境三個領域相互連結而 構成,其組成要素主要有六個:(1)對數字意義的理解(2)比較數字大小(3)

理解與運用數字的多重表徵形式(4)理解運算的意義及其對數字的影響(5)善 用參考點做心算或估算(6)發展出多元的計算策略,並能知道結果的合理性。

楊德清(2002)則將數感的組成要素分為:(1) 瞭解數字的基本意義(2)

比較數字大小(3) 瞭解運算對數字的意義和影響(4)發展並靈活運用參考點

(5)發展估算策略,以及能夠判斷運算結果之合理性。

Berch(2005)綜覽自 1954 年數感(number sense)被提出後,相關的國外研 究文獻,整理出了對數感要素的 30 種說法:對數字與數量的直覺;數量比較與 數字分解能力;估算能力;發展解決複雜問題有效策略的能力;透過瞭解運算符 號關聯理解十進位系統;透過使用數字和數量的方法與人溝通;擁有對各種層次 的計算結果合理性的判斷直覺;透過發現新知識與舊經驗關係,對數字情境產生 有意義的連結;瞭解運算對數字產生的效果;具有靈活運用數字的能力;能理解 數字的意義與數字間複雜的關聯;可以識別基準數字和數字模型;可以識別總量 的數值誤差;能理解和使用數字的等價形式和表徵;可運用數字來衡量生活情境 中的事物;能將生活情境中的數量與數學上所使用的數字兩者作靈活的轉化;可

以發展出新的解題策略;能根據情境與目的以多種方式表徵相同的數字;能以直 覺代替精確計算的方式來思考和討論數字問題與表徵方式;產生對數字具有實用 性與數學具有規律性的想法;一種對於數字不具有算則的想法;對於數字與運算 間產生有組織的概念網絡;一種透過數學關係、數學原理和數學程序間環環相扣 所形成的概念結構;一種在相似的數量表徵上可以操作的內在心理數線;一種非 語言的,古老進化而來能處理近似數值的先天能力;一個關於數字的知識或技 能,而不是一種內在的過程;一個隨著經驗和知識增長而發展的過程。

劉曼麗與侯淑芬(2006)根據學者們對數感成分的定義、數學性質與小學四 年級數學教材範圍,將數感的組成要素分為(1)瞭解整數的位值概念與比較大 小(2)分解或合成數以便於運算(3)使用參考值以便於解題(4)瞭解運算的 性質與運算對數的影響。

Jordan 等 (2009)認為數感包含了數數、數知識、估算和數學運算等能力,

而數感能力的發展始於精確的描述較小的數字,並透過估算的方式瞭解較大的數 量。

Faulkner(2009)以教學的觀點討論數感組成的要素是以語言為中心,連結計 算、等式、十進位、數字形式、等比的推理、代數與幾何的思考,以及數量等七 個向度。

綜合上述研究者的分類,以及本研究所涉及的國小一年級南一版第一冊數學 的正整數教材,分析出本研究的數感組成要素為:暸解並辨別數字的意義、比較 數字大小、透過數的合成與分解進行運算、暸解運算性質對數的影響、運用參考 值判斷解題結果的合理性等五個,並將此五個要素作為研究學童數感能力的重 點。

貳、本研究數感要素內涵

配合本研究的研究範圍,以及參考國小一年級南一版第一冊正整數教材內

容,將各數感要素內涵說明如下:

一、 瞭解並辨別數字的意義:

Howden(1989)曾詢問一年級的學童有關「24」的意義,學童給予他的回 答有「二毛錢四分」、「四個五分錢和四個一毛錢」、「二打鉛筆」等迥異的答 案。由此可知,不同的學童對於數字會有不同的解讀。

以正整數而言,當它作為一個「基數」時,意指用正整數表達一特定群體中 個體的個數;若把它作為一個「序數」時,意指用正整數來表達一個事物序列中,

某特定事物的順序位置(甯自強,1992a)。所以,數字具有「基數」與「序數」

兩種不同的意義,此兩種意義在日常生活中隨著情境的不同而不斷的轉換,學童 必須要能夠分辨此兩種意義的不同,並將之靈活的運用於解決生活問題才算是真 正理解數字的意義,而且有良好數感的學童能辨別使用何種數字意義的時機(吳 明玲,2003)。

學童以語音反覆唱出正確的數詞序列以熟悉數詞序列,即「唱數」;再透過 一對一對的方式將被計數物和標準數詞序列作對應,進行計數具體物的活動,即

「數物」,也就是將所唱數的數字與數量作連結,經由一再經驗上述兩個過程後,

察覺兩個過程的聯結,以暸解數字與數量的關係,並能再次透過數字表達出正確 的數量,才算具有數概念,日後才能進行數的演算活動(甯自強,1992a)。數感 能力佳者,不但能夠將各種符號與數概念作連結以利於解題,也能夠透過演算活 動提升數感能力(吳明玲,2003;McIntosh 等, 1992)。

