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田野地概述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田野地概述

一、魯凱族

依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1 年統計魯凱族人口約一萬二千人,主要居住 在中央山脈南部東西兩側的山區裡,分佈在屏東縣的三地門鄉和霧台鄉,高雄縣 茂林鄉的多納村,以及臺東縣卑南鄉東興村、金峰鄉等地,屏東縣霧台鄉人口數 最多,其次為台東縣卑南鄉,再來是高雄縣茂林鄉及屏東縣三地門鄉。語言學家 及人類學家根據語言及文化的特徵,將魯凱族分為三群:住在西側為分佈在荖濃 溪支流濁口溪的下三社群,分佈在隘寮溪流域的西魯凱群,以及住在山脈東側的 一支則分佈在呂家溪流域,即臺東縣卑南鄉東興村、金峰鄉嘉蘭村、歷坵村、正 興村和太麻里鄉金崙村,稱為大南群或東魯凱群,三群不僅分布的地區分散,彼 此之間往來不易,反倒受相鄰族群文化所影響(謝繼昌,1997)。

魯凱族家庭組成的三個基本要素:家名(家氏)、家屋(家宅)和家系(家 中成員)(謝繼昌 1968:98-69;王長華 1984:27-28)。其繼嗣法則以家宅、家 氏為中心,重視男嗣系統,以男性長嗣繼承為正則,女性繼承為副則。傳統的魯 凱族部落為階級化的社會,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平民四個階級,階級為世襲 制度,可以因婚姻關係而提升或下降(田哲益,2002)。此外,東魯凱群的社會 組織與另外兩群有所差異,在階層制度外有男子會所及年齡階級組織(引自謝繼 昌 1997:1-2)。位於東台灣大南社的魯凱族,其豐年祭與其他部落迥異,因受鄰 近卑南族利嘉部落的影響,具有年齡組織。大南社以青年會所聞名,族人延續了 優良的傳統,在小米收穫祭期間保存了七至九天的會所訓練。在現代的活動中心

(集會所)樓上,全村的青少年集體住於會所,由青年團團長統一管理,並為小 米收穫祭的一連串活動作準備,女青年也有組織,由隊長領導編花環、採籐。在 祭典開始時,全村集合繞行村落通報訊息,男子則搭鞦韆於會場。原本屬於貴族 婚禮的盪鞦韆活動,在大南社發展成男女社交、聯誼的活動,而成年禮、歌舞表

40

演也是小米收穫祭的重點之一,本地女子服飾以大紅色為主色,迥異於其他以藍 黑為主色的魯凱部落。

祭典方面,以小米為主要農作的魯凱族,在每年八月左右,舉行收穫祭,作 為一個年度的終止,並藉此迎接新的一年。收穫祭裡有一個重要的儀式,是烤小 米餅的活動,族人將小米麵糰帶至特定地點(通常都在村外野地),以石板舖地,

燒熱後將小米麵糰放在上面,再覆以香蕉葉,再壓止石板,待三十分鐘左右,將 石板,葉子拿開,看小米餅烤出來的現象作為今年農作與狩獵的卜問。例如,烤 得太乾,今年可能雨水較少,烤得溫潤,表示今年的雨水豐沛。烤小米餅的儀式 只限男性參與,是一種宗教行為。在以前,收穫祭長達七至十五天,現在則集中 於一天舉行,傳統宗教的烤小米餅儀式只有少數部落仍然保存。大多數的部落已 改為歌舞比賽等聯歡、康樂性的活動,舉辦時間大都集中在八月中旬(引自原住 民文化管理園區─山海的精靈)。服飾,魯凱族的男裝大致和女裝類似,傳統男 女盛裝的底色系以黑或深藍為主,再施以橙、黃、綠等色之極小型琉璃珠構成寓 意階級的圖案,服飾上所編織的圖騰,皆以人物、百合花、百步蛇、陶壺等,這 些圖騰還要配合個人的身份和地位去編織,不可隨意使用(引自李莎莉,1998:

258)。

二、英雄國小

英雄國小(化名)所在位置為偏市郊的純樸部落中,部落內大多為魯凱族人,

其學區居民尚包括阿美、卑南、排灣、布農、達悟等原住民族及漢人。學校行政 人員編制上,教職員工共 18 人,國小部學生總人數為 118 人,班級數共 6 班,

並另設體育專長班,以推廣柔道教學。行政人員和教師絕大部分均為非原住民,

對於推動文化課程會配合領導者的想法,在時間內發展課程內容。

硬體設備上,該校於民國九十年,依據《原住民族教育法》並配合學校課程 發展,申請設置「民族教育資源教室」,期使提供完善的原住民族文化學習資源。

此外,該校設有「生活文史紀念館」,陳列文物,展示陶甕、立柱、家屋、服飾、

41

器具等文物,且建置網路資料,將各項物品以數位化方式進行典藏。該校文物館 為「觀光客」必經之地,故今年將重新整修、規劃參觀動線,以期發揮更大使用 效益。

近三年推動民族教育經驗十分豐富,民國 97 年至 100 年母語演說臺東縣比 賽成績優異,長期推動教育部教育優先區計畫,發展原住民教育文化特色,包括 雕刻教學與文化體驗,特色文化課程教學,如串珠教學、珠繡教學、豆畫教學、

