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以英雄國小為田野地,針對學校實施民族教育的背景和過程等進行個 案研究,研究目的為:分析學校中實施民族教育課程的現況與問題;探討原住民 族知識如何落實在民族教育課程;分析實施文化回應教學,教師應具備之教學專 業素養,以下根據研究發現分別說明。

一、實施民族教育課程的現況

英雄國小實施民族教育課程最大的推手就是校長,先前的民族教育課程規劃 以技藝課程為主,缺乏文化內涵的課程活動遭逢不少批評,在洪校長的帶領下逐 漸加入新的元素,將部落文化結合校內課程,與教師們共同發展融入式民族教育 課程,定期邀請校外原住民族專業人士、學者到校演講,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加 瞭解自己的族群文化,並建立民族自信心,也因學校的民族教育課程與部落有進 一步的接觸。

融入式民族教育課程至 100 學年度上學期開始實施,申請教育部「教育優先 區」計畫做為經費來源。校內除了校長和支援教師之外,絕大部分是非原住民族 教師,在校長積極推動民族教育氛圍下,教師們開始著手設計課程,各個教師有 負責的主題,經由和部落人士溝通設計出符合在地族群文化的特色課程,支援教 師也從中給予教師許多協助,不管對教學者或是行政團隊來說,支援教師是不可 或缺的人力資源。課程實施方式是以融入各領域教學,各年級接觸的時間約莫二 至三節課不等,與附加式課程的方式不同,對師生來說都是一個突破。

二、實施民族教育課程的問題

研究中發現,英雄國小推動民族教育課程的困境包括師資、課程延續性和連 結性等問題。首先,校內缺乏原住民族籍教師,教師本身對於部落文化不熟稔的

68

情況下,設計課程過程中難以呈現「在地觀點」,因此,教學要回應學生母文化 實在有難度,教師態度雖然正向,但多身兼教學與行政事務,精力耗盡,對於民 族教育課程之實施聽從上級指示,較無積極行動之表現;再者,課程能否延續人 力資源和經費是兩大因素,支援教師今年年底聘約到期,相關民族教育事務由誰 承接,專案經費申請是否也會中斷,是個未知數,也是普遍各校民族教育課程遇 到的難題;最後,民族教育課程以「融入」正式課程中為主,但各年級教學主題 不同,如此學生接收整體性概念較為缺乏。

三、原住民族知識如何落實在民族教育課程

民族教育課程應以「族群文化知識」即「原住民族知識」為主軸,以傳承族 群文化為目標,原住民族知識是讓原住民族認識自我和區別他族的工具,學校教 育若無法教授,原住民族的受教權益確實受到影響。原住民族知識雖然目前未有 統一定論,單就田野地部落族人觀點來說,「生活的一切就是知識」,包含祭典儀 式、語言、生活態度、生態知識、狩獵技巧、編織技藝、建築、社會組織等,所 以,傳統民族教育方式以「口傳」、「模仿」和「體驗」為主。要言之,這些生活 知識都應該納入教學內容。然而,目前民族教育課程最為人詬病的是以「活動」

來涵蓋一切,而忽略傳承文化意涵的部分,近年來這個問題已受到關注並試圖改 善。從研究中發現,原住民族知識真正落實課程中,應先解決以下問題:和建立 原住民族知識資料庫。

(一) 擁有教育自主自決權

其實,一般教育也是屬於「文化回應教學」的概念,只不過是回應「主流文 化」的部分,以相同的觀念套用民族教育,教學過程中回應少數族群的文化知識 就是落實民族教育。原住民族相關法令雖然充分保障原住民族的教育自主性,但 是從權責單位、師資培育、課程綱要、教材內容編輯、教學時數等方面來檢視,

皆無法幫助原住民族達到落實民族教育,主流意識依舊存在學校、課本和生活中,

當一個族群無法決定要傳承的文化與知識,它終將成為歷史。臺灣是多元族群社

69

會,理應容納多族群的文化知識和價值觀並相互尊重,《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 言》(United nations Declaration on the Rights of Indigenous Peoples),其中第 14 條第一款:「原住民族有權建立及掌管他們的教育體制及教育機構,並用自己族 群的語言及適應其文化的教學與學習方式,來提供教育。」簡言之,讓原住民族 擁有「教育自主權」,由原住民族參與決定課程目標、內容和教學方式,才能有 效保存、傳遞各個族群文化知識。

(二) 建立原住民族知識資料庫

將教育自主權交回原住民族,同時也要建立知識資料庫。國內外不少研究指 出「文化回應教學」對於原住民族學生學習能力有所提升(劉美慧 2000;林美 慧,2003;李奇憲,2004;林喜慈,2005;江瑞珍,2006),並且能增進對族群 文化的認同與自信,肯定文化回應教學理論之餘,如何讓「教師」能願意且積極 的在課程中融入學生的母文化,筆者認為建立資料庫是第一要務。各族群的生活 文化不同無法一概而論,更無法由主流社會決定原住民族學習的內容,因此,建 立原住民族知識資料庫不但有保存知識文化的功能,同時還可以讓教師在蒐集資 料和設計課程時有所對照,讓缺乏原住民族相關文化知識的教師可以有所依循,

而非將蒐集資料當作是額外的負擔,目前支援教師在各校的工作就是記錄、整理 和數位化部落內的文化,以這三年下來累積的成果做為基礎加以整合,勢必能為 原住民族教育的復振與傳承提供助力。

四、實施文化回應教學,教師應具備之專業素養

從研究中發現,現今的教師培育過程中缺乏多元文化和原住民族文化相關課 程,態度上,對於民族教育課程的推動是由上而下的被動接受;課程內容,礙於 教學進度壓力和以主流文化教材為主等因素,教學時無法在上課中回應學生母文 化,簡言之,課程中族群與文化的多樣性不足,即原住民族學生在民族教育接觸 的時間是不夠的;教學方法則一改以往傳統教學講述方式,融入較為活潑的方式

70

進行,如實際體驗小米種植、參與跑步比賽、至部落參觀頭目家、利用資訊課程 分組製作簡報和繪本等,不同型態的教學有助於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成效。

教師,是實施文化回應教學的關鍵人物。文化回應教學強調教師若能瞭解學 生的溝通模式、文化內容、生活經驗將有助於學生學習,不管是原住民族籍或非 原住民族籍教師都應該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對於文化採集、文化融入教學、民族 教育課程設計、民族語言能力、規劃文化活動展演之能力、對文化認同與復振等 使命都應該具備相當專業能力,筆者則認為「教師態度」才是真正關鍵,根據陳 枝烈(2011)以全國原住民地區國中小 1005 名教師,其中原住民籍教師有 328 名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只有 48.8%的非原住民籍教師認為應增加「對原住民族文 化復振的使命」的課程,這樣的比率令人憂心,所有的專業相關知能都可以透過 課程被訓練,但是「態度」無法被訓練,如果到原鄉任教的教師無法意識學生之 文化差異,便會忽略在課程中民族文化之傳承,只有能夠意識族群文化的重要性 才能在教學中確實執行民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