除了「基數」與「序數」外,對「位值」的掌握也是培養良好數感的基礎,

具備位值概念,才能對數字進行分解與大小比較(McIntosh 等, 1992;Sowder, 1992)。

因此本研究除了讓學童瞭解「基數」與「序數」的意涵,並將之與生活情境 聯結外,也著重培養學童的「位值」概念,以強化學童對數字意義的暸解。

二、 比較數字大小:

數字的比較大小包含比較數字的相對大小,例如:知道 7 大於 6,以及知道

6 比 5 大但是比 7 小;與依數字大小,將數字排序,例如:5→6→7→8 等二種類 型的數字比較能力(楊德清,2002;Markovits & Sowder, 1994)。

在比較活動中,透過兩類具體物件的數量所進行的比較活動較能讓學童理 解數字大小與數量大小的關係,因此對於數字大小的比較,學童大多會把數字與 數量進行連結而進行比較。但是要能真正進行數的大小比較則必須透過「標準數 詞序列」進行,瞭解小數是蘊涵於大數之中,也就是小數與大數是「部分和全體」

的關係。例如:5 和 7 兩數,7 是一個包含 1、2、3、4、5、6 等數為其一部分的 全體,5 包含於其中,因此 7 大於 5(甯自強,1992b)。

然而以國小一年級學童,此時期的數字大小概念發展水準而言,6 歲左右的 學童已經能將數數與數量內化為一個心理數字量尺(mental number line)以進行 數字大小的比較,且已具備:透過數量理解數字大小;理解問題中與比較大小相 關語詞的意義;知道數字的位置與數序是固定的,而且愈晚數到的數字愈大;數 數時,前後數字間的數量差 1 等數知識,這些知識對於其往後數感能力的發展有 著密切的關聯性(郭民,2009)。

因此本研究除了引導學童利用數量進行數字的大小比較外,也引導學童透過 標準數詞序列對 50 以內的數字進行數字的相對大小比較和依數字大小將數字排 序。

三、 透過數的合成與分解進行運算:

學童最初是將數作為表徵量的數值,經過量的合成和分解與數值化的過程完 成數的合成與分解活動,但在過程中,數與數之間是無關係可言的。當學童瞭解 兩數間的部分-全體關係(內嵌關係),便能運用「標準數詞序列」透過往下數和 往上數方式解決數的分解與合成問題,亦即此時期的學童已具備「累進性合成運 思」能力,真正理解能加減法情境的意義(甯自強,1992c)。而 McIntosh 等 (1992)

則認為數的合成與分解可以經由數的「等值」概念進行,並透過數字的多重表徵 方式呈現。數感佳者進行數字的合成與分解時能夠流暢的轉換不同表徵方式,並 選擇最適當的表徵方法(Sowder, 1992)。

因此本研究除了引導學童面對加減法運算問題時,不僅能夠透過量進行數的 合成與分解,也能運用往上數與往下數或其他符號表徵方式解決數的合成與分解 問題,進而能視問題情境靈活運用各種表徵方式完成加減法計算。

四、 瞭解運算性質對數的影響:

楊德清(2002)認為瞭解運算性質對數的影響就是,瞭解運算在不同的數字 系統下(包括有理數與整數),和不同情境下所產生的影響。對國小一年級學童 而言,其所使用的運算符號為「+」 、「-」與「=」。學童不僅必須瞭解「+」 、

「-」與「=」符號的語意,也必須瞭解這三種符號在數字間所建立的關聯,而 且要能視問題情境,正確的利用運算符號表徵數字間的關係(甯自強,1992c)。

因此本研究要讓學童瞭解,數字透過運算符號聯結後,其結果與原本未經聯結前 之間的差異性,例如:10 經過「-」運算之後,其結果一定會比 10 小。

五、運用參考值判斷解題結果的合理性:

參考值(benchmark)指的是用以檢驗其他數值或解題結果的參考指標(楊 德清,2002;McIntosh 等, 1992)。參考值的參照標準依照問題情境可分成數值 與數量兩種,學童要能根據題意,選擇適當的參考值對數量或數字做估算與判 斷,並檢視解題結果的合理性。估算與數感能力之間有著極高的相關性,估算能 力佳者,其數感能力相對也愈佳(支毅君,1997;方惠珍,2005;張雋,2009;

Reys, 1985)。而掌握住數「量」感,則是培養數感的基礎(Wagner & Davis, 2010)。 因此配合本研究教材範圍與研究對象,在參考值部分,本研究要學童能採用數量

Reys, 1985)。而掌握住數「量」感,則是培養數感的基礎(Wagner & Davis, 2010)。 因此配合本研究教材範圍與研究對象,在參考值部分,本研究要學童能採用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