編織教學、刺繡教學、舞蹈教學,以及協助辦理民族教育資源中心暨資源教室僱 用支援教師研習,受邀為參訪學校。

民族教育師資方面,校內雖然缺乏魯凱族教師,但是校長仍積極尋求社區部 落人士協助,如頭目、女青年團團長等,努力安排相關課程,以口述歷史的方式,

讓學生體驗群族文化,期望加深學生對自我文化內涵的認同與了解,積極挽回漸 漸式微的本土文化。該校規劃融入式民族教育課程,自 100 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始 實施,除了發展融入式民族教育課程「山林奔跑」之外,在每周五下午一點半至 三點半外聘舞蹈教師教導低年級學生「傳統舞蹈」,延續傳統技藝文化。

該校致力於發展民族教育課程,由行政人員、教師和部落人力三者一起共同 發想和實施的課程內容,為該校學生注入不同以往的教學活動,將至今持續進行 的族群傳統文化「山林奔跑」放進課程中,讓學生主動體驗文化十分有意義,也 是筆者選擇該校做為研究焦點的原因。

「山林奔跑」開發一系列課程,教學對象為一至六年級,並且融入各領域當 中,課程架構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含族群分布、遷移史、社會制度和歲時 祭儀等,是以「認識自我」為主題,民族教育課程以融入社會領域為主並輔以綜 合、資訊與彈性時間,對象為三至六年級;第二部分以「山林奔跑」為課程核心,

將其相關的神話傳說、由來、意義、功能、舉辦方式和路線融入至彈性時間中教 學,對象為一至六年級;第三部分結合藝術與人文領域以「產出」為主,目前產 出作品有一本創新改編繪本、錄製傳統歌謠 CD,對象為三至六年級,「山林奔跑」

42

獎牌圖騰創作則是以三至五年級為主;最後,第四部分則與社區結合,將課程延 伸至社區村里校運動會。

三、教育自主、自決

《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United nations Declaration on the Rights of Indigenous Peoples),其中第 14 條第一款:「原住民族有權建立及掌管他們的教 育體制及教育機構,並用自己族群的語言及適應其文化的教學與學習方式,來提 供教育。」簡言之,讓原住民族擁有「教育自主權」,由原住民族參與決定課程 目標、內容和教學方式,才能有效保存、傳遞各個族群文化知識。雖然《憲法》

及《原住民族教育法》是實施原住民族教育的法令依據,但是法令保障與規範不 足,無法確實保障原住民籍者擔任原住民族中、小學主任、校長職務,此已經對 原住民族教育的推動造成阻力,加上學校教育依舊是傳遞主流文化課程,忽略原 住民族文化這一塊,致使原住民族學童學習不同於自我文化知識的價值觀,嚴重 影響學生學習表現。文化,是一個用來區辨我族與其他族群的證據,也是一個民 族得以延續發展的動力,因此,學校課程應顧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文化背景,特 別是原住民族學生,其生活環境和文化脈絡不同於漢族學生,自然發展出不同的 學習類型,教師若忽略此環節,將對原住民族學生的受教權益有所影響,這也就 是筆者在本文中強調「文化回應教學理論」,原住民族教育的未來,教師擔任極 為關鍵的角色。簡言之,回歸原住民族教育自主、自決與自治,才能讓教育有真 正的多元和平等。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屬質性研究,收集資料的方法以訪談為主,文獻分析為輔,期能將蒐 集的資料充分理解、分析以達研究目的。

一. 訪談法:

訪談方式分為正式訪談與非正式訪談。正式訪談屬於半結構式訪談,會先擬

43

定訪談大綱與受訪人談話;非正式訪談則是與田野地中的對象隨意、開放式的談 話方式。以訪談法瞭解研究對象對於原住民族知識、融入式民族教育課程的看 法。

(一) 訪談內容

本研究是針對本校實施融入式民族教育課程的現況與問題加以探討,並且試 圖理解受訪人對原住民族知識的看法,訪談內容主要如下:

1.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請問傳統文化有哪些?例如,神話傳說、祭 儀、技藝、生活方式或生活態度…等。

2.承上題,就您剛剛所說的這些內容,是不是可以將它歸為屬於族群的「知 識」?

3.請問以上這些知識,目前學校課程中有哪些已經被教授?是用什麼時間、地 點、教學方式和教學者是?教授時有遇到什麼困難?請您說明一下。

4.請說說您覺得民族教育課程應該如何實施、課程內容應該要著重什麼面向、

師資的背景、教學的方式等。

(二) 訪談準備

接觸個案學校之前,指導教授代為引薦校長,使研究過程能夠順利進行;除 了錄音設備之外,研擬訪談同意書,內容為向受訪者說明訪談的問題及目的,並

接觸個案學校之前,指導教授代為引薦校長,使研究過程能夠順利進行;除 了錄音設備之外,研擬訪談同意書,內容為向受訪者說明訪談的問題及目的,並