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文化回應教學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文化回應教學

本節就文化回應教學理論、定義、面向、相關研究分別進行探討:

一、 文化回應教學的相關理論

(一) 文化差異理論

文化差異理論認為,因後天的養成教育培養出的道德觀、價值觀、行為 模式、語言習慣和本質文化有所差異,因此造成學生的學習困境,學校體系

30

多以傳遞主流文化為主,忽略少數族群的文化背景,正如瓦歷斯‧尤幹所質 疑「為什麼正規教育體制老是讓原住民學生失敗?」原住民教育問題的癥結 點應該回到文化本質上的差異。

Timm 提出文化影響學習的四個層面(引自譚光鼎,2002:22):

1. 社會化(socialization):包含父母教養方式、解決問題和個體學習等。

2. 遵從傳統的壓力(pressure for conformity):傳統的文化規範會對於個體 的行為造成壓力。

3. 生態適應(ecological adaptation):指族群因環境的影響,造成擅長某種 類型的學習途徑,如聽覺或視覺。

4. 語言(language):精緻語彙在文化中站有一個重要的地位。

Hall 將文化區分為高脈絡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和低脈絡文化

(low-context Culture)。高脈絡文化強調事件的意義須依附於發生的情境中 加以解釋,注重社會網絡,強調與團體的連結,明顯區隔自己人或外人,並 遵守其角色的期望,思考方面,強調直覺、情感的思考模式,當高脈絡文化 的學生要融入學校時,由於不瞭解自身文化與學校文化背後的期望的差異,

通常要經歷學習困難、適應不良的時期;低脈絡文化則強調由語言本身獲取 對事情的意義,是較機械的,個體與社會的關係是斷裂的,以個人成就獲取 認同,思考方面,強調分析、語言的邏輯思考模式,Bennett 認為美國學校 教育大部分是依循低脈絡文化而發展(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 2009)。陳 枝烈(2002)指出文化差異如何影響個人與外界互動,其因素有:社會化的 過程、社會文化的緊密度、生態的適應、生物的影響與語言的運用等五因素,

而臺灣原住民族是屬於高脈絡文化的認知學習方式,漢人社會屬於透過文字 溝通講求競爭的低脈絡文化,兩者文化有著極大的差異。

綜觀上述學者的觀點發現,「文化」對學習的影響甚鉅。族群文化與學 校文化的斷層,深深影響了學生學習的行為和態度,唯有認識「文化差異」

31

才能夠貼近原住民學生的需求和問題,因此,學校教育應該正視「差異性」

的存在和教導學生「相互尊重」的觀念,培養學生對異文化尊重、欣賞且包 容的態度。

(二) 社會建構論

認知心理學家 Vygotsky(1978)認為人類自出生後,便生長在一個屬於 人的社會,社會中的一切,包含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歷史文化、社會制度、

行為規範等,構成人類生活中的文化世界,強調社會文化是影響兒童認知發 展的重要因素,強調兒童的認知是情境化的。以下說明 Vygotsky 理論在教 學上的應用:

1. 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

Vygotsky 認為兒童自己實力所到達的水平與經過別人給予幫助後所到 達的水平,而兩者之差距,就是近側發展區,也就是說經由教師或啟導 者所指引或同儕中較有能力者一起合力溝通、合力解決問題的過程,可 達到更高一層的水平,兩種水平之間的一段差距,即為該學生的近側發 展區。

2. 鷹架作用

在發展近側發展區的過程中,別人所給予學生的協助,即稱為鷹架作用

(scaffolding)。「鷹架」被比喻作暫時性的支持或是一種支持的形式來 協助學生,直到學生能自行操作或學習。

因此,Vygotsky 認為智能的發展和社會文化脈絡有極大的關聯性,生長在不 同的社會文化脈絡中會對學生學習產生影響,因為學生學習知識的方式和行為的 模式往往會受到自身社會文化的經驗或規範所影響。故 Vygotsky 強調有意義的、

整體的教學活動,例如科學探究、創造與解釋文學作品,反對去脈絡化的技巧練 習(引自何縕琪等,2008:78),面對少數族群學生,教師應在教學活動呈現多 元的教育方式,如合作學習、小組討論等策略,讓學生在互動的環境下相互學習,

32

使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協助較弱的學生,拓展其近側發展區並提生學生學習的動 機。

二、 文化回應教學的定義

「文化回應教學」(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的概念起源於 1970 年代,

是多元文化教育發展出來的一種教學實踐取向,文化回應教學主張教師應瞭解學 生行為所顯示的文化意涵,避免用主流文化的標準評斷學生,教師應以學生的母 文化為中介,實施適性教學,亦即母文化不僅是課程的一部分,也是連結或解釋 主流文化的工具。不同學者對文化回應教學的意義,詮釋角度略有差異。

Ladson-Billings(1994)定義如下:「運用文化相關要素,培養學生知識、情感與 技能並增能學生的一種教學方式,使學生具備批判與改變社會的能力。」

Wlodkowski 與 Ginsberg(1995)認為文化回應教學強調尊重差異,創造安全、

包容、尊重的學習環境,強調跨學科與文化的教學,最終目的在促進社會正義與 平等(引自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 2009)。Gay(2000)文化回應教學理論假 設學校與少數族群學生有某種差異性存在,因而導致學生表現低落,因此「文化」

是弱勢族群學生學習的關鍵,若教師能夠在教學方式中反映出學生的生活經驗、

文化與語言,學生的表現應能夠提升。文化回應教學有六項特質:

(一) 有效的(validating):體認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生活經驗與價值觀對 學習的影響,以增進學生學習的成效。

(二) 全面性的(comprehensive):鼓勵學生建立社群關係,培養相互分享、

合作學習的能力,並在教學過程中發展其在心智、情感、社會、政治等多方 面學習。

(三) 多層面的(multidimensional):在課程內容設計、教室氛圍、師生互動 關係、教學技巧與評量等多元化教學方式。

(四) 增能的(empowering):給予鼓勵與適當的期望,透過學業能力、自信 行動與勇氣的提升,使每個學生成為成功的學習者。

33

(五) 轉型的(transformative):培養學生社會批判的能力,有做決定與行動 力及行動的能力,願意為維護族群間平等、正義而努力。

(六) 解放的(emancipatory):提供學生認識不同族群的學習機會,從主流文 化中的知識與認知解放出來,培養其自我省思、價值判斷和主動關懷的能 力。

劉美慧(2000)依三個面向定義文化回應教學,分別是知識來源、學習環境 和學習成果。知識來源,知識在師生共同建構的,包括對知識的理解與詮釋,且 強調安全、尊重差異和民主的學習環境,在學習成果方面希望培養學生高層次思 考的能力。

總括來說,文化回應教學是一種重視文化差異,並且能在教學過過程中回應 學生的社會及母文化的教學取向,其重點在統整學生的文化內容,包含行為、互 動模式、期望與價值,文化內容、生活經驗、知識、事件、楷模等議題,希望培 養學生高層次認知活動及思考的能力。

三、 文化回應教學的面向

Wlodkowski 與 Ginsberg(1995)提出文化回應教學模式包含四大面向:建 立包容(establishing inclusion)、發展態度(developing attitude)、提升意義

(enhancing meaning)與培養能力(engendering competence)。此四個面向相互 作用,也影響學生學習,如下表:

表 1 Wlodkowski 與 Ginsberg 文化回應教學的面向

層面 規準 條件 方法

建立包容 尊重 相互依賴

強調課程與學習者的經驗連結 教師不是知識權威

強調合作

肯定學生改變的能力

合作學習 寫作團體 分享

34

資料引自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9:374)

Gay(2000)認為學校應該重視族群文化,課程與教學方式應該與文化相互

35

的互動關係。

三、課程中的族群與文化多樣性:

教科書中對於族群或是性別偏見,被主流文化所壓制,近年來已有改善,但 問題仍舊存在,課程中應該涵蓋弱勢和優勢族群的文化與觀點,使得弱勢族群也 能和優勢族群享有獲得高階知識的權利。Gay 歸納研究發現,不論是教學中融入 不同族群文化的課程或回應學生母文化的課程方案,都有助於學生的學習成就。

四、教與學的文化一致性:

學習型態可分為按部就班型、溝通型、獨立型、環境型、組織型、知覺型、

關係型與動機型等六種,文化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型態,包含了動機、環境、關係 與知覺的偏好,不同族群學生因為生活脈絡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學習型態,文 化回應教學強調在課程或是教學上,應考量學生的學習型態,讓教與學一致。

Thomas(2000)認為教學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受到四個因素的相互影響:

知識(epistemological)、過程(process)、環境脈絡(contextual)與個人特質

(personality),他稱此為文化敏感教學模式(culture-sensitive pedagogical model), 教學實施前必須經過兩個步驟:文化分析與文化選擇。文化分析是指檢視文化脈 絡,包括學生的母文化,例如語言使用技巧、溝通方式、同儕互動方式等,此步 驟將有助於發展有效的教學模式。文化選擇則是將文化分析的結果加以選擇,使 上述四個因素能回應學生和老師的文化需求(引自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9:

376)。

而「教師」將成為文化回應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教師不可避免的將面對愈 來愈多元背景與族群的學生,如果學生的母文化與學校主流文化有差異,教師又 缺乏文化知能,就很容易誤解或低估學生的行為表現與學習能力,因此,學生的 母文化應被視為學習的橋樑,學校的學習應該適度回應母文化的內涵,使學生在 他們熟悉的生活經驗中學習,而教師必須發揮鷹架的功能,促進學生學習。文化 回應教學的概念確實提供了一個新方向與解決方式,重視文化差異之外,學校教

36

育要能重視學生的母文化,並在教學過程中與之結合,同時文化回應教學也重新

育要能重視學生的母文化,並在教學過程中與之結合,同時文化回應教學